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2910U -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2910U
CN218812910U CN202222658671.XU CN202222658671U CN218812910U CN 218812910 U CN218812910 U CN 218812910U CN 202222658671 U CN202222658671 U CN 202222658671U CN 218812910 U CN218812910 U CN 21881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ck
contact
shock
rail tran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86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虎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etro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etro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etro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etro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86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2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轨道床,所述轨道床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减震器、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减震器的上端和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板与轨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板与所述轨道床接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减震支撑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支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在地下轨道交通中,车轮与轨道接触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冲击能,产生的震动与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的影响不可避免。为了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噪声,目前一般在轨道下方衬垫橡胶或弹簧,但是橡胶寿命较短,维修费用较大;而弹簧的阻尼较小,回弹反冲力量大,减震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减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包括轨道床,所述轨道床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减震器、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减震器的上端和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板与轨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板与所述轨道床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消音机构,所述消音机构由外壳以及消音板组成,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呈波浪状,所述消音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床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减震支撑机构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板,所述减震支撑机构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床的上方设置有轨下调高垫板,所述轨下调高垫板的上方设置有铁垫板,所述铁垫板上设置有轨道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的伸缩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减震器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震器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所述减震器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中部对称设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轨道减震垫以及弹簧,在列车经过时,列车与轨道之间产生的震动经轨道传导至轨底,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支撑机构、轨道减震垫以及弹簧对该震动进行吸收,减小轨道和轨道床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轨道床;101、容纳槽;2、减震支撑机构;201、第一接触板;202、第二接触板;203、减震器;204、第一连接板;205、第二连接板;3、轨道本体;4、消音机构;5、挡板;6、轨下调高垫板;7、铁垫板;8、轨道减震垫;9、弹簧;10、缓冲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3,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包括轨道床1,轨道床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2,减震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接触板201、第二接触板202、减震器203、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与减震器203的上端和下端铰链连接,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与第一接触板201和第二接触板202固定连接,第一接触板201与轨道本体3固定连接,第二接触板202与轨道床1接触,本实施例中,轨道本体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轨道固定座,轨道固定座紧贴轨道本体3,轨道床1上设置有预埋螺纹套,轨道固定座通过锚固螺栓和预埋螺纹套与轨道床1连接,锚固螺栓上设置有重型弹簧垫圈,用于对轨道本体3进行固定,防止其脱落,第一接触板201、第二接触板202的外侧均为减震橡胶,内部为钢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请参考图1,轨道本体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消音机构4,消音机构4由外壳以及消音板组成,外壳的外表面呈波浪状,消音板位于外壳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消音棉,消音机构4的上端紧贴轨道本体3的轨头,消音机构4的下端紧贴轨道本体3的轨底。
根据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请参考图2,轨道床1上开设有容纳槽101,减震支撑机构2位于容纳槽101,容纳槽101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板10,减震支撑机构2的上端延伸出容纳槽101,本实施例中,缓冲垫板10为铁路专用橡胶垫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请参考图1,轨道床1的上方设置有轨下调高垫板6,轨下调高垫板6的上方设置有铁垫板7,铁垫板7上设置有轨道减震垫8,本实施例中轨道减震垫8为铁路专用橡胶垫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请参考图3,减震器203的伸缩端上套设有弹簧9,减震器203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挡板5,弹簧9的一端与减震器203接触,弹簧9的另一端与挡板5接触。
根据上述实施例,具体的,请参考图3,减震器203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减震器203沿着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中部对称设置。
综上所述,此外,列车与轨道之间产生的震动经轨道传导至轨底,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支撑机构2、轨道减震垫8、弹簧9以及缓冲垫板10对该震动进行缓冲,减小轨道和轨道床1的损伤,此时,减震器203略微伸长或缩短,减震器203可对震动进行缓冲,此外轨道减震垫8、弹簧9以及缓冲垫板10也可以对震动进行缓冲。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包括轨道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床(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2),所述减震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接触板(201)、第二接触板(202)、减震器(203)、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所述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与所述减震器(203)的上端和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与所述第一接触板(201)和第二接触板(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板(201)与轨道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板(202)与所述轨道床(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消音机构(4),所述消音机构(4)由外壳以及消音板组成,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呈波浪状,所述消音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床(1)上开设有容纳槽(101),所述减震支撑机构(2)位于所述容纳槽(101),所述容纳槽(101)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板(10),所述减震支撑机构(2)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容纳槽(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床(1)的上方设置有轨下调高垫板(6),所述轨下调高垫板(6)的上方设置有铁垫板(7),所述铁垫板(7)上设置有轨道减震垫(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203)的伸缩端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减震器(203)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挡板(5),所述弹簧(9)的一端与所述减震器(203)接触,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5)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203)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所述减震器(203)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204)以及第二连接板(205)中部对称设置。
CN202222658671.XU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Active CN21881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8671.XU CN218812910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8671.XU CN218812910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2910U true CN21881291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8671.XU Active CN218812910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2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12910U (zh) 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快速支撑装置
CN212890213U (zh) 一种电动平车用撞击保护装置
CN214143069U (zh) 一种用于减震降噪的铁路垫板结构
CN212175348U (zh) 一种无砟轨道用轨枕
CN213685099U (zh) 一种多功能的地铁轨道降噪减震装置
CN103318010A (zh) 一种装甲车辆柴油机几字型缓冲支座
CN212688579U (zh) 一种轨道浮置板减振降噪器
CN214476913U (zh) 一种低噪声变压器
CN101565921A (zh) 浮置板式道床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
CN215104312U (zh) 一种用于铁轨接口的减震降噪装置
CN207944282U (zh)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CN214993034U (zh) 一种缓冲消能的桥梁抗震支座
CN21046152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装置
CN212199880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减震扣件
CN216768204U (zh) 一种新型橡胶减震器
CN218345812U (zh) 一种地铁轨道固定减震结构
CN115637611B (zh) 一种车站正线桥减震装置
CN217271593U (zh) 一种地铁车辆用缓冲结构
CN220172265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池防护装置
CN217347814U (zh) 一种跨轨式液压缓冲滑动式车挡
CN216474274U (zh) 全频减振轨道结构
CN201358420Y (zh) 浮置板式道床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
CN217481856U (zh) 一种振幅小的稳定型柴油发电机组
CN105088903A (zh) 一种带阻尼减震铁路轨道
CN214005262U (zh) 一种具有噪音吸收功能的轨道道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