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4868U -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4868U
CN218904868U CN202222954330.7U CN202222954330U CN218904868U CN 218904868 U CN218904868 U CN 218904868U CN 202222954330 U CN202222954330 U CN 202222954330U CN 218904868 U CN218904868 U CN 218904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ets
groups
wall surface
equipm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43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清江
庄丽民
陈建平
赵志峰
黄奕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Technology Qua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Geli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Geli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Geli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43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4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4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4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呈前侧开口的箱体状,设备外壳内腔前侧开口处壁面转动连接有防护门,防护门前侧壁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观察窗,设备外壳内腔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将研磨刷辊轴水平放置在下夹板上表面上,通过观察窗观测,控制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带动上夹板向下移动,配合下夹板对研磨刷辊轴进行夹持操作,当研磨刷辊轴加工完毕后,控制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带动上夹板向上移动,即可打开防护门将研磨刷辊轴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且引导柱限定上夹板上下移动位置,保持与下夹板之间位置对齐,同时也使上夹板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增强夹持机构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背景技术
研磨刷是将刷丝紧密排列在一起,然后放到特定的模具中用钢片通过冲压机制成一片一片的刷轮,在制作刷辊时可以将多片刷轮串连在一起固定在辊轴上,这种工艺制成的毛刷的刷丝密度可以做到最高,研磨刷在生产时需要对辊轴进行抛光,所以需要使用到专门的研磨刷生产用抛光结构。
经本人检索,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申请号202121448821.3),包括工作台、侧板、顶板和抛光轮,所述工作台上方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方安装有顶板,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和顶板的下方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穿过槽体与螺纹套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上述引证的文件所公开的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和活动杆带动夹持板进行移动对研磨刷辊轴进行夹持固定,但是在这样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先将研磨刷辊轴伸入该设备内部,放置在两组夹持板之间位置,保持对研磨刷辊轴的支撑,再控制两组夹持板对研磨刷辊轴进行夹持,在此期间,需要工作人员一心二用,操作不便,也容易产生疏忽造成安全事故;并且抛光轮通过气缸与螺纹套固定连接,而螺纹套设置在螺纹杆上,这种结构导致抛光轮放置并不平稳,影响抛光轮抛光操作精度,也会导致抛光轮在进行抛光操作中受力反作用在螺纹套,加速螺纹套的磨损,影响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呈前侧开口的箱体状,设备外壳内腔前侧开口处壁面转动连接有防护门,防护门前侧壁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观察窗,设备外壳内腔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台和引导柱,支撑台底侧壁面与设备外壳内腔底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支撑台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组活动板,两组活动板呈垂直状态对称放置在设备外壳内腔左右两侧位置上,两组活动板侧壁面上设置有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两组安装板、两组抛光轮和同步杆。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顶侧壁面固定连接有下夹板,下夹板正上方位置放置有上夹板,上夹板顶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第一气缸的顶端与设备外壳内腔顶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引导柱呈垂直状态贯穿上夹板顶侧壁面后侧位置,引导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设备外壳内腔顶侧壁面以及下夹板顶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夹持有研磨刷辊轴。
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外壳内腔上下两侧壁面对应开设有四组滑槽,四组滑槽内腔中滑动连接有八组滑块,八组滑块分别与两组活动板上下两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活动板侧壁面上下两侧边缘位置贯穿设置有呈水平状态四组的螺纹杆,四组螺纹杆朝向支撑台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块与设备外壳内腔上下两侧壁面对应位置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四组所述螺纹杆远离支撑台的一端分别贯穿设备外壳内腔左右两侧壁面且与设备外壳内腔左右两侧壁面对应位置转动连接,设备外壳左右两侧壁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电机,两组电机的输出端和四组螺纹杆的最外端固定连接有六组传动轮且分别通过两组履带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活动板呈相对状态的一侧壁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板,四组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四组滑杆,两组安装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四组滑杆杆身外壁外壁面上,四组滑杆的两端套设有八组弹簧,八组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四组支撑板以及两组安装板前后两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抛光轮分别与两组安装板呈相对状态的一组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活动板侧壁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线型孔,两组线型孔的内腔壁面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限位块,两组限位块分别与两组安装板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安装板后侧壁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推杆,两组推杆的后端分别贯穿位于后侧位置的两组支撑板前侧壁面,设备外壳内腔后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前侧的输出端与呈水平状态同步杆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同步杆左右两端依次滑动贯穿两组推杆侧壁面以及两组线型孔内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通过设置夹持机构,使用时,打开防护门,将研磨刷辊轴水平放置在下夹板上表面上,关闭防护门通过观察窗观测,控制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带动上夹板向下移动,配合下夹板对研磨刷辊轴进行夹持操作,当研磨刷辊轴加工完毕后,控制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带动上夹板向上移动,即可打开防护门将研磨刷辊轴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且引导柱限定上夹板上下移动位置,保持与下夹板之间位置对齐,同时也使上夹板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增强夹持机构结构的稳定性。
(2)、该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用时,控制两组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四组螺纹杆转动,四组螺纹杆带动两组活动板在设备外壳内腔中左右移动,带动两组抛光轮与研磨刷辊轴两端接触,便于后续抛光操作,其中两组活动板通过八组滑块与四组滑槽滑动连接,使两组活动板在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增强调节机构结构的稳定性。
(3)、该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通过设置抛光机构,使用时,打开两组抛光轮的电源开关,控制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带动同步杆前后移动,同步杆通过两组推杆带动两组安装板同步前后移动,两组安装板带动两组抛光轮对研磨刷辊轴进行抛光操作,此时四组滑杆和两组限位块限定两组安装板前后移动的位置,使两组安装板带动两组抛光轮前后移动时更加平稳,且八组弹簧通过弹力作用进一步加强两组安装板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即增强该设备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0、设备外壳;11、观察窗;12、防护门;13、支撑台;14、下夹板;15、上夹板;16、第一气缸;17、引导柱;18、活动板;19、滑槽;20、滑块;21、支撑板;22、滑杆;23、安装板;24、弹簧;25、抛光轮;26、线型孔;27、限位块;28、推杆;29、同步杆;30、第二气缸;31、螺纹杆;32、电机;33、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设备外壳10,设备外壳10呈前侧开口的箱体状,设备外壳10内腔前侧开口处壁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2,防护门12前侧壁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观察窗11,设备外壳10内腔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台13和引导柱17,支撑台13底侧壁面通过螺栓与设备外壳10内腔底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支撑台13顶侧壁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夹板14,下夹板14正上方位置放置有上夹板15,上夹板15顶侧壁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第一气缸16的顶端通过螺栓与设备外壳10内腔顶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引导柱17呈垂直状态贯穿上夹板15顶侧壁面后侧位置,引导柱17的上下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设备外壳10内腔顶侧壁面以及下夹板14顶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下夹板14和上夹板15之间夹持有研磨刷辊轴,支撑台13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组活动板18,两组活动板18呈垂直状态对称放置在设备外壳10内腔左右两侧位置上,两组活动板18侧壁面上设置有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两组安装板23、两组抛光轮25和同步杆29。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打开防护门12,将研磨刷辊轴水平放置在下夹板14上表面上,关闭防护门12通过观察窗11观测,控制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带动上夹板15向下移动,配合下夹板14对研磨刷辊轴进行夹持操作,当研磨刷辊轴加工完毕后,控制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带动上夹板15向上移动,即可打开防护门12将研磨刷辊轴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且引导柱17限定上夹板15上下移动位置,保持与下夹板14之间位置对齐,同时也使上夹板15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增强夹持机构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3所示,设备外壳10内腔上下两侧壁面对应开设有四组滑槽19,四组滑槽19内腔中滑动连接有八组滑块20,八组滑块20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两组活动板18上下两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活动板18侧壁面上下两侧边缘位置贯穿设置有呈水平状态四组的螺纹杆31,四组螺纹杆31朝向支撑台13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块与设备外壳10内腔上下两侧壁面对应位置转动连接,四组螺纹杆31远离支撑台13的一端分别贯穿设备外壳10内腔左右两侧壁面且通过转轴与设备外壳10内腔左右两侧壁面对应位置转动连接,设备外壳10左右两侧壁面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电机32,两组电机32的输出端和四组螺纹杆31的最外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六组传动轮33且分别通过两组履带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控制两组电机32的输出端带动四组螺纹杆31转动,四组螺纹杆31带动两组活动板18在设备外壳10内腔中左右移动,带动两组抛光轮25与研磨刷辊轴两端接触,便于后续抛光操作,其中两组活动板18通过八组滑块20与四组滑槽19滑动连接,使两组活动板18在左右移动时更加平稳,增强调节机构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3-4所示,两组活动板18呈相对状态的一侧壁面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板21,四组支撑板2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四组滑杆22,两组安装板23分别滑动套接在四组滑杆22杆身外壁外壁面上,四组滑杆22的两端套设有八组弹簧24,八组弹簧24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四组支撑板21以及两组安装板23前后两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抛光轮25通过螺栓分别与两组安装板23呈相对状态的一组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活动板18侧壁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线型孔26,两组线型孔26的内腔壁面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限位块27,两组限位块27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两组安装板23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两组安装板23后侧壁面中部位置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推杆28,两组推杆28的后端分别贯穿位于后侧位置的两组支撑板21前侧壁面,设备外壳10内腔后侧壁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第二气缸30,第二气缸30前侧的输出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呈水平状态同步杆29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同步杆29左右两端依次滑动贯穿两组推杆28侧壁面以及两组线型孔26内腔。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打开两组抛光轮25的电源开关,控制第二气缸30的输出端带动同步杆29前后移动,同步杆29通过两组推杆28带动两组安装板23同步前后移动,两组安装板23带动两组抛光轮25对研磨刷辊轴进行抛光操作,此时四组滑杆22和两组限位块27限定两组安装板23前后移动的位置,使两组安装板23带动两组抛光轮25前后移动时更加平稳,且八组弹簧24通过弹力作用进一步加强两组安装板23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即增强该设备的加工质量。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包括设备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呈前侧开口的箱体状,设备外壳(10)内腔前侧开口处壁面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2),防护门(12)前侧壁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观察窗(11),设备外壳(10)内腔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支撑台(13)和引导柱(17),支撑台(13)底侧壁面与设备外壳(10)内腔底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支撑台(13)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组活动板(18),两组活动板(18)呈垂直状态对称放置在设备外壳(10)内腔左右两侧位置上,两组活动板(18)侧壁面上设置有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两组安装板(23)、两组抛光轮(25)和同步杆(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3)顶侧壁面固定连接有下夹板(14),下夹板(14)正上方位置放置有上夹板(15),上夹板(15)顶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呈垂直状态的第一气缸(16)的输出端,第一气缸(16)的顶端与设备外壳(10)内腔顶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引导柱(17)呈垂直状态贯穿上夹板(15)顶侧壁面后侧位置,引导柱(1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设备外壳(10)内腔顶侧壁面以及下夹板(14)顶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下夹板(14)和上夹板(15)之间夹持有研磨刷辊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内腔上下两侧壁面对应开设有四组滑槽(19),四组滑槽(19)内腔中滑动连接有八组滑块(20),八组滑块(20)分别与两组活动板(18)上下两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活动板(18)侧壁面上下两侧边缘位置贯穿设置有呈水平状态四组的螺纹杆(31),四组螺纹杆(31)朝向支撑台(13)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块与设备外壳(10)内腔上下两侧壁面对应位置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螺纹杆(31)远离支撑台(13)的一端分别贯穿设备外壳(10)内腔左右两侧壁面且与设备外壳(10)内腔左右两侧壁面对应位置转动连接,设备外壳(10)左右两侧壁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电机(32),两组电机(32)的输出端和四组螺纹杆(31)的最外端固定连接有六组传动轮(33)且分别通过两组履带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活动板(18)呈相对状态的一侧壁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板(21),四组支撑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四组滑杆(22),两组安装板(23)分别滑动套接在四组滑杆(22)杆身外壁面上,四组滑杆(22)的两端套设有八组弹簧(24),八组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四组支撑板(21)以及两组安装板(23)前后两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抛光轮(25)分别与两组安装板(23)呈相对状态的一组侧壁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组活动板(18)侧壁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线型孔(26),两组线型孔(26)的内腔壁面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限位块(27),两组限位块(27)分别与两组安装板(23)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板(23)后侧壁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两组推杆(28),两组推杆(28)的后端分别贯穿位于后侧位置的两组支撑板(21)前侧壁面,设备外壳(10)内腔后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第二气缸(30),第二气缸(30)前侧的输出端与呈水平状态同步杆(29)中部位置固定连接,同步杆(29)左右两端依次滑动贯穿两组推杆(28)侧壁面以及两组线型孔(26)内腔。
CN202222954330.7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Active CN218904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4330.7U CN218904868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4330.7U CN218904868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4868U true CN218904868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4330.7U Active CN218904868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4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7085B (zh) 一种输电铁塔生产用切割系统
CN109261794B (zh) 一种建筑设备机械零件用表面敲击装置
CN113386020B (zh) 一种模架加工自动补偿系统
CN218904868U (zh) 一种研磨刷生产用对称式抛光结构
CN111908161A (zh) 一种磁体生产下料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4110974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异形开料机
CN211594354U (zh) 一种裁断机自动进出架
CN209256636U (zh) 一种多工位滚动体模具抛光机
CN208304733U (zh) 一种椭圆孔抛光机
CN116690343B (zh) 一种建筑石材用磨削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20903257U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可调试压紧装置
CN220697944U (zh) 一种汽车车架冲压装置
CN217474680U (zh) 一种应用于罐体成型机的罐体下料机构
CN218798355U (zh) 多边柔性折弯成型装备
CN220073976U (zh) 一种削切加工装置
CN219746894U (zh) 一种密排辊组装装置
CN115533642B (zh) 一种夹芯板表面磨平装置
CN114769918B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的激光焊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1567482U (zh) 一种四通道精雕机
CN220330834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加工用剃毛刺装置
CN216106624U (zh) 一种玻璃切割用具有限制结构的导辊
CN219542796U (zh) 一种抛光机磨头摆动结构
CN216577294U (zh) 一种仿铜拉丝机门扇推板
CN114515853B (zh) 一种龙门铣床
CN216266909U (zh) 一种雕刻机的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01, 3rd Floor, No. 2 Fenyang Second Road, Huangtang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101

Patentee after: Jingjiang Technology (Quan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3rd Floor, No. 2 Fenyang Second Road, Huangtang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000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Geli Nan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