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1630U -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1630U
CN214941630U CN202120176069.5U CN202120176069U CN214941630U CN 214941630 U CN214941630 U CN 214941630U CN 202120176069 U CN202120176069 U CN 202120176069U CN 214941630 U CN214941630 U CN 214941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s
connecting piece
piece
integrated hous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60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沈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oupaisi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oupaisi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oupaisi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oupaisi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60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1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1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1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包括一个或多个互相固定连接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首尾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或两个第二连接点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第一连接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支撑杆之间用第一连接片连接,加强杆与支撑杆之间用第二连接片连接,可以有效增大连接处的面积,优化连接结构;所有的加强杆和支撑杆均平行于框架单元所在的平面,使支撑杆和加强杆不会受到来自其他平面的应力,有利于整个支撑梁的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房屋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由结构系统、地面系统、楼面系统、墙面系统、屋面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由数个单元模块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房屋现场由单元模块装配完成。集成房屋可拆装、可移动,不破坏土地。集成房屋重量轻,湿地作业少、工期短。再就是集成房屋所用的建材大部分可回收利用降解、造价低、是绿色环保的房屋。
现有的集成房屋用梁一般为现场多部件焊接制作完成或是整体焊接完成再将整个支撑梁运输到现场安装,若为现场制作,则现场需要的施工人员较多,费用较高,若为整体完成再运输,则占用的空间较大,运输费用高,且现有的支撑梁为多个支撑杆为直接焊接在一起,焊接处的焊接面积小,容易造成连接处焊点密集,焊缝堆积,整体不稳定,不利于支撑梁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互相固定连接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首尾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或两个第二连接点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第一连接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连接片用于固定相邻支撑杆或支撑杆与加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片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平行于框架单元的所在平面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外侧与其所在的支撑杆的外侧平齐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连接支撑杆与加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片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外侧与其所在的支撑杆的外侧平齐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框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接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通过设置首尾相连的支撑杆和在框架单元内设置加强杆,可以对整个框架单元进行加强,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支撑杆之间用第一连接片连接,加强杆与支撑杆之间用第二连接片连接,可以有效增大连接处的面积,优化连接结构,使支撑杆之间或支撑杆与加强杆之间稳固连接;所有的加强杆和支撑杆均平行于框架单元所在的平面,使支撑杆和加强杆不会受到来自其他平面的应力,有利于整个支撑梁的稳固;通过提前做好框架单元,将框架单元运输到现场螺接加工,框架单元相对于整个支撑梁的体积小,既可以方便运输又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降低运输和安装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本实施例中,包括一个框架单元1,所述框架单元1包括多个支撑杆2,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设置有三个,三个支撑杆2首尾连接,其中两个支撑杆2互相垂直设置,三个支撑杆2围绕形成一个稳固的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撑杆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点3,所述支撑杆2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点5,所述第一连接点3与第二连接点5之间或两个第二连接点5之间设置有加强杆7。本实施例中,加强杆7设置有九根,加强杆7的数量依据产品整体的体积设置,加强杆7可以实现对整个支撑梁的加固。
本实施例中的整个框架单元1为一个半梁,可以与其他半梁固定组合成整梁使用,或是在使用半梁支撑处直接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点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4,所述第一连接片4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杆2上,所述第一连接片4用于固定相邻支撑杆2或支撑杆2与加强杆7。所述第一连接点3与第一连接片4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3设置有三个,相应的第一连接片4也设置有三个,相邻的支撑杆2连接的一端均固定在同一个第一连接片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4焊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杆2上,另一个支撑杆2再焊接在第一连接片4上,相较于将较细的两个或三个连接杆和加强杆7直接焊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片4可以增大焊接的面积,使支撑杆2之间或支撑杆2与加强杆7之间稳固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片4平行于框架单元1的所在平面设置。支撑杆2和加强杆7可以焊接在第一连接片4的同一侧或不同的两侧。这样,支撑杆2或加强杆7在第一连接片4上的焊点也平行于框架单元1所在的平面,相应的,所有的加强杆7和支撑杆2均平行于框架单元1所在的平面,使支撑杆2和加强杆7不会受到来自其他平面的应力,有利于整个支撑梁的稳固。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片4的外侧与其所在的支撑杆2的外侧平齐设置。不会妨碍整个框架单元1与其他部分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点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6,所述第二连接片6固定在支撑杆2上,所述第二连接片6用于连接支撑杆2与加强杆7。本实施例中,整个框架单元1被多个加强杆7分割为多个小的三角形框架,可以使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第二连接点5与第二连接片6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点3设置在支撑杆2的端部,第二连接点5设置在支撑杆2的中间部分,第二连接点5设置有十个,相应的,第二连接片6也设置有十个,其中五个设置在斜边的支撑杆2上,另外五个设置在较长的直角边支撑杆2上,位于斜边的支撑杆2上的五个第二连接片6与位于较长直角边支撑杆2上的五个连接片一一对应设置,中间的加强杆7在竖直方向上与较短的直角边支撑杆2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片6与第一连接片4平行设置。均平行于框架单元1的所在平面。所述第二连接片6的外侧与其所在的支撑杆2的外侧平齐设置。
本实施例中,较短的直角边支撑杆2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8,用于与集成房屋的其他部分连接。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框架单元1设置有两个,两个框架单元1焊接和螺接共同固定,其中一个为方形,另一个为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赘述。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框架单元1设置有两个,两个框架单元1呈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框架单元1均为一个半梁,两个合在一起为一个整梁。两个框架单元1为焊接和螺接共同固定。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赘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互相固定连接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首尾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或两个第二连接点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第一连接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连接片用于固定相邻支撑杆或支撑杆与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第一连接片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平行于框架单元的所在平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外侧与其所在的支撑杆的外侧平齐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连接支撑杆与加强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片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外侧与其所在的支撑杆的外侧平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框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接固定。
CN202120176069.5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Active CN214941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069.5U CN21494163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069.5U CN21494163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1630U true CN21494163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8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6069.5U Active CN21494163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1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6212B2 (en) Assembled house
CN202121913U (zh) 一种拼装机柜框架
CN214941630U (zh) 一种集成房屋支撑梁
CN203168634U (zh) 展示桁架
CN209891075U (zh) 一种箱型装配式安全通道
CN212427515U (zh) 一种钢结构房的支撑框架
CN214989582U (zh) 一种新型拆装式电梯防护门
CN104314183A (zh) 一种建筑框架结构
CN217506861U (zh) 一种易拆装搬运的广告牌支架
CN217759483U (zh) 装配式楼面板
CN211280931U (zh) 一种装配式半挂车后防护网结构
CN213443603U (zh) 一种可方便拆卸的可伸缩皮带机储带仓及其储带架
CN220100215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
CN209924349U (zh) 用于将可装配墙体固定在h型钢梁上的装置
CN214997670U (zh) 一种小断面隧道作业拼装台架
CN217054545U (zh) 换电站站房框架结构及换电站
CN103741965A (zh) 便卸式承重支撑架
CN220267320U (zh) 一种集装箱房屋连接结构及集装箱房屋
CN21261390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CN218580846U (zh) 一种多重加固设计的钢结构工程框架
CN213234421U (zh) 一种立柱和站房
CN217949676U (zh) 用于张弦桁架结构滑移施工临时装配式胎架
CN212271295U (zh) 一种钢结构墙体
CN211055849U (zh) 一种加长型标准集装箱地板
CN220166867U (zh) 一种新型直扣式装配式建筑地基骨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