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1778U - 一种热交换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1778U
CN218821778U CN202223184560.6U CN202223184560U CN218821778U CN 218821778 U CN218821778 U CN 218821778U CN 202223184560 U CN202223184560 U CN 202223184560U CN 218821778 U CN218821778 U CN 21882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piral
spiral section
section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45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吴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45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1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罐,包括罐体和设于所述罐体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换热进口以及分别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的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本申请所公开的热交换罐在换热过程中,从第一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比从第二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换热时间更久、下降的温度更多,即第一换热出口出水和第二换热出口出水温度不同,则换热管可实现单次进水、多种温度出水,因此,可同时出不同温度的水,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出水的多样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器绝大部分都只是实现过滤水功能,把自来水过滤成纯水,也有一些带即热技术的净水器,这种净水器把净化后的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如100℃、90℃、80℃、45℃等,然后直接排出来,但是这种带有即热技术的净水器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即热技术是将常温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无法将水烧开至沸腾,若净水器出现滤芯过期或故障的情况,用户很有可能喝到生水,有安全风险,也无法获得多种温度的凉白开水;第二,用即热装置加热虽然可以烧开,但是若用户需要喝温开水和凉白开水则需要等待沸腾水冷却,自然降温耗时太久,影响用户体验。也有一些技术,通过在热水中混入常温水,达到降温的目的,但若净水器出现滤芯过期或故障的问题,常温水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存在潜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交换罐,包括罐体和设于所述罐体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换热进口以及分别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的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
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罐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
所述换热管包括呈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段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旋段外侧且呈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一接合部,所述换热进口和第二换热出口两者之一自所述第一螺旋段的首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两者之另一自所述第一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首端至中部设为螺旋前段,所述换热管的中部至尾端设为螺旋后段,所述螺旋前段和所述螺旋后段的接合位置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换热管的首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换热管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所述换热管包括各自呈螺旋布置的第三螺旋段和第四螺旋段,所述第三螺旋段和所述第四螺旋段并排布置,所述第三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四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三螺旋段的首端与所述第四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三螺旋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螺旋段的延伸长度,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三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三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四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所述换热管包括各自呈螺旋布置的第五螺旋段和第六螺旋段,所述第五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六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同轴布置,所述第五螺旋段的首端与所述第六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四接合部,所述第五螺旋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六螺旋段的延伸长度,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四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五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六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段和第二换热管段,所述第一换热管段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段各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多个U型结构体,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一个端部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五接合部,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五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罐体通过焊接固定并密封所述罐体的内腔。
所述罐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所提供的热交换罐,当通入罐体内的水的温度与通入换热管的水的温度不同时,两种温度的水可以进行热量交换,使温度较低的水换热后升温、温度较高的水换热后降温,因此,该热交换罐可以应用于带加热功能的净水器,具体应用时,可以将常温水通入罐体内,并将净水器的纯净水烧开后通入换热管,罐体内的常温水和换热管内的开水换热,开水快速降温形成温开水或凉白开水,相较于生水而言,温开水或凉白开水是经过加热沸腾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健康、适宜饮用,而且,通过常温水和开水交换使热水降温比热水静置降温更快,提升响应速度,缩短了用户接水等待时长,体验效果更佳。换热进口至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换热进口至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使得开水进入换热管经过换热过程后,从第一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比从第二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换热时间更久、下降的温度更多,即第一换热出口出水和第二换热出口出水温度不同,则换热管可实现单次进水、多种温度出水,因此,可同时出不同温度的温开水、凉白开水等,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出水的多样要求。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换热进口至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小于换热进口至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的二分之一,使得换热后从第二换热出口流出的水的水温与从第一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温具有较大的差距,从而使换热后形成的凉白开水具有较大的温度区间,满足低温凉白开水、中高温凉白开水、热温开水等更多温度出水的需求。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换热进口至第一换热出口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换热进口至第二换热出口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也呈螺旋布置,有助于延长换热进口分别至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在罐体内的延伸长度,进而延长了常温水和热水换热的时间,提升换热效率,使热水可大幅降温,以达到出更低温度凉白开水的目的。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换热管与罐体通过焊接固定并密封罐体的内腔,既能保证罐体与换热管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又能保证罐体内腔的密封性,无需在换热管和罐体之间额外增加密封体,节约配件成本。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罐体内的常温水经过换热升温为热水,热水可以用于他用,因此,通过使进水口设于罐体的底部,出水口设于罐体的顶部,使得经进水口向罐体内补入常温水时,常温水把罐体内的热水自下向上地顶出罐体,保证从罐体排出的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罐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中第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中第二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第三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第四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第五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罐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
2换热管,21换热进口,22第一换热出口,23第二换热出口,241第一螺旋段,242第二螺旋段,243第一接合部,251螺旋前段,252螺旋后段,253第二接合部,261第三螺旋段,262第四螺旋段,263第三接合部,271第五螺旋段,272第六螺旋段,273第四接合部,281第一换热管段,282所述第二换热管段,283第五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罐,为便于说明和理解,本申请所提供的下述内容,均是在图示产品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于本申请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如图1至图8所示,热交换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所述罐体1内的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具有换热进口21以及分别与所述换热进口21连通的第一换热出口22和第二换热出口23,所述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
本申请所提供的热交换罐,当通入罐体1内的水的温度与通入换热管2的水的温度不同时,两种温度的水可以进行热量交换,使温度较低的水换热后升温、温度较高的水换热后降温,因此,该热交换罐可以应用于带加热功能的净水器,具体应用时,可以将常温水通入罐体1内,并将净水器的纯净水烧开后通入换热管2,罐体1内的常温水和换热管2内的开水换热,开水快速降温形成温开水或凉白开水,相较于生水而言,温开水或凉白开水是经过加热沸腾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健康、适宜饮用,而且,通过常温水和开水交换使热水降温比热水静置降温更快,提升响应速度,缩短了用户接水等待时长,体验效果更佳。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使得开水进入换热管2经过换热过程后,从第一换热出口22流出的水比从第二换热出口23流出的水换热时间更久、下降的温度更多,即第一换热出口22出水和第二换热出口23出水温度不同,则换热管2可实现单次进水、多种温度出水,因此,可同时出不同温度的温开水、凉白开水等,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出水的多样要求,例如,可以通过比例调节阀控制第一换热出口22和第二换热出口23择一出水,还可以控制第一换热出口22和第二换热出口23同时出水且混合,均可以获得不同温度的水。
在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可以使所述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的二分之一。换言之,热水从换热进口21流到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不足从换热进口21流到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一半,使得换热后从第二换热出口23流出的水的水温与从第一换热出口22流出的水温具有较大的差距,从而使换热后形成的凉白开水具有较大的温度区间,即第二换热出口23可出较高温度温开水、第一换热出口22可出较低温度凉白开水,满足低温凉白开水、中高温凉白开水、热温开水等更多温度出水的需求。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可以使所述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所述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也呈螺旋布置,有助于延长换热进口21分别至第一换热出口22和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在罐体1内的延伸长度,进而延长了常温水和热水换热的时间,提升换热效率,使热水可大幅降温,以达到出更低温度凉白开水的目的。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管2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示例:
示例1: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换热管2包括呈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段24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旋段241外侧且呈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段242,所述第一螺旋段241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段242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一接合部243,所述换热进口21和第二换热出口23两者之一自所述第一螺旋段241的首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两者之另一自所述第一接合部243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自所述第二螺旋段242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为换热进口21自第一螺旋段241的首端朝向罐体1外部延伸,第二换热出口23自第一接合部243朝向罐体1外部延伸的结构形式,则第一螺旋段241为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需要流经的流体路径,第一螺旋段241加上第二螺旋段242为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需要流经的流体路径。如图4所示为第二换热出口23自第一螺旋段241的首端朝向罐体1外部延伸,换热进口21自第一接合部243朝向罐体1外部延伸的结构形式,则第一螺旋段241为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需要流经的流体路径,第二螺旋段242为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需要流经的流体路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因本示例中的第二螺旋段242套设在第一螺旋段241的外侧,在保证足够长的流体换热路径的基础上,还有助于节约占用空间。
示例2:如图5所示,所述换热管2呈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2的首端至中部设为螺旋前段251,所述换热管2的中部至尾端设为螺旋后段252,所述螺旋前段251和所述螺旋后段252的接合位置形成第二接合部253,所述换热进口21自所述换热管2的首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自所述换热管2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自所述第二接合部253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换热进口21自换热管2的首端延伸至罐体1外,第二换热出口23自第二接合部253延伸至罐体1外,第一换热出口22自换热管2的尾端延伸至罐体1外,则螺旋前段251为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需要流经的流体路径,螺旋前段251加上螺旋后段252为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需要流经的流体路径,进而实现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而且只需要使螺旋后段252的长度稍长于螺旋前段251的长度即可实现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小于换热进口21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的二分之一。
示例3:如图6所示,所述换热管2包括各自呈螺旋布置的第三螺旋段261和第四螺旋段262,所述第三螺旋段261和所述第四螺旋段262并排布置,所述第三螺旋段261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四螺旋段262的几何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三螺旋段261的首端与所述第四螺旋段262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三接合部263,所述第三螺旋段26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螺旋段262的延伸长度,所述换热进口21自所述第三接合部263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自所述第三螺旋段261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自所述第四螺旋段262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示例中,需要使第三螺旋段261的螺旋延伸长度大于第四螺旋段262的螺旋延伸长度的二倍。
示例4:区别于前述示例3中第三螺旋段261的几何中心线与第四螺旋段262的几何中心线平行的方式,在本示例中,如图7所示,还可以使所述换热管2包括各自呈螺旋布置的第五螺旋段271和第六螺旋段272,所述第五螺旋段271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六螺旋段272的几何中心线同轴布置,所述第五螺旋段271的首端与所述第六螺旋段272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四接合部273,所述第五螺旋段27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六螺旋段272的延伸长度,所述换热进口21自所述第四接合部273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自所述第五螺旋段271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自所述第六螺旋段272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
区别于前述换热进口21至第一换热出口22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换热进口21至第二换热出口23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也呈螺旋布置的实施例,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还可以使所述换热管2包括第一换热管段281和第二换热管段282,所述第一换热管段28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段282各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多个U型结构体,所述第一换热管段28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282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换热管段281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282的一个端部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五接合部283,所述换热进口21自所述第五接合部283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自所述第一换热管段28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3自所述第二换热管段28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罐体1外部延伸。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实施例和示例均可进一步地使所述换热管2与所述罐体1通过焊接固定并密封所述罐体1的内腔。以前述实施例为例,如图2所示,可以将换热管2的换热进口21、第一换热出口22和第二换热出口23均自罐体1的同一侧穿出,然后穿出的位置与罐体1密封焊接既能保证罐体1与换热管2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又能保证罐体1内腔的密封性,无需在换热管2和罐体1之间额外增加密封体,节约配件成本。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使所述罐体1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进水口11设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所述出水口12设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进水口11用于向罐体1内补水,出水口12用于罐体1将水排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罐体1内的常温水经过换热升温为热水,热水可以用于他用,因此,通过使进水口11设于罐体1的底部,出水口12设于罐体1的顶部,由于通常情况下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的密度,使得经进水口11向罐体1内补入常温水时,常温水把罐体1内的热水自下向上地顶出罐体1,保证从罐体1排出的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设于所述罐体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换热进口以及分别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的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至少部分流体路径呈螺旋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包括呈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段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旋段外侧且呈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一接合部,所述换热进口和第二换热出口两者之一自所述第一螺旋段的首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两者之另一自所述第一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首端至中部设为螺旋前段,所述换热管的中部至尾端设为螺旋后段,所述螺旋前段和所述螺旋后段的接合位置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换热管的首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换热管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包括各自呈螺旋布置的第三螺旋段和第四螺旋段,所述第三螺旋段和所述第四螺旋段并排布置,所述第三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四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三螺旋段的首端与所述第四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三螺旋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螺旋段的延伸长度,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三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三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四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包括各自呈螺旋布置的第五螺旋段和第六螺旋段,所述第五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第六螺旋段的几何中心线同轴布置,所述第五螺旋段的首端与所述第六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四接合部,所述第五螺旋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六螺旋段的延伸长度,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四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五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六螺旋段的尾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段和第二换热管段,所述第一换热管段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段各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多个U型结构体,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一个端部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五接合部,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五接合部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一换热管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罐体外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罐体通过焊接固定并密封所述罐体的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罐体的顶部。
CN202223184560.6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热交换罐 Active CN21882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4560.6U CN218821778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热交换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4560.6U CN218821778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热交换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1778U true CN21882177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4560.6U Active CN218821778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热交换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1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21778U (zh) 一种热交换罐
CN218821776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0512133U (zh)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新型换热加热体
CN218821777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01096399Y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09541485U (zh) 一种壳体管储水即热式换热器
CN215439916U (zh) 出水结构及净水设备
CN215667192U (zh) 制水结构及净水系统
CN208693004U (zh) 一种节能热罐
CN216620309U (zh) 一种节能型燃气热水器排气结构
CN211147393U (zh) 换热装置及液体加热器具
CN216141276U (zh) 净水系统及饮水设备
CN220892546U (zh) 一种热水间接加热系统和净水器
CN103471249A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
CN210741228U (zh) 一种换热器连接装置
CN219009957U (zh) 厨下制水系统及其厨下饮水装置
CN214370914U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20926297U (zh) 一种带制冰、储冰功能的壶式净水机
CN218500499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2962935U (zh) 换热装置及洗发设备
CN219515992U (zh) 饮水装置
CN220369851U (zh) 双层波纹管冷却器的橡胶接头
CN215951753U (zh) 一种液体加热组件及液体加热装置
CN214666237U (zh) 换热装置及换热组件
CN218093196U (zh) 一种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商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