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8526U -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8526U
CN218838526U CN202222801818.6U CN202222801818U CN218838526U CN 218838526 U CN218838526 U CN 218838526U CN 202222801818 U CN202222801818 U CN 202222801818U CN 218838526 U CN218838526 U CN 218838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mold
grooves
mould
eli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18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秋红
王秀
倪海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18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8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8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8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排气机构;其中排气机构包括嵌设于前模和/或后模内并且顶侧露出的排气组件,以及与排气组件依次连通的排气管与真空发生器;排气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贴合设置的排气片,排气片一侧面顶部并列布设有多个排气槽,该侧面上还开设有连通多个排气槽并延伸至排气片边缘的导气槽,排气管与多个导气槽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并列布设于模仁上困气区域的排气片构成排气组件,并通过开设于排气片侧面的排气槽与导气槽形成与真空发生器相连通的模具内排气流道,利用真空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及时将合模注胶过程中产生的淤积空气排出,从而解决产品困气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嵌件注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嵌件产品注塑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冲墨问题,模具通常采用一圈8点潜伏式浇口进胶,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具体包括前模框6、设于前模框6上的模仁铍铜镶件5、设于模仁铍铜镶件5上并与嵌件产品2相适配的产品注胶区域、环绕布设于模仁铍铜镶件5外的前模仁7、8个沿周向均匀布设于前模仁7外的浇口镶件3、设于前模仁7上并通过浇口镶件3与产品注胶区域相连通的环状产品流道1、开设于前模框6与前模仁7内并与产品流道1外缘相连通的流道顶针孔、伸缩嵌设于流道顶针孔内的流道顶针8、开设于前模框6与模仁铍铜镶件5内并与模芯注胶区域外缘相连通的产品顶针孔、伸缩嵌设产品顶针孔内的产品顶针4。工作时通过8个浇口镶件3,由外向内均匀注胶,从而降低料流对嵌件涂层的冲击力,避免冲墨问题。
但同时,这种采用8点潜伏式浇口进胶方法也会使得PVD、移印嵌件产品等存在凹槽涂层面的嵌件产品,在注塑时产品中间区域被模仁/产品,以及注胶合围形成封闭腔室,使得气体无法排出,或排气速度缓慢,容易产生困气,并导致最终产品外观出现气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排气机构;
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嵌设于前模和/或后模内并且顶侧露出的排气组件,以及与排气组件依次连通的排气管与真空发生器;
所述的排气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贴合设置的排气片,所述的排气片一侧面顶部并列布设有多个排气槽,该侧面上还开设有连通多个排气槽并延伸至排气片边缘的导气槽,所述的排气管与多个导气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排气片上的排气槽同向开设,使得排气槽与前一排气片背侧合围形成排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道截面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槽呈阶梯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槽呈二级阶梯状,以使得排气槽顶部宽度为0.035-0.045mm,底部宽度为0.45-0.5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模与后模均包括模框与模仁,所述的模仁上贯穿开设有排气装配孔;所述的排气组件嵌设于排气装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气槽延伸至排气片底部边缘;所述的排气组件底部外缘还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排气装配孔边缘、模框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管一端嵌设于模框内,且端口位于密封圈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气槽为T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的一端依次与电磁阀、压缩气储罐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并列布设于模仁上困气区域的排气片构成排气组件,并通过开设于排气片侧面的排气槽与导气槽形成与真空发生器相连通的模具内排气流道,利用真空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及时将合模注胶过程中产生的淤积空气排出,从而解决产品困气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片侧面的排气槽采用阶梯状等流道面积逐渐增大的结构,从而在排气组件顶部形成狭槽结构的吸气口,以避免注胶吸入;后段气体流道面积逐渐增大,以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排气效率;
3)本实用新型利用真空发生器提高排气效率,配合产品注塑压力,达到将模具腔体内的空气快速推出的效果,有效解决产品困气问题;
4)本实用新型在真空发生器与压缩气储罐之间还设有电磁阀,以控制模具只在填充保压阶段抽气,减少生产噪音,解决真空发生器吸气噪音偏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8点潜伏式浇口进胶结构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断面图;
图3为实施例中排气组件与后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排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排气组件与前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产品流道、2-嵌件产品、3-浇口镶件、4-产品顶针、5-模仁铍铜镶件、6-前模框、7-前模仁、8-流道顶针、9-后模框、10-后模仁、11-排气组件、1101-排气片、1102-排气槽、1103-导气槽、1104-安装销钉、12-排气管、13-真空发生器、14-密封圈、1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排气机构。如图3所示,后模包括后模框9与后模仁10,后模仁10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排气装配孔。
如图4所示,排气机构包括嵌设于排气装配孔处且顶侧露出的排气组件11,以及与排气组件11依次连通的排气管12与真空发生器13。其中,排气管12一端嵌设于后模框9内,另一端延伸至后模框9外。具体的,后模仁10内嵌设有后模仁镶件,排气装配孔开设于后模仁镶件内。
如图5所示,排气组件11包括多个并列贴合设置的排气片1101。如图6所示,排气片1101一侧面顶部并列布设有多个排气槽1102,该侧面上还开设有连通多个排气槽1102并延伸至排气片1101底部边缘的T型导气槽1103。并且多个排气片1101上的排气槽1102同向开设,使得排气槽1102与前一排气片1101背侧合围形成排气道。首个排气片1101则与排气装配孔侧壁之间形成排气道。
具体的,排气片1101由AES材料制成,宽度b为3mm;排气槽1102呈二级阶梯状,以使得排气道顶部宽度a为0.035-0.045mm,底部宽度c为0.5mm。顶部采用狭槽结构,以避免注胶吸入;后段气体流道面积逐渐增大,以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排气效率。
为保证排气组件11的装配稳定性,通过安装销钉1104贯穿连接多个排气片1101。同时采用这种装配方式,也提高了后期维护更换的便捷性。
排气组件11底部外缘还设有与排气装配孔边缘、后模框9密封接触的密封圈14,排气管12上嵌设于后模框9内的端口位于该密封圈14中心处。通过密封圈14以在困气区域与排气装配孔之间形成与外界密封分离的密闭腔体,从而避免漏气,保证困气区域内的气体能够顺利依次通过排气槽1102、导气槽1103、排气管12排出,实现模具快速排气,解决产品困气问题。
同时,为解决真空发生器吸气噪音偏大问题,本实施例在真空发生器13与压缩气储罐之间还设有电磁阀15,以控制模具只在填充保压阶段抽气,减少生产噪音。
模具合模开始时,电磁阀15控制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器13,真空发生器13上设有喷嘴与扩散器,能够将压缩空气转换为高速喷流,使吹气转换为吸气,依次吸出排气管12、导气槽1103、排气槽1102以及模具腔体内的空气,获得高真空度的模具腔体,避免气体残留累积形成产品气泡,进而解决产品困气问题,模具填充保压结束后电磁阀15控制停止工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组件11也可设置在前模上,如图7所示。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排气机构;
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嵌设于前模和/或后模内并且顶侧露出的排气组件(11),以及与排气组件(11)依次连通的排气管(12)与真空发生器(13);
所述的排气组件(11)包括多个并列贴合设置的排气片(1101),所述的排气片(1101)一侧面顶部并列布设有多个排气槽(1102),该侧面上还开设有连通多个排气槽(1102)并延伸至排气片(1101)边缘的导气槽(1103),所述的排气管(12)与多个导气槽(110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排气片(1101)上的排气槽(1102)同向开设,使得排气槽(1102)与前一排气片(1101)背侧合围形成排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道截面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槽(1102)呈阶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槽(1102)呈二级阶梯状,以使得排气槽(1102)顶部宽度为0.035-0.045mm,底部宽度为0.45-0.5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模与后模均包括模框与模仁,所述的模仁上贯穿开设有排气装配孔;所述的排气组件(11)嵌设于排气装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槽(1103)延伸至排气片(1101)底部边缘;所述的排气组件(11)底部外缘还设有密封圈(14),所述的密封圈(14)与排气装配孔边缘、模框密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12)一端嵌设于模框内,且端口位于密封圈(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槽(1103)为T型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发生器(13)的一端依次与电磁阀(15)、压缩气储罐相连通。
CN202222801818.6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Active CN218838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1818.6U CN218838526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1818.6U CN218838526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8526U true CN218838526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1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1818.6U Active CN218838526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8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45555U (zh) 一种模具负压导引浇注系统
CN209466584U (zh) 一种高密封冰箱托盘加工模具
CN218838526U (zh)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CN219947124U (zh) 一种具有吸排气装置的模具
CN1473696A (zh) 注塑模的压缩空气脱模法及其模具结构
CN117962251A (zh) 一种可消除困气区域的模具
CN215661431U (zh) 一种喷嘴装置
CN115195048A (zh) 一种具有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07240744U (zh) 一种泡沫泵单向阀软胶多面排气模具
CN213006334U (zh) 一种抽真空注塑模具
KR20040087836A (ko) 사출금형
CN209550517U (zh) 一种双抽芯结构砂芯模具
CN212920222U (zh) 塑料模具排气组件
CN201249520Y (zh) 内置式对型材表面增亮的干式定型模
CN209139789U (zh) 一种用于高真空模具的流道抽气结构
CN210026147U (zh) 一种抽真空尾门装饰外板薄壁件成型模具
CN220995318U (zh) 一种具有斜位脱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1391221A (zh) 一种基于一次双面塑封技术的塑封模具、塑封方法及其清模方法
CN219947118U (zh) 尼龙网注塑用吸附定位抽芯机构
CN219114694U (zh) 一种模具型腔抽真空结构
CN212707830U (zh)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CN220995296U (zh) 一种精密抽真空注塑模具结构
CN208629798U (zh) 定位精确的气动射嘴
CN218286562U (zh) 一种抽真空的灯罩模具
CN219294620U (zh) 一种阀针中间带气顶的针阀热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