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6115U -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6115U
CN218876115U CN202222923116.5U CN202222923116U CN218876115U CN 218876115 U CN218876115 U CN 218876115U CN 202222923116 U CN202222923116 U CN 202222923116U CN 218876115 U CN218876115 U CN 218876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mold
cavity
die cavity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31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gong Technology Chib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gong Technology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gong Technology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gong Technology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31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6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6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6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下模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且多个型芯和多个型腔一一对应,每个型芯与对应型腔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上模上设有注入口,且注入口与每个模腔室内连通,且上模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型芯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流道槽用以供相邻两个模腔室连通,通过在上模的下端设置流道槽将相邻两个模腔室连通,如此使得各模腔室之间通过流道槽连通,这样可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进料量较为均衡,且相邻模腔室之间的可通过流道槽来平衡原料量,另外成型后的多个产品还可通过流道槽处对应形成的成型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后期多个产品同步从模具中取走。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塑模具通常分为单腔模具和多腔模具,对于多腔模具而言,如此和实现塑料原料均匀分流到每个模腔内是提高产品良品率的关键,目前多模腔注塑模具的多个模腔通常是相互独立的,且在注塑时通常加压注塑的模式进行注塑以确保每个模腔室内加入的塑料浆料充分,但其仍然难以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原料分布较为均衡,并最终使得次品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实现各模腔室内的原料分布均匀的多模腔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所述下模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且多个所述型芯和多个所述型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型芯与对应所述型腔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所述上模上设有注入口,且所述注入口与每个所述模腔室内连通,且所述上模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所述流道槽用以供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上模的下端设置流道槽将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如此使得各模腔室之间通过流道槽连通,这样可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进料量较为均衡,且相邻模腔室之间的可通过流道槽来平衡原料量,另外成型后的多个产品还可通过流道槽处对应形成的成型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后期多个产品同步从模具中取走。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型芯和多个所述型腔分别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的一侧呈线性间隔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多个模腔室呈线性间隔分布,其结构简单,且布局合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的下端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具有多条流道槽,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至少具有两条所述流道槽交叉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相邻两个产品之间对应流道槽处形成的成型件连接效果更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上端的边缘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杆,所述上模边缘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导向孔,多个所述定位杆与多个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定位杆穿过对应所述导向孔,且所述上模可相对于多根所述定位杆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定位杆穿过导向孔以使得上模沿导向杆滑动至靠近或远离下模,其定位销效果佳,且对位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下模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上模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上模沿多根所述定位杆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上模和下模开闭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更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两根伸缩缸,两根所述伸缩缸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模两侧的中部,两个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上模两侧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缸同步伸长或收缩以驱动所输送上模移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下端的边缘处沿环向凹设有密封槽,多个所述型芯位于所述密封槽的环内,所述下模上端的边缘处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突出于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并与所述密封槽配合,多个所述型腔位于所述密封圈的环内,所述上模移动与所述下模贴合时,所述密封圈伸入到所述密封槽内以将所述上模和下模贴合面之间的边缘处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二者贴合面的边缘密封效果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的上端设有一个气流槽,所述气流槽的一端与任意一个所述型腔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圈内侧边缘处,所述下模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接口,所述接口延伸至与所述气流槽靠近所述密封圈内侧的一端连通,所述接口处用以与负压设备连通,所述负压设备用以对所述模腔室内抽负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注入口注料前,先通过负压设备将多个模腔室内抽为负压,这样有利于各模腔室内进料均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口处还设有压强感应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压强感应器来知晓模腔室内的负压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负压设备和压强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压强感应器所感知的数据来反馈控制负压设备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多模腔注塑模具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上模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连接图。
图中:1上模、11型芯、12注入口、13流道槽、14导向孔、15密封槽、2下模、21型腔、22定位杆、23密封圈、24气流槽、25接口、3驱动件、31伸缩缸、4负压设备、5压强感应器、6控制器、7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11,所述下模2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21,且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型芯11与对应所述型腔21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所述上模1上设有注入口12,且所述注入口12与每个所述模腔室内连通,且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用以供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通过在所述上模的下端设置流道槽将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如此使得各模腔室之间通过流道槽连通,这样可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进料量较为均衡,且相邻模腔室之间的可通过流道槽来平衡原料量,另外成型后的多个产品还可通过流道槽处对应形成的成型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后期多个产品同步从模具中取走。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分别在所述上模1和下模2相互靠近的一侧呈线性间隔分布,如此使得多个模腔室呈线性间隔分布,其结构简单,且布局合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具有多条流道槽13,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至少具有两条所述流道槽13交叉分布,如此使得相邻两个产品之间对应流道槽处形成的成型件连接效果更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2上端的边缘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杆22,所述上模1边缘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导向孔14,多个所述定位杆22与多个所述导向孔14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定位杆22穿过对应所述导向孔14,且所述上模1可相对于多根所述定位杆22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通过将定位杆穿过导向孔以使得上模沿导向杆滑动至靠近或远离下模,其定位销效果佳,且对位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3安装在所述下模2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上模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上模1沿多根所述定位杆22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如此使得上模和下模开闭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更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两根伸缩缸31,两根所述伸缩缸31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模2两侧的中部,两个所述伸缩缸31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上模1两侧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缸31同步伸长或收缩以驱动所输送上模1移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1下端的边缘处沿环向凹设有密封槽15,多个所述型芯11位于所述密封槽15的环内,所述下模2上端的边缘处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圈23,且所述密封圈23突出于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并与所述密封槽15配合,多个所述型腔21位于所述密封圈23的环内,所述上模1移动与所述下模2贴合时,所述密封圈23伸入到所述密封槽15内以将所述上模1和下模2贴合面之间的边缘处密封,如此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二者贴合面的边缘密封效果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2的上端设有一个气流槽24,所述气流槽24的一端与任意一个所述型腔21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圈23内侧边缘处,所述下模2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接口25,所述接口25延伸至与所述气流槽24靠近所述密封圈23内侧的一端连通,所述接口25处用以与负压设备4连通,所述负压设备4用以对所述模腔室内抽负压,如此可在注入口注料前,先通过负压设备将多个模腔室内抽为负压,这样有利于各模腔室内进料均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口25处还设有压强感应器5,如此可通过压强感应器来知晓模腔室内的负压量。
如图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为arm系列单片机),所述负压设备4和压强感应器5均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如此可通过压强感应器所感知的数据来反馈控制负压设备4的运行,优选的,所述负压设备的出气口处还可增设一个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的电磁阀7,所述负压设备运行时,电磁阀打开以使得负压设备对模腔室内抽负压,而负压设备停止运行时,电磁阀关闭以使得模腔室内的保持负压,这样可在每次注料前,通过负压设备将所述模腔室内抽为负压,所述负压设备4为负压泵(每次可由负压设备将多个所述模腔室内进行抽负压,且由控制器设定模腔室内的负压阈值,而在压强感应器测得所述模腔室内的压强达到负压阈值时,此时控制器控制负压设备停止运行,同时控制电磁阀关闭)。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流道槽来将多个所述模腔室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之间进而设置3个或4个流道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可设置四根,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均为方体形时,四根所述导向杆可设置在所述下模的四个拐角处。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同时,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11),所述下模(2)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21),且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型芯(11)与对应所述型腔(21)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所述上模(1)上设有注入口(12),且所述注入口(12)与每个所述模腔室内连通,且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用以供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分别在所述上模(1)和下模(2)相互靠近的一侧呈线性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具有多条流道槽(13),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至少具有两条所述流道槽(13)交叉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端的边缘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杆(22),所述上模(1)边缘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导向孔(14),多个所述定位杆(22)与多个所述导向孔(14)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定位杆(22)穿过对应所述导向孔(14),且所述上模(1)可相对于多根所述定位杆(22)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3),所述驱动件(3)安装在所述下模(2)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上模(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3)用以驱动所述上模(1)沿多根所述定位杆(22)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两根伸缩缸(31),两根所述伸缩缸(31)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模(2)两侧的中部,两个所述伸缩缸(31)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上模(1)两侧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缸(31)同步伸长或收缩以驱动所输送上模(1)移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端的边缘处沿环向凹设有密封槽(15),多个所述型芯(11)位于所述密封槽(15)的环内,所述下模(2)上端的边缘处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圈(23),且所述密封圈(23)突出于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并与所述密封槽(15)配合,多个所述型腔(21)位于所述密封圈(23)的环内,所述上模(1)移动与所述下模(2)贴合时,所述密封圈(23)伸入到所述密封槽(15)内以将所述上模(1)和下模(2)贴合面之间的边缘处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上端设有一个气流槽(24),所述气流槽(24)的一端与任意一个所述型腔(21)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圈(23)内侧边缘处,所述下模(2)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接口(25),所述接口(25)延伸至与所述气流槽(24)靠近所述密封圈(23)内侧的一端连通,所述接口(25)处用以与负压设备(4)连通,所述负压设备(4)用以对所述模腔室内抽负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25)处还设有压强感应器(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所述负压设备(4)和压强感应器(5)均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
CN202222923116.5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Active CN218876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3116.5U CN218876115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3116.5U CN218876115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6115U true CN218876115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3116.5U Active CN218876115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6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72043U (zh) 注塑机用嵌件夹具
KR20020065573A (ko) 수지봉지용 금형장치 및 수지봉지방법
CN218876115U (zh)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CN209903757U (zh) 一种鱼饵注塑机
CN209903751U (zh) 一种活塞杆密封件多腔模具自动化注塑机
CN210453576U (zh) 注塑模具用油缸引导逆止阀装置
CN211542208U (zh) 一种智能阀针开闭调节系统
CN213919369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注塑模具
CN213648504U (zh)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注塑模具
CN209743273U (zh) 一种双伺服浮动式自动液压机
CN209240395U (zh) 一种汽车进气管易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7704572U (zh) 一种学生课桌椅桌斗桌面的一体注塑结构
CN208084891U (zh) 一种换款顶针简易结构
CN205889708U (zh) 一种列排式反应注射成型机组
CN207344962U (zh) 一种固态硅胶包覆五金工件装置
CN110978414A (zh) 一种智能阀针开闭调节系统
CN206999468U (zh) 一种Mic‑USB端子包胶模具
CN109435212A (zh) 基于工业以太网控制的一种大型吸塑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5800093U (zh) 一种注塑模模内水口料自动分离装置
CN215988425U (zh) 一种磁性材料成型压机
CN215203117U (zh) 一种带FPC的Tepy-C插头端子包胶模具
CN217414690U (zh) 一种基于粉末状树脂的注塑成形装置
CN21610011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注塑机成型模具
CN220946405U (zh) 一种热熔球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CN219650465U (zh) 一种手机卡托注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