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1742U - 一种模块化方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1742U
CN218881742U CN202223202560.4U CN202223202560U CN218881742U CN 218881742 U CN218881742 U CN 218881742U CN 202223202560 U CN202223202560 U CN 202223202560U CN 218881742 U CN218881742 U CN 218881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helter
plate
beams
to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25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少帅
逯森山
贺鑫
李英杰
王亚东
刘培霞
张洪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Zhengzhou Foguang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Zhengzhou Foguang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Zhengzhou Foguang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25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1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1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1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方舱,包括框架和舱板,框架和舱板分体形成,框架包括:顶框,由上横梁和上纵梁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顶框内侧构成安装位;底框,由下横梁和下纵梁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底框还包括叉车梁,叉车梁为矩形管状结构,叉车梁与下纵梁垂直连接;立柱,连接在顶框与底框之间,相邻两个立柱与顶框和底框的一个边围成一个安装位;顶框、底框以及立柱上均设置有连接件,舱板嵌入到安装位内,并连接在连接件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和舱板分体成型然后组装的形式,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还可通过框架的设置更容易保证方舱整体的尺寸。通过在底框中设置叉车梁的方式,方便配合叉车对方舱转运,使方舱组装完成后的转运等操作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方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方舱。
背景技术
传统方舱多为板片式组装或框架和舱板组装两种方式,其中,板片式组装结构为单舱板制作完成后,通过连接件及角件组对,外侧拼板处通过包角连接,角件通过螺栓与舱板进行连接,最终形成六面体舱体或五面体舱体。这种方舱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技术缺点:一是受制于制作工艺及人员操作的限制,舱体外形尺寸存在一致性较差的风险,舱板组装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舱体组装需舱板全部制作完成后拼装;三是个别舱板改变时需所有舱板备齐时才能进行组舱,组装周期较长。框架和舱板组装的方式又会存在舱板与框架安装定位复杂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上述传统的方舱结构一般都不具备配合转运的结构,或者,大部分方舱都是通过吊车吊装的方式进行转运,而吊车自身体积较大,其工作所需空间较大,在一些如室内环境等空间受到限制的场景往往无法满足吊车的工作需求,因此,给方舱的转运或者搬移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方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方舱装配效率低下、转运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方舱,包括框架和舱板,所述框架和所述舱板分体形成,
所述框架包括:
顶框,由上横梁和上纵梁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顶框内侧构成安装位;
底框,由下横梁和下纵梁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底框还包括叉车梁,所述叉车梁为矩形管状结构,所述叉车梁与所述下纵梁垂直连接;
立柱,连接在所述顶框与底框之间,对所述顶框提供支撑,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的一个边围成一个所述安装位;
所述顶框、底框以及立柱上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舱板嵌入到所述安装位内,并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舱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舱板装入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对所述舱板限位,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舱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上纵梁为端面为L形的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端面为L形的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纵梁为分段结构,包括多段所述下纵梁,所述叉车梁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叉车梁相互平行,
两个所述叉车梁之间,以及所述叉车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均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下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还包括中间纵梁,所述中间纵梁设置在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下纵梁之间,
两个所述叉车梁之间,以及所述叉车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下横梁由矩管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顶框还包括上角件,所述上角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面,所述上横梁、上纵梁和立柱的端部各自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面连接;
所述底框包括下角件,所述下角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面,所述下横梁、下纵梁和立柱的端部各自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角件还包括上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与连接所述立柱的连接面平行,所述上支撑面上形成有定位凹槽,
所述下角件还包括下支撑面,所述下支撑面与连接所述立柱的连接面平行,所述下支撑面上形成有支撑凸起,
所述支撑凸起的外周壁轮廓尺寸小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周壁轮廓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方舱采用框架和舱板分体成型然后组装的形式,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并且可以通过框架的设置更容易保证方舱整体的尺寸。并且通过在底框中设置叉车梁的方式,方便配合叉车对方舱转运,使方舱组装完成后的转运等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舱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纵梁与上角件及连接件连接状态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横梁与上角件及连接件连接状态剖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柱与下角件及连接件连接状态剖视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纵梁与下角件及连接件连接状态剖视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舱的主视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舱的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舱板与框架连接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
11、上纵梁;12、上横梁;13、上角件;21、下纵梁;22、下横梁;23、叉车梁;24、中间纵梁;25、下角件;3、立柱;4、连接件;5、舱板;51、舱门;52、百叶窗;6、填充板;7、内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方舱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方舱采用框架和舱板分体成型然后组装的形式,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并且可以通过框架的设置更容易保证方舱整体的尺寸。并且通过在底框中设置叉车梁的方式,方便配合叉车对方舱转运,使方舱组装完成后的转运等操作更加方便。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方舱,如图1、图6、图7所示,包括框架和舱板5,框架和舱板5分体形成,构成模块结构通过拼装形成方舱。其中,框架包括:顶框,由上横梁12和上纵梁11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顶框内侧构成安装位;底框,由下横梁22和下纵梁21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底框还包括叉车梁23,叉车梁23为矩形管状结构,叉车梁23与下纵梁21垂直连接;立柱3,连接在顶框与底框之间,对顶框提供支撑,相邻两个立柱3与顶框和底框的一个边围成一个安装位;顶框、底框以及立柱3上均设置有连接件4,舱板5嵌入到安装位内,并连接在连接件4上。
框架和舱板5采用分体形成的方式更容易保证方舱整体尺寸,避免出现舱体外形尺寸一致性差的问题。并且,框架成型后再拼装舱板5,每个舱板5可独立与框架进行组装,可以提高组装效率,各舱板5之间也不会相互影响,提高了方舱组装效率。可选地,舱板5上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舱门51、百叶窗52以及其他部件,满足方舱的功能需求。
如图2、图3、图4所示,连接件4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板和安装板,固定板与框架固定连接,舱板5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例如,连接件4为角钢或钢板钣金成型,一个侧板作为固定板贴合设置在顶框、底框以及立柱3上,另一个侧板作为安装板用于舱板5的安装。可选地,舱板5装入到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固定板对舱板5限位,安装板与舱板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的安装板位于固定板的外侧,即固定板相对于安装板更靠近方舱的内侧,舱板5从框架的内侧安装,固定板和安装板分别在舱板5的侧壁和外壁与舱板5接触对舱板5进行限位,并通过安装板与舱板5固定连接。由于舱板5从内侧安装,更容易通过连接件4的限位保证方舱整体外观的一致性,对舱板5厚度尺寸精度要求较低,也更容易实现连接处的密封处理,保证外观更加美观。
可选地,如图2、图3所示,上横梁12和上纵梁11为端面为L形的管状结构,进一步地,上横梁12和上纵梁11为钢板钣金成型,可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框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上横梁12和上纵梁11均为L形结构,并且其直角侧位于框架的外部,这样可以使上横梁12和上纵梁11位于框架内侧的部分呈内凹状,从而可以尽可能减少占用框架内部空间,使框架内可以具有更大的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上纵梁11的L形内侧设置填充板6,填充板6的内侧面与舱板5的内侧面平齐,可以保证方舱内部空间更加规整,同时填充板6还可以选用具有隔热、降噪等功能的板材,以提高方舱的保温和静音的效果。可选地,在方舱内侧相邻并垂直的两个舱板5之间连接有内衬板7,内衬板7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板分别连接到两个舱板5的内侧,填充板6填充在内衬板7与上纵梁11之间。可选地,在舱板5与连接件4的固定板之间同样设置填充板6,填充板6可以填充舱板5与固定板之间的空隙,使舱板5安装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方舱保温和静音的效果。进一步的,在上横梁12以及立柱3内侧可以设置同样结构的填充板6和内衬板7等结构。
可选地,如图4所示,立柱3为端面为L形的管状结构,即立柱3与上横梁12和上纵梁11相同,采用钢板钣金成型,保证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相同的,立柱3的直角侧位于框架的外部,使立柱3位于框架内侧的部分呈内凹状,从而可以尽可能减少占用框架内部空间,使框架内可以具有更大的空间。
在本实施中,下纵梁21为分段结构,包括多段下纵梁21,叉车梁23设置两个,两个叉车梁23相互平行,两个叉车梁23之间,以及叉车梁23与下横梁22之间均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下纵梁21。叉车梁23沿着框架的宽度方向完全贯通,从而可以实现在方舱的两侧均可以通过叉车方便的将方舱抬起。
可选地,底框还包括中间纵梁24,中间纵梁24设置在相互平行的两个下纵梁21之间,两个叉车梁23之间,以及叉车梁23与下横梁22之间均设置至少一个中间纵梁24。中间纵梁24与纵梁平行设置,可以增大底框的承载能力。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下纵梁21、下横梁22和中间纵梁24均由矩管构成,以提高承重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顶框还包括上角件13,上角件13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面,上横梁12、上纵梁11和立柱3的端部各自与其中一个连接面连接。例如,上角件13和上纵梁11、上横梁12以及立柱3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底框包括下角件25,下角件25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面,下横梁22、下纵梁21和立柱3的端部各自与其中一个连接面连接。例如,下角件25和下纵梁21、下横梁22以及立柱3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上角件13和下角件25的设置方便框架各部分的连接,也更容易保证各部分的整体尺寸和设置角度,使框架整体的尺寸精度更好。
可选地,上角件13还包括上支撑面,上支撑面与连接立柱3的连接面平行,上支撑面上形成有定位凹槽,下角件25还包括下支撑面,下支撑面与连接立柱3的连接面平行,下支撑面上形成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的外周壁轮廓尺寸小于定位凹槽的内周壁轮廓尺寸。当多个相同尺寸的方舱堆放时,上层方舱的下角件25上的支撑凸起可以嵌入到下层方舱的上角件13的定位凹槽内,这样可以对上下两个方舱进行下限位,防止发生相互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舱板可以为尺寸较小的板块,采用拼装的方式与框架进行组装,这样可以使舱板能够适用多种不同规格的框架,无需单独制作对应尺寸的舱板,一方面提高物料的通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当部分舱板受损时,可以快速更换单块或者一部分舱板,减小方舱维修的成本,也使维修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方舱采用框架和舱板分体成型然后组装的形式,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并且可以通过框架的设置更容易保证方舱整体的尺寸。并且通过在底框中设置叉车梁的方式,方便配合叉车对方舱转运,使方舱组装完成后的转运等操作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舱板,所述框架和所述舱板分体形成,
所述框架包括:
顶框,由上横梁和上纵梁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顶框内侧构成安装位;
底框,由下横梁和下纵梁拼接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底框还包括叉车梁,所述叉车梁为矩形管状结构,所述叉车梁与所述下纵梁垂直连接;
立柱,连接在所述顶框与底框之间,对所述顶框提供支撑,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的一个边围成一个所述安装位;
所述顶框、底框以及立柱上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舱板嵌入到所述安装位内,并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板和安装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舱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板装入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对所述舱板限位,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舱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上纵梁为端面为L形的管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端面为L形的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为分段结构,包括多段所述下纵梁,所述叉车梁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叉车梁相互平行,
两个所述叉车梁之间,以及所述叉车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均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下纵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还包括中间纵梁,所述中间纵梁设置在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下纵梁之间,
两个所述叉车梁之间,以及所述叉车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中间纵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下横梁由矩管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还包括上角件,所述上角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面,所述上横梁、上纵梁和立柱的端部各自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面连接;
所述底框包括下角件,所述下角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面,所述下横梁、下纵梁和立柱的端部各自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角件还包括上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与连接所述立柱的连接面平行,所述上支撑面上形成有定位凹槽,
所述下角件还包括下支撑面,所述下支撑面与连接所述立柱的连接面平行,所述下支撑面上形成有支撑凸起,
所述支撑凸起的外周壁轮廓尺寸小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周壁轮廓尺寸。
CN202223202560.4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模块化方舱 Active CN218881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2560.4U CN218881742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模块化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2560.4U CN218881742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模块化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1742U true CN218881742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2560.4U Active CN218881742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模块化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1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8386B2 (en) Metallic frame structure, assembly kit for mobile housing, mobile housing and hollow profile
CN101173531B (zh) 加高型箱式组合房
CN218881742U (zh) 一种模块化方舱
CN212453256U (zh) 一种分体式楼承板
CN103332201A (zh) 一种无边梁地铁车辆车顶结构
WO2017107922A1 (zh) 一种蜂窝柱、蜂窝梁、蜂窝楼板及蜂窝板式建筑
CN111828444B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型材的模块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91311A (zh) 一种冷弯薄壁轻钢短肢墙柱箱式房
CN212336178U (zh) 拼装水池箱
US11807281B2 (en) Cab roof structure, cab and rail train
CN220299326U (zh) 一种装配式台架集装箱结构
CN208856741U (zh) 一种轿厢底架
CN111335408A (zh) 装配式拼装水池箱
CN21468899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车
CN206220369U (zh) 屋面板系统
CN217128511U (zh) 矩形管梁与h型钢柱装配式连接机构
CN217602479U (zh) 一种快速拆装式铝合金组合门体
CN215670095U (zh) 一种集装箱侧部结构及集装箱
CN218304237U (zh) 一种组装式玻璃柜
CN217926593U (zh) 一种金属柜体加固结构
CN20983772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预制墙运输固定装置
CN113027011B (zh) 一种玻璃肋单元式玻璃幕墙
CN214941630U (zh)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CN214364033U (zh) 一种格构式承重模块
CN218814333U (zh) 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