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949U -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949U
CN218807949U CN202223390330.5U CN202223390330U CN218807949U CN 218807949 U CN218807949 U CN 218807949U CN 202223390330 U CN202223390330 U CN 202223390330U CN 218807949 U CN218807949 U CN 218807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nut
protective
seal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03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红伟
卢雄伟
卢建伟
印炎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hemei C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hemei C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hemei C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hemei C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03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套管穿过所述通孔,套管与浮盘固定;第一保护衬套的一端从套管的一端插入到套管内部,第一保护衬套的另一端位于套管的外部;第一螺母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一螺母与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后,使第一保护衬套压紧在套管与第一螺母之间;第二保护衬套的一端从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内部,第二保护衬套的另一端位于套管的外部;第一密封部件位于套管的外部且与第二保护衬套的另一端配合;第二螺母上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二螺母与套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部件以及第二保护衬套被压紧在套管与第二螺母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限制浮盘沿罐体径向运动以及沿罐体周向运动,同时还能对挥发的油气形成密封。

Description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油气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为储油罐罐体与浮盘的密封结构,包括罐体1、浮盘2、一次密封滑履组件3、二次密封滑履组件4、边缘板5,边缘板5的一端与浮盘2的一端固定,一次密封滑履组件3和二次密封滑履组件4分别与边缘板5的一端固定,一次密封滑履组件3和二次密封滑履组件4分别与罐体1的内壁面配合。
对于上述结构的储油罐而言,储油罐本身的功能是储存油品,因此,需要向储油罐内部输入油品。在输入油品时,由于输入的油品会使储油罐内的液面形成浪涌的状态,导致浮盘随着液面的浪涌产生上下左右的摆动,浮盘受力过大时甚至会产生旋转,浮盘在上下左右的摆动过程中,容易对一次密封滑履组件3和二次密封滑履组件4形成挤压,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一次密封滑履组件3和二次密封滑履组件4损坏,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一次密封滑履组件3和二次密封滑履组件4的一部分与罐体1之间产生间隙,引起密封失效。第三方面,浮盘长时间高高低地起浮,使浮盘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浮盘本身变形。
另外,由于在罐体1的顶部连接有导静电钢丝,导静电钢丝还与浮盘2连接,因此,浮盘2一旦旋转,容易使导静电钢丝扭转,导致导静电钢丝被拉断,或者形成缠绕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限制浮盘沿罐体径向运动以及沿罐体周向运动,同时还能对挥发的油气形成密封。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包括罐体、浮盘,浮盘位于罐体的内部,还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浮盘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
密封组件,每个通孔配合一个密封组件,定位组件穿过所述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
套管,套管穿过所述通孔,套管与浮盘固定;
第一保护衬套,第一保护衬套的一端从套管的一端插入到套管内部,第一保护衬套的另一端位于套管的外部;
第一螺母,第一螺母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一螺母与套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后,使第一保护衬套压紧在套管与第一螺母之间;
第二保护衬套,第二保护衬套的一端从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内部,第二保护衬套的另一端位于套管的外部;
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部件,第一密封部件位于套管的外部且与第二保护衬套的另一端配合;
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上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二螺母与套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部件以及第二保护衬套被压紧在套管与第二螺母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衬套与第二保护衬套的材质均为尼龙。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部件的材质为丁晴耐油橡胶。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配置在套管内部的第二密封部件,每个第二密封部件具有第二通孔,这些第二密封部件位于第一保护衬套与第二保护衬套之间以形成多重密封。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部件的材质为丁晴耐油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固定在罐体的底部;
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
中间连接组件,中间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减震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定位部件,定位部件的一端与中间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罐体的顶部,定位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螺母、第一保护衬套、第二保护衬套、第一密封部件、第二螺母后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充油时,油液的液面处于浮动的状态,使得浮盘处于动荡的状态,由于定位部件穿过了浮盘,因此,多个定位部件对浮盘形成限制作用,一方面起到了限制浮盘周向旋转,另一方面起到了限制浮盘沿罐体的径向运动,并且由于多个定位部件,还起到了限制浮盘上下摆动的作用。第一密封部件可以避免浮盘下方的油品挥发出来的油气通过间隙逃逸到浮盘的上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减震组件与中间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3a为第一压力部件的主视图。
图3b为第一压力部件的侧视图。图3c为第二压力部件的主视图。
图3d为第二压力部件的侧视图。
图4为第二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浮盘与密封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储油罐罐体与浮盘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标记:
罐体1,浮盘2,第一连接部件3,第一安装孔3a,弹簧4,第一压力部件5,第一主体部5a,第二压力部件6,第二主体部6a,管状部件7,盖板8,连接座9,套管10,第一保护衬套11,第一螺母12,第二保护衬套13,第一密封部件14,第二螺母15,第二密封部件16,定位部件A,连接管B,挂钩C,连杆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浮盘的定位结构,包括罐体1、浮盘2,浮盘2位于罐体1的内部,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浮盘2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每个通孔与一个定位组件配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3、减震组件、中间连接组件、定位部件A、第二连接组件,下面对定位组件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件3固定在罐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3采用镀锌钢板制成的角钢,第一连接部件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a,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孔3a配合。第一连接部件3位于罐体1内部,第一连接部件3呈L型,第一连接部件3以焊接的方式与罐体1的底部固定。
如图1至图5所示,减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3配合,减震组件包括弹簧4、第一压力部件5、第二压力部件6,第一压力部件5穿过弹簧4,第一压力部件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3配合,第一压力部件5的另一端与弹簧4的一端配合,第二压力部件6穿过弹簧4,第二压力部件6的一端与中间连接组件配合,第二压力部件6的另一端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配合。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压力部件5包括呈U型的第一主体部5a,第一主体部5a的开口端经弯折形成第一倒钩5b,第一倒钩5b与所述弹簧4的一端配合。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主体部5a穿过第一安装孔3a,使第一压力部件5与第一连接部件3形成连接,第一倒钩5b钩住弹簧4的一端。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压力部件6包括呈U型的第二主体部6a,第二主体部6a的开口端经弯折形成第二倒钩6b,第二倒钩6b与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配合,第二倒钩6b钩住弹簧4的另一端。
如图1至图5所示,中间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减震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中间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B、挂钩C以及连杆D组成,挂钩C的一端与连接管B的一端连接,连杆D与连接管B的另一端连接,挂钩C的另一端与第二压力部件6连接,优选地,挂钩C另一端与第二主体部6a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定位部件A的一端与中间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定位部件A与连杆D的另一端连接,定位部件A为钢丝或钢丝绳,定位部件A的另一端穿过浮盘2上的通孔后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罐体1的顶部。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位于罐体1外部,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管状部件7、盖板8、连接座9,管状部件7的一端与罐体1焊接,盖板8与管状部件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座9与盖板8固定。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充油时,油液的液面处于浮动的状态,使得浮盘2处于动荡的状态,由于定位部件A穿过了浮盘2,因此,多个定位部件A对浮盘2形成限制作用,一方面可以限制浮盘2周向旋转,另一方面可以限制浮盘2沿罐体1的径向运动。定位部件A在限制浮盘2运动时,浮盘2动荡时产生的作用力传递给定位部件A,使定位部件A受力,定位部件A一方面将力传递到第二连接组件,定位部件A另一方面将力传递到中间连接组件,当通过中间连接组件对弹簧4形成拉伸的作用力时,第一倒钩5b对弹簧4的一端形成限制作用,第二倒钩6b对弹簧4的另一端形成限制作用,进而中间连接组件对弹簧4向上拉,使弹簧4压缩,这样可以减小定位部件A对连接座9的拉力,以及减小定位部件A对第一压力部件5形成的拉力,从而确保第一压力部件5与第二连接组件与罐体1固定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密封组件,每个通孔配合一个密封组件,定位组件穿过所述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套管10、第一保护衬套11、第一螺母12、第二保护衬套13、第一密封部件14、第二螺母15,在设置密封组件后,定位部件A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螺母12、第一保护衬套11、第二保护衬套13、第一密封部件14、第二螺母15后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下面对密封组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套管10穿过所述通孔,套管10与浮盘2固定,套管10为钢管,本实施例中,套管10优先采用镀锌钢管。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保护衬套11的一端从套管10的一端插入到套管10内部,第一保护衬套11的另一端位于套管10的外部。第一保护衬套11上的内孔的内径小于套管10的内径,这样可以避免定位部件A与套管10发生摩擦。第一保护衬套11的材质优先采用尼龙,尼龙具有耐磨、光滑等特点,从而保障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保护衬套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径向凸缘,第一径向凸缘的外周大于第一保护衬套11的外径,通过第一径向凸缘对第一保护衬套11伸入到套管10内部的长度形成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螺母12上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一螺母12与套管10的一端螺纹连接后,使第一保护衬套11压紧在套管10与第一螺母12之间,第一螺母12的作用是使第一保护衬套11与套管10的配合获得保持。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保护衬套13的一端从套管10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10内部,第二保护衬套13的另一端位于套管10的外部。第二保护衬套13上的内孔的内径小于套管10的内径,这样可以避免定位部件A与套管10发生摩擦。第二保护衬套13的材质优先采用尼龙,尼龙具有耐磨、光滑等特点,从而保障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保护衬套1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径向凸缘,第二径向凸缘的外周大于第二保护衬套13的外径,通过第二径向凸缘对第二保护衬套13伸入到套管10内部的长度形成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密封部件14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密封部件14位于套管10的外部且与第二保护衬套13的另一端配合。第一密封部件14的材质为丁晴耐油橡胶。第一密封部件14用于浮盘2下方的油品挥发出来的油气通过间隙逃逸浮备受2的上方。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衬套11和第二保护衬套13的内径均采用8.5mm,第一密封部件14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为8mm,定位部件A的外径为8mm,这样,定位部件A与第一保护衬套11和第二保护衬套13为间隙配合,定位部件A与第一密封部件14为过度。当浮盘2升降时,密封组件不会对浮盘2形成阻力。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螺母15上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二螺母15与套管10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部件14以及第二保护衬套13被压紧在套管10与第二螺母15之间。第二螺母15作用是使第一密封部件14以及第二保护衬套13与套管10的配合获得保持。
如图1至图5所示,密封组件还包括多个配置在套管10内部的第二密封部件16,每个第二密封部件16具有第二通孔,这些第二密封部件16位于第一保护衬套11与第二保护衬套13之间以形成多重密封。第二密封部件16的材质为丁晴耐油橡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包括罐体(1)、浮盘(2),浮盘(2)位于罐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浮盘(2)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
密封组件,每个通孔配合一个密封组件,定位组件穿过所述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
套管(10),套管(10)穿过所述通孔,套管(10)与浮盘(2)固定;
第一保护衬套(11),第一保护衬套(11)的一端从套管(10)的一端插入到套管(10)内部,第一保护衬套(11)的另一端位于套管(10)的外部;
第一螺母(12),第一螺母(12)上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一螺母(12)与套管(10)的一端螺纹连接后,使第一保护衬套(11)压紧在套管(10)与第一螺母(12)之间;
第二保护衬套(13),第二保护衬套(13)的一端从套管(10)的另一端插入到套管(10)内部,第二保护衬套(13)的另一端位于套管(10)的外部;
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部件(14),第一密封部件(14)位于套管(10)的外部且与第二保护衬套(13)的另一端配合;
第二螺母(15),第二螺母(15)上的内孔为台阶孔,第二螺母(15)与套管(10)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部件(14)以及第二保护衬套(13)被压紧在套管(10)与第二螺母(1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衬套(11)与第二保护衬套(13)的材质均为尼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部件(14)的材质为丁晴耐油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配置在套管(10)内部的第二密封部件(16),每个第二密封部件(16)具有第二通孔,这些第二密封部件(16)位于第一保护衬套(11)与第二保护衬套(13)之间以形成多重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部件(16)的材质为丁晴耐油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3),第一连接部件(3)固定在罐体(1)的底部;
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件(3)配合;
中间连接组件,中间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减震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定位部件(A),定位部件(A)的一端与中间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罐体(1)的顶部,定位部件(A)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螺母(12)、第一保护衬套(11)、第二保护衬套(13)、第一密封部件(14)、第二螺母(15)后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
CN202223390330.5U 2022-12-17 2022-12-17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Active CN218807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0330.5U CN218807949U (zh) 2022-12-17 2022-12-17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0330.5U CN218807949U (zh) 2022-12-17 2022-12-17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949U true CN21880794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0330.5U Active CN218807949U (zh) 2022-12-17 2022-12-17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4506B (zh) 垫圈组件
CN107387635B (zh) 一种输油管道三维吸振器
CN218807949U (zh) 浮盘的定位密封结构
KR20020053592A (ko) 쇽 업소버의 오일씰
US2477436A (en) Fluid-conducting and pressurecushioning device
CN209512989U (zh) 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油位传感器
US2344582A (en) Gasoline tank filler
CN201462004U (zh) 滚珠丝杠传动的平板阀
CN213116259U (zh) 一种翻板式浮阀
CN201377318Y (zh) 无线随钻测斜仪减震器
CN207916491U (zh) 一种减振器衬套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0033679U (zh) 具有新型油位指示结构的燃油泵总成
KR100770766B1 (ko) 공기 감쇠식 엔진 마운트
CN217713469U (zh) 一种转向减震器
CN109138984A (zh) 一种能提高随钻测井仪抗振性的减振装置
CN211008484U (zh) 一种井下抽油杆纵向振动减振短节
JP2016061316A (ja) 緩衝器
CN210637507U (zh) 一种无弹簧骨架油封
CN211106823U (zh)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CN216045639U (zh) 一种双导向防爆波消声止回阀
CN1318258C (zh) 强力抗弯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10565986U (zh) 一种离心机液态阻尼减震器结合件
CN107989556A (zh) 一种井下抽油杆纵向振动减振短节
CN214248113U (zh) 一种采用螺母体封口的单筒式减震器
CN219176861U (zh) 一种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