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008U -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008U
CN212447008U CN202021231833.6U CN202021231833U CN212447008U CN 212447008 U CN212447008 U CN 212447008U CN 202021231833 U CN202021231833 U CN 202021231833U CN 212447008 U CN212447008 U CN 212447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bush
bushing
pilot hole
threaded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1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碧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18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衬套和限位件,所述控制臂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衬套适于从所述装配孔的一端进入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设置有适配于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以阻止所述衬套从所述装配孔的两端脱出。其中,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挡圈或螺纹紧固件,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弹性挡圈或螺纹紧固件相适配的卡槽或螺纹部。通过限位件与限位部接合,既使得衬套在较低的压入力下压装到位,又有效地提升了衬套的压出力。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悬架模块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悬架模块包括双叉臂式、麦弗逊式、拖曳臂式、多连杆式等结构。不论是哪种结构,都涉及控制臂零件。控制臂按照结构可以分为直臂、三角臂和H臂等。控制臂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副车架与转向节,提供支撑和自由度。支撑主要是承受整车的重量和路面的冲击载荷,自由度主要是满足整车的四轮定位以及内外倾角的调整。
对于控制臂的连接点一般分为钢性连接、球头铰接和衬套连接。其中衬套连接使用最为广泛,具体是指先在控制臂的连接点装配衬套,再通过螺栓螺母将衬套与对扣件进行装配固定。衬套一般由橡胶和金属硫化而成,其内管是金属芯轴,用于螺栓的贯穿固定,其外管为金属或者硬塑料,用于与控制臂本体贴合或过盈装配。衬套的内外管之间的硫化橡胶提供一定的自由度,用于改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和提升整车操控性能。衬套与控制臂本体的连接起到关键的作用,衬套与控制臂本体的装配关系主要体现在压入力和压出力的大小上,其压入力和压出力是考量衬套与控制臂连接紧密程度的标准。过小的压入力会引起衬套的转动、滑动甚至脱出,从而引起整车NVH震动或者断轴。过大的压入力对控制臂本体的刚度、衬套的强度和压机的压入力要求较高,提升了生产成本和报废率。
针对现有控制臂的设计,如图1a、图1b所示,衬套100包括外管101和内管102,其中,内管102突出于外管101的两端设置。衬套100以与控制臂200过盈配合的方式被压入控制臂200的内孔201内,其部分连接点需要极大的压入力来保证整车性能的稳定。但是部分设计由于衬套本身的外管材料、衬套圆度、控制臂内孔过盈量、衬套刮边、衬套压溃等原因无法满足大压入压出力的要求。因此,衬套与控制臂本体的连接既要保证合格的压入力又要保证装配后运行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既能保证衬套合格的压入力又能保证装配后运行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包括衬套和限位件,所述控制臂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衬套适于从所述装配孔的一端进入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设置有适配于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以阻止所述衬套从所述装配孔的两端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衬套的至少一端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所述装配孔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挡圈或螺纹紧固件,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弹性挡圈或螺纹紧固件相适配的卡槽或螺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装配孔的供所述衬套进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限位部,所述装配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凸缘,以使得所述衬套限制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环形凸缘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卡槽的接合处设置为楔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紧固件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角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部接合,以固定所述螺纹紧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所述装配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i)衬套在较低的压入力下压装到位,采用限位件与装配孔上的限位部配合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衬套的压出力,满足高强度连杆类的衬套装配需求;
ii)有效减少衬套与控制臂本体的过盈量,降低压装过程中的刮边率和压溃率,降低报废成本的同时提升控制臂压出力性能;
iii)在衬套的失效状态便于衬套的压出和更换,可以降低售后换件难度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a示出了现有设计中衬套与控制臂本体的装配视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衬套与控制臂本体的分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限位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衬套组件,衬套组件包括衬套和限位件,控制臂本体的装配孔设置有适配于限位件的限位部。如图2-图3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1a,其包括控制臂本体2和衬套组件3a。其中,控制臂本体2为车辆悬架模块上的零部件,衬套组件3a包括衬套31和作为限位件的弹性挡圈32,控制臂本体2设置有装配孔21和作为限位部的卡槽23。在图3所示的装配位置,衬套31先从装配孔21的一端进入装配孔21,直至衬套31抵接于装配孔21的另一端设置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凸缘22,在衬套31压装到位后,通过将弹性挡圈32接合在装配孔21的卡槽23内,以阻止衬套31从装配孔21的两端脱出。其中,卡槽23设置在装配孔21的供衬套31进入的一端,这样,衬套31的两端分别被环形凸缘22、弹性挡圈32所限制,有效地提升了衬套31的压出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挡圈32可为图4示例性示出的Ω形的弹性挡圈。为了更好地接合弹性挡圈32和卡槽23,如图4所示,Ω形的弹性挡圈32与卡槽23的接合处设置为楔形面321,卡槽23可选地设置为适配于该楔形面321的形状,一方面使得弹性挡圈32更容易地进入到卡槽23内,另一方面增加弹性挡圈32和卡槽23的接触面积。弹性挡圈32还设置有操作孔322,该操作孔322便于操作工具(例如,卡簧钳)操作弹性挡圈32进行弹性形变,在撤去操作工具所施加的外力后,弹性挡圈32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形状,从而与卡槽23接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1b,其衬套组件3b包括衬套31和螺纹紧固件33,其中螺纹紧固件33作为限位件,相应地,控制臂本体2设置有作为限位部的螺纹部24。该实施方式中,与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衬套31同样地先从装配孔21的一端进入装配孔21,直至衬套31抵接于装配孔21的另一端设置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凸缘22,在衬套31压装到位后,通过接合螺纹紧固件33与装配孔21的螺纹部24,以阻止衬套31从装配孔21的两端脱出。其中,螺纹部24设置在装配孔21的供衬套31进入的一端,这样,衬套31的两端分别被环形凸缘22、螺纹紧固件33所限制,有效地提升了衬套31的压出力。
图7示出了螺纹紧固件33的立体图。该螺纹紧固件33设置有外螺纹331和内角孔332,外螺纹331与装配孔21的螺纹部24(装配孔21内的内螺纹)接合,以固定螺纹紧固件33。其中,螺纹紧固件33需要使用特制的工具进行操作,该工具开设有避让衬套31的端部的槽,并且该工具具有与内角孔332接合的作用面。内角孔332可选地设置为六边形内角孔(图7所示)、五边形内角孔、方形内角孔或其他多边形内角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衬套的两端都使用限位件,这样,控制臂本体2的装配孔21的两端均需要设置与限位件配合的限位部。即对于图4所示的弹性挡圈32,在衬套31压装入装配孔21的合适位置后,在衬套31的两端套设弹性挡圈32,每个弹性挡圈32都与装配孔21的卡槽23接合,因此,装配孔21在其两端设置有卡槽23。同样地,对于图7所示的螺纹紧固件33,装配孔21可在其两端设置与其接合的螺纹部24。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孔21未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凸缘22,从而衬套31可从装配孔21的任何一端进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衬套31需要在较低的压入力下压装到位,因此,衬套31与装配孔21是过盈配合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螺纹紧固件33与螺纹部24接合的限位方式,在螺纹紧固件33接合到位后,通过在螺纹紧固件33与螺纹部24接合处进行冲点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接合面,以进一步确保螺纹紧固件33不会发生自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如需更换衬套,先使得弹性挡圈32脱出卡槽23、或者使得螺纹紧固件33旋转出螺纹部24(具体地,利用工具夹住弹性挡圈32的两个操作孔322,或者利用工具的作用面与内角孔332接合来旋转出螺纹紧固件33),再在较低的压出力下使得衬套31从装配孔21中压出即可,更换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衬套31与现有设计中的衬套100相同,均包括外管和内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性挡圈32和螺纹紧固件33都是套设于衬套的内管并且在装配状态中抵接在衬套的外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包括限位件的衬套组件,并且在控制臂本体的装配孔上设置了适配于限位件的限位部,通过限位件与限位部的接合阻止了衬套从装配孔中脱出,避免了直接压装对衬套或控制臂可能造成的损坏,既使得衬套在较低的压入力下压装到位,又有效地提升了衬套的压出力。
虽然本文举例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所有这些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本文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可以根据本文的教导进行各种修改,可以采用各种等同的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上述公开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其保护范围不受在此公开的结构或设计的细节所限,除非在权利要求中另有说明。因此,上述公开的特定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替换、组合或修改,其所有的变形都落入本文公开的范围内。在缺少本文没有具体公开的任何元件或缺少本文公开的任选的部件的情况下,本文示例性公开的技术方案仍可适当地实施。

Claims (7)

1.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包括衬套和限位件,所述控制臂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衬套适于从所述装配孔的一端进入所述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设置有适配于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以阻止所述衬套从所述装配孔的两端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衬套的至少一端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件,所述装配孔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挡圈或螺纹紧固件,所述限位部为与所述弹性挡圈或螺纹紧固件相适配的卡槽或螺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供所述衬套进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限位部,所述装配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凸缘,以使得所述衬套限制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环形凸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卡槽的接合处设置为楔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角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部接合,以固定所述螺纹紧固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所述装配孔过盈配合。
CN202021231833.6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Active CN212447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833.6U CN212447008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833.6U CN212447008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008U true CN212447008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1833.6U Active CN212447008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94579A (en) Fastener and grommet assembly providing axial play
US6076840A (en) Self-locking plug-in stabilizer bar links
US5326082A (en) Self locking, snap mounted attachment device
CA2791465C (en) Rotatable bar pin bushing assembly
US7438493B2 (en) Cross axis ball and socket joint with sealing ring for cross axis sleeve ends
CN101263017B (zh) 控制臂及转向节组件
US5941511A (en) Bushing apparatus
US20070122232A1 (en) Ball joint assembly
JPWO2014192081A1 (ja) 車両用リンク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3343857A (en) Ball joint construction
US4083545A (en) Spring shackle assembly
CN109695625B (zh) 球头组件及具有该球头组件的车辆
US2232397A (en) Individual wheel springing
CN212447008U (zh) 一种控制臂衬套装配组件
US20030053853A1 (en) Inner tie rod to relay rod fastening and adjustment system
US11801723B2 (en) Suspension mount
US10302167B2 (en) Piston design with increased lateral strength
US20030133744A1 (en) Ball joint with dual tapered connection
JP4326191B2 (ja) ピン型保持器
US20050035566A1 (en) Stabilizer bar integrated end link
CN219214622U (zh) 后轴节总成
CN206608459U (zh) 摆臂球销总成
JP3412480B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US3006672A (en) Resilient mounting means for pivotal connection
CN212407281U (zh) 一种防松螺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