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2327U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22327U CN218922327U CN202223001146.7U CN202223001146U CN218922327U CN 218922327 U CN218922327 U CN 218922327U CN 202223001146 U CN202223001146 U CN 202223001146U CN 218922327 U CN218922327 U CN 2189223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assembly
- condensing
- valve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蒸汽阀组件包括蒸汽阀外壳组件、分隔组件和加热组件。蒸汽阀外壳组件围设出蒸汽阀腔体。分隔组件设置在蒸汽阀腔体中,将蒸汽阀腔体分隔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组件构造为允许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用于与烹饪空间连通,并构造为能蓄存冷凝水。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设置有出气口。加热组件设置在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用于产生热量从而加热冷凝水。在本申请中,蒸汽阀组件兼具蒸汽发生装置的功能,其自带加热组件,解决了多组件传热时接触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阀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饭煲的蒸汽发生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
蒸汽阀外壳组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烹饪器具,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围设出蒸汽阀腔体;
分隔组件,设置在所述蒸汽阀腔体中,使得所述蒸汽阀腔体被分隔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分隔组件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用于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连通,以允许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所述蒸汽阀腔体,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构造为能蓄存冷凝水,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设置有出气口,用于释放所述蒸汽;和
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用于产生热量从而加热所述冷凝水。
根据本申请,蒸汽阀组件能够将烹饪产生的蒸汽(烹饪蒸汽)排出,同时其内的由烹饪蒸汽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重新变为蒸汽(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使其为米饭保湿。因此,蒸汽阀组件将蒸汽阀的功能与蒸汽发生装置的功能合二为一,简化了烹饪器具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将蒸汽阀腔体分隔为与烹饪空间连接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与外部空间连接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从而蒸汽阀组件可以阻碍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使得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中。蒸汽阀组件自带加热组件,解决了多组件传热时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附接至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最低位置处。
根据本申请,加热组件附接至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最低位置处,可以充分与冷凝水接触,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中形成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管入口和进气管出口,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入口和所述进气管出口,
所述进气管入口用于连接所述烹饪空间以接收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
所述蒸汽阀组件构造为使所述进气管出口与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以使所述蒸汽进入所述蒸汽阀腔体,
其中,所述进气管出口高于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最低点,使得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内能蓄存冷凝水。
根据本申请,烹饪蒸汽进入蒸汽阀组件的通道与冷凝水生成的蒸汽的返喷通道为一个通道,即进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烹饪器具,所述阀座包括所述进气管和阀座本体,所述阀座本体包括阀座底壁和从所述阀座底壁的外周向上延伸的阀座侧壁;和
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侧壁密封连接,以与所述阀座本体围设出所述蒸汽阀腔体,
其中,所述出气口设置至所述阀盖,所述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阀座本体。
根据本申请,蒸汽阀外壳组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阀座底壁,并且/或者
所述阀盖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阀座。
根据本申请,加热组件设置至阀座底壁,有利于提高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蒸汽阀外壳组件可拆解和组装,从而可以清洗蒸汽阀腔体。
可选地,所述分隔组件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连通。
根据本申请,当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在底部连通时,蒸汽阀腔体中的冷凝水会没过两个腔体间连通的部分,使得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阻力增大,有利于保湿蒸汽反喷回烹饪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分隔组件构造为冷凝罩,所述冷凝罩包括冷凝罩顶壁和从所述冷凝罩顶壁的外周向下延伸的冷凝罩侧壁,
所述阀座底壁支撑所述冷凝罩侧壁,使得所述冷凝罩顶壁、所述冷凝罩侧壁和所述阀座底壁围设出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
所述冷凝罩侧壁的远离所述冷凝罩顶壁的一端设置有允许流体通过的连通部,使得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连通。
根据本申请,分隔组件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连通部构造为至少一个开口和/或通孔。
根据本申请,连通部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冷凝罩还包括至少一个冷凝挡板,所述冷凝挡板设置在所述冷凝罩顶壁的下表面并沿竖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冷凝挡板可以增加烹饪蒸汽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冷凝罩还包括:
第二顶壁,所述第二顶壁构造为环形,所述第二顶壁的内周缘连接至所述冷凝罩侧壁,所述第二顶壁的外周缘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外部沿所述冷凝罩的径向方向与所述内周缘间隔开;和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二顶壁的外周缘向下延伸以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边缘不低于所述冷凝罩侧壁的底部边缘,
其中,所述第二顶壁设置有冷凝罩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冷凝罩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构造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连接至所述第二顶壁并从所述第二顶壁向下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的底部边缘不低于所述冷凝罩侧壁的底部边缘,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沿所述径向方向位于所述冷凝罩出气口的内侧,
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三侧壁设置有冷凝罩缺口,所述冷凝罩侧壁、全部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径向方向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冷凝罩通过设置多层侧壁,使得烹饪蒸汽依次经过多层侧壁之间的环形通道,极大增加了烹饪蒸汽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冷凝罩出气口与距离所述第二侧壁最近的所述第三侧壁的冷凝罩缺口沿所述冷凝罩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侧壁的冷凝罩缺口沿所述冷凝罩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
根据本申请,多层侧壁的通孔沿冷凝罩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使得烹饪蒸汽必须走完相邻两侧壁之间的通道,从而能够被充分冷却。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阀座底壁,并且所述阀座底壁的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部分的上表面低于所述阀座底壁的其余部分的上表面。
根据本申请,加热组件设置至阀座底壁,并且冷凝水完全没过阀座底壁的用于连接加热组件的部分,有利于提高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耦合体插头,设置至所述阀座底壁,所述耦合体插头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和
发热体,设置至所述耦合体插头并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加热组件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耦合体插头的所述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根据本申请,加热组件的电源接线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有利于加热组件稳定地接收电源电力。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组件,用于盛放烹饪所需的食材;
盖体组件,用于盖合所述煲体组件,当所述盖体组件盖合时,所述煲体组件与所述盖体组件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组件包括耦合体插座,用于提供电源;和
根据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蒸汽阀组件,所述蒸汽阀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盖体组件,
其中,当所述蒸汽阀组件连接至所述盖体组件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耦合体插座电连接,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根据本申请,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组件能够将烹饪产生的蒸汽(烹饪蒸汽)排出,同时其内的由烹饪蒸汽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重新变为蒸汽(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使其为米饭保湿。因此,蒸汽阀组件将蒸汽阀的功能与蒸汽发生装置的功能合二为一,简化了烹饪器具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将蒸汽阀腔体分隔为与烹饪空间连接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与外部空间连接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从而蒸汽阀组件可以阻碍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使得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中。蒸汽阀组件自带加热组件,解决了多组件传热时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盖体组件包括:
面盖组件,所述面盖组件设置有面盖阀槽,用于容纳所述蒸汽阀组件;和
衬盖组件,所述衬盖组件附接至所述面盖组件,所述衬盖组件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烹饪空间的衬盖通道,所述耦合体插座设置至所述衬盖组件,
其中,所述耦合体插座和所述衬盖通道暴露在所述面盖阀槽中,当所述蒸汽阀组件位于所述面盖阀槽中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耦合体插座电连接,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衬盖通道连通。
根据本申请,盖体组件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衬盖通道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所述第一通道口用于连通所述烹饪空间,所述第二通道口用于连通所述面盖阀槽,
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口设置有第三密封件,以使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衬盖通道密封连接。
根据本申请,蒸汽阀组件与第二通道口密封接触,避免蒸汽进入盖体组件内部。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蒸汽阀组件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蒸汽阀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蒸汽阀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蒸汽阀组件的冷凝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蒸汽在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中的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7为沿图3中G-G线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煲体组件
11:容纳腔
12:烹饪空间
14:内锅
17:加热装置
18:感温组件
20:盖体组件
21:面盖组件
22:衬盖组件
23:面盖阀槽
24:耦合体插座开口
25:气道开口
26:耦合体插座
28:衬盖通道
31:第一密封件
33:第三密封件
37:第七密封圈
40:蒸汽阀组件
41:蒸汽阀外壳组件
41A: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
41B: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
41E:蒸汽阀腔体
42:阀盖
43:阀座
44:阀座本体
45:阀座底壁
46:阀座侧壁
46A:第一侧壁
46B:第四侧壁
47:阀座凹槽
48:下凹部
49:底壁本体
50:连通部
51:出气口
52:发热体
53:防呆环
54:防呆环缺口
55:加热组件
56:耦合体插头
57:进气管
57A:进气通道
58:进气管入口
59:进气管出口
60:冷凝罩
61:冷凝罩顶壁
62:冷凝罩侧壁
62A:第一环形通道
63:第二顶壁
64:第二侧壁
64A:第二环形通道
65:第三侧壁
66:冷凝罩出气口
67:冷凝罩缺口
68:冷凝挡板
69:防呆凸块
100:烹饪器具
DM:分隔组件
WR:冷凝水容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烹饪器具100主要包括煲体组件10和盖体组件20。煲体组件10用于盛放烹饪所需的食材。盖体组件20可开合地连接在煲体组件10的上方,用于盖合煲体组件10。例如,盖体组件20枢转地连接至煲体组件10。煲体组件10可以构造为圆角长方体形状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煲体组件10中设置有内锅14。煲体组件10设置有容纳腔11,内锅14可取出地设置在容纳腔11中。当盖体组件20盖合时,煲体组件10(具体地内锅14)与盖体组件2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12。
如图1所示,煲体组件10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17、控制装置(未示出)和感温组件18。加热装置17设置在容纳腔11的下方,位于内锅14的下方,以对内锅14中的食物进行加热。控制装置例如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简称MCU),用于实现对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控制。感温组件18用于检测内锅14的温度,其可以设置在容纳腔11的底部中心,或者设置在容纳腔11的侧部。还可以在盖体组件20上设置有顶部测温件(未示出),顶部测温件用于检测烹饪空间12顶部的温度。加热装置17、感温组件18和顶部测温件均电连接至控制装置。感温部件将感测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能够基于温度信息对例如加热装置17等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方向性术语“上”和“下”是基于正立放置的且盖体组件20处于闭合状态的烹饪器具100所确定的那些方向。
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根据本申请的蒸汽阀组件40。蒸汽阀组件40可拆卸地连接至盖体组件20。蒸汽阀组件40至少用于释放烹饪空间12中由于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
如图2所示,蒸汽阀组件40包括蒸汽阀外壳组件41、分隔组件DM和加热组件55。蒸汽阀外壳组件41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烹饪器具100的盖体组件20。蒸汽阀外壳组件41围设出蒸汽阀腔体41E。分隔组件DM设置在蒸汽阀腔体41E中,用于将蒸汽阀腔体41E分隔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分隔组件DM构造为允许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流体连通。其中,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用于与烹饪器具100的烹饪空间12连通,以允许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蒸汽阀腔体41E。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设置有用于容纳冷凝水的冷凝水容纳部WR,也即,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构造为能蓄存冷凝水。蒸汽阀外壳组件41的用于围设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的部分设置有出气口51(出气口51使得蒸汽阀腔体41E与烹饪器具100的外部连通)。加热组件55设置至蒸汽阀外壳组件41的用于围设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部分,用于产生热量从而加热冷凝水容纳部WR中的冷凝水。
根据本申请,蒸汽阀组件40能够将烹饪产生的蒸汽(烹饪蒸汽)排出,同时其内的由烹饪蒸汽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重新变为蒸汽(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12,使其为米饭保湿。因此,蒸汽阀组件40将蒸汽阀的功能与蒸汽发生装置的功能合二为一,简化了烹饪器具100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将蒸汽阀腔体41E分隔为与烹饪空间12连接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和与外部空间连接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从而蒸汽阀组件40可以阻碍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使得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12中。蒸汽阀组件40自带加热组件55,解决了多组件传热时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
具体地,蒸汽阀外壳组件41围设出相互连通的蒸汽阀腔体41E和进气通道57A。蒸汽阀外壳组件41中形成有进气管57。进气管57包括进气管入口58和进气管出口59。进气通道57A连通进气管入口58和进气管出口59。换句话说,蒸汽阀外壳组件41的进气管57围设出进气通道57A,其两端分别是进气管入口58和进气管出口59。进气管入口58用于连接烹饪器具100盖体组件20以接收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进气管出口59用于连接蒸汽阀腔体41E(具体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以使蒸汽进入蒸汽阀腔体41E(也即,蒸汽阀腔体41E和进气通道57A在进气管出口59处连通)。其中,进气管出口59高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最低点,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低于进气管出口59的部分形成冷凝水容纳部WR。
优选地,加热组件55附接至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最低位置处。可以理解的,冷凝水聚集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最低位置处,加热组件55附接至该位置可以提高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
冷凝水容纳部WR具有容积v。优选地,2ml≤v≤400ml。或者说,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容积为2ml至400ml。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容积大于20ml。或者说,冷凝水容纳部WR的容积v大于20ml。
盖体组件20还包括耦合体插座26,用于提供电源。耦合体插座26与控制装置耦连,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工作。如图3所示,加热组件55包括耦合体插头56和发热体52。耦合体插头56附接至蒸汽阀外壳组件41的用于围设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部分。耦合体插头56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发热体52设置至耦合体插头并与所述端子电连接。当蒸汽阀组件40连接至盖体组件20时,蒸汽阀组件40的加热组件55(具体地,耦合体插头56)电连接耦合体插座26,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通过进气通道57A与烹饪空间12连通。耦合体插座26为发热体52供电,使得蒸汽阀组件40(具体地,蒸汽阀腔体41E)中的冷凝水能够被加热。例如在烹饪过程的保温工序中,控制装置控制耦合体插座26工作,使蒸汽阀腔体41E内的冷凝水沸腾,冷凝水生成的蒸汽再从进气管出口59经进气通道57A和进气管入口58返喷回烹饪空间12中,以实现米饭保湿的目的。根据本申请,烹饪器具100无需设置额外的供水部件,完全利用烹饪用水产生的蒸汽形成的冷凝水产生蒸汽,并且蒸汽阀组件40结构简单,可以在不同的烹饪阶段分别用于释放蒸汽和产生蒸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耦合体插头56的所述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具体地,如图2所示,盖体组件20包括面盖组件21和衬盖组件22。大体上,面盖组件21形成盖体组件20的外壳,衬盖组件22被面盖组件21从上方覆盖。面盖组件21设置有面盖阀槽23,用于容纳蒸汽阀组件40。衬盖组件22附接至面盖组件21。衬盖组件22包括用于连通烹饪空间12的衬盖通道28。耦合体插座26设置至衬盖组件22。其中,耦合体插座26和衬盖通道28暴露在面盖阀槽23中。当蒸汽阀组件40位于面盖阀槽23中时,蒸汽阀组件40的加热组件55电连接耦合体插座26,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通过进气管入口58与衬盖通道28连通。
如图2所示,当蒸汽阀组件40位于面盖阀槽23中时,进气管57插入到衬盖通道28中。优选地,衬盖通道28的通道壁设置有第三密封件33,以使进气通道57A(具体地,进气管入口58)与衬盖通道28密封连接。从而,第三密封件33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与衬盖通道28密封连接。
优选地,面盖阀槽23设置有用于暴露耦合体插座26的耦合体插座开口24和用于暴露衬盖通道28的气道开口25。当蒸汽阀组件40位于面盖阀槽23中时,蒸汽阀组件40通过耦合体插座开口24电连接耦合体插座26,通过气道开口25连接衬盖通道28。其中,面盖组件21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1,第一密封件31附接至耦合体插座开口24以使面盖组件21与衬盖组件22密封接触。第一密封件31例如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优选地,耦合体插座26位于衬盖组件22的上表面,也即衬盖组件22的用于朝向面盖组件21的一侧。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31同时还附接至耦合体插座26(例如附接至耦合体插座26的上表面),使得第一密封件31位于耦合体插座26与面盖阀槽23的底壁之间。因此,第一密封件31使得耦合体插座26与面盖组件21不直接接触,在一定程度具有隔热的作用。
优选地,加热组件55附接至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最低位置处,从而加热组件55可以与冷凝水充分接触,以快速加热冷凝水。
以下详细介绍根据本申请的蒸汽阀组件40的结构。
如图3至图4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蒸汽阀组件40的蒸汽阀外壳组件41包括阀座43和阀盖42。阀座43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盖体组件20。阀座43包括进气管57和阀座本体44。阀座本体44包括阀座底壁45和从阀座底壁45的外周向上延伸的阀座侧壁46。阀盖42与阀座侧壁46密封连接,以与阀座本体44围设出蒸汽阀腔体41E。其中,出气口51设置至阀盖42。加热组件55设置至阀座本体44。阀座底壁45也是蒸汽阀腔体41E的底壁,阀盖42形成蒸汽阀腔体41E的顶壁,阀座侧壁46用于形成蒸汽阀腔体41E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阀座侧壁46也即蒸汽阀腔体41E的侧壁。
优选地,除外进气管57的部分,蒸汽阀外壳组件41大体构造为辐射对称的形状,例如由圆柱和/或圆台组成的形状。或者说,阀座本体44大体构造为辐射对称的形状,例如由圆柱和/或圆台组成的形状。优选地,进气管57构造为圆筒状。
优选地,阀盖42在阀座侧壁46的顶部密封连接至阀座侧壁46。例如。阀座侧壁46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阀盖凹槽47(参见图4),蒸汽阀组件40还包括第七密封圈37,第七密封圈37套设在阀盖凹槽47中,用于接触阀盖42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内表面。第七密封圈37例如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当然,阀盖42与阀座43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密封连接。
优选地,阀盖42可拆卸地连接至阀座43。例如,阀盖42通过螺纹副或卡扣可拆卸地连接至阀座43。
优选地,加热组件55设置至阀座底壁45。例如,整个阀座43、或整个阀座本体44、或整个阀座底壁45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其他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以提高导热效率。
优选地,阀座底壁45包括底壁本体49和下凹部48。下凹部48从底壁本体49下凹陷,使得下凹部48的上表面低于底壁本体49的上表面。也即,下凹部48的上表面低于阀座底壁45的其余部分的上表面。加热组件55设置至下凹部48。也即,加热组件55设置至阀座底壁45,并且阀座底壁45的用于连接加热组件55的部分的上表面低于阀座底壁45的其余部分的上表面。从而冷凝水容纳部WR中的冷凝水可以没过阀座底壁45的与加热组件55最贴近的部分,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优选地,下凹部48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分隔组件DM构造为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底部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的底部连通。或者说,分隔组件DM构造为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在底部连通。
如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分隔组件DM构造为冷凝罩60。冷凝罩60包括冷凝罩顶壁61和从冷凝罩顶壁61的外周向下延伸的冷凝罩侧壁62。阀座底壁45支撑冷凝罩侧壁62,使得冷凝罩顶壁61、冷凝罩侧壁62和阀座底壁45围设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也即,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位于冷凝罩60的内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位于冷凝罩60的外部。
如前所述,本申请将蒸汽阀腔体41E分隔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的目的,是使当为蒸汽阀腔体41E加热时,使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的冷凝水产生的蒸汽尽量不朝向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流动(也就不会从出气口51流失),从而可以通过进气管出口59返喷回烹饪空间12中,这样能够保证烹饪空间12中获得足够的保湿蒸汽。
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冷凝罩60的底部设置有允许流体通过的连通部50,或者说冷凝罩侧壁62的远离冷凝罩顶壁61的一端设置有允许流体通过的连通部50,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底部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的底部连通,或者说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在底部连通。当蒸汽阀腔体41E中储存有冷凝水时,冷凝水会没过连通部50,也即使得连通部50被水密封。此时,冷凝水生成的蒸汽如果要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就必须克服水密封的阻力。可以理解的,水密封造成的阻力大于蒸汽从进气管出口59排出的阻力,因此绝大部分蒸汽会从进气管出口59排出,而不会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
在烹饪加热的过程中,烹饪空间12中的烹饪用水产生的蒸汽(以下简称烹饪蒸汽)的量远大于冷凝水产生的蒸汽(以下简称保湿蒸汽)的量。大量的烹饪蒸汽被集中至相对狭窄的进气通道57A,使得烹饪蒸汽的压力增加。大量的、且高压的烹饪蒸汽有能力克服水密封的阻力,因而可以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并得到排放,而不会导致安全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式设计适宜的水密封阻力,使烹饪蒸汽可以克服水密封阻力,而保湿蒸汽不能克服水密封阻力。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连通部50可以构造为冷凝罩60的底部的至少一个开口。例如,每一个开口具有高度b和沿周向的长度a。或者,连通部50也可以构造为冷凝罩60的底部的至少一个通孔。
优选地,连通部50的最上沿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底面的距离为0.3至3mm。进一步优选地,连通部50的最上沿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底面的距离为0.5至1.5mm。优选地,连通部50的截面积为进气管出口59的截面积的10%至300%。进一步优选地,连通部50的截面积为进气管出口59的截面积的90%至150%。此处,进气管出口59的截面积是指,进气管出口59的在垂直于蒸汽流动方向的截面中的截面积。连通部50的截面积为全部开口和/通孔的截面积的和。如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开口的截面积为a与b的乘积,如果冷凝罩60设置有N个这样的开口,则连通部50的截面积为N·a·b。
优选地,冷凝罩顶壁61的中心部分高于冷凝罩顶壁61的外周部分。例如,在冷凝罩60的竖直方向的剖面中,冷凝罩顶壁61为上凸的三角形、梯形、弧形等。这样,有利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中的冷凝水回流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
如图3所示,为了使进入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烹饪蒸汽尽量多地形成冷凝水,蒸汽阀组件40还包括至少一个冷凝挡板68,冷凝挡板68设置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冷凝挡板68构造为允许蒸汽从进气管出口59进入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而后再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也即第一冷凝挡板53不影响从进气管出口59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的蒸汽通路的连通性,而只是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的局部位置阻挡蒸汽。从而,第一冷凝挡板53起到散热冷凝的作用,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的蒸汽更多地形成冷凝水。
优选地,冷凝罩60包括至少一个冷凝挡板68,冷凝挡板68设置在冷凝罩顶壁61的下表面并沿竖向方向延伸。优选地,冷凝罩60包括多个冷凝挡板68。多个冷凝挡板68例如构造为相互套叠(嵌套)的筒。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凝挡板68构造为相互套叠的同心圆筒。
优选地,冷凝罩60构造为辐射对称的形状。
为了使烹饪蒸汽尽量多地形成冷凝水,如图3至图5所示,冷凝罩60还包括第二顶壁63和第二侧壁64。第二顶壁63构造为环形。第二顶壁63的内周缘连接至冷凝罩侧壁62,第二顶壁63的外周缘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外部沿冷凝罩60的径向方向与第二顶壁63的内周缘间隔开。第二侧壁64从第二顶壁63的外周缘向下延伸以形成筒状结构。第二侧壁64的底部边缘不低于冷凝罩侧壁62的底部边缘。其中,第二顶壁63设置有冷凝罩出气口66(参见图5)。
这样,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外部(也即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中),在冷凝罩侧壁62和第二侧壁64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通道。烹饪蒸汽从连通部50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时,首先进入该环形通道。在该环形通道中,烹饪蒸汽被进一步散热(烹饪蒸汽接触第二侧壁64,第二侧壁64用于增加散热面积),从而有利于产生更多的冷凝水。该环形通道中的蒸汽通过冷凝罩出气口66进入位于冷凝罩60的上方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中,然后从出气口51排出。
优选地,第二侧壁64与阀座侧壁46的沿径向方向的间隙为0.1mm至0.3mm。
优选地,冷凝罩6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65。该至少一个第三侧壁65构造为筒状,其连接至第二顶壁63并从第二顶壁63向下延伸。第三侧壁65的底部边缘不低于冷凝罩侧壁62的底部边缘。第三侧壁65沿径向方向位于冷凝罩出气口66的内侧,也即,第三侧壁65沿径向方向位于冷凝罩侧壁62和第二侧壁64之间。其中,每一个第三侧壁65设置有冷凝罩缺口67(参见图5)。冷凝罩侧壁62、全部第三侧壁65和第二侧壁64沿径向方向间隔开。
这样,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的外部,在冷凝罩侧壁62和第二侧壁64之间形成了多个沿径向方向排列的环形通道。可以理解的,与第二侧壁64的作用一样,第三侧壁65也用于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可以使更多的烹饪蒸汽转化为冷凝水。
优选地,冷凝罩出气口66与距离第二侧壁64最近的第三侧壁65的冷凝罩缺口67沿冷凝罩60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两个相邻的第三侧壁65的冷凝罩缺口67沿冷凝罩60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也即,相邻的环形通道的出口沿冷凝罩60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这样,迫使进入相对靠内的环形通道的烹饪蒸汽分别向通道的两边流动,两股汽流各自经过半圈通道后才能进入下一层相对靠外的环形通道,从而使烹饪蒸汽与通道壁充分接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冷凝水。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冷凝罩60包括一个第三侧壁65。该一个第三侧壁65的底部边缘高于冷凝罩侧壁62的底部边缘、低于第二侧壁64的底部边缘。阀座侧壁4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壁46A和第四侧壁46B。其中,第一侧壁46A连接至阀座底壁,第四侧壁46B位于第一侧壁46A的上方并沿径向方向位于第一侧壁46A的外侧。该一个第三侧壁65的下部沿径向方向位于第一侧壁46A的内侧并沿径向方向与第一侧壁46A具有第一间隙。第二侧壁64位于第一侧壁46A的上方并沿径向方向位于第一侧壁46A的外侧。
优选地,第三侧壁65的下部沿径向方向与第一侧壁46A的第一间隙为0.1mm至0.3mm。
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凝罩侧壁62与第三侧壁65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通道62A,第三侧壁65与第二侧壁64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通道64A。第一侧壁46A协助形成第一环形通道62A与第二环形通道64A之间的隔断,也即第三侧壁65与第一侧壁46A在竖直方向形成接续的效果,使第一环形通道62A与第二环形通道64A基本只能通过该一个第三侧壁65的冷凝罩缺口67连通。
优选地,冷凝罩出气口66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连通部50的截面积,冷凝罩缺口67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连通部50的截面积。这里,连通部50的截面积是指用于形成连通部50的全部开口和/或通孔的截面积的总和。如前所述,连通部50的截面积是针对保湿蒸汽和烹饪蒸汽的能力而设定。冷凝罩出气口66和冷凝罩缺口67在蒸汽流动路径上位于连通部50的下游,其可以不用于对保湿蒸汽的流动形成额外阻力(其截面积不必要小于连通部50的截面积),也即使得蒸汽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2B的阻力完全由连通部50的大小决定,从而可以简化设计过程。
优选地,第四侧壁46B的最底部高于第一侧壁46A的最顶部不超过2mm。
如图6所示,烹饪蒸汽经由进气管入口58→进气通道57A→进气管出口59→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第一环形通道62A→第二环形通道64A→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出气口51的路径从烹饪空间12排放。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中的挡板用于形成足够冷凝水。冷凝水加热形成的保湿蒸汽不易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因此会经由进气管出口59→进气通道57A→进气管入口58的路径返喷回烹饪空间12中。
为使蒸汽阀腔体41E中的冷凝水能快速升温,如图7所示,优选地,阀座底壁45的下凹部48的上表面的面积S1不小于20mm2。优选地,在蒸汽阀组件40的沿蒸汽阀组件40的轴向方向的投影中,下凹部48的面积S1与阀座侧壁46的下边缘所围设出的区域的面积S2的比为10%至90%。相当于,在蒸汽阀组件40的沿蒸汽阀组件40的轴向方向的投影中,下凹部48的面积与阀座底壁45的面积S2的比为10%至90%。进一步优选地,在蒸汽阀组件40的沿蒸汽阀组件40的轴向方向的投影中,下凹部48的面积S1与阀座侧壁46的下边缘所围设出的区域的面积S2的比为30%至70%。相当于,在蒸汽阀组件40的沿蒸汽阀组件40的轴向方向的投影中,下凹部48的上表面的面积与阀座底壁45的面积S2的比为30%至70%。此处,阀座侧壁46的下边缘所围设出的区域的面积S2(阀座底壁45的上表面的面积)包含面积S1。
可以理解的,烹饪蒸汽进入蒸汽阀腔体41E中时,会携带泡沫、米汤等成分,这会导致蒸汽阀腔体41E内部积存异物。优选地,如图4所示,蒸汽阀组件40配置为由阀盖42、冷凝罩60、第七密封圈37和阀座43等部件可拆卸地组装而成。用户可以容易地将蒸汽阀组件40解体和组装,从而可以清洗蒸汽阀组件40。
如图5和图7所示,冷凝罩侧壁62设置有防呆凸块69。阀座43设置有防呆环53。防呆环53例如设置至阀座侧壁46或者底壁本体49。防呆环53设置有防呆环缺口54。防呆环缺口54用于容纳防呆凸块69。组装蒸汽阀组件40时,用户需要将防呆凸块69对准防呆环缺口54才能将冷凝罩60放入阀座43中。防呆凸块69进入防呆环缺口54后,防呆环53可以限制冷凝罩60相对于阀座43转动。
优选地,当冷凝罩60放置在蒸汽阀腔体41E中时,其顶部接触阀盖42,从而冷凝罩60在竖向方向不可上下移动。
在本申请中,分隔组件DM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式。
例如,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分隔组件DM简单构造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板,将蒸汽阀腔体41E分隔为左右并列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分隔组件DM的顶部接触阀盖42,其底部设置有诸如缝隙、开口或通孔的结构,使得蒸汽阀组件40可以利用“水密封”形成的阻力阻碍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
又如,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分隔组件DM包括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件和大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件。第二分隔件设置至第一分隔件的下表面。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蒸汽阀腔体41E的部分侧壁和蒸汽阀腔体41E的部分底壁围设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第二分隔件的下部设置有诸如缝隙、开口或通孔的结构,使得蒸汽阀组件40可以利用“水密封”形成的阻力阻碍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蒸汽阀组件40构造为通过其它方法形成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的阻力。
例如,分隔组件DM构造为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将蒸汽阀腔体41E分隔为位于下方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和位于上方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分隔组件DM开设有通孔,并在该通孔处设置重力球。重力球在重力作用下封堵该通孔。蒸汽阀组件40构造为使得烹饪蒸汽可以克服该重力球的重力势能,将重力球顶离该通孔并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使得保湿蒸汽不能克服重力球的重力势能,而只能从进气管57返回烹饪空间12。
又如,分隔组件DM大体构造为板状,其上开设有通孔,并在该通孔处设置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在弹性偏置力作用下封堵该通孔。蒸汽阀组件40构造为使得烹饪蒸汽可以克服该弹性势能,将弹性装置顶离该通孔并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41B,使得保湿蒸汽不能克服该弹性势能,而只能从进气管57返回烹饪空间12。
如前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41A中的冷凝水用于在烹饪过程的保温工序中形成保湿蒸汽。因此,烹饪器具100构造为,在烹饪过程的保温工序中,控制装置控制耦合体插座26导通,从而使发热体52产热。优选地,发热体52的产热功率为20W至500W。
优选地,控制装置配置为,在保温工序中,以第一周期(例如30分钟)控制发热体52产热。其中,第一周期的时长包括第一时长(例如20分钟)和在第一时长之后的第二时长(例如10分钟)。控制装置控制发热体52在第二时长内产热,在第一时长内不产热。也即,发热体52以30分钟(第一周期)为工作周期,在同一个工作周期中,工作10分钟(第二时长)、停止工作20分钟(第一时长)。
优选地,第二时长(例如10分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周期(例如1分钟)。第二周期的时长(例如1分钟)包括第三时长(例如20秒钟)和在第三时长之后的第四时长(例如40秒钟)。控制装置配置为,在第二时长内,控制装置控制发热体52在第三时长内产热,在第四时长内不产热。也即,在第二时长内,发热体52为断续加热,断续加热的工作周期为1分钟(第二周期),在该1分钟内工作20秒钟(第三时长)、停止工作40秒钟(第四时长)。
优选地,耦合体插座26的电源电压低于36V,或者,耦合体插座26的电源设置有电隔离装置。
根据本申请,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组件能够将烹饪产生的蒸汽(烹饪蒸汽)排出,同时其与锅盖组件的耦合体插座电连接,使得其内的由烹饪蒸汽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重新变为蒸汽(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因此,根据本申请,烹饪器具通过同一个蒸汽阀组件实现排放蒸汽功能与米饭保湿功能二合一,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将蒸汽阀腔体分隔为与烹饪空间连接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与外部空间连接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从而蒸汽阀组件可以阻碍保湿蒸汽进入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使得保湿蒸汽返喷回烹饪空间中。蒸汽阀组件自带加热组件,解决了多组件传热时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对冷凝水的加热效率。
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流程、步骤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在理解本申请的范围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旨在是开放式术语,其指定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术语“包括”“具有”及其衍生词。
这里使用的术语“被附接”或“附接”包括:通过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固定到中间构件上,中间构件转而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上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是一体,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该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例如“连接”“联接”“耦合”“安装”“粘合”“固定”及其衍生词。最后,这里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的程度术语表示修改术语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着改变的偏差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申请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申请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申请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8)
1.一种蒸汽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汽阀外壳组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烹饪器具,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围设出蒸汽阀腔体;
分隔组件,设置在所述蒸汽阀腔体中,使得所述蒸汽阀腔体被分隔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分隔组件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用于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连通,以允许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所述蒸汽阀腔体,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构造为能蓄存冷凝水,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设置有出气口,用于释放所述蒸汽;和
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用于产生热量从而加热所述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附接至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最低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中形成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管入口和进气管出口,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入口和所述进气管出口,
所述进气管入口用于连接所述烹饪空间以接收烹饪加热产生的蒸汽,
所述蒸汽阀组件构造为使所述进气管出口与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以使所述蒸汽进入所述蒸汽阀腔体,
其中,所述进气管出口高于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最低点,使得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内能蓄存冷凝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烹饪器具,所述阀座包括所述进气管和阀座本体,所述阀座本体包括阀座底壁和从所述阀座底壁的外周向上延伸的阀座侧壁;和
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侧壁密封连接,以与所述阀座本体围设出所述蒸汽阀腔体,
其中,所述出气口设置至所述阀盖,所述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阀座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阀座底壁,并且/或者
所述阀盖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阀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构造为冷凝罩,所述冷凝罩包括冷凝罩顶壁和从所述冷凝罩顶壁的外周向下延伸的冷凝罩侧壁,
所述阀座底壁支撑所述冷凝罩侧壁,使得所述冷凝罩顶壁、所述冷凝罩侧壁和所述阀座底壁围设出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
所述冷凝罩侧壁的远离所述冷凝罩顶壁的一端设置有允许流体通过的连通部,使得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底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构造为至少一个开口和/或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罩还包括至少一个冷凝挡板,所述冷凝挡板设置在所述冷凝罩顶壁的下表面并沿竖向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罩还包括:
第二顶壁,所述第二顶壁构造为环形,所述第二顶壁的内周缘连接至所述冷凝罩侧壁,所述第二顶壁的外周缘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外部沿所述冷凝罩的径向方向与所述内周缘间隔开;和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第二顶壁的外周缘向下延伸以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边缘不低于所述冷凝罩侧壁的底部边缘,
其中,所述第二顶壁设置有第二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罩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壁,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构造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连接至所述第二顶壁并从所述第二顶壁向下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的底部边缘不低于所述冷凝罩侧壁的底部边缘,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壁沿所述径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
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三侧壁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冷凝罩侧壁、全部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径向方向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与距离所述第二侧壁最近的所述第三侧壁的第三通孔沿所述冷凝罩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侧壁的第三通孔沿所述冷凝罩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设置至所述阀座底壁,并且所述阀座底壁的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部分的上表面低于所述阀座底壁的其余部分的上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耦合体插头,附接至所述蒸汽阀外壳组件的用于围设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的部分,所述耦合体插头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和
发热体,设置至所述耦合体插头并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体插头的所述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16.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组件,用于盛放烹饪所需的食材;
盖体组件,用于盖合所述煲体组件,当所述盖体组件盖合时,所述煲体组件与所述盖体组件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组件包括耦合体插座,用于提供电源;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阀组件,所述蒸汽阀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盖体组件,
其中,当所述蒸汽阀组件连接至所述盖体组件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耦合体插座电连接,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包括:
面盖组件,所述面盖组件设置有面盖阀槽,用于容纳所述蒸汽阀组件;和
衬盖组件,所述衬盖组件附接至所述面盖组件,所述衬盖组件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烹饪空间的衬盖通道,所述耦合体插座设置至所述衬盖组件,
其中,所述耦合体插座和所述衬盖通道暴露在所述面盖阀槽中,当所述蒸汽阀组件位于所述面盖阀槽中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耦合体插座电连接,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衬盖通道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盖通道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所述第一通道口用于连通所述烹饪空间,所述第二通道口用于连通所述面盖阀槽,
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口设置有第三密封件,以使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衬盖通道密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01146.7U CN218922327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01146.7U CN218922327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22327U true CN218922327U (zh) | 2023-04-28 |
Family
ID=8609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01146.7U Active CN218922327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223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1853A1 (zh) * | 2022-12-29 | 2024-07-04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2022
- 2022-11-08 CN CN202223001146.7U patent/CN2189223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1853A1 (zh) * | 2022-12-29 | 2024-07-04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922327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106108697B (zh) | 多功能电加热盘及采用该多功能电加热盘的烤箱 | |
CN219048115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9048116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6875000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942954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4964507U (zh) | 一种加工快速的烹饪器具 | |
CN219048117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8942953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118021181A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888954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8960543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8960542U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7161101U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 |
CN217162790U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 |
EP3112772B1 (en) | Fan device with a preheat circulation channel | |
CN118021180A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1704261U (zh) | 冷却结构及压力锅 | |
CN209808001U (zh) | 一种蒸烤组合机 | |
CN208546959U (zh) | 蒸汽发生器 | |
CN213962954U (zh) | 一种蒸箱 | |
WO2024100542A1 (zh)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111110023A (zh) | 冷却结构及压力锅 | |
CN217959647U (zh) | 蒸箱以及用于蒸箱的冷凝装置 | |
CN219353590U (zh) | 一种防冷凝水电蒸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