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6092U -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6092U
CN218886092U CN202222945226.1U CN202222945226U CN218886092U CN 218886092 U CN218886092 U CN 218886092U CN 202222945226 U CN202222945226 U CN 202222945226U CN 218886092 U CN218886092 U CN 218886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coil motor
movable rod
bearing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52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莉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52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6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6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6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涉及VCM测试技术领域,可调承载平台包括台体和若干承载机构,台体开设有缺口和与缺口连通的若干导槽,承载机构包括活动杆、支承板和锁紧件,锁紧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承板已移至限定音圈马达的固定位置,锁紧件相对锁紧活动杆和台体,支承板的上缘低于活动杆的上缘,支承板托起音圈马达的下缘及活动杆顶住音圈马达的周缘,使音圈马达的底部避空。可调承载平台适应各种尺寸的音圈马达,省去了准备专门垫高冶具的过程,满足音圈马达带动镜头运行的测试需求,可顺利避让镜头,节省了测试准备时间,提高了测试和工作效率,满足不同尺寸的产品测试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CM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背景技术
VCM(Voice Coil Motor)中文名称音圈马达,原用于扬声器产生振动发声,现用于推动镜头移动产生自动对焦的成像模组。其基本原理是:线圈和镜头筒固定在一起,磁铁和铁壳构成的磁场穿过线圈,当线圈有电流通过时产生力,从而镜筒带动镜头前进。
其中,VCM的内部设有镜头,需要测试VCM带动镜头的运行状况,现有的承载台仅固定VCM,当VCM带动镜头运动时,其承载台固定VCM的端面会对VCM中镜头的运动造成干涉,无法避让镜头,也无法使VCM的底部处于避空状态,因而需要在承载台上设置与VCM相匹配的专用垫高治具,以使VCM的底部不与承载台接触,避让镜头。
其中,不同的VCM在测试带动镜头运行时,需要制作匹配不同的垫高治具,然而制作匹配的垫高治具准备时间长,使测试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承载台无法使VCM的底部避空和不同VCM测试过程中需要不同垫高冶具而存在准备时间长、测试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可调承载平台包括台体和若干承载机构,台体开设有缺口和与缺口连通的若干导槽,导槽沿缺口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承载机构包括活动杆、支承板和锁紧件,所述承载机构的活动杆分别可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槽中,支承板与活动杆一端连接,支承板处于缺口中,支承板的上缘低于活动杆的上缘,锁紧件与台体连接,锁紧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活动杆可沿导槽移动,直至活动杆带动支承板接触到音圈马达,锁紧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承板已移至限定音圈马达的固定位置,锁紧件相对锁紧活动杆和台体,支承板托起音圈马达的下缘及活动杆顶住音圈马达的周缘。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承载机构的支承板分别托起所述音圈马达的底座四角。
可选地,沿缺口的周向四个承载机构的支承板分别为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第三支承板和第四支承板,第一支承板和第四支承板被配置托起音圈马达的正负电极所在的转角处,且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四支承板避开所述音圈马达的正负电极。
可选地,第一支承板和第四支承板均呈长条形设置。
可选地,第二支承板所连接的活动杆和第三支承板所连接的活动杆位于音圈马达的同一侧且位于音圈马达的底座四角中相邻两角位置处。
可选地,导槽呈直槽设置。
可选地,导槽呈开口槽设置,活动杆远离支承板的一端还连接有手持部,手持部用于推动活动杆在导槽移动。
可选地,锁紧件包括锁紧块和螺丝,锁紧块通过螺丝与台体连接,锁紧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通过调整螺丝的拧紧程度使锁紧块压紧活动杆。
可选地,位于导槽中的活动杆的上缘与台体的上缘相平。
可选地,缺口呈方形设置,缺口于台体的一长侧处敞开设置。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包括台体和四组承载机构,在台体设置一缺口,测试时音圈马达置于缺口范围,承载机构包括活动杆、支承板和锁紧件,在台体沿缺口的周向依次开设四个导槽,活动杆沿导槽可移动设置,以调整支承板在缺口中的位置,通过锁紧件控制活动杆是否可移动,移动到位时支承板托起音圈马达的下缘、活动杆顶住音圈马达的周缘,其中限定了支承板的上缘低于活动杆的上缘,从而使得可调承载平台可以稳定地支撑音圈马达,使音圈马达的底部处于避空状态,并且,通过调整活动杆的位置达到适应不同尺寸音圈马达的目的;上述可调承载平台适应各种尺寸的音圈马达,省去了准备专门垫高冶具的过程,能够满足音圈马达带动镜头运行的测试需求,可顺利避让镜头,节省了测试准备时间,提高了测试和工作效率,满足不同尺寸的产品测试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可调承载平台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0-可调承载平台,100-台体,110-缺口,120-导槽,200-承载机构,210-活动杆,211-手持部,220-支承板,221-第一支承板,222-第二支承板,223-第三支承板,224-第四支承板,230-锁紧件,231-锁紧块,232-螺丝,20-音圈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承载台无法使VCM的底部避空和不同VCM测试过程中需要不同垫高冶具而存在准备时间长、测试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可调承载平台包括台体和若干承载机构,台体开设有缺口和与缺口连通的若干导槽,所述导槽沿缺口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承载机构包括活动杆、支承板和锁紧件,所述承载机构的活动杆分别可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槽中,支承板与活动杆一端连接,支承板处于缺口中,支承板的上缘低于活动杆的上缘,锁紧件与台体连接,锁紧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活动杆可沿导槽移动,直至活动杆带动支承板接触到音圈马达,锁紧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承板已移至限定音圈马达的固定位置,锁紧件相对锁紧活动杆和台体,支承板托起音圈马达的下缘及活动杆顶住音圈马达的周缘,使音圈马达的底部避空,同时也避让音圈马达中的镜头。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10,将音圈马达20放置在可调承载平台10上,测试音圈马达20带动镜头(图未示)的运行状况,以及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音圈马达20,且前期准备过程简单。
具体地,可调承载平台10包括台体100和四组承载机构200,台体100开设有缺口110和与缺口110连通的四个导槽120,四个导槽120沿缺口110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四组承载机构200与四个导槽120一一对应布置。
以一组承载机构进行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承载机构200包括活动杆210、支承板220和锁紧件230,锁紧件230与台体100连接(具体配合关系在下文陈述),活动杆210可移动地穿设于导槽120,通过导槽120限定活动杆210的移动轨迹,即导槽120的设置方向为活动杆210实际的移动轨迹的方向,支承板220与活动杆210一端连接,支承板220处于缺口110中,从而通过活动杆210于导槽120内的运动达到调整支承板220所处位置。
结合图2和图3,还限定了支承板220的上缘低于活动杆210的上缘,则支承板220的上缘作为与音圈马达20底部的接触面。还需理解地,活动杆210靠近支承板220的一端的端面是与音圈马达20的周缘面接触,实际也就是与音圈马达20的周边侧面接触。具体地,以锁紧件230所处的状态进行说明,锁紧件230处于第一状态时,锁紧件230未对活动杆210进行锁固,活动杆210可沿导槽120移动,直至活动杆210带动支承板220接触到音圈马达20,锁紧件230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承板220已移动至限定音圈马达20的固定位置,锁紧件230相对锁紧活动杆210和台体100,支承板220托起音圈马达20的下缘,活动杆210顶住音圈马达20的周缘,可实现对音圈马达20的底部避空。
每组承载机构200均如上设置,上述提及了四组承载机构200与四个导槽120一一对应布置,包括四个承载机构200的活动杆210分别可移动地穿设于四个导槽120。具体在于,本实施例的可调承载平台10形成音圈马达20的置放空间,且对放置在该空间的音圈马达20还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因此需要足够多的接触面以使音圈马达20能够稳定放置,在本实施例选择四处,四处以下则不稳,四处以上则多余、还可能存在结构过多的缺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可调承载平台10,还能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整活动杆210的位置,能够调整四组承载机构200共同形成的置放空间的范围,从而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音圈马达20带动镜头运行的测试;通过本实施例的可调承载平台10,能够省去测试之前的准备专门垫高冶具过程,通过支承板220托起音圈马达20的下缘,活动杆210顶住音圈马达20的周缘,实现音圈马达20的底部避空,也同时避让镜头,满足音圈马达20带动镜头运行的测试需求,节省了测试准备时间,提高了测试和工作效率,满足不同尺寸的产品测试应用需求。
可选地,请参照图2和图3,台体100的缺口110呈方形设置,缺口110于台体100的一长侧处敞开设置。在其他可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把缺口110设置在台体100的中心附近。
请参照图2,在一种可实施方案中,锁紧件230包括锁紧块231和螺丝232,锁紧块231通过螺丝232与台体100连接,锁紧件230处于第二状态时通过调整螺丝232的拧紧程度使锁紧块231压紧活动杆210。在其他可实施方案中,锁紧件230还可以是弹性件挤压等方式。弹性件挤压具体为设置活动的弹性件,在需要相对锁紧活动杆210和台体100时弹性件将活动杆210抵紧在导槽120中。
其中,在锁紧件230包括锁紧块231和螺丝232的方案中,需要确保锁紧块231能够接触到活动杆210,一般的选择是活动杆210稍微突出台体100,或者对锁紧块231进行特殊设置例如锁紧块231的底部可以部分伸到导槽120内对活动杆210形成挤压接触。在一种可实施方案中,位于导槽120中的活动杆210的上缘与台体100的上缘相平,因为实际制造过程势必产生公差,对活动杆210上缘在高度方向上的公差、台体100上缘在高度方向上的公差进行正负设定,则能满足上述的功能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的可调承载平台10中,导槽120可如图2中所示的直槽设置,对应活动杆210为直杆。
请参照图2,可选地,导槽120呈开口槽设置,该开口槽的开口位于台体100的上缘,活动杆210远离支承板220的一端还连接有手持部211,工作人员通过手持部211方便调整活动杆210的位置。
上述限定了支承板220托起音圈马达20的下缘和活动杆210顶住音圈马达20的周缘,较佳地,四个承载机构200的支承板220分别托起音圈马达20的底座四角,使其音圈马达20的底部处于避空状态,当对音圈马达20进行测试时,该音圈马达20内设有镜头,由于支承板220分别托起音圈马达20的底座四角,可避让镜头,从而测试音圈马达20带动镜头运行的情况。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沿缺口110的轴向将四个承载机构200的支承板220分别设定为第一支承板221、第二支承板222、第三支承板223和第四支承板224,由于音圈马达20的底部具有正负电极,图1中展示了该正负电极,该正负电极相对设置、分别靠近音圈马达20的两个转角处,限定第一支承板221和第四支承板224托起音圈马达20的正负电极所在的转角处,且第一支承板221和第四支承板224需要避开正负电极。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第一支承板221所连接的活动杆210与第四支承板224所连接的活动杆210是在同一直线上,受音圈马达20底部空间的限定,将第一支承板221和第四支承板224均呈长条形设置,调整第一支承板221所连接的活动杆210与第四支承板224所连接的活动杆210的位置,第一支承板221和第四支承板224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对应着不同底部尺寸的音圈马达2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可选地,第二支承板222所连接的活动杆210和第三支承板223所连接的活动杆210沿着音圈马达20的对角方向设置,第二支承板222所连接的活动杆210和第三支承板223所连接的活动杆210位于音圈马达20的同一侧,且第二支承板222所连接的活动杆210和第三支承板223所连接的活动杆210位于音圈马达20的底座四角中相邻两角位置处;具体限定了:活动杆210所连接第二支承板222与音圈马达20的紧密接触面、另一活动杆210所连接第三支承板223与音圈马达20的紧密接触面是在音圈马达20的同一侧,相较于第一支承板221和第四支承板224托起音圈马达20的正负电极所在的转角处,该两个紧密接触面应位于缺口110的内侧,该转角处应位于缺口110的外侧。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紧密接触指的是,在音圈马达20放置在可调承载平台10上时,活动杆210靠近音圈马达20并尽量限制音圈马达20的移动,使其能够稳固,所以,该可调承载平台10通过支承板220托起音圈马达20的下缘和活动杆210顶住音圈马达20的周缘,实现对音圈马达20的底部避空,满足当镜头设于音圈马达20内的测试需求,避让镜头,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及固定不同尺寸的音圈马达20。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承载平台包括台体和若干承载机构,所述台体开设有缺口和与所述缺口连通的若干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缺口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活动杆,所述承载机构的所述活动杆分别可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槽中;
支承板,与所述活动杆一端连接,处于所述缺口中,所述支承板的上缘低于所述活动杆的上缘;和
锁紧件,与所述台体连接,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活动杆可沿所述导槽移动,直至所述活动杆带动所述支承板接触到音圈马达,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承板已移至限定音圈马达的固定位置,所述锁紧件相对锁紧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台体,所述支承板托起所述音圈马达的下缘及所述活动杆顶住所述音圈马达的周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承载机构的所述支承板分别托起所述音圈马达的底座四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缺口的周向四个所述承载机构的支承板分别为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第三支承板和第四支承板,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四支承板被配置托起所述音圈马达的正负电极所在的转角处,且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四支承板避开所述音圈马达的正负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四支承板均呈长条形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板所连接的所述活动杆和所述第三支承板所连接的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音圈马达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音圈马达的底座四角中相邻两角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呈直槽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呈开口槽设置,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支承板的一端还连接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用于推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导槽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块和螺丝,所述锁紧块通过螺丝与所述台体连接,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通过调整所述螺丝的拧紧程度使所述锁紧块压紧所述活动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槽中的所述活动杆的上缘与所述台体的上缘相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方形设置,所述缺口于所述台体的一长侧处敞开设置。
CN202222945226.1U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Active CN218886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5226.1U CN218886092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5226.1U CN218886092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6092U true CN218886092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5226.1U Active CN218886092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6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77260U (zh) 电池入壳装置
CN209948919U (zh) 无刷电机的定子转子合装设备
CN218886092U (zh)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测试的可调承载平台
CN210305247U (zh) 一种高效冲压设备组件
CN217363414U (zh) 一种pcba板自动热铆机
CN214769745U (zh) 治具顶升压紧机构和激光切割设备
CN213135650U (zh) 一种过压量调节治具
CN213053867U (zh) 一种运动同步夹紧定位工装
CN210060495U (zh) 一种工件夹持治具
CN213080660U (zh) 组装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1332320U (zh) 一种内撑型加工夹持装置
CN210731114U (zh) 一种具有降低工件划伤几率的多孔钻气动工装装置
CN219562796U (zh) 一种柔性定位治具
CN220292288U (zh) 一种装板机构
CN219901860U (zh) 定位治具
CN215903115U (zh) 高效自动定位装置
CN217434105U (zh) 一种用于旋转工作台的夹具
CN218447533U (zh) 一种叠片夹具及机器人自动叠片机
CN211152343U (zh) 一种印板夹具
CN219966921U (zh) 一种钣金件定位螺母的焊接夹具
CN218215418U (zh) 方形电池卷芯开夹治具及其电池生产线
CN220156366U (zh) 一种电机定子的平键自动装配机构
CN211136384U (zh) 一种自动送料治具
CN217144996U (zh) 一种液压机的夹紧装置
CN220839584U (zh) 一种平面自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