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7434U -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7434U
CN218917434U CN202222931162.XU CN202222931162U CN218917434U CN 218917434 U CN218917434 U CN 218917434U CN 202222931162 U CN202222931162 U CN 202222931162U CN 218917434 U CN218917434 U CN 218917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body
burn
drive plate
plat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11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11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7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7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7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炼测试设备,包括驱动板,驱动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屏体放置区,屏体放置区包括连接区和固定在连接区外侧的至少两个定位件,连接区设置有若干金属线,金属线适于与位于屏体上柔性电路板中的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柔性电路板具有位于金手指外侧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定位件适于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相邻定位件之间的间距适于与相邻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在将屏体放置在驱动板上时,通过将定位件贯穿至第一通孔中,就能够实现驱动板上的若干金属线与柔性电路板中的若干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避免了由于金手指与金属线发生短接导致屏体被烧坏,实现了屏体的精确放置,且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老炼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炼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构件,其失效与时间相关。一般来说,显示面板在早期阶段会出现急剧的失效,然后进入显示稳定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进入严重失效阶段。早期阶段显示面板急剧失效,可能是由于制备工艺、设计等原因造成的。为了使得显示面板显示稳定,必须在进入下一工艺之前通过一系列测试手段缩减或者消除早期快速失效期,这种测试手段一般称为老炼测试。老炼测试技术是在一定时间内对元器件施加一定的应力,如电流、电压、温度等,且通常高于其正常工作时的使用应力,从而剔除一些有缺陷的产品,保证出厂的产品质量。
在屏体老炼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屏体置于驱动板上以实现屏体的点亮。具体的,屏体的柔性线路板上具有若干金手指,驱动板的一侧表面具有与上述金手指相对应的若干金属线,通过金手指与金属线的一一对应连接以实现屏体与驱动板电学连接,从而点亮屏体。这就要求屏体放置的位置较为精确,当屏体的放置出现偏差时,容易使金手指与金属线发生短接,从而导致屏体被烧坏,这提高了测试成本和加工成本。
通常驱动板上丝网印刷有对位线,在将屏体放置在驱动板上时,需要通过人眼将屏体与对位线进行对位以减小屏体的放置偏差。然而,采用人眼进行对位难免产生偏差,难以保证屏体放置的精确度,因此存在屏体被烧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屏体在老炼测试过程中被烧坏,从而提供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炼测试设备,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屏体放置区,所述屏体放置区包括连接区和固定在所述连接区外侧的至少两个定位件,所述连接区设置有若干金属线,所述金属线适于与位于屏体上柔性电路板中的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位于所述金手指外侧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相邻所述定位件之间的间距适于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的,所述屏体放置区具有贯穿所述驱动板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具有贯穿部和与所述贯穿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贯穿部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适于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在垂直于所述贯穿部的长度方向,所述贯穿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固定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部的尺寸,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贯穿部呈柱状。
可选的,所述贯穿部的直径为0.5mm-1.0mm。
可选的,所述贯穿部的长度与所述驱动板的厚度之差为1.0mm-2.0mm。
可选的,所述贯穿部的长度为2.6mm-3.6mm。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粘接,或者,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覆盖有焊料,所述焊料还覆盖所述驱动板中位于所述固定部侧部的局部区域。
可选的,所述驱动板具有多个所述屏体放置区,多个所述屏体放置区沿所述驱动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所述屏体放置区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屏体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老炼测试设备还包括壳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撑板承载多个驱动板,多个所述驱动板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板的长度方向;和/或,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板。
可选的,所述老炼测试设备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适于放置在所述屏体背离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炼测试设备,驱动板上的若干金属线与屏体上柔性电路板中的若干金手指一一对应设置,而固定在金属线外侧的至少两个定位件与金手指外侧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因此,在将屏体放置在驱动板上时,通过将定位件贯穿至第一通孔中,就能够实现驱动板上的若干金属线与柔性电路板中的若干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避免了由于金手指与金属线发生短接导致屏体被烧坏,实现了屏体的精确放置,且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老炼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老炼测试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屏体位于驱动板上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屏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驱动板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支撑板;3-驱动板;31-定位件;311-贯穿部;312-固定部;32-焊料;4-屏体;41-柔性电路板;42-第一通孔;5-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老炼测试设备,所述老炼测试设备适于对屏体进行老炼测试,参见图3,屏体4的柔性电路板41上具有若干金手指以及所述金手指外侧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42;参见图1-图2,所述老炼测试设备包括:
壳体1;
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水平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部;
驱动板3,所述驱动板3适于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具有屏体放置区,所述屏体放置区包括连接区和固定在所述连接区外侧的至少两个定位件31,所述连接区设置有若干金属线(未图示),所述金属线适于与位于屏体4上柔性电路板41中的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定位件31适于与所述第一通孔42相对设置,相邻所述定位件31之间的间距适于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42之间的间距相等。
上述老炼测试设备中,驱动板3上的若干金属线与屏体4上柔性电路板41中的若干金手指一一对应设置,而固定在金属线外侧的至少两个定位件31与金手指外侧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42一一对应,因此,在将屏体4放置在驱动板3上时,通过将定位件31贯穿至第一通孔42中,就能够实现驱动板3上的若干金属线与柔性电路板41中的若干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避免了由于金手指与金属线发生短接导致屏体4被烧坏,实现了屏体4的精确放置,且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老炼测试效率。
具体的,金手指的数量为多个,屏体4包括但不限于OLED显示屏。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在平行于所述驱动板3的延伸方向上定位件31的尺寸定义为定位件31的横向尺寸。需要理解的是,当相对于定位件31的横向尺寸,第一通孔42的孔径较大时,定位件31贯穿至第一通孔42中以后,屏体4在驱动板3表面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从而容易导致金手指与金属线发生短接;而本实施中所述定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一通孔42相对设置,且相邻所述定位件31之间的间距适于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42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定位件31的横向尺寸与第一通孔42的孔径相同,将屏体4放置在驱动板3上且定位件31贯穿至第一通孔42中之后,所述屏体4在驱动板3上的位置即唯一确定,此时,驱动板3上的若干金属线与柔性电路板41中的若干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避免了金手指与金属线发生短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述屏体放置区具有贯穿所述驱动板3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31具有贯穿部311和与所述贯穿部311连接的固定部312,所述贯穿部311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适于贯穿所述第一通孔42;在垂直于所述贯穿部311的长度方向,所述贯穿部311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通孔42的孔径相同,所述固定部312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部311的尺寸,所述固定部312固定在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所述固定部312位于所述驱动板3不与柔性电路板41直接接触的一侧表面。
需要理解的是,将所述固定部312直接固定在所述驱动板3与柔性电路板41直接接触的一侧表面,所述贯穿部311不贯穿所述驱动板3,虽然也能够实现屏体4的精确放置,但是由于柔性电路板41的第一通孔42的侧部覆盖具有一定厚度的固定部312,所述柔性电路板41中设置金手指的区域的平整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金手指与驱动板3上金属线的接触效果,进而影响屏体4与驱动板3的电学连接效果,最终影响老炼测试。通过将所述固定部312固定在所述驱动板3不与柔性电路板41直接接触的一侧表面,且贯穿部311贯穿所述驱动板3,使位于驱动板3表面的柔性电路板41具有平整表面,保证了金手指与驱动板3上金属线的接触效果,从而保证了老炼测试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通过将所述固定部312与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粘接以将所述固定部312固定在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或者,通过在所述固定部312背离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涂覆焊料32,使焊料32覆盖所述固定部312背离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驱动板3中位于所述固定部312侧部的局部区域,从而将所述固定部312固定在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311呈柱状,固定部312的形状不限。具体的,所述贯穿部311呈圆柱状时,所述贯穿部311的直径为0.5mm-1.0mm。上述直径范围不仅能够保证所述贯穿部311的强度,也不会占用太多柔性电路板41和驱动板3的面积。示例性的,所述贯穿部311的直径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或1.0mm。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311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板3的厚度,所述贯穿部311的长度与所述驱动板3的厚度之差为1.0mm-2.0mm;具体的,所述贯穿部311的长度为2.6mm-3.6mm。示例性的,所述贯穿部311的长度与所述驱动板3的厚度之差可以为1.0mm、1.5mm、1.8mm或2.0mm,所述贯穿部311的长度可以为2.6mm、2.8mm、3.0mm、3.2mm、3.5mm或3.6mm。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31可以为其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驱动板3具有多个所述屏体放置区,多个所述屏体放置区沿所述驱动板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所述屏体放置区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屏体4的宽度,多个屏体4可以一同进行老炼测试,提高了老炼测试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一个所述支撑板2表面设置有多个驱动板3,位于一个所述支撑板2表面的多个所述驱动板3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板3的长度方向;和/或,参见图2,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这进一步增多了一同进行老炼测试的屏体4数量,进一步提高了老炼测试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老炼测试设备还包括压块5,所述压块5适于放置在所述屏体4背离所述驱动板3的一侧表面。在将屏体4放置在驱动板3上且定位件31贯穿至第一通孔42中之后,在屏体4上放置压块5,能够提高老炼测试过程中屏体4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驱动板3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屏体4的尺寸确定驱动板3上屏体放置区的位置;根据柔性电路板41上金手指在屏体4中的位置、尺寸和排布方式确定金属线在屏体放置区的位置、尺寸和排布方式;在确定柔性电路板41上第一通孔42的位置之后,根据第一通孔42与金手指的相对位置确定定位柱与金属线的相对位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老炼测试设备,包括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屏体放置区,所述屏体放置区包括:
连接区,所述连接区设置有若干金属线,所述金属线适于与位于屏体上柔性电路板中的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位于所述金手指外侧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
固定在所述连接区外侧的至少两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适于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相邻所述定位件之间的间距适于与相邻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放置区具有贯穿所述驱动板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件具有贯穿部和与所述贯穿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贯穿部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适于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在垂直于所述贯穿部的长度方向,所述贯穿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固定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贯穿部的尺寸,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呈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的直径为0.5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的长度与所述驱动板的厚度之差为1.0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的长度为2.6mm-3.6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粘接,或者,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覆盖有焊料,所述焊料还覆盖所述驱动板中位于所述固定部侧部的局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具有多个所述屏体放置区,多个所述屏体放置区沿所述驱动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所述屏体放置区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屏体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
所述支撑板承载多个驱动板,多个所述驱动板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板的长度方向;和/或,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老炼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块,所述压块适于放置在所述屏体背离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表面。
CN202222931162.X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Active CN218917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1162.XU CN21891743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1162.XU CN21891743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7434U true CN218917434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1162.XU Active CN218917434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7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44387A (en) Test module hanger for test fixtures
US5049813A (en) 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n loa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KR100926535B1 (ko) 전기적 접속 장치 및 그 조립 방법
KR930007338A (ko) 프린트 배선판용 검사 전극 유니트와 그것을 포함하는 검사 장치 및 프린트 배선판용의 검사방법
KR100342015B1 (ko) 프로브 카드
JPH07225245A (ja) 導電性接触子ユニット
EP0305951A1 (en) 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n loa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4943768A (en) Tes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ircuit boards
JP2008216060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CN218917434U (zh) 一种老炼测试设备
JP3076600B2 (ja) 表示パネル用プローバ
CN212625492U (zh) 一种led芯片检测装置
KR101999521B1 (ko) 핀 파손 방지형 다중 접촉 소켓
JPH0782032B2 (ja) 表示パネル用プローブと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KR101077277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점등 검사용으로 사용되는 프로브 장치
KR100721031B1 (ko) 탭 아이씨 검사용 프로브 카드
JPH02216466A (ja) 検査用プローブカ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43191B1 (ko) 프로브 가이드 조립체
JPH08222299A (ja) 導電性接触子ユニット
JP2004138576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H06784Y2 (ja) 電子部品の検査用治具
KR200340108Y1 (ko) 프로브 가이드 조립체
JPH0915289A (ja)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検査装置
JP4334684B2 (ja) 基板検査用センサおよび基板検査装置
JPH022956A (ja) Pga基板検査装置におけるプリント配線のショート電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