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6823U -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6823U
CN211106823U CN201922166470.6U CN201922166470U CN211106823U CN 211106823 U CN211106823 U CN 211106823U CN 201922166470 U CN201922166470 U CN 201922166470U CN 211106823 U CN211106823 U CN 21110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bracket
mounting hole
bushing assembl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664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广川
王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664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6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其中,上述安装接头,应用于减振系统,包括悬架结构与减振器;安装接头包括:支架与衬套总成;支架具有与悬架结构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衬套总成具有与减振器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衬套总成包括吊环与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嵌套安装于吊环中,弹性结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衬套总成与支架之间通过转轴结构转动连接,其中,转轴结构穿接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吊环与转轴结构之间发生刚性的撞击,从而降低磨损速率,提升安装接头使用寿命,还能够提高减振效果,提升车辆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减振器是车辆中常用元件之一。其中,车辆底盘用的减振器可以用来衰减悬架系统弹性元件产生的震动,提升车辆的平稳性。
由于悬架系统的冲击载荷主要来自路面,因此,用于连接减振器与悬架系统的安装接头上承受的冲击载荷往往比较直接和频繁。现有的安装接头通常采用刚性连接结构,直接将减振器与悬架系统进行连接,安装接头容易因冲击而磨损,进而导致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接头容易因冲击而磨损,进而导致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接头,应用于减振系统,所述减振系统包括悬架结构与减振器;
所述安装接头包括:支架与衬套总成;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悬架结构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衬套总成具有与所述减振器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衬套总成包括吊环与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嵌套安装于所述吊环中,所述弹性结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衬套总成与支架之间通过转轴结构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轴结构穿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沿径向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橡胶件;
所述内套管的管孔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吊环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吊环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橡胶件之间、所述内套管与所述橡胶件之间均硫化粘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吊环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并形成U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转轴结构包括相匹配的六角法兰面螺栓与六角法兰面螺母;
所述六角法兰面螺栓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与所述六角法兰面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减振系统,包括悬架结构、减振器以及上述的安装接头;
所述悬架结构包括下控制臂,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控制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减振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减振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吊环连同减振器是通过弹性结构间接连接至转轴结构和支架上的,当转轴结构和支架随悬架结构发生振动时,可以有效避免吊环与转轴结构之间发生刚性的撞击,从而降低磨损速率,提升安装接头使用寿命。此外,悬架结构产生的振动会经弹性结构吸收后再传递到吊环上,进而提高减振效果,提升车辆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与悬架结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与衬套总成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接头,应用于减振系统,所述减振系统包括悬架结构40与减振器50;所述安装接头包括:支架10与衬套总成20;所述支架10具有与所述悬架结构40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衬套总成20具有与所述减振器50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衬套总成20包括吊环21与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嵌套安装于所述吊环21中,所述弹性结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5;所述支架1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4;所述衬套总成20与支架10之间通过转轴结构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轴结构穿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5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4中。
上述悬架结构40可以是悬架控制臂等结构,例如车辆的下控制臂等。支架10具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悬架结构40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此处不做限定。减振器50可以是车辆的前减振器等,其具体的结构可以是筒式液压减振器等。衬套总成20具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可以是位于吊环21的外周壁面上,用于与减振器50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一体成型等,具体的连接方式此处亦不做限定。吊环21的内侧嵌套有弹性结构,而弹性结构上具有第一安装孔25,上述的转轴结构穿过第一安装孔25与第二安装孔14,将支架10与衬套总成20进行连接,衬套总成20可以绕上述转轴结构相对支架10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中,由于吊环21连同减振器50是通过弹性结构间接连接至转轴结构和支架10上的,当转轴结构和支架10随悬架结构40发生振动时,可以有效避免吊环21与转轴结构之间发生刚性的撞击,从而降低磨损速率,提升安装接头使用寿命。此外,悬架结构40产生的振动会经弹性结构吸收后再传递到吊环上,进而提高减振效果,提升车辆的平稳性。
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外套管22、内套管24以及沿径向连接所述外套管22与所述内套管24的橡胶件23;所述内套管24的管孔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2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套管22、橡胶件23以及内套管24可以是从外到内依次同心布置。外套管22与内套管24均可以是金属管。内套管24位于最内侧,其内部的开孔,即管孔形成了第一安装孔25,用于转轴结构的装配。
本实施例在橡胶件的径向内外两侧设置套管,能够增加弹性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降低弹性结构的装配难度。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22与所述吊环21过盈配合连接。
实际应用中,外套管22的外直径可以略大于吊环21的内直径,两种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直接进行装配,装配操作难度较低。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24的长度大于所述吊环21与所述外套管22的长度。
如图3所示,吊环21的长度与外套管22的长度大致相等,而内套管24的长度要大于前两者的长度,并且内套管24的轴向两端相对外套管22伸出,便于衬套总成整体的装配。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22与所述橡胶件23之间、所述内套管24与所述橡胶件23之间均硫化粘接。
本实施例中,外套管22与橡胶件23之间,橡胶件23与内套管24之间,均可以是通过硫化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以提升弹性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可靠度。
可选地,所述支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2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14;所述吊环21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2之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分别设于相对的两侧,而转轴结构安装至上述两固定板的第二安装孔14中,而吊环21位于两固定板之间,且吊环21中的弹性结构转动至转轴结构上。通过两侧的固定板的支撑,使得支架10与衬套总成2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
可选地,所述支架10还包括第三固定板13,所述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三固定板13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12依次连接并形成U形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13将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2进行连接,三个固定板之间共同围成U形结构,且三个固定板之间的下端部均与悬架结构40进行固定。在一个较优的实施方案中,第三固定板13垂直于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起到对支架10整体的加强作用。支架10垂直于悬架结构40,例如下控制器的上表面等。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以及第三固定板13一体冲压成型,降低了支架10的加工难度,提高了支架10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转轴结构包括相匹配的六角法兰面螺栓31与六角法兰面螺母32;所述六角法兰面螺栓31从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2,并与所述六角法兰面螺母32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六角法兰面螺栓31为细牙螺栓,上端头为六角法兰面结构,便于加工和装配,法兰面能够增大和支架10的接触面积。
六角法兰面螺母32为细牙螺母,规格和六角法兰面螺栓31相匹配,和支架10配合的端面带法兰面,能够增大和支架10的接触面积;整个六角法兰面螺母32的内螺纹顶端通过螺纹的挤压变形,形成一定的防松效果。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转轴结构还可以是销轴等结构;转轴结构与支架10相对固定,衬套总成20能够绕转轴结构发生转动。
总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接头,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装配和维修方便、可靠性能好等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减振系统,包括悬架结构40、减振器50以及上述的安装接头;
所述悬架结构40包括下控制臂,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控制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减振器50上。
本实施例中,悬架结构40与减振器50之间通过上述安装接头相连,因此能够获取上述安装接头的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减振器50为筒式液压减振器,筒式液压减振器包括储油筒,吊环21为金属圆环形结构,并焊接在储油筒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减振系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车辆可以是越野汽车、轿车等类型的车辆,上述减振系统可应用于车辆的前减振器中。通过在车辆的减振系统中应用上述安装接头,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装配和维修方便、可靠性能好等诸多优点,适合在例如越野汽车等车辆上的使用。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接头,应用于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系统包括悬架结构与减振器;
所述安装接头包括:支架与衬套总成;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悬架结构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衬套总成具有与所述减振器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衬套总成包括吊环与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嵌套安装于所述吊环中,所述弹性结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衬套总成与支架之间通过转轴结构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轴结构穿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沿径向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橡胶件;
所述内套管的管孔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吊环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吊环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橡胶件之间、所述内套管与所述橡胶件之间均硫化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吊环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并形成U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包括相匹配的六角法兰面螺栓与六角法兰面螺母;
所述六角法兰面螺栓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与所述六角法兰面螺母连接。
9.一种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结构、减振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接头;
所述悬架结构包括下控制臂,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控制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减振器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系统。
CN201922166470.6U 2019-12-05 2019-12-05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110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6470.6U CN211106823U (zh) 2019-12-05 2019-12-05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6470.6U CN211106823U (zh) 2019-12-05 2019-12-05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6823U true CN211106823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9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66470.6U Active CN211106823U (zh) 2019-12-05 2019-12-05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6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07080A (en) Plug in direct acting stabilizer bar link
EP1393936B1 (en) Upper mount assembly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CN211106823U (zh) 安装接头、减振系统及车辆
CN105351061B (zh) 汽车消声器减振安装总成
CN212979852U (zh) 一种抗扭拉杆结构及汽车
US4874185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P1065077A1 (en) Plug in direct acting stabilizer bar link
CN205970687U (zh) 摆臂后衬套总成
CN210128035U (zh) 一种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
CN111497542B (zh) 一种越野汽车后减振器装配结构和具有其的越野汽车
CN210126427U (zh) 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
CN208664875U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及安装结构
CN217969159U (zh) 一种沙滩车前悬挂摆臂
CN218197796U (zh) 锻铝式可调摆臂总成
CN217835340U (zh) 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装置及车辆
CN210881577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衬套及汽车
CN215705640U (zh) 悬置系统及车辆
CN215826604U (zh) 一种上车活动踏板及汽车
CN215096858U (zh) 衬套组件及悬置纵臂
CN220905092U (zh) 一种耐冲击汽车转向节
CN211684561U (zh) 一种稳定杆连接杆安装结构
CN212073660U (zh) 一种承载稳定的新能源汽车用倾斜式右后减振支架
CN212685222U (zh) 全地形车的发动机上悬置及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CN212447008U (zh)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CN220869943U (zh) 一种轻量化高性能减震器顶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