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8321U -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8321U
CN218818321U CN202222963383.5U CN202222963383U CN218818321U CN 218818321 U CN218818321 U CN 218818321U CN 202222963383 U CN202222963383 U CN 202222963383U CN 218818321 U CN218818321 U CN 218818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valve
hole
ai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33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树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i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i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i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ij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33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8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8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8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包括有阀体和阀杆,阀体设置有腔室,阀杆可伸缩安装于腔室内并与腔室围构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阀杆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伸缩运动;阀体还设置有第一气道以及第一延时气道,第一气道的首端贯穿阀体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进气口,第一气道的末端贯穿阀体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出气口,第一气道与第一气腔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的一端与第一气道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气腔导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程序内做延时,降低对程序控制和信号传输的依赖程度,不仅可以降低调控难度,还可以提高延时上锁的使用可靠性,使用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阀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通常带有延时上锁功能;延时上锁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控系统中编写程序代码,当接收上锁电信号后,启动程序代码,程序内做延时,到达程序设定时间后,再将信号送出至上锁机构中,然后经由上锁机构进行上锁动作。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这种做法比较复杂,成本高,而且比较依赖程序控制和信号传输。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有效地解决现有之智能门锁存在延时上锁工作复杂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包括有阀体和阀杆,阀体设置有腔室,阀杆可伸缩安装于腔室内并与腔室围构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阀杆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伸缩运动;阀体还设置有第一气道以及第一延时气道,第一气道的首端贯穿阀体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进气口,第一气道的末端贯穿阀体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出气口,第一气道与第一气腔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的一端与第一气道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气腔导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有益效果在于:作业时,气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流经第一气道而进入第一气腔并从第一出气口排出;此过程中,位于第一气道的部分气体会经由第一延时气道而进入第二气腔中,当第二气腔的气体充满就会将阀杆向第一方向顶出,从而实现阀杆延时伸出;如此结构,上锁机构与阀杆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阀杆的延时伸缩而实现延时上锁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程序内做延时,降低对程序控制和信号传输的依赖程度,不仅可以降低调控难度,还可以提高延时上锁的使用可靠性,使用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阀体还设置有第二气道,第二气道的首端与第一气腔连通,第二气道的末端贯穿阀体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二出气口。
进一步地,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以及第二出气口均安装有用于连接管道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第一延时气道具有一个贯穿阀体表面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安装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泄压气道,泄压气道的首端连通第一延时气道,泄压气道的尾端贯穿阀体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安装有泄压阀杆。
进一步地,阀体的一个表面设有供阀杆伸出或缩回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腔室连通;阀体背离第一通孔的另一表面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安装有端盖。
进一步地,阀杆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与腔室壁面围构第一气腔,第二密封结构与腔室壁面围构第二气腔。
进一步地,第一气道与第一气腔导通连接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一导通口,第一延时气道的一端与第一气道导通连接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二导通孔,第二气道的首端与第一气腔连通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三导通孔,第三导通孔、第二导通孔以及第一导通口沿阀杆的伸出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阀杆沿第一方向缩回时,第一密封结构堵住第三导通孔使第三导通孔不连通第一气腔;阀杆沿第一方向伸出时,第一密封结构不堵住第三导通孔使第三导通孔连通第一气腔。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均包括有设于阀杆周侧面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以及设于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之间的密封胶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B-B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C-C处剖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工作状态示意简图;
图7是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进一步工作状态示意简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阀体;101、第一气腔;102、第二气腔;103、第一导通口;104、第二导通孔;105、第三导通孔;11、第一气道;12、第一延时气道;13、第一进气口;14、第一出气口;15、第二气道;16、第二出气口;17、连接件;18、泄压气道;181、第二开口;182、泄压阀杆;19、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端盖;
20、阀杆;21、第一密封结构;22、第二密封结构;23、第一凸环;24、第二凸环;25、密封胶圈;26、弹簧;
Y1、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进行说明。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包括:阀体10和阀杆20。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阀体10设置有腔室,阀杆20可伸缩安装于腔室内并与腔室围构有第一气腔101和第二气腔102,阀杆能够沿第一方向Y1进行伸缩运动;阀体10还设置有第一气道11以及第一延时气道12,第一气道11的首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进气口13,第一气道11的末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出气口14,而且第一气道11与第一气腔101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12的一端与第一气道11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12的另一端与第二气腔102导通连接。
作业时,气体从第一进气口13进入,流经第一气道11而进入第一气腔101并从第一出气口14排出;此过程中,位于第一气道11的部分气体会经由第一延时气道12而进入第二气腔102中,当第二气腔102的气体充满就会将阀杆20向第一方向Y1顶出,即将阀杆20提供作用力向第一方向Y1伸出,从而实现阀杆20延时伸出;如此结构,上锁机构与阀杆20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阀杆20的延时伸缩而实现延时上锁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程序内做延时,降低对程序控制和信号传输的依赖程度,不仅可以降低调控难度,还可以提高延时上锁的使用可靠性,使用成本更低。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阀体10还设置有第二气道15,第二气道15的首端与第一气腔101连通,第二气道15的末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二出气口16。第一进气口13、第一出气口14以及第二出气口16均安装有用于连接管道的连接件17,通过管道的一端插入连接件17,另一端连接气压发生装置,即可实现气动控制本申请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进行工作。
接上,第一延时气道12具有一个贯穿阀体10表面的第一开口121,第一开口121安装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杆123,该调节杆123是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开口121中,调节杆123具有多段直径不同的轴体部,多段轴体部的直径呈阶梯式增大,如此调节杆123插入第一开口121时,通过改变调节杆123在第一开口121中的具体位置,即可实现调节第一延时气道12流入第二气腔102的气体流量,从而实现调节阀杆20的延时时间;如此结构,采用机械式调整气体流量,不需要进行电控调节,更进一步地降低对程序的控制依赖,使用更加可靠,且调节更加方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调节杆123是螺合安装于第一开口121中的,因此将调节杆123旋进旋出更改一定的位置即可调节气体流量的大小,也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杆123进行进一步地改变气体流量的大小。
更为具体地说,还包括有泄压气道18,泄压气道18的首端连通第一延时气道12,泄压气道18的尾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二开口181,第二开口181安装有泄压阀杆182;一旦需要腔室内进行泄压时,将泄压阀杆182旋出来,即可将腔室内的气体排出,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由于第一延时气道12的气体流量可控,且气体流量较于第一气道11、第二气道15的流量小,因此泄压气道18连接于该第一延时气道12中,再经由该第一延时气道12将腔室内的气体排出泄压,以防止大气压瞬间排出,而导致阀杆20在腔室内冲击而遭受损坏。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阀体10的一个表面设有供阀杆20伸出或缩回的第一通孔19,第一通孔19与腔室连通;阀体10背离第一通孔19的另一表面设置第二通孔110,第二通孔110安装有端盖120。安装阀杆20时,将端盖120拆卸下来,让后将阀杆20装入腔室内,最后将端盖120重新装回第二通孔110处即可完成。第一通孔19贯穿设置在阀体10的左侧面,第二通孔110贯穿设置在阀体10的右侧面;阀杆20套设有弹簧26,弹簧26的一端抵靠阀杆20,另一端抵靠腔室内部的左侧面上。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阀杆20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21以及第二密封结构22,第一密封结构21和第二密封结构22沿第一方向Y1间隔设置,第一密封结构21和第二密封结构22与腔室壁面围构第一气腔101,第二密封结构22与腔室壁面围构第二气腔102。
具体地说,第一气道11与第一气腔101导通连接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一导通口103,第一延时气道12的一端与第一气道11导通连接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二导通孔104,所述第二气道15的首端与第一气腔101连通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三导通孔105,第三导通孔105、第二导通孔104以及第一导通口103沿阀杆20的伸出方向间隔设置。阀杆20沿第一方向Y1缩回时,第一密封结构21堵住第三导通孔105使第三导通孔105不连通第一气腔101;阀杆20沿第一方向Y1伸出时,第一密封结构21不堵住第三导通孔105使第三导通孔105连通第一气腔101。
接上,第一密封结构21以及第二密封结构22均包括有设于阀杆20周侧面的第一凸环23、第二凸环24以及设于第一凸环23、第二凸环24之间的密封胶圈25,密封胶圈25用于密封阀杆20与腔室内壁面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第一气腔101和第二气腔102之间不会漏气,而第一凸环23以及第二凸环24则用于加强密封胶圈25的安装稳定性,这是提高密闭性能的重要结构。
接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工作原理如下:常态下,阀杆20处于缩回状态下,此时第一密封结构21堵住第三导通孔105;向第一气道11输入气体时,流经三个方向,其一从第一出气口14排出,另一从第一导通口103进入第一气腔101,最后一个排入第一延时气道12并经第一延时气道12进入第二气腔102;待第二气腔102的气体充满时,会将阀杆20沿第一方向Y1向左顶出,顶出之后位于第一气腔101的气体则经由第三导通孔105进入第二气道15并从第二出气口16排出,如此通过第一气道11排气以及将第一气腔101内的气体从第二气道15排出,能够将阀杆20维持在伸出的状态下,提高其使用可靠性;气体停止输入时,阀杆20沿第一方向Y1向右缩回,缩回过程中,位于第二气腔102内的气体则由第一延时气道12、第一气道11想第一出气口14排出,如此结构能够让阀杆20回位时,利用第二气腔102的气体为其提供缓冲力,减少阀杆20回位时对阀体10造成冲击力,提高本申请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包括有阀体(10)和阀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设置有腔室,阀杆(20)可伸缩安装于腔室内并与腔室围构有第一气腔(101)和第二气腔(102),阀杆能够沿第一方向(Y1)进行伸缩运动;所述阀体(10)还设置有第一气道(11)以及第一延时气道(12),第一气道(11)的首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进气口(13),第一气道(11)的末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一出气口(14),第一气道(11)与第一气腔(101)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12)的一端与第一气道(11)导通连接,第一延时气道(12)的另一端与第二气腔(102)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还设置有第二气道(15),第二气道(15)的首端与第一气腔(101)连通,第二气道(15)的末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二出气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3)、第一出气口(14)以及第二出气口(16)均安装有用于连接管道的连接件(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气道(12)具有一个贯穿阀体(10)表面的第一开口(121),第一开口(121)安装有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杆(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泄压气道(18),所述泄压气道(18)的首端连通第一延时气道(12),泄压气道(18)的尾端贯穿阀体(10)的一个表面以构成第二开口(181),第二开口(181)安装有泄压阀杆(18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的一个表面设有供阀杆(20)伸出或缩回的第一通孔(19),第一通孔(19)与腔室连通;阀体(10)背离第一通孔(19)的另一表面设置第二通孔(110),第二通孔(110)安装有端盖(1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21)以及第二密封结构(22),第一密封结构(21)和第二密封结构(22)沿第一方向(Y1)间隔设置,第一密封结构(21)和第二密封结构(22)与腔室壁面围构第一气腔(101),第二密封结构(22)与腔室壁面围构第二气腔(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11)与第一气腔(101)导通连接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一导通口(103),所述第一延时气道(12)的一端与第一气道(11)导通连接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二导通孔(104),所述第二气道(15)的首端与第一气腔(101)连通的所在位置定义为第三导通孔(105),第三导通孔(105)、第二导通孔(104)以及第一导通口(103)沿阀杆(20)的伸出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沿第一方向(Y1)缩回时,第一密封结构(21)堵住第三导通孔(105)使第三导通孔(105)不连通第一气腔(101);阀杆(20)沿第一方向(Y1)伸出时,第一密封结构(21)不堵住第三导通孔(105)使第三导通孔(105)连通第一气腔(101)。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21)以及第二密封结构(22)均包括有设于阀杆(20)周侧面的第一凸环(23)、第二凸环(24)以及设于第一凸环(23)、第二凸环(24)之间的密封胶圈(25)。
CN202222963383.5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Active CN218818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3383.5U CN2188183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3383.5U CN2188183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8321U true CN21881832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3383.5U Active CN2188183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8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0738U (zh) 一种快捷固定的防水型金属波纹管件连接头
CN218818321U (zh) 一种气动延时阀构造
CN212430151U (zh) 一种自动排气式通用止水阀
CN214618481U (zh) 自带可调节防水锤装置的分体式空气阀
CN105972252A (zh) 一种可用于在线校表的充气阀座
CN219112875U (zh) 一种冲击锤
CN210600192U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限位气阀
CN208792444U (zh) 一种用于真空排水系统的自动吸气阀
CN212272274U (zh) 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
CN208739782U (zh) 一种内镶圆柱稳压滴灌管
CN214222734U (zh) 可快速切换充排气模式的充气结构
CN216795494U (zh) 一种电子控制装置
CN207734130U (zh) 洗碗机的密封结构
CN219796220U (zh) 一种用于注浆系统的止回装置
CN212717471U (zh) 一种具有气密封结构的液压缸
CN216946209U (zh) 充绒机气阀机构
CN219795213U (zh) 一种油嘴控制装置
CN219086657U (zh) 一种gis用端盖板
CN212676829U (zh) 一种用于馈线柜的防水结构
CN218000563U (zh) 一种防水锤结构和出水装置
CN215951107U (zh) 一种小瓶口快速进水排水装置
CN213871385U (zh) 一种耐冲刷减压阀
CN211190722U (zh) 一种柱塞式冷却喷嘴
CN216477559U (zh) 一种防喘振阀
CN220484643U (zh) 中心进气双通道气涨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