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3558U -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3558U
CN218893558U CN202223006080.0U CN202223006080U CN218893558U CN 218893558 U CN218893558 U CN 218893558U CN 202223006080 U CN202223006080 U CN 202223006080U CN 218893558 U CN218893558 U CN 218893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ccumulator
shell
solid
heat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60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新
左壮
王元月
刘建立
陈庆
史振宇
张凯
闫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60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3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3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3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该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包括水处理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污水过滤机构,所述污水过滤机构的滤渣排出口设置于壳体的中上部,所述滤渣排出口上设有排渣阀,所述滤渣排出口的下方设有与壳体内侧面直径相匹配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排渣孔,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将蓄热体转动连接于壳体上,且壳体外侧设有控制蓄热体在壳体内部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蓄热体的下方还设有对蓄热体加温的供热机构。本技术方案用以对高含固废水中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后续的浓缩处理,使处理过后的排放物满足排放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体。
背景技术
在处理高含水有机固体废弃物(如污泥、餐厨垃圾等)时,通常需要将其进行固液分离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如中国专利CN 113788513 A公开了一种过滤分离装置及其应用,其采用碟片状中空陶瓷膜对高含固废水实现了固液分离;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不具备对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后续处理的机构,因此并未对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后续的浓缩处理就直接排出;由于分离出来的固体废弃物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出,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发明人提出一种用以对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蓄热反应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用以对高含固废水中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后续的浓缩处理,使处理过后的排放物满足排放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包括水处理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污水过滤机构,所述污水过滤机构的滤渣排出口设置于壳体的中上部,所述滤渣排出口上设有排渣阀,所述滤渣排出口的下方设有与壳体内侧面直径相匹配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排渣孔,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将蓄热体转动连接于壳体上,且壳体外侧设有控制蓄热体在壳体内部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蓄热体的下方还设有对蓄热体加温的供热机构。
污水过滤后的固废,在蓄热体上反应,反应之后生成气体和残渣,气体从壳体上端排出,残渣的一部分从排渣孔排出,当残渣较多时,通过旋转蓄热体使其与壳体之间出现间隙的方式将残渣排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陶瓷。其有益之处在于,例如蜂窝状的陶瓷蓄热体的抗腐蚀、热震稳定性好、强度高、蓄热热量大。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部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壳体外侧面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一端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可通过旋转电机对蓄热体的转动进行自动化控制,且电机在不转动时可对蓄热体进行限位,不会在反应过程中出现偏转的情况,这样的好出在于,当反应残渣较多时,可通过转动蓄热体,使蓄热体和外壳之间的间隙用以排渣,提升排渣和清理蓄热体的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部件为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一端上,所述把手上设有垂直于壳体设置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滑动设置于把手上,所述定位销上设有挡环,所述挡环靠近壳体设置,所述挡环和把手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定位销端部匹配的中空限位柱,其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将定位销提起,使其端部脱出中空限位柱,即可对蓄热体进行转动,从而起到充分排渣的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渣孔设置于滤渣排出口在蓄热体竖直投影和蓄热体外侧边缘之间,其有益之处在于,避免滤渣排出口排出的滤渣直接掉入排渣孔排出的问题。
进一步限定,所述蓄热体的形状为碟形,其有益之处在于,碟形中间厚边缘薄,在满足蓄热量的同时,边缘薄还不会对蓄热体的旋转造成干涉,使蓄热体能旋转较大的角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蓄热体的中部设有配重,其有益之处在于,配重使其中心位于中下部,类似于不倒翁的设置,使其在排渣失去外力后能自动旋转复位。
进一步限定,所述蓄热体的表面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固定连接于蓄热体上,所述转轴固定设置于凸棱上,其有益之处在于,凸棱的设置便于将转轴固定于蓄热体上,且不易对蓄热体造成损坏。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高压吹扫管,所述高压吹扫管的出风端位于蓄热体上方,其有益之处在于,高压吹扫管的设置可起到辅助吹扫排渣的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高压吹扫管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穿过蓄热体中部,且垂直与转轴设置,其有益之处在于,使高压吹扫管的出风方向与蓄热体的倾斜方向类似垂直,能将蓄热体上的残渣更好的吹动至蓄热体与壳体的倾斜间隙处,提升对蓄热体上反应残渣的吹扫和排出效果。
本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蓄热反应机构能使污水过滤之后的滤渣在高温高热条件下的反应,产生的废渣可以作为铺路掺混的辅料,既满足了排放要求,还降低了污水过滤后续固废的处理成本。(2)通过将滤渣排放至蓄热体上进行反应出来的方式能起到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因为蓄热体能能够储存能量,低热量损失,同时还减少了滤渣处理过程中的加热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蓄热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蓄热反应机构在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转动部件为旋转电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转动部件为旋转把手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编号
壳体1、滤渣排出口2、高压吹扫管3、蓄热体4、排渣孔5、凸棱6、转轴7、排渣管8、供热机构9、旋转电机10、旋转把手11、定位销12、中空限位柱13、挡环14、压缩弹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体4反应机构,需要说明的是,该蓄热体4反应机构是用于对高含固废水中分离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进一步和浓缩处理,使其达到排放要求,其主要设置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1下部,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污水过滤机构,污水过滤机构的滤渣排出口2设置于壳体1的中上部,滤渣排出口2上设有排渣阀,需要说明的是污水过滤机构在本技术方案中不做进一步保护和限定,因此其结构能实现高含固废水的固液分离即可,不难理解的是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排烟管以及在壳体1的下部还应该设置排渣管8。
本蓄热体4反应机构包括设置于滤渣排出口2的下方,且与壳体1内侧面直径相匹配的蓄热体4,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蓄热体4的材质为陶瓷,例如蜂窝状的陶瓷蓄热体4的抗腐蚀、热震稳定性好、且强度高、蓄热热量大,同时在蓄热体4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排渣孔5,排渣孔5起到排渣的作用,还能将固体废弃物中多于的水分流出,起到过滤孔的作用,为了实现蓄热体4的转动,蓄热体4上设有转轴7,转轴7将蓄热体4转动连接于壳体1上,且壳体1外侧设有控制蓄热体4在壳体1内部转动的转动部件,蓄热体4的下方还设有对蓄热体4加温的供热机构9,优选地,在蓄热体4的表面上设有凸棱6,凸棱6固定连接于蓄热体4上,转轴7固定设置于凸棱6上,凸棱6的设置便于将转轴7固定于蓄热体4上,且不易对蓄热体4造成损坏,需要说明使凸棱6的固定方式可通过螺栓贯穿蓄热体4的排渣孔5和凸棱6进行固定。
优选地,排渣孔5设置于滤渣排出口2在蓄热体4竖直投影和蓄热体4外侧边缘之间,避免滤渣排出口2排出的滤渣直接掉入排渣孔5排出的问题。蓄热体4的形状为碟形,碟形中间厚边缘薄,在满足蓄热量的同时,边缘薄还不会对蓄热体4的旋转造成干涉,使蓄热体4能旋转较大的角度。蓄热体4的中部设有配重,配重使其中心位于中下部,类似于不倒翁的设置,使其在排渣失去外力后能自动旋转复位。
具体地,供热机构9可以为设置在蓄热体4下部的喷火枪,通过火焰对蓄热体4进行加热,当然供热机构9还可以为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发热的方式对蓄热体4进行供热,在应用此种方式时,优选将电热丝设置于蓄热体4的内部。转动部件为旋转电机10,旋转电机10固定于壳体1外侧面上,当然需要进行隔热措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旋转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轴7的一端上,可通过旋转电机10对蓄热体4的转动进行自动化控制,且电机在不转动时可对蓄热体4进行限位,不会在反应过程中出现偏转的情况,这样的好出在于,当反应残渣较多时,可通过转动蓄热体4,使蓄热体4和外壳之间的间隙用以排渣,提升排渣和清理蓄热体4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蓄热体4的排渣能力,在壳体1上固定设有高压吹扫管3,高压吹扫管3的出风端位于蓄热体4上方,高压吹扫管3的设置可起到辅助吹扫排渣的效果。优选地,高压吹扫管3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穿过蓄热体4中部,且垂直与转轴7设置,使高压吹扫管3的出风方向与蓄热体4的倾斜方向类似垂直,能将蓄热体4上的残渣更好的吹动至蓄热体4与壳体1的倾斜间隙处,提升对蓄热体4上反应残渣的吹扫和排出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如下:污水过滤后的固废,在蓄热体4上反应,反应之后生成气体和残渣,气体从壳体1上端排出,残渣的一部分从排渣孔5排出,当残渣较多时,通过旋转蓄热体4使其与壳体1之间出现间隙的方式将残渣排出。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转动部件为旋转把手11,旋转把手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7的一端上,把手上设有垂直于壳体1设置的定位销12,定位销12滑动设置于把手上,定位销12上设有挡环14,挡环14靠近壳体1设置,挡环14和把手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5,壳体1上设有与定位销12端部匹配的中空限位柱13,通过将定位销12提起,使其端部脱出中空限位柱13,即可对蓄热体4进行转动,从而起到充分排渣的作用。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蓄热体的设置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蓄热体包括篦子板,在篦子板上铺设堆积若干小的蓄热体(比如鹅卵石或者陶粒),即分离出的固体废弃物在小的蓄热体上进行反应,反应之后的残渣从篦子板的孔洞中排出,当然,为了增强排渣效果,还可设置振动机构或者吹扫机构驱动小的蓄热体运动,从而使残渣能更好的通过篦子板排出。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包括水处理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污水过滤机构,所述污水过滤机构的滤渣排出口设置于壳体的中上部,所述滤渣排出口上设有排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排出口的下方设有与壳体内侧面直径相匹配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排渣孔,所述蓄热体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将蓄热体转动连接于壳体上,且壳体外侧设有控制蓄热体在壳体内部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蓄热体的下方还设有对蓄热体加温的供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壳体外侧面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为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一端上,所述把手上设有垂直于壳体设置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滑动设置于把手上,所述定位销上设有挡环,所述挡环靠近壳体设置,所述挡环和把手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定位销端部匹配的中空限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孔设置于滤渣排出口在蓄热体竖直投影和蓄热体外侧边缘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形状为碟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中部设有配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表面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固定连接于蓄热体上,所述转轴固定设置于凸棱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高压吹扫管,所述高压吹扫管的出风端位于蓄热体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吹扫管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穿过蓄热体中部,且垂直与转轴设置。
CN202223006080.0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Active CN218893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6080.0U CN218893558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6080.0U CN218893558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3558U true CN218893558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6080.0U Active CN218893558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3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082640A (ja) 有価金属回収装置
CN109433129B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制备纳米零价铁的一体化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18893558U (zh) 一种高含固废水处理装置用蓄热反应机构
KR100481946B1 (ko) 슬러지 처리장치
CN109928596A (zh) 高含湿污泥超细化同步深度干化装置及方法
JP2008162813A (ja) シリコンスラッジからの酸化シリコン粒製造方法
CN211586633U (zh) 一种蜂窝活性炭再生装置
CN209871811U (zh) 一种间苯二甲酸螺旋上料装置
CN208162278U (zh) 一种热脱附设备
KR100194998B1 (ko) 슬러지 건조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CN112404344B (zh) 一种基于热载体分区传热的铸造废砂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CN111692854B (zh) 一种工业级泥煤矿自动烘干处理设备
CN215048946U (zh) 一种湿法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
CN209507972U (zh) 一种用于处理固废的装置
CN211799928U (zh) 一种高效安全烟气喷雾干燥脱硫装置
CN209348364U (zh) 一种废气处理过程中的催化燃烧装置
KR101105304B1 (ko) 대용량 회전식 소성로
CN110436730A (zh) 一种污泥干化热解系统及工艺处理方法
CN215250358U (zh) 一种处理黑臭污水底泥的净化装置
CN107324574B (zh) 垃圾焚烧污水处理装置
RU2113671C1 (ru) Печь для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углеродсодержащ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KR20020066644A (ko) 음식물 쓰레기를 이용한 활성탄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CN211041804U (zh) 一种物料加热系统
CN220918700U (zh) 一种旋转雾化冷却喷淋塔
CN219589410U (zh) 一种清洁型煅烧石灰回转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