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7088U -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7088U
CN218907088U CN202223343981.9U CN202223343981U CN218907088U CN 218907088 U CN218907088 U CN 218907088U CN 202223343981 U CN202223343981 U CN 202223343981U CN 218907088 U CN218907088 U CN 218907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armrest
limiting
handrail
buff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39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39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7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7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7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箱总成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扶手箱本体、扶手盖板以及缓冲块,扶手盖板包括扶手上盖板及配合于扶手上盖板下方的扶手下盖板,扶手下盖板盖合于扶手箱本体的储物口上;缓冲块固设于扶手下盖板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其中,扶手下盖板上设有安装缓冲块的限位结构,扶手下盖板通过缓冲块与扶手箱本体之间形成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在扶手下盖板上设有缓冲块,扶手下盖板通过缓冲块与扶手箱本体之间形成接触,这种硬质材料与弹性材料的接触,可消除扶手下盖板与扶手箱本体硬硬碰撞造成的异响问题,提升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扶手箱集成在副仪表板总成上,不仅方便乘客物品的归置,也便于乘客手臂支撑休息放松,为乘客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目前,扶手盖板在盖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扶手箱磕碰发出异响,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手箱总成,旨在解决扶手盖板在盖合时与扶手箱磕碰发出异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扶手箱总成,包括:扶手箱本体、扶手盖板以及缓冲块,扶手盖板包括扶手上盖板及配合于所述扶手上盖板下方的扶手下盖板,所述扶手下盖板盖合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储物口上;缓冲块固设于所述扶手下盖板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其中,所述扶手下盖板上设有安装所述缓冲块的限位结构,所述扶手下盖板通过所述缓冲块与所述扶手箱本体之间形成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设有向上凸伸的限位凸台,所述扶手下盖板上设有盖合后适配所述限位凸台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左右对称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缺口上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具有向上延伸的高度,所述缓冲块限位于所述限位筒内,所述缓冲块在所述缺口处凸伸于所述限位槽内,并可与所述限位凸台的侧面形成抵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凸台的形状为圆台,所述限位凸台的侧面构成限位斜面,所述缓冲块具有适配所述限位斜面的抵接斜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筒的下端设有下限位沉槽,所述缓冲块的下端设有伸入所述下限位沉槽内的下限位部,所述缓冲块的上端设有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下表面的上限位台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筒的下部部分的固定于所述扶手下盖板上,构成所述下限位沉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筒的外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限位筒的外侧与所述扶手下盖板的上表面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在所述缺口处构成导向斜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筒的形状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扶手下盖板上设有缓冲块,扶手下盖板通过缓冲块与扶手箱本体之间形成接触,可消除扶手下盖板与扶手箱本体硬硬碰撞造成的异响问题,提升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扶手箱总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在扶手下盖板与扶手箱本体之间设有缓冲块,可消除扶手下盖板与扶手箱本体硬硬碰撞造成的异响问题,提升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去掉扶手上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盖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下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下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沿图10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扶手上盖板;2、扶手箱本体;21、限位凸台;211、限位斜面;3、扶手下盖板;31、避让凸台;32、限位筒;33、限位槽;34、加强筋;35、导向斜面;36、下限位沉槽;37、缺口;4、缓冲块;41、上限位台阶;42、抵接斜面;43、下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与车身的“前、后、左、右、上、下”方位一致,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进行说明。所述扶手箱总成,包括扶手箱本体2、扶手盖板以及缓冲块4,扶手盖板包括扶手上盖板1及配合于扶手上盖板1下方的扶手下盖板3,扶手下盖板3盖合于扶手箱本体2的储物口上;缓冲块4固设于扶手下盖板3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其中,扶手下盖板3上设有安装缓冲块4的限位结构,扶手下盖板3通过缓冲块4与扶手箱本体2之间形成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箱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扶手下盖板3上设有缓冲块4,扶手下盖板3通过缓冲块4与扶手箱本体2之间形成接触,这种硬质材料与弹性材料的接触,可消除扶手下盖板与扶手箱本体2硬硬碰撞造成的异响问题,提升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例如,当扶手盖板向下盖合时,缓冲块4与扶手箱本体2先接触,在扶手箱盖板自重的作用下挤压缓冲块4,缓冲块4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与扶手箱本体2形成紧密的接触;当手肘放置到扶手盖板上后,手肘的压力使缓冲块4进一步收到挤压变形,仍然可以缓解扶手箱盖板与扶手箱本体2硬硬接触造成的异响风险。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块4可选橡胶材质;也可以制作一个硬质体,外周包裹橡胶层,还可以仅仅是在硬质体的与扶手箱本体2接触的表面胶接橡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扶手箱本体2的前端设有向上凸伸的限位凸台21,扶手下盖板3上设有盖合后适配限位凸台21的限位槽33,限位槽33左右对称的侧壁上设有缺口37;限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缺口37上的限位筒32,限位筒32具有向上延伸的高度,缓冲块4限位于限位筒32内,缓冲块4在缺口37处凸伸于限位槽33内,并可与限位凸台21的侧面形成抵接。
具体地,缓冲块4填补了缺口37的位置,构成了限位槽33侧壁的一部分,且还凸出于限位槽33的侧壁,在扶手盖板向下盖合时,缓冲块4先与限位凸台21的侧面接触,可起到消除异响的作用。
限位筒32对缓冲块4进行限位,保证缓冲块4上下位置的定位。
当扶手盖板盖合时,在限位凸台21和限位槽33配合的位置,限位槽33首先与限位凸台21接触,此时,设置于限位槽33左右两端的缓冲块4与限位凸台21的侧面接触,随着扶手箱盖板的向下盖合,缓冲块4与限位凸台21形成弹性抵接,缓冲了扶手箱盖板直接冲击扶手箱本体2发生的硬硬碰撞异响风险。
其中,扶手下盖板3的上表面在限位槽33的位置形成向上凸伸的避让凸台31,如图2及图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位凸台21的形状为圆台,限位凸台21的侧面构成限位斜面211,缓冲块4具有适配限位斜面211的抵接斜面42。由于限位凸台21为圆台状,其侧面为限位斜面211,适配的缓冲块4具有抵接斜面42,通过斜面的配合,在扶手盖板按压盖合时,缓冲块4与限位凸台21逐渐接触,直至缓冲块4的抵接斜面42与限位斜面211完全配合,这种配合方式,一方面通过缓冲块4的弹性材质,摩擦系数相比硬质件的扶手盖板的摩擦系数大,对扶手盖板的下降具有一定的阻力,使扶手盖板盖合时不需要手的动作即可得到缓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扶手盖板盖合到位的过程中,可通过手力的配合,逐渐将扶手盖板盖合到位,避免异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3所示,限位筒32的下端设有下限位沉槽36,缓冲块4的下端设有伸入下限位沉槽36内的下限位部43,缓冲块4的上端设有抵接于限位槽33的槽底下表面的上限位台阶41。本实施例对缓冲块4提供了一种无需胶接或螺钉的固定方式,具体地,是通过扶手下盖板3上设置的下限位沉槽36和限位槽33自身,构成了对缓冲块4上下方向的双向限位,缓冲块4通过自身结构的上限位台阶41及下限位部43,即可限位在限位筒32内,缓冲块4的安装简单方便。
在如图7至图11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筒32的下部部分的固定于扶手下盖板3上,构成下限位沉槽36。本实施例缺口37设置在限位槽33的侧壁,缺口37的下端高于扶手下盖板3的上表面,在此位置直接构成门槛,下限位沉槽36的槽底即为扶手下盖板3的上表面,限位筒32直接利用扶手下盖板3构造出下限位和上限位,减少设置其他结构,造成结构复杂,重量增加的负面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图7至图11所示,限位筒32的外侧设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连接于限位筒32的外侧与扶手下盖板3的上表面之间。限位筒32为薄壁筒,厚度可以为2-5mm之间,为了提升限位筒32对缓冲块4的限位,通过在限位筒32外面设置加强筋34,提升限位筒32对缓冲块4限位的可靠性。
例如,由于缓冲块4与限位凸台21的侧面抵接,缓冲块4受到向下施加的压力,同时,缓冲块4也受到限位凸台21对其形成的左右方向的推力,而在正对缺口37的限位筒32的外面设置加强筋34,可保证缓冲块4与限位凸台21的紧密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1所示,限位槽33的槽底在缺口37处构成导向斜面35。通过导向斜面35,对缓冲块4安装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导向斜面35形成的尖角,对缓冲块4起到可靠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图7至图11所示,限位筒32的形状为矩形。对应的,缓冲块4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结构自身具有限位的作用,可避免缓冲块4发生旋转的风险,保证缓冲块4的抵接斜面42与限位斜面211的可靠接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扶手箱总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在扶手下盖板3与扶手箱本体2之间设有缓冲块4,可消除扶手下盖板与扶手箱本体2硬硬碰撞造成的异响问题,提升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箱本体(2);
扶手盖板,包括扶手上盖板(1)及配合于所述扶手上盖板(1)下方的扶手下盖板(3),所述扶手下盖板(3)盖合于所述扶手箱本体(2)的储物口上;以及
缓冲块(4),固设于所述扶手下盖板(3)的前端,且左右对称布置;
其中,所述扶手下盖板(3)上设有安装所述缓冲块(4)的限位结构,所述扶手下盖板(3)通过所述缓冲块(4)与所述扶手箱本体(2)之间形成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本体(2)的前端设有向上凸伸的限位凸台(21),所述扶手下盖板(3)上设有盖合后适配所述限位凸台(21)的限位槽(33),所述限位槽(33)左右对称的侧壁上设有缺口(37);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缺口(37)上的限位筒(32),所述限位筒(32)具有向上延伸的高度,所述缓冲块(4)限位于所述限位筒(32)内,所述缓冲块(4)在所述缺口(37)处凸伸于所述限位槽(33)内,并可与所述限位凸台(21)的侧面形成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21)的形状为圆台,所述限位凸台(21)的侧面构成限位斜面(211),所述缓冲块(4)具有适配所述限位斜面(211)的抵接斜面(4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2)的下端设有下限位沉槽(36),所述缓冲块(4)的下端设有伸入所述下限位沉槽(36)内的下限位部(43),所述缓冲块(4)的上端设有抵接于所述限位槽(33)的槽底下表面的上限位台阶(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2)的下部部分的固定于所述扶手下盖板(3)上,构成所述下限位沉槽(3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2)的外侧设有加强筋(34),所述加强筋(34)连接于所述限位筒(32)的外侧与所述扶手下盖板(3)的上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3)的槽底在所述缺口(37)处构成导向斜面(35)。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2)的形状为矩形。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箱总成。
CN202223343981.9U 2022-12-12 2022-12-12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8907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3981.9U CN218907088U (zh) 2022-12-12 2022-12-12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3981.9U CN218907088U (zh) 2022-12-12 2022-12-12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7088U true CN218907088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3981.9U Active CN218907088U (zh) 2022-12-12 2022-12-12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7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20018Y (zh) 车门把手装置
US20120096666A1 (en) Wiper blade
CN1326720C (zh) 车辆用燃油箱的防振支承结构
CN101685621B (zh) 键盘装置
US7207590B2 (en) Towing hook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18907088U (zh) 扶手箱总成及汽车
CN211468242U (zh) 汽车扶手静音滑轨装置
CN213007783U (zh) 车辆的放脚板支承部结构
KR20110029643A (ko) 센터플로워 터널부 보강 구조
JP2003040042A5 (zh)
CN218198116U (zh) 门槛踏板及车辆
CN218751053U (zh) 一种车辆地板、车辆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0970671U (zh) 一种加油口盖缓冲块和车辆
CN218015228U (zh) 一种扭力梁拉伸一体成型模具
CN219467858U (zh) 一种发动机盖的缓冲结构
CN218877456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电动车座垫
CN113401225B (zh) 发动机罩和车辆
CN218320124U (zh) 滑动导靴及电梯
CN217328246U (zh) 一种地铁用橡胶减振器
CN220031886U (zh) 内分型结构保险杠
CN214564532U (zh) 一种汽车背门限位结构
CN217396423U (zh) 车辆的车标装置和车辆
CN214565139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支架
CN203034985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导向件
CN218055385U (zh) 一种下车体框架总成、车身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