CN218931476U -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1476U
CN218931476U CN202223508538.2U CN202223508538U CN218931476U CN 218931476 U CN218931476 U CN 218931476U CN 202223508538 U CN202223508538 U CN 202223508538U CN 218931476 U CN218931476 U CN 218931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t
plate
barrel
clamping plat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85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世龙
马玉玫
樊金仓
顾林
张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LS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85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1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1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1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体起吊工装,由于夹板一与夹板二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另一个位于筒体外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夹板一与夹板二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中间板用于对筒体起到限位作用,夹板一、夹板二与中间板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件连接,夹板一与夹板二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螺母组件连接有吊耳板,吊耳板端部设置有吊耳,吊耳与起吊设备连接后,起吊时,筒体会由横卧的状态逐渐竖立,而且由于夹板一与夹板二与筒体始终贴紧,再加上中间板的限位,筒体不会与夹板一和夹板二产生相对滑动,因此筒体不会被划伤,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能够防止划伤筒体并且可以满足翻转竖立起吊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吊工装领域,尤其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背景技术
我公司使用的大直径筒体翻转竖立起吊方法有两种,第一种采取常规的筒体夹,具体就是采用两个吊勾钩住筒体两端完成起吊,该方法一般用于普通碳钢筒体,若使用在镍基筒体上,由于吊勾与筒体接触面小连接不稳定,吊钩与筒体端部可能会产生滑动,导致划伤筒体内外表面,而且不易完成翻转竖立起吊的要求,例如公开号为CN21751650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单节筒体专用转用吊钩,其就是采用上述方式,第二种方法采用大吨位吊带起吊翻转,该种方法吊装准备时间较长,吊前吊后都要对吊带质量进行检查,而且吊带极容易被筒体划破,导致起吊翻转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划伤筒体并且可以满足翻转竖立起吊要求的起吊工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板一与夹板二,夹板一与夹板二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另一个位于筒体外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夹板一与夹板二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板,夹板一、夹板二与中间板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件连接,夹板一与夹板二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螺母组件连接有吊耳板,吊耳板端部设置有吊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间板是多层垫板重叠形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吊耳板与夹板一以及吊耳板与夹板二之间均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夹板一与夹板二的下端分别设有底板一与底板二,中间板位于底板一与底板二之间,底板一、底板二与中间板通过两个第一螺栓螺母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夹板一与夹板二通过两个第二螺栓螺母组件连接吊耳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夹板一与夹板二上均缠绕设置有尼龙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夹板一与夹板二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另一个位于筒体外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夹板一与夹板二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中间板用于对筒体起到限位作用,夹板一、夹板二与中间板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件连接,夹板一与夹板二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螺母组件连接有吊耳板,吊耳板端部设置有吊耳,吊耳与起吊设备连接后,起吊时,筒体会由横卧的状态逐渐竖立,而且由于夹板一与夹板二与筒体始终贴紧,再加上中间板的限位,筒体不会与夹板一和夹板二产生相对滑动,因此筒体不会被划伤,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能够防止划伤筒体并且可以满足翻转竖立起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板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垫板与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包括夹板一1与夹板二2,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另一个位于筒体外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板3,夹板一1、夹板二2与中间板3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连接,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连接有吊耳板6,吊耳板6端部设置有吊耳7。
使用时,筒体处于横卧的状态,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一个位于筒体12内部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装配好中间板3后用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固定,装配好吊耳7板6后用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起吊设备连接吊耳7后,便可开始起吊,起吊时筒体由横卧状态直至竖立。筒体起吊时,在筒体上与工装相对的一侧再装夹一个工装,按图2装夹,能够进一步保证竖立状态起吊的稳定性,吊耳7与吊耳板6通过螺栓连接,夹板一1、夹板二2与吊耳板6上均开设有用于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安装的螺栓孔。
由于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一个位于筒体内部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板3,中间板3用于对筒体起到限位作用,夹板一1、夹板二2与中间板3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连接,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连接有吊耳板6,吊耳板6端部设置有吊耳7,吊耳7与起吊设备连接后,起吊时,筒体会由横卧的状态逐渐竖立,而且由于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与筒体始终贴紧,再加上中间板3的限位,筒体不会与夹板一1和夹板二2产生相对滑动,因此筒体不会被划伤,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能够防止划伤筒体并且可以满足翻转竖立起吊要求。
所述中间板3是多层垫板8重叠形成,通过调整垫板8的数量可以改变中间板3的厚度,以备适用不同厚度的筒体。
吊耳7板6与夹板一1以及吊耳7板6与夹板二2之间均设置有垫片9,若筒体厚度变了,夹板一1与夹板二2之间的距离可会变。通过增加或减少垫片9的数量可以保证吊耳7板6的稳定性。
所述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下端分别设有底板一10与底板二11,中间板3位于底板一10与底板二11之间,底板一10、底板二11与中间板3通过两个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连接,用两个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连接底板一10、底板二11与中间板3,可以增加中间板3长度,进而增加中间板3与筒体底端的接触面积,在起吊时,中间板3能够对筒体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增加中间板3与底板一10、底板二11的连接强度,底板一10与夹板一1是焊接固定,底板二11与夹板二2十焊接固定的,中间板3、底板一10、底板二11上均设置用于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安装的螺栓孔。
夹板一1与夹板二2通过两个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连接吊耳板6,进一步提高吊耳7板6与夹板一1和夹板二2的连接强度。
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上均缠绕设置有尼龙绳,设置尼龙绳可以使夹板一1和夹板二2与筒体软性接触,进一步避免安装工装的过程中划伤筒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Claims (6)

1.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板一(1)与夹板二(2),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一个位于筒体内部另一个位于筒体外部并夹住筒体的筒壁,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板(3),夹板一(1)、夹板二(2)与中间板(3)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连接,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连接有吊耳板(6),吊耳板(6)端部设置有吊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3)是多层垫板(8)重叠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吊耳板(6)与夹板一(1)以及吊耳板(6)与夹板二(2)之间均设置有垫片(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一(1)与夹板二(2)的下端分别设有底板一(10)与底板二(11),中间板(3)位于底板一(10)与底板二(11)之间,底板一(10)、底板二(11)与中间板(3)通过两个第一螺栓螺母组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夹板一(1)与夹板二(2)通过两个第二螺栓螺母组件(5)连接吊耳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体起吊工装,其特征在于,夹板一(1)与夹板二(2)上均缠绕设置有尼龙绳。
CN202223508538.2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Active CN218931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8538.2U CN21893147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8538.2U CN21893147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1476U true CN218931476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8538.2U Active CN21893147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1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2936C (zh) 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用吊架及吊装工艺
CN218931476U (zh) 一种筒体起吊工装
CN207671554U (zh) 一种大型钢管吊装组合定位调节装置
CN210655818U (zh) 一种h型钢专用吊具
CN210193133U (zh) 一种电梯焊接型绳头组件
CN213202096U (zh) 一种船舶设备吊装辅助工装
CN214656304U (zh) 一种桥梁桥墩加固装置
CN202988573U (zh) 一种焊接式新型吊具结构
CN221051328U (zh) 一种lng船围护系统安装平台模块的吊装工装
CN219464406U (zh) 一种葫芦挂钩防脱钩工装
CN219156267U (zh) 一种吸力筒筒体吊装吊框装置
CN217320702U (zh) 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建造的挂靠脚手管
CN216783773U (zh) 一种掣链器基座
CN219492792U (zh) 一种用于船舶狭小空间的深井泵抱箍
CN216038169U (zh) 一种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的起吊架结构
CN218579419U (zh) 一种钢板专用吊具
CN217437487U (zh) 一种沉降缝铝模板安装夹具
CN214399487U (zh) 一种柴油机起吊工装
CN220264932U (zh) 一种防护栏板吊装连接装置
CN220483537U (zh) 舷外机升降尾板自带的夹紧装置
CN218893374U (zh) 一种pcf板吊件
CN212358028U (zh) 一种可伸缩式全自动活动横向联系装置
CN218777697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吊装夹具装置
CN215798018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轮汽车发动机缸盖吊装工具
CN219565385U (zh) 一种连接块式船体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