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1833U -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1833U
CN218901833U CN202222757035.2U CN202222757035U CN218901833U CN 218901833 U CN218901833 U CN 218901833U CN 202222757035 U CN202222757035 U CN 202222757035U CN 218901833 U CN218901833 U CN 218901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e
gas
sphere structure
aeration
ag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7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nhuan Technology Co ltd
Chaozhou Three Cir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nhuan Technology Co ltd
Chaozhou Three Cir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nhuan Technology Co ltd, Chaozhou Three Cir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n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7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1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1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1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增气搅拌结构包括球体结构、连接结构和支撑座,球体结构中空,球体结构设置有贯穿区,贯穿区贯穿球体结构的壁面,贯穿区连通球体结构的内腔;连接结构与球体结构连接,连接结构具有通气区,通气区与球体结构的内腔连通;连接结构与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在向球体结构内腔通气的情况下,球体结构和连接结构能够旋转。在反应釜中设计增气搅拌结构配合搅拌器搅动料液,向增气搅拌结构通入高压气体,球体结构能够旋转,且能够向反应釜补充气体,从而增强料液扰动,防止出现搅拌死角,提高料液传质、混合均一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诸如电阻浆料、陶瓷浆料、导电浆料以及聚合物浆料等浆料的制备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3立方米及以上的大体积反应釜,以满足工业化量产需求。然而,由于大体积反应釜的内径较大,反应釜的搅拌桨下方区域和转轴附近区域的流体扰动程度小,从而导致料液传质或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尤其在料液密度大或者料液为固液共存的时候,该问题更为明显,最终使得整个反应体系中料液的传质或混合不均匀,严重影响最后产品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气搅拌结构包括球体结构、连接结构和支撑座,球体结构中空,所述球体结构设置有贯穿区,所述贯穿区贯穿所述球体结构的壁面,所述贯穿区连通所述球体结构的内腔;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球体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具有通气区,所述通气区与所述球体结构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其中,在向所述球体结构内腔通气的情况下,所述球体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能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结构在旋转轴线的垂直面上所获得投影中,所述贯穿区的投影一端为近圆周端A、另一端为近圆心端B,所述近圆周端A与所述球体结构投影的圆心O的连线AO与连线AB的夹角设置为15°至75°。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结构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下半球与所述上半球分别设置有所述贯穿区。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半球和所述下半球的所述贯穿区间错设置或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区的宽度从所述近圆周端至所述近圆心端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区的宽度W范围为0.5mm≤W≤2mm。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增气搅拌结构包括气体导入管,所述气体导入管连通所述通气区。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导入管与所述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应釜包括壳体、搅拌器和增气搅拌结构,所述搅拌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增气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央,所述支撑座通过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反应釜中设计增气搅拌结构配合搅拌器搅动料液,向增气搅拌结构通入高压气体,球体结构能够旋转,且能够向反应釜补充气体,从而增强料液扰动,防止出现搅拌死角,提高料液传质、混合均一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为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增气搅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增气搅拌结构安装在出料口处的剖视图。
图4为增气搅拌结构安装在出料口处的剖视图。
图5为球体结构安装在连接结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球体结构沿旋转轴线投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反应釜包括壳体201、搅拌器和增气搅拌结构,壳体201围合形成内腔,搅拌器与壳体201连接,增气搅拌结构设置在壳体201的内腔中,增气搅拌结构能够转动,增气搅拌结构配合搅拌器,能够提高料液扰动程度,防止出现搅拌死角,增加反应原料传质速率,缩短混合均匀的时间,使原料反应充分,大幅提高料液传质、混合均一性,保证产品较高的良率。
进一步地,增气搅拌结构位于搅拌器的下方,具体地,增气搅拌结构设置在壳体201的内腔底部,增气搅拌结构能够以竖直轴线作为旋转轴线旋转搅拌。
可以理解的是,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203、转轴204和搅拌桨205,搅拌电机203设置在壳体201的顶部,转轴204伸入壳体201,搅拌桨205与转轴204连接。
结合附图,壳体201设置有进料口207,进料口207设置在壳体201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壳体201设置有出料口202,具体地,出料口202设置在壳体201的底部。一些示例中,出料口202设置在壳体201的底部中央。
进一步地,出料口202处设置有阀体206,阀体206关闭或打开出料口202。一些示例中,阀体206能够自动开闭。
反应釜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相关技术中已有记载,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以下将对增气搅拌结构的结构展开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气搅拌结构,增气搅拌结构包括球体结构110、连接结构120和支撑座130,连接结构120与球体结构110连接,连接结构120设置为圆筒状结构,连接结构120与支撑座130可转动地连接,连接结构120在支撑座130上能够自旋转。进一步地,支撑座130设置为圆筒状结构,支撑座130与壳体20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球体结构110中空,连接结构120具有通气区121,通气区121与球体结构110的内腔连通,具体地,通气区121沿连接结构120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结构120,连接结构120的上端与球体结构110连接。
结合附图,球体结构110设置有贯穿区111,贯穿区111贯穿球体结构110的壁面,贯穿区111连通球体结构110的内腔。可以理解的是,在向球体结构110内腔通气的情况下,气体从贯穿区111溢出,在气体反推力的作用下,球体结构110和连接结构120能够旋转,具体地,以竖直轴线作为旋转轴线。应说明的是,所通入的气体为高压气体。
在高压气体反推力作用下,增气搅拌结构能够高速旋转,且能够向反应釜中通入气体,提高搅拌桨205下方区域和转轴204附近区域的料液扰动程度,防止出现死角。
贯穿区111设置为至少一个,为有助于球体结构110旋转,贯穿区111设置为多个。可以理解的是,为使球体结构110受力均匀、平稳旋转,贯穿区111在球体结构110的壁面等间距分布。一些示例中,贯穿区111设置为三个。
进一步地,贯穿区111设置为槽体,以竖直面为参考,贯穿区111的轨迹在球体结构110的表面倾斜设置。一些示例中,贯穿区111沿垂直于球体结构110表面的方向贯穿球体结构110的壁面。一些示例中,贯穿区111沿倾斜于球体结构110表面的方向贯穿球体结构110的壁面。
结合附图,球体结构110在旋转轴线的垂直面上所获得投影为圆区域,在所获得的投影中,贯穿区111的投影一端为近圆周端A、另一端为近圆心端B。进一步地,近圆周端A与球体结构110投影的圆心O的连线AO与连线AB的夹角设置为15°至75°。在夹角过小或过大的情况下,都会影响气体对球体结构110的反推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球体结构110包括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下半球113与上半球112分别设置有贯穿区111。可以理解的是,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区111。结合附图,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之间的贯穿区111彼此断开,并不连通。
一些示例中,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分别设置有三个贯穿区111,且三个贯穿区111沿周向等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的贯穿区111对称设置,以使受力均匀、平稳旋转。作为替换方案,还可设计为: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的贯穿区111间错设置,也能够起到受力均匀、平稳旋转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贯穿区111可沿旋转轴线在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的分界面处获得投影。结合附图,贯穿区111的近圆周端靠近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的分界面,贯穿区111的近圆心端靠近所在半球的圆拱顶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贯穿区111的宽度从近圆周端至近圆心端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贯穿区111的宽度越小,气体在对应处所产生的反推力越大,有助于贯穿区111所逸出的气体在接近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分界面处产生较大的反推力。
进一步地,贯穿区111的宽度W范围为0.5mm≤W≤2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增气搅拌结构包括气体导入管140,气体导入管140与支撑座130连接,气体导入管140与支撑座130插接,气体导入管140连通通气区121,气体从气体导入管140、通气区121进入球体结构110。结合附图,气体导入管140折弯,以便气体导入管140从出料口202的侧壁伸出。
一些示例中,气体导入管140与连接结构120连接,气体导入管140与连接结构120插接。具体地,气体导入管140与连接结构120可转动地连接。
结合附图,支撑座13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51,连接结构12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152,连接结构120的内壁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153,气体导入管140的外壁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154。
支撑座130内壁中部的第一限位结构151上侧面抵住连接结构120外壁的第二限位结构152,能够支撑连接结构120。
支撑座130上端的第一限位结构151下侧面抵住连接结构120外壁的第二限位结构152,能够防止连接结构120从支撑座130的上端脱出。
支撑座130下端的第一限位结构151上侧面抵住气体导入管140外壁的第四限位结构154,可防止气体导入管140从支撑座130的下端脱出。
气体导入管140的端部插入连接结构120,气体导入管140外壁的第四限位结构154上侧面与连接结构120内壁的第三限位结构153抵接,能够起到支撑和密封的作用。
关于连接结构120与支撑座130的安装,作为替换方案,还可设计为:连接结构120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支撑座130安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撑座130通过安装架131设置在出料口202中,安装架131设置为框架结构,能够防止堵塞出料口202。安装架131设置为金属架,安装架131分别与出料口202的内壁、支撑座130焊接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专利名称若出现“、”,表示“和”的关系,而不是“或”的关系。例如专利名称为“一种A、B”,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内容为:主题名称为A的技术方案和主题名称为B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球体结构(110),所述球体结构(110)设置有贯穿区(111),所述贯穿区(111)贯穿所述球体结构(110)的壁面,所述贯穿区(111)连通所述球体结构(110)的内腔;
连接结构(120),所述连接结构(120)与所述球体结构(110)连接,所述连接结构(120)具有通气区(121),所述通气区(121)与所述球体结构(110)的内腔连通;
支撑座(130),所述连接结构(120)与所述支撑座(130)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在向所述球体结构(110)内腔通气的情况下,所述球体结构(110)和所述连接结构(120)能够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结构(110)在旋转轴线的垂直面上所获得投影中,所述贯穿区(111)的投影一端为近圆周端A、另一端为近圆心端B,所述近圆周端A与所述球体结构(110)投影的圆心O的连线AO与连线AB的夹角设置为15°至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结构(110)包括上半球(112)和下半球(113),所述下半球(113)与所述上半球(112)分别设置有所述贯穿区(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112)和所述下半球(113)的所述贯穿区(111)间错设置或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区(111)的宽度从所述近圆周端至所述近圆心端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区(111)的宽度W范围为0.5mm≤W≤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气搅拌结构包括气体导入管(140),所述气体导入管(140)连通所述通气区(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入管(140)与所述连接结构(120)可转动地连接。
9.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01);
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所述壳体(201)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增气搅拌结构,所述增气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201)的内腔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1)设置有出料口(202),所述出料口(202)设置在所述壳体(201)的底部中央,所述支撑座(130)通过安装架(131)设置在所述出料口(202)中。
CN202222757035.2U 2022-10-19 2022-10-19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Active CN218901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7035.2U CN218901833U (zh) 2022-10-19 2022-10-19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7035.2U CN218901833U (zh) 2022-10-19 2022-10-19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1833U true CN21890183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7035.2U Active CN218901833U (zh) 2022-10-19 2022-10-19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1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4171B2 (en) Mixing container comprising a shaft bearing in the upper part
CN210752428U (zh) 一种高效率防堵固液搅拌机
CN105478047A (zh) 一种轴通气式高效搅拌机
CN105148823A (zh) 一种搅拌充气反应装置
CN218901833U (zh) 增气搅拌结构及反应釜
CN211936918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9670485U (zh) 一种发酵罐空气分布盘
CN211419613U (zh) 一种加药曝气搅拌装置
CN204865826U (zh) 一种搅拌充气反应装置
CN112844210A (zh) 一种加药搅拌装置
CN213254472U (zh) 一种专用于气液反应的柔性体静态混合反应装置
CN210058141U (zh) 一种混合料布料装置
CN210229962U (zh) 一种搅拌均匀的烟油反应釜
CN111437791A (zh) 用于量子点合成的反应器以及反应系统
CN112316852A (zh) 进料管可调的反应釜
CN220685143U (zh) 一种气升螺旋流式内循环发酵反应器
CN205398626U (zh) 一种机械通风搅拌发酵罐
CN220835523U (zh) 一种化学品加工用反应釜
CN217189529U (zh) 卧式反应器
CN215842603U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用混合搅拌设备
CN220900349U (zh) 溶胶酸化装置
CN214973936U (zh) 一种5-溴-7-甲基-1h-吲哚的制备装置
CN210021823U (zh) 一种化工设备搅拌釜
CN217919354U (zh) 混凝土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均化贮存装置
CN213348537U (zh) 一种用于涂膜标准物质制备的搅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