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246U -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9246U
CN218919246U CN202223201622.XU CN202223201622U CN218919246U CN 218919246 U CN218919246 U CN 218919246U CN 202223201622 U CN202223201622 U CN 202223201622U CN 218919246 U CN218919246 U CN 218919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die
bayonet
end socket
disassembly
di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16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2016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9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9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9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上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上模、中模和底座。弹性引导机构包括弹性件及引导件,弹性件、引导件和下封头均连接于座本体靠近上模的一侧,上封头通过上模座朝靠近或远离下封头的方向活动。中模靠近座本体的一侧与弹性件抵接,且中模与引导件活动连接,中模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进液口朝向刺刀机构设置,下封头在上封头和下封头抵接时穿设于中模,且中模在上封头和下封头抵接时与上模座连接。上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可以降低中模和底座的拆装难度,有利于维护操作的简单化。

Description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加工工序一般有组装电芯和注液封装等,其中注液封装过程又涉及了电池刺破和封装,电池的刺破主要为对化成后的电池的气囊进行刺破,以排出电池化成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刺破电池的气囊后则为电池的封边,即电池的二封,此时会增加抽真空装置对电池中多余的电解液进行抽出,如专利202010793604.1,其解决了电池的自动化刺破、封装和抽真空,效率较高,但其存在一个较大弊端,具体地,其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中模、安装有刺刀的上模以及用于固定和安装中模的底座,中模上开设有电解液槽体,上模在相对靠近或远离中模时,带动刺刀对准中模上承载的电池,用于实现刺刀刺破电池的气囊,其中模与底座是连通和密封的,此时电解液槽体内抽真空而实现气囊中的多余的电解液流入电解液槽体内,而中模与底座是通过诸多如螺栓、螺钉和螺母等锁紧件进行密封固定连接并安装在机架上的,电解液槽体的排液口设置在底座上,使得抽出的多余的电池电解液直接与底座和中模接触,由于电解液对中模和底座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进而使得在修护设备时需要拆卸中模和底座,而中模和底座的拆装难度较高,造成对设备维修时拆装更换中模和底座的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降低中模和底座的拆装难度,有利于维护操作的简单化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上模、中模和底座,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刺刀机构及上封头,所述上模座用于与机架活动连接;
所述底座包括座本体、弹性引导机构及下封头,所述座本体用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弹性引导机构包括弹性件及引导件,所述弹性件、所述引导件和所述下封头均连接于所述座本体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上封头通过所述上模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封头的方向活动;
所述中模靠近所述座本体的一侧与所述弹性件抵接,且所述中模与所述引导件活动连接,所述中模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朝向所述刺刀机构设置,所述下封头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穿设于所述中模,且所述中模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模包括承载部和电解液回收部,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电解液回收部连接形成避空区,所述承载部和/或所述电解液回收部靠近所述座本体的一侧均与所述弹性件抵接,且所述承载部和/或电解液回收部分别与所述引导件活动连接,所述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均开设于所述电解液回收部上,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电芯,所述进液口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气囊对应设置,所述下封头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位于所述避空区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为导向柱;
所述中模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于所述导向孔处与所述中模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柱可脱离所述导向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引导机构包括多个弹性件及多个引导件,多个所述弹性件和多个所述引导件均连接于所述座本体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多个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座本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中模抵接,多个所述引导件均与所述中模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上模座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模座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上模座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上模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刺刀机构连接;
所述刺刀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刺刀机构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位于所述上模座内,且所述刺刀机构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突出于所述上模座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进液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刺刀机构包括刺刀安装座和刺刀,所述刺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刺刀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刺刀设置在所述刺刀安装座靠近所述座本体的一侧,所述刺刀与所述朝向所述进液口设置,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位于所述上模座内,且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突出于所述上模座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进液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液口均与所述集液腔连通;
所述刺刀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刺刀均与所述刺刀安装座连接,且多个所述刺刀与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均位于所述上模座内,且每一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均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突出于所述上模座并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进液口内。
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使得中模靠近座本体的一侧与弹性件抵接,且中模与引导件活动连接,即使得中模与座本体为活动连接,中模可直接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上拆卸下来,有效地降低了中模和底座的拆装难度,并且中模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进液口朝向刺刀机构设置,而中模用于承载电芯,电芯的气囊位于进液口处,即使得中模自身形成具有收集和导出电解液的结构,使得中模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上拆卸下来后,仅对中模进行修护即实现了对电解液造成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损坏的维护,实现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维护操作的简单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另一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图1所示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另一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上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上模、中模和底座,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刺刀机构及上封头,上模座用于与机架活动连接。底座包括座本体、弹性引导机构及下封头,座本体用于安装在机架上,弹性引导机构包括弹性件及引导件,弹性件、引导件和下封头均连接于座本体靠近上模的一侧,上封头通过上模座朝靠近或远离下封头的方向活动。中模靠近座本体的一侧与弹性件抵接,且中模与引导件活动连接,中模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进液口朝向刺刀机构设置,下封头在上封头和下封头抵接时穿设于中模,且中模在上封头和下封头抵接时与上模座连接。
上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使得中模靠近座本体的一侧与弹性件抵接,且中模与引导件活动连接,即使得中模与座本体为活动连接,中模可直接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上拆卸下来,有效地降低了中模和底座的拆装难度,并且中模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进液口朝向刺刀机构设置,即使得中模自身形成具有收集和导出电解液的结构,使得中模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上拆卸下来后,仅对中模进行修护即实现了对电解液造成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损坏的维护,实现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维护操作的简单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模座带动上封头朝靠近下封头的方向移动时,刺刀机构朝靠近中模的方向移动,上模座推动中模,中模朝靠近座本体的方向移动,弹性件收缩,上封头与下封头抵接;在上模座带动上封头朝远离下封头的方向移动时,上模座松开中模,刺刀机构朝远离中模的方向移动,弹性件扩张,中模朝远离座本体的方向移动,上封头朝远离下封头的方向移动,有效地确保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的刺破、封装和抽真空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以下对本申请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5和图6,一实施方式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上模311a、中模312a和底座312b,上模311a包括上模座311c和设置在上模座311c上的刺刀机构311d及上封头311e,上模座311c用于与机架活动连接。底座312b包括座本体321c、弹性引导机构312d及下封头312e,座本体321c用于安装在机架上,弹性引导机构312d包括弹性件3123及引导件3124,弹性件3123、引导件3124和下封头312e均连接于座本体321c靠近上模311a的一侧,上封头311e通过上模座311c朝靠近或远离下封头312e的方向活动。中模312a靠近座本体321c的一侧与弹性件3123抵接,且中模312a与引导件3124活动连接,中模312a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301、集液腔302及出液口303,进液口301朝向刺刀机构311d设置,下封头312e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穿设于中模312a,且中模312a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与上模座311c连接。
上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使得中模312a靠近座本体321c的一侧与弹性件3123抵接,且中模312a与引导件3124活动连接,即使得中模312a与座本体321c为活动连接,中模312a可直接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321c上拆卸下来,有效地降低了中模312a和底座312b的拆装难度,并且中模312a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301、集液腔302及出液口303,进液口301朝向刺刀机构311d设置,即使得中模312a自身形成具有收集和导出电解液的结构,使得中模312a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321c上拆卸下来后,仅对中模312a进行修护即实现了对电解液造成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的损坏的维护,实现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的维护操作的简单化。
请一并参阅4至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模312a包括承载部3121和电解液回收部3122,承载部3121和电解液回收部3122连接形成避空区304,承载部3121和/或电解液回收部3122靠近座本体321c的一侧均与弹性件3123抵接,且承载部3121和/或电解液回收部3122分别与引导件3124活动连接,进液口301、集液腔302及出液口303均开设于电解液回收部3122上,承载部3121用于承载电芯,进液口301用于与电芯的气囊对应设置,下封头312e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位于避空区304处。可以理解,使得电芯放置于承载部3121时,电芯的气囊部分位于电解液回收部3122处,在上模311a的上封头311e朝向下封头312e移动至与下封头312e一并压紧固定电芯的铝塑膜上,此时可以认为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并且此时的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位于避空区304处,使得中模312a较好的实现了电芯的热封,并且使得电解液回收部3122配合上模311a的刺刀机构311d,同时一并完成了电芯的刺破,并且再进一步通过集液腔302负压处理,同时一并完成了电芯的电解液的回收。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123为弹簧,较好地确保了上模311a朝下中模312a方向移动至上模座311c与中模312a抵接时,上模座311c与中模312a抵接的紧密性,进而较好地确保了电解液的充分回收。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导件3124为导向柱。进一步地,中模312a上开设有导向孔305,导向柱于导向孔305处与中模312a滑动连接,且导向柱可脱离导向孔305。可以理解,使得导向柱于导向孔305处与中模312a滑动连接,且导向柱可脱离导向孔305,较好地确保了中模312a在底座312b上的连接稳定性,且较好地确保了中模312a于底座312b上的定位准确性,进而较好地确保了中模312a与上模座311c抵接时的地位准确性,进而确保了电芯的二封的准确性和电芯中电解液的有效回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引导机构312d包括多个弹性件3123及多个引导件3124,多个弹性件3123和多个引导件3124均连接于座本体321c靠近上模311a的一侧,多个弹性件3123远离座本体321c的一端均与中模312a抵接,多个引导件3124均与中模312a活动连接,更好地确保了电芯的二封的准确性和电芯中电解液的有效回收。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模311a还包括驱动机构311b,驱动机构311b用于与机架连接,上模座311c与驱动机构311b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上模座311c用于通过驱动机构311b与机架滑动连接,较好地实现了上模座311c的移动有效性和刺刀机构311d对电芯的刺破有效性。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11b包括第一驱动件311f和第二驱动件311g,第一驱动件311f用于与机架连接,第一驱动件311f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座311c连接,上模座311c用于通过第一驱动件311f与机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件311g连接于上模座311c,第二驱动件311g的动力输出端与刺刀机构311d连接。进一步地,刺刀机构311d通过第二驱动件311g与上模座311c滑动连接,刺刀机构311d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位于上模座311c内,且刺刀机构311d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通过第二驱动件311g突出于上模座311c并至少部分位于进液口301内,较好地实现了上模座311c的移动有效性和刺刀机构311d对电芯的刺破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即为电芯二封装置中常用的一般的气缸,本申请不对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结构进行保护,仅在于保护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刺刀机构311d包括刺刀安装座3111和刺刀3112,刺刀安装座3111与第二驱动件311g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刺刀安装座3111通过第二驱动件311g与上模座311c滑动连接,刺刀3112设置在刺刀安装座3111靠近座本体321c的一侧,刺刀3112朝向进液口301设置,刺刀3112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位于上模座311c内,且刺刀3112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通过第二驱动件311g突出于上模座311c并至少部分位于进液口301内,较好地实现了在第一驱动件311f驱动上模座311c移动至中模312a时,进一步稳定地推进中模312a朝向座本体321c移动至上模座311c、中模312a和座本体321c相抵接,此时利用第二驱动件311g驱动刺刀安装座3111朝靠近中模312a的电解液回收部3122移动至刺刀3112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通过第二驱动件311g突出于上模座311c并至少部分位于进液口301内,较好地在实现了电芯的二封时,一并实现了电芯气囊的刺破,提高了电芯的二封和电解液回收的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2、图4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液口301的数目为多个,多个进液口301均与集液腔302连通。进一步地,刺刀3112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刺刀3112均与刺刀安装座3111连接,且多个刺刀3112与多个进液口301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刺刀3112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均位于上模座311c内,且每一刺刀3112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均通过第二驱动件311g突出于上模座311c并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进液口301内,实现了同步对多个电芯的气囊进行刺破和对该多个电芯进行二封,有效地提高了批量电芯的二封和电解液回收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5和图6,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上模311a、中模312a和底座312b,上模311a包括上模座311c和设置在上模座311c上的刺刀机构311d及上封头311e,上模座311c用于与机架活动连接。底座312b包括座本体321c、弹性引导机构312d及下封头312e,座本体321c用于安装在机架上,弹性引导机构312d包括弹性件3123及引导件3124,弹性件3123、引导件3124和下封头312e均连接于座本体321c靠近上模311a的一侧,上封头311e通过上模座311c朝靠近或远离下封头312e的方向活动。中模312a靠近座本体321c的一侧与弹性件3123抵接,且中模312a与引导件3124活动连接,中模312a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301、集液腔302及出液口303,进液口301朝向刺刀机构311d设置,下封头312e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穿设于中模312a,且中模312a在上封头311e和下封头312e抵接时与上模座311c连接。
上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设备,采用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有利于维护操作的简单化,进而提高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使得中模312a靠近座本体321c的一侧与弹性件3123抵接,且中模312a与引导件3124活动连接,即使得中模312a与座本体321c为活动连接,中模312a可直接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321c上拆卸下来,有效地降低了中模312a和底座312b的拆装难度,并且中模312a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301、集液腔302及出液口303,进液口301朝向刺刀机构311d设置,即使得中模312a自身形成具有收集和导出电解液的结构,使得中模312a以提起的方式从座本体321c上拆卸下来后,仅对中模312a进行修护即实现了对电解液造成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的损坏的维护,实现了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10A的维护操作的简单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上模、中模和底座,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刺刀机构及上封头,所述上模座用于与机架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座本体、弹性引导机构及下封头,所述座本体用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弹性引导机构包括弹性件及引导件,所述弹性件、所述引导件和所述下封头均连接于所述座本体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上封头通过所述上模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封头的方向活动;
所述中模靠近所述座本体的一侧与所述弹性件抵接,且所述中模与所述引导件活动连接,所述中模开设有顺序连通的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朝向所述刺刀机构设置,所述下封头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穿设于所述中模,且所述中模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与所述上模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包括承载部和电解液回收部,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电解液回收部连接形成避空区,所述承载部和/或所述电解液回收部靠近所述座本体的一侧均与所述弹性件抵接,且所述承载部和/或电解液回收部分别与所述引导件活动连接,所述进液口、集液腔及出液口均开设于所述电解液回收部上,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电芯,所述进液口用于与所述电芯的气囊对应设置,所述下封头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位于所述避空区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为导向柱;
所述中模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于所述导向孔处与所述中模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柱可脱离所述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导机构包括多个弹性件及多个引导件,多个所述弹性件和多个所述引导件均连接于所述座本体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多个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座本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中模抵接,多个所述引导件均与所述中模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上模座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模座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座连接,所述上模座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上模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刺刀机构连接;
所述刺刀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刺刀机构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位于所述上模座内,且所述刺刀机构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突出于所述上模座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进液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刀机构包括刺刀安装座和刺刀,所述刺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刺刀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刺刀设置在所述刺刀安装座靠近所述座本体的一侧,所述刺刀与所述朝向所述进液口设置,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位于所述上模座内,且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突出于所述上模座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进液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液口均与所述集液腔连通;
所述刺刀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刺刀均与所述刺刀安装座连接,且多个所述刺刀与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均位于所述上模座内,且每一所述刺刀在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抵接时均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突出于所述上模座并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进液口内。
10.一种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
CN202223201622.XU 2022-11-30 2022-11-30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218919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1622.XU CN218919246U (zh) 2022-11-30 2022-11-30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1622.XU CN218919246U (zh) 2022-11-30 2022-11-30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9246U true CN218919246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1622.XU Active CN218919246U (zh) 2022-11-30 2022-11-30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9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19246U (zh) 免拆式易更换的电池刺破封装抽真空装置及设备
CN112098152B (zh) 一种铅酸电池电解液提取装置
CN21285729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铝排一次性成型机构
CN210426894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盒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2308202U (zh) 真空抽气封口机
CN218673256U (zh) 一种水冷式冷却装置
CN112058987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端盖模压装置
CN217505121U (zh) 一种快速高效检测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的气密工装
CN208722977U (zh) 一种捏极耳装置
CN214945268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太阳能水泵
CN211679965U (zh) 一种高压开关电气设备罐体的模具
CN211492792U (zh) 一种行李箱生产用的吹塑成型装置
CN110444819B (zh) 一种多工位软包锂电池degassing腔体
CN21949785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
CN216054942U (zh) 一种动力电池壳体边框上表面压紧密封机构
CN206286391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蓄电池片加工用气压冲床
CN220960985U (zh) 一种电池盒的耐气压测试设备
CN217182315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结构的高效化学储能装置
CN218919000U (zh) 锂电池二封设备
CN21592756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大型柴油发电机壳体
CN216329651U (zh) 一种注塑机的拉板结构
CN220348556U (zh) 一种模切设备
CN219265627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安装气密性检查装置
CN221077931U (zh) 一种水冷板气密性测试治具
CN217406353U (zh) 一种电机定转子高速冲压模具自动叠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