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8023U - 一种线束护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护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8023U
CN218888023U CN202223391721.9U CN202223391721U CN218888023U CN 218888023 U CN218888023 U CN 218888023U CN 202223391721 U CN202223391721 U CN 202223391721U CN 218888023 U CN218888023 U CN 218888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harness
box
protecting box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17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wei Chongqing Automobile R & D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wei Chongqing Automobile R & D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wei Chongqing Automobile R & D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wei Chongqing Automobile R & D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17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8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8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8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护线盒,具体包括:护线盒本体,所述护线盒本体内部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腔体,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开设进线端和至少一个出线端;所述护线盒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本体上部、本体中部和本体下部,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所述进线端,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端;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用于将所述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能够根据发动机机舱内的具体布置情况,设计线束护线盒的走向以及出线端数目和位置;并且护线盒本体稳定安装到发动机上,提升线束在发动机机舱内的安装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线束护线盒进水后能够顺利排水,提升线束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护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护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线束系统也变得复杂且庞大。当前的汽车线束布置设计中,通常使用扎带、卡扣、线束支架等材料固定线束,但由于部分线束的安装环境特殊,需要在特定位置固定线束。且汽车线束包括多个用于实现不同作用的分支线束,各分支线束的固定位置和安装位置也有各自的要求,传统线束护线盒未充分考虑线束分支固定要求,通常会产生振动和噪音。除了用线束护线盒固定线束外,线束护线盒本身也需要固定安装到发动机上,并且需要考虑发动机机舱内的安装控制对线束护线盒进行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线束护线盒,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线束护线盒,包括护线盒本体,所述护线盒本体内部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腔体,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开设进线端和至少一个出线端;所述护线盒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本体上部、本体中部和本体下部,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所述进线端,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端;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用于将所述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分支线束从所述第一出线端伸出所述腔体。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本体上部设置有第二出线端和第三出线端,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和喷嘴的分支线束从所述第二出线端伸出所述腔体;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传感器和前氧传感器的分支线束从所述第三出线端伸出所述腔体。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包括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安装在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卡勾和卡扣,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通过扣合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设置的至少一个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为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部的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为设置在所述本体下部的支架安装件,所述支架安装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支架卡接。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整体形成贯通的管道,所述本体下部形成的管道一端设置所述进线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中部的一端;所述本体上部形成的管道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出线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中部的另一端,所述本体上部形成的管道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出线端;所述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弯曲设置,且所述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出线端。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时,所述进线端朝下安装,所述本体上部倾斜安装。
上述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内部设置过线槽,所述腔体内的线束固定在所述过线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能够实现对各分支线束的固定,并且能够根据发动机机舱内的具体布置情况,设计线束护线盒的走向以及出线端数目和位置;护线盒本体1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安装件,将护线盒本体1稳定安装到发动机上,提升线束在发动机机舱内的安装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实施例中进一步合理设置了护线盒本体1的结构走向和安装形式,使得线束护线盒进水后能够顺利排水,提升线束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护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护线盒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线盒本体;2-支架安装件;3-安装支耳;4-进线端;5-第一出线端;6-第二出线端;7-第三出线端;8-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考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护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护线盒的一种可行性实现方案,所述线束护线盒具体包括:护线盒本体1,所述护线盒本体1内部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腔体,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开设进线端和至少一个出线端;护线盒本体1内部的腔体可以容纳多个分支线束,多个分支线束从进线端进入腔体,再从各自对应的出线端伸出腔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可选的,根据发动机组成结构和布置方式,确定发动机线束走向,从而设置线束护线盒上出线端数量和设置位置,实施例中可选设置三个出线端,从第一出线端伸出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发动机的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从第二出线端伸出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和喷嘴,从第三出线端伸出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冷却液传感器和前氧传感器。
进一步的,根据发动机上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点火线圈和喷嘴、以及冷却液传感器和前氧传感器的布置方式,设定第一出线端、第二出线端和第三出线端的设置位置,实施例中可选的,将护线盒本体分为依次相连的本体上部、本体中部和本体下部,将第一出线端设置在本体中部,第二出线端和第三出线端设置在本体上部,进线端设置在本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1整体形成贯通的管道,各分支线束被限定在贯通的管道内,并从管道上开设的出线端伸出腔体;所述本体下部形成的管道一端设置所述进线端4,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中部的一端;所述本体上部形成的管道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出线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中部的另一端,所述本体上部形成的管道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出线端6;所述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弯曲设置,且所述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出线端5。进一步的,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侧面为平滑的弧面结构,方便安装之后腔体内部雨水顺利通过本体中部后流出,而不在腔体内积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1内部设置过线槽,所述腔体内的线束固定在所述过线槽内,所述过线槽能够在墙体内部对线束进行限位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在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时,可选将所述进线端4朝下安装,所述本体上部倾斜安装。参考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的安装示意图,本体上部和本体下部可选为直线型管道,本体上部和本体下部通过弯曲管道结构的本体中部连接,雨水等进入线束护线盒后,本体上部内的水经过本体中部后从本体下部流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中将本体上部倾斜安装,方便本体上部内的水流出到本体中部,可选设置本体上部的直线型管道相对水平面呈不低于10°的倾斜角;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侧面为平滑的弧面结构,流过本体中部的水经过平滑弧面后流入到本体下部;雨水从本体下部开设朝下的开口流出,即从进线端流出,整体结构利于排水,防止线束长久接触水,提高线束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的结构,所述护线盒本体1包括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8,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通过所述固定件8固定连接。分离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后,将线束装入,随后通过固定件8将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固定连接,完成线束在护线盒本体1内的安装。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固定件8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安装在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卡勾和卡扣,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通过扣合方式固定连接。如在护线盒上盖设置至少一个卡勾,在护线盒下盖设置与至少一个卡勾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扣,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连接时,各个对应的卡勾和卡扣扣合,实现将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固定。至少一对卡勾和卡扣可在护线盒本体1上各处排布设置,如在本体上部、本体中部和本体下部各处设置至少一对卡勾和卡扣,且护线盒本体1两侧的外表面都设置有卡勾和卡扣,实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护线盒,在所述护线盒本体1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用于将所述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为了实现线束护线盒稳定安装,可选的,所述护线盒本体1表面设置的至少一个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为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部的安装支耳3,所述安装支耳3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能够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将护线盒本体1与发动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件为设置在所述本体下部的支架安装件2,所述支架安装件2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支架卡接;发动机上可连接支架,护线盒本体1上设置支架安装件2,支架插入支架安装件2中卡接,从而实现将护线盒本体1与发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能够根据发动机机舱内的具体布置情况,设计线束护线盒的走向以及出线端数目和位置,至少一个出线端能够供多个分支线束使用,实现了对各分支线束的安装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护线盒能够安装在空间较小的部位以保护线束,并且便于线束的装配以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充分考虑线束分支固定要求;护线盒本体1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安装件,将护线盒本体1稳定安装到发动机上,提升线束在发动机机舱内的安装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实施例中合理设置护线盒本体1的结构走向和安装形式,使得线束护线盒进水后能够顺利排水,提升线束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线盒本体,所述护线盒本体内部形成用于容纳线束的腔体,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开设进线端和至少一个出线端;所述护线盒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本体上部、本体中部和本体下部,所述本体下部设置所述进线端,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第一出线端;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用于将所述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分支线束从所述第一出线端伸出所述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部设置有第二出线端和第三出线端,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和喷嘴的分支线束从所述第二出线端伸出所述腔体;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传感器和前氧传感器的分支线束从所述第三出线端伸出所述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盒本体包括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安装在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的卡勾和卡扣,所述护线盒上盖和护线盒下盖通过扣合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盒本体表面设置的至少一个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为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部的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为设置在所述本体下部的支架安装件,所述支架安装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支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盒本体整体形成贯通的管道,所述本体下部形成的管道一端设置所述进线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中部的一端;所述本体上部形成的管道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出线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中部的另一端,所述本体上部形成的管道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出线端;所述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弯曲设置,且所述本体中部形成的管道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出线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护线盒安装到发动机上时,所述进线端朝下安装,所述本体上部倾斜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护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盒本体内部设置过线槽,所述腔体内的线束固定在所述过线槽内。
CN202223391721.9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线束护线盒 Active CN218888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1721.9U CN218888023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线束护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1721.9U CN218888023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线束护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8023U true CN218888023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2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1721.9U Active CN218888023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线束护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8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909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护线板
EP2887476B1 (en) Wire harness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CN105564328B (zh) 风道行李架结构
CN218888023U (zh) 一种线束护线盒
CN20148665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保护支架
CN202197065U (zh) 一种线束护线盒
CN207316238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支架
CN201748039U (zh) 汽车用线束及插件固定支架及使用了此支架的发动机
CN208364267U (zh) 集成化的进气管结构
CN220220642U (zh) 一种用于保护汽车线束并控制其走向的支架
CN207433440U (zh) 一种汽车线束护线盒
CN218316564U (zh) 一种具有门槛固定结构的护线盒
CN212518244U (zh) 一种汽车线束分流护套
CN220042883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线束防护固定装置
KR930008686Y1 (ko) 주름관용 지지구
CN218431123U (zh) 一种分线盒线束支架
CN211493943U (zh) 线束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06171371U (zh) 一种汽车自动载货支架及汽车
CN209748102U (zh) 新能源电机线束支架及其在电机端盖上的安装结构
CN204967178U (zh) 汽车线束保护盒
US9821732B2 (en) Cover for placement in a front/rear compartment of a motor vehicle
CN220053705U (zh) 护线盒及车辆
JP7201553B2 (ja) リレーボックス
CN217589555U (zh) 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CN214492784U (zh) 一种前壁板护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