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1789U - 一种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1789U
CN218821789U CN202223194842.4U CN202223194842U CN218821789U CN 218821789 U CN218821789 U CN 218821789U CN 202223194842 U CN202223194842 U CN 202223194842U CN 218821789 U CN218821789 U CN 218821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water
water tank
instant heating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48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金煜
吴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48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1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1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1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水箱组件,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即热体;换热组件,其包括换热板和换热管,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换热管置于换热腔内,第一水箱能够与换热腔连通以向换热腔供水,即热体分别能够与第二水箱和换热管连通以使第二水箱内的水经即热体加热后供入换热管;外壳,其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即热体设于第一安装区;隔板,其横置于第二安装区并将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隔板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隔板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水箱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位,换热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位。本申请所公开的换热装置具有安装使用场景丰富、可多种温度凉白开水出水、结构紧凑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器绝大部分都只是实现过滤水功能,把自来水过滤成纯水,也有一些带即热技术的净水器,这种净水器把净化后的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如100℃、90℃、80℃、45℃等,然后直接排出来,但是这种带有即热技术的净水器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即热技术是将常温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无法将水烧开至沸腾,若净水器出现滤芯过期或故障的情况,用户很有可能喝到生水,有安全风险;第二,用即热装置加热虽然可以烧开,但是若用户需要喝温开水和凉白开水则需要等待沸腾水冷却,自然降温耗时太久,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与净水器搭配使用的换热装置,其是将冷水和热水分别在两个空间内进行热交换以达到热水快速降温的目的,传统的换热装置通常仅由换热罐和换热管组成,结构简单,不具备加热功能,具备加热功能的换热装置结构复杂、水电不分离,给换热装置的安全可靠使用、拆装检修或换新等带来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水箱组件、即热体、换热组件、外壳和隔板,其中:水箱组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水箱能够与所述换热腔连通以向所述换热腔供水,所述即热体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换热管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经所述即热体加热后供入所述换热管;外壳的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即热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隔板横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并将所述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所述水箱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本申请中的换热装置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换热腔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即热体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和所述第二抽水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所述换热装组件、所述第一抽水泵以及所述第二抽水泵均通过螺钉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隔板。
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围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所述第二限位筋围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位延伸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围成闭合的定位槽,所述隔板嵌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的水路板,所述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外壳具有正对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侧板,所述侧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分隔筋,所述水路板和所述即热体均设置于所述分隔筋的第一侧,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分隔筋的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
所述侧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支撑筋,所述水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撑筋的上方,所述支撑筋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水路板的上方以限制所述水路板向上移动。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箱进水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箱进水的第二电磁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即热体出水的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集成于所述水路板。
所述水路板位于所述即热体的上方,所述水路板沿竖直方向自上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即热体沿水平方向装入所述第一安装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所提供的换热装置,其既可与净水器搭配使用,也可直接与市政水龙头搭配使用,安装使用场景丰富、便捷。换热组件可以用于常温水和热水进行热量交换,使常温水升温、热水降温,例如,与净水器搭配时,可以向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入常温纯净水,并将第一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换热腔内,将第二水箱内的水通过即热体加热至沸腾状态并输送至换热管内,换热腔内的常温水和换热管内的沸腾开水换热,开水降温形成温开水或凉白开水,因温开水或凉白开水是经过加热沸腾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健康、适宜饮用,而且,通过常温水和开水交换使开水降温比热水静置降温更快,提升响应速度,缩短了用户接水等待时长,体验效果更佳。此外,本申请将外壳内的空间分区布置,即热体设于第一安装区,水箱组件和换热组件设于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有助于节约外壳竖向方向上的空间,使换热装置整机更加扁平化,避免整机过高而不易寻找合适的地方放置。另外,水箱组件设于隔板上方,换热组件设于隔板下方,充分利用了隔板下方的冗余空间,整机结构合理紧凑,也便于水箱组件与换热组件透过隔板直接连接,简化了二者之间的管路布置,促进整机轻量化和节约配件成本。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进一步利用隔板下方的冗余空间,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也便于水箱组件与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透过隔板直接连接,简化了二者之间的管路布置,进一步促进整机轻量化和节约配件成本。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在隔板的上方设置由第一限位筋围成的第一限位槽以及由第二限位筋围成的第二限位槽,便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在隔板上的快速装配和预定位,提高水箱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稳定性。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隔板嵌装固定于由定位筋围成的定位槽内,保证了隔板在外壳内的安装可靠性,避免隔板以及安装在隔板上的水箱组件、换热组件以及抽水泵等零部件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晃动。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电控盒设置在第一安装区,而水箱组件和换热组件位于第二安装区,因此,实现了电控盒与水箱组件、换热组件等走水部件的水电分离,保证了电控盒的稳定运行,提升了换热装置的电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水路板和即热体均设置于分隔筋的第一侧,电控盒设置于分隔筋的与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实现了水路板、即热体等过水部件与电控盒的水电分离,进一步保证电控盒的稳定运行,也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的电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一;
图3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二;
图5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三;
图6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四;
图7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五;
图8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外壳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六。
附图标记:
1水箱组件,11第一水箱,12第二水箱;
2即热体;
3换热组件,31换热板,32换热管;
4外壳,41底板,411定位筋,42侧板,421分隔筋,422支撑筋,423卡扣;
5隔板,51第一限位筋,52第二限位筋;
61第一抽水泵,62第二抽水泵;
7电控盒;
8水路板;
91第一电磁阀,92第二电磁阀,93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为便于说明和理解,本申请所提供的下述内容,均是在图示产品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于本申请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换热装置包括水箱组件1、即热体2、换热组件3、外壳4和隔板5。其中:水箱组件1包括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换热组件3包括换热板31和换热管32,所述换热板31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32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水箱11能够与所述换热腔连通以向所述换热腔供水,所述即热体2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水箱12和所述换热管32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12内的水经所述即热体2加热后供入所述换热管32;外壳4的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即热体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隔板5横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并将所述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所述隔板5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所述隔板5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所述水箱组件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换热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本申请所提供的换热装置,既可与净水器搭配使用,也可直接与市政水龙头搭配使用,安装使用场景丰富、便捷。例如,换热装置与市政水龙头搭配使用时,可以将市政水龙头向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供送自来水,第一水箱11内的冷自来水供入换热腔,第二水箱12内的自来水经即热体2加热后通入换热管32内,使换热腔内的冷自来水与换热管32内的热自来水换热,热自来水降温以适宜用户洗漱、洗涤衣物和厨房用品等。又如换热装置与净水器搭配使用时,可以将净水器过滤后的常温纯净水供送至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通过换热形成可直接饮用的纯净温开水、纯净凉白开水等。
具体地,以换热装置与净水器搭配为例,将净水器过滤后的常温纯净水通入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并将第一水箱11内的水通入换热腔内,将第二水箱12内的水通过即热体2加热至沸腾状态并输送至换热管32内,换热腔内的常温水和换热管32内的沸腾开水换热,沸腾开水降温形成温开水或凉白开水,因温开水或凉白开水经过加热沸腾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健康、适宜饮用,而且,通过常温水和开水交换使热水降温速度比开水静置降温速度更快,提升出水响应速度,缩短了用户接水等待时长,体验效果更佳。另外,第一水箱11、第二水箱12均具备暂存水的能力,因此,当静置一段时间后需再次从换热装置取水时,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内的存水可直接进行加热、换热等步骤,无需等待净水器内的滤芯过滤,保证了换热装置具备足够的出水量,提升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处的出水量和响应速度。
此外,本申请将外壳4内的空间分区布置,即热体2设于第一安装区,水箱组件1和换热组件3设于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有助于节约外壳4竖向方向上的空间,使换热装置整机更加扁平化,避免整机过高而不易寻找合适的地方放置。另外,水箱组件1设于隔板5上方,换热组件3设于隔板5下方,在可以通过隔板5支撑水箱组件1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了隔板5下方的冗余空间,整机结构合理紧凑,也便于水箱组件1与换热组件3透过隔板5直接连接,简化了二者之间的管路布置,促进整机轻量化和节约配件成本。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可以使所述第一水箱11与所述换热腔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一抽水泵61,所述第二水箱12与所述即热体2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二抽水泵62,所述第一抽水泵61和所述第二抽水泵6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具体地,第一抽水泵61用于从第一水箱11内抽水进入换热腔,第二抽水泵62用于从第二水箱12内抽水进入即热体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抽水泵61和第二抽水泵6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进一步利用隔板5下方的冗余空间,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也便于水箱组件1与第一抽水泵61和第二抽水泵62透过隔板5直接连接,简化了二者之间的管路布置,进一步促进整机轻量化和节约配件成本。
进一步地,可以使所述换热组件3、所述第一抽水泵61以及所述第二抽水泵62均通过螺钉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隔板5。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相较于将换热组件、第一抽水泵以及第二抽水泵固定在外壳的方式而言,将三者固定安装在隔板5底部,避免了在外壳4开设多个安装孔,保证外壳4的结构强度。而且,换热组件3、第一抽水泵61以及第二抽水泵62均通过螺钉固定而实现可拆卸,便于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维护或者换新。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5所示,可以在所述隔板5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所述第一限位筋51围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水箱11嵌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5固连,所述第二限位筋52围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水箱12嵌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5固连。
具体实施时,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形状应与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的结构形状相适配,例如,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为圆柱状结构时,可以使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应为圆形槽结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便于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在隔板5上的快速装配和预定位,提高水箱组件1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稳定性,还能防止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沿横向方向发生偏移。优选地,可以将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12通过螺钉固定在隔板5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地使所述外壳4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位延伸的定位筋411,所述定位筋411围成闭合的定位槽,所述隔板5嵌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
具体地,如图5所示,可以在外壳4的底板41上向上设置有所述定位筋41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隔板5嵌装固定于由定位筋411围成的定位槽内,保证了隔板5在外壳4内的安装可靠性,避免隔板5以及安装在隔板5上的水箱组件1、换热组件3以及抽水泵等零部件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晃动。优选地,也可以通过螺钉将隔板5固定在定位槽内,以保证隔板5的安装稳固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6所示,可以使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电控盒7,所述电控盒7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电控盒7设置在第一安装区,而水箱组件1和换热组件3位于第二安装区,因此,则连接有大量电路结构的电控盒7与需要走水的水箱组件1、换热组件3实现分区布置,实现了电控盒7与水箱组件1、换热组件3等走水部件的水电分离,保证了电控盒7的稳定运行,提升了换热装置的电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以及图6至图8所示,可以使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箱组件1相连的水路板8,所述水路板8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外壳4具有正对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侧板42,所述侧板42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分隔筋421,所述水路板8和所述即热体2均设置于所述分隔筋421的第一侧,所述电控盒7设置于所述分隔筋421的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
具体地,水路板8可以用于换热装置从外进水、向外出水,还可以用于水箱组件1、换热组件3、即热体2等走水部件之间的水流交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水路板8和即热体2均设置于分隔筋421的第一侧,电控盒7设置于分隔筋421的与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实现了水路板8、即热体2等走水部件与电控盒7的分区布置,实现水路板8、即热体2等走水部件与电控盒7的水电分离,进一步保证电控盒7的稳定运行,也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的电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7和图8所示,还可以使所述侧板42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支撑筋422,所述水路板8安装于所述支撑筋422的上方,所述支撑筋422设有卡扣423,所述卡扣423卡接在所述水路板8的上方以限制所述水路板8向上移动。优选地,可以通过螺钉将水路板8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撑筋422上方。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预先通过卡扣423实现水路板8在支撑筋422上地预定位,避免安装螺钉的过程中水路板8发生跑偏而需要重新安装螺钉,有助于水路板8在支撑筋422上的快速定位安装。
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优选示例,如图9所示,可以使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箱11进水的第一电磁阀9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箱12进水的第二电磁阀9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即热体2出水的第三电磁阀93,所述第一电磁阀91、所述第二电磁阀92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93均集成于所述水路板8。
优选地,除了第一电磁阀91、第二电磁阀92和第三电磁阀93,对于换热装置中设置的用于水路改变方向的换向阀,控制向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出水的出水电磁阀等也可以集成在水路板8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电磁阀91、第二电磁阀92和第三电磁阀93集成在水路板8上,既节省装配空间,又减少水路连接接头,降低漏水的概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使所述水路板8位于所述即热体2的上方,所述水路板8沿竖直方向自上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即热体2沿水平方向装入所述第一安装区,有助于避免水路板8与即热体2的拆装过程产生干涉。优选地,如图7所示,可以将即热体2的安装于分隔筋421,相较于即热体2安装于侧板42上而言,减少了在侧板42上开孔,进一步保证外壳4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组件,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
即热体;
换热组件,其包括换热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水箱能够与所述换热腔连通以向所述换热腔供水,所述即热体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换热管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经所述即热体加热后供入所述换热管;
外壳,其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即热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隔板,其横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并将所述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所述水箱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换热腔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即热体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和所述第二抽水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抽水泵以及所述第二抽水泵均通过螺钉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围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所述第二限位筋围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位延伸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围成闭合的定位槽,所述隔板嵌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的水路板,所述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所述外壳具有正对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侧板,所述侧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分隔筋,所述水路板和所述即热体均设置于所述分隔筋的第一侧,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分隔筋的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支撑筋,所述水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撑筋的上方,所述支撑筋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水路板的上方以限制所述水路板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箱进水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箱进水的第二电磁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即热体出水的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集成于所述水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路板位于所述即热体的上方,所述水路板沿竖直方向自上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即热体沿水平方向装入所述第一安装区。
CN202223194842.4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换热装置 Active CN218821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4842.4U CN21882178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4842.4U CN21882178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1789U true CN21882178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8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4842.4U Active CN218821789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1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8114672A (ru) Ядерный реактор, в частности ядерный реактор с жидк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CN218821789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8821777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9126003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9640438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034365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系统
CN218500499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0512296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17757165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8500498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8821776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7535719U (zh) 一种即热净水机
CN108464731B (zh) 水路板组件、水路组件和蒸汽发生器
KR102064492B1 (ko) 폐수 열 흡수기
CN219363302U (zh) 厨下制水系统及其厨下饮水装置
CN219629355U (zh) 一种净热一体饮水机
CN216584594U (zh) 一体式直饮开水净水机
CN218821788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20572007U (zh) 冷罐系统及饮水机
CN217929925U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21365710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热水器
CN215403166U (zh) 一种净水器
CN218821778U (zh) 一种热交换罐
CN219009957U (zh) 厨下制水系统及其厨下饮水装置
CN220149278U (zh) 一种台式净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