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4622U - 后轴节总成 - Google Patents

后轴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4622U
CN219214622U CN202320118901.5U CN202320118901U CN219214622U CN 219214622 U CN219214622 U CN 219214622U CN 202320118901 U CN202320118901 U CN 202320118901U CN 219214622 U CN219214622 U CN 219214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ear axle
axle joint
mounting hole
join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89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广三
董俊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89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4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4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4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轴节总成,所述后轴节总成包括:后轴节本体,所述后轴节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一套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后轴节本体可拆卸连接;衬套,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径向内侧,所述衬套用于连接车辆的下摆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轴节总成,通过设置第一套管,衬套安装在第一套管后可拆卸连接在后轴节本体上,当需要更换衬套时,可以轻松地从后轴节本体上拆下第一套管,从而便于更换衬套,大大提高了衬套的拆卸便利性。

Description

后轴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轴节总成。
背景技术
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紧凑,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普遍应用在轿车后悬架。其中后轴节衬套,负责连接后下摆臂以及后轴节,承受着多变的载荷,影响操控性能以及舒适性能,是独立悬架中关键的安全零部件之一。由于后轴节通常安装有衬套以及连接着众多的悬架摆臂件,从车辆上拆卸后轴节非常麻烦,并且拆卸后再安装容易损坏后轴节,因此提升拆装便利性以及零件可靠性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后轴节总成,所述后轴节总成可以实现衬套的高效率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轴节总成包括:后轴节本体,所述后轴节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一套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后轴节本体可拆卸连接;衬套,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径向内侧,所述衬套用于连接车辆的下摆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轴节总成,通过设置第一套管,衬套安装在第一套管后可拆卸连接在后轴节本体上,当需要更换衬套时,可以轻松地从后轴节本体上拆下第一套管,从而便于更换衬套,大大提高了衬套的拆卸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套管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套管螺纹连接至所述后轴节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上的一端形成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第一套管的周向延伸为环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一凸台的外轮廓为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轴节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后轴节总成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后轴节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面上形成有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减振器的第三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管为钢材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壁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压筋,所述压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筋沿所述第二套管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压筋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壁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管包括在轴向上相连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所述压筋形成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管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形成于所述第一管段的背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向外延伸且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第二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开口一端的周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管的内侧限定出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在所述连接孔的轴向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三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承总成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的爆炸图;
图6是减震器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连接的爆炸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第二套管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第二套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后轴节总成;
10、后轴节本体;11、第一安装孔;111、第一螺纹;12、第二安装孔;
20、第一套管;21、第二螺纹;22、第一凸台;23、衬套;
30、第二套管;31、压筋;32、第一管段;33、第二管段;34、第二凸台;35、连接孔;36、第一孔段;37、第二孔段;38、第三螺纹;
40、紧固件;
50、下摆臂;
60、减震器;
70、上摆臂;
80、拖曳臂;
90、前束控制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100。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100,包括:后轴节本体10、第一套管20和衬套23。
后轴节本体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第一套管20为中空管状,第一套管20设于第一安装孔11内并与后轴节本体10可拆卸连接,衬套23固定于第一套管20的径向内侧,衬套23用于连接车辆的下摆臂50。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上多个连接机构连接在后轴节总成100上,将后轴节总成100从车身上拆卸下来,需要将这些连接结构从车身上拆除,工序非常麻烦,并且反复拆装大大提高了后轴节总成100的故障率,从而降低后轴节总成100的使用寿命。其中,后轴节本体10和下摆臂50之间需要连接衬套23,以通过衬套23对下摆臂50起到减振作用和对下摆臂50限位,现有技术中将衬套23直接压装在后轴节本体10上,在需要更换衬套23时,需要将整个后轴节总成100拆卸下来,操作极其不方便,并且容易损伤后轴节总成100。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套管20,利用第一套管20作为连接中介,与后轴节本体10可拆卸连接,将衬套23固定在第一套管20径向内侧,然后将第一套管20可拆卸连接在后轴节本体10上,这样,实现了衬套23在后轴节本体10上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现实使用中,当需要更换衬套23时,从后轴节本体10上拆卸下来第一套管20,然后更换第一套管20内的衬套23。由此,可以方便快捷地更换衬套23,在车企新车型开发过程中,第一套管20中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衬套23,实现不同尺寸的衬套23快速更换,从而大大降低开发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100,通过设置第一套管20,将衬套23安装在第一套管20内,使第一套管20可拆卸连接在后轴节本体10上,当需要更换衬套23时,可以轻松地从后轴节本体10上拆下第一套管20更换衬套23,实现在不需要拆卸后轴节本体10的情况下更换衬套23,提升更换衬套23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衬套23的拆卸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螺纹111,第一套管20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螺纹21,第一螺纹111与第二螺纹21相配合以将第一套管20螺纹连接至后轴节本体10。螺纹连接连接稳定,操作简单,同时螺纹连接还具有导向作用,第一套管20和第一安装孔11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固定连接,同时连接后的位置精度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套管20的轴向上的一端(例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套管20的后端)形成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一凸台22,第一凸台22沿第一套管20的周向延伸为环形,在垂直于第一套管20的轴向的投影平面内,第一凸台22的外轮廓为多边形。通过设置第一凸台22,在第一凸台22接触到后轴节本体10时,第一套管20无法在第一安装孔11中继续拧入,此时第一套管20在第一安装孔11内安装到位,保证第一套管20在第一安装孔11内安装的位置精度,通过将第一凸台22设置为环形,可以保证第一凸台22与后轴节本体10接触时受到的力均匀分布,保证第一套管20在第一安装孔11的安装精度,通过将第一凸台22外轮廓设为多边形,在安装时,第一凸台22上就有多个安装工具施加作用力的作用点,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例如,第一凸台22的外轮廓可以为六边形,现实中最常使用的为六角套筒扳手,通过第一凸台22的外轮廓设置为六边形,便于在日常使用中找到合适的拆卸、安装工具。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3与第一套管20的内壁面过盈配合。这样,衬套23在第一套管20内的固定连接更加稳固,同时衬套23与第一套管20的内壁面之间没有间隙,当下摆臂50的连接处在衬套23处有位移时,通过衬套23与第一套管20抵接,从而使得位移被限制,进而实现衬套23对下摆臂50的限位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避免衬套23对第一套管20内壁面撞击而产生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衬套23压装在第一套管20内,压装操作简单、快捷,通过压装将衬套23安装在第一套管20内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后轴节本体1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2,后轴节总成100还包括:第二套管30,第二套管30设于第二安装孔12内并与后轴节本体10固定连接,第二套管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用于通过紧固件40连接减振器的第三螺纹38。
在车辆生产时,考虑到整车燃油经济性,会避免车辆重量较大,一些零部件会使用铝合金等密度较低的材料。使用螺纹连接的部件,螺纹连接处的螺纹之间相互施加作用力并锁死,实现固定连接的效果,如果直接在铝合金材质的后轴节本体10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处的材料强度较低,多次拆卸后螺纹容易损坏,从而造成螺纹滑牙,无法正常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套管30,在第二套管30内壁面设置第三螺纹38,并将第二套管30固定连接在后轴节本体10上,减振件通过紧固件40和第二套管30内壁面的第三螺纹38配合,固定连接在后轴节本体10上,优选地,第二套管30材料的强度高于后轴节本体10,这样相比较在后轴节本体10上直接设置螺纹孔,有效地提升了第三螺纹38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轴节本体10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化学稳定性强,可以有效避免化学腐蚀,同时铝合金材质密度降低,通过将后轴节本体10设置为铝合金材质,可以提高后轴节本体10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实现车辆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管30为钢材质件。钢材质件强度较高,不易产生形变,通过将第二套管30设置为钢材质件,在第二套管30设置的第三螺纹38强度更高,这样,在紧固件40从第三螺纹38处多次拆卸时,螺纹不易损坏,大大提升了第三螺纹38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有效限制紧固件40的位移,从而保证减震器60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管30与第二安装孔12的周壁过盈配合。这样,使得第二套管30与第二安装孔12连接更紧固,同时,第二套管30与第二安装孔12之间没有间隙,第二套管30和第二安装孔12的周壁之间直接抵接接触,当减震器60作用力施加在第二套管30上时,直接由第二套管30将力传递到后轴节本体10上,后轴节本体10上可以直接产生反作用力通过第二套管30传递到减震器60上,保证减震器60减震效果,同时避免第二套管30对第二安装孔12内壁撞击而产生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管30压装在第二安装孔12中,压装操作简单、快捷,通过压装将第二套管30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中,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套管3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压筋31,压筋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筋31沿第二套管30的周向间隔布置,压筋31与第二安装孔12的周壁抵接。由此,第二套管30与第二安装孔12有多个接触点,当第二套管30受到外力作用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2有旋转趋势时,每个压筋31与第二安装孔12都会产生一个摩擦力对抗带来旋转趋势的力,从而有效防止第二套管30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2旋转,保证第二套管30在第二安装孔12内的稳固性。
例如,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压筋31可以形成为滚花,滚花可以很好的防止第二套管30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2的周壁旋转,并且滚花加工工艺简单、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套管30包括在轴向上相连的第一管段32和第二管段33,第一管段32位于第二管段33的朝向第二安装孔12的开口的一侧(例如图7中所示的第二管段33的右侧),第一管段32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33的外径,压筋31形成于第一管段32的外侧表面,其中,第一管段32通过压筋31与第二安装孔12过盈配合,第二管段33与第二安装孔12间隙配合。通过第一管段32的外径大于第二管段33的外径,在第二套管30压装在第二安装孔12中的过程中,先将第二管段33伸入第二安装孔12中,在第二管段33的引导下,第一管段32逐渐被压入第二安装孔12内,由此,使得第二套管30更加方便的压入第二安装孔12,通过在第一管段32外侧表面上设置压筋31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套管30相对于第二安装孔12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套管30在第二安装孔12内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套管30还包括第二凸台34,第二凸台34形成于第一管段32的背离第二管段33的一端(例如图7中所示的第一管段32的右端),第二凸台34沿第一管段32的径向向外延伸且沿第一管段32的周向延伸为环形,第二凸台34抵接在第二安装孔12的开口一端的周沿。当第二套管30在第二安装孔12内压装到位时,第二凸台34抵接在第二安装孔12的开口一端的周沿上,阻止第二套管30继续被压装在第二安装孔12内,保证第二套管30在第二安装孔12内的位置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中所示,第二套管30的内侧限定出连接孔35,连接孔35包括在连接孔35的轴向相连的第一孔段36和第二孔段37,第一孔段36位于第二孔段37的朝向第二安装孔12的底壁的一侧,第三螺纹38形成于第一孔段36的内壁面上,第二孔段37的直径大于第一孔段36的直径。在使用紧固件40连接第二套管30与减震器60时,紧固件40穿过减震器60上的安装孔和第二套管30内侧的连接孔35,在紧固件40穿过连接孔35的过程中,紧固件40从第二孔段37伸入,由第二孔段37导向拧入第一孔段36,紧固件40上的螺纹与第一孔段36的第三螺纹38锁住,实现紧固件40与第二套管30的固定连接,由此实现第二套管30与减震器60的连接,从而实现减震器60在后轴节本体10上的连接,通过将第二孔段37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一孔段36直径,可以使紧固件40更加轻松的伸入连接孔35,通过在第一孔端内壁面上设置第三螺纹38,实现紧固件40与连接孔35的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减震器60与后轴节本体10的固定连接。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承总成的车辆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摆臂70、拖曳臂80、前束控制臂90、下摆臂50、减振器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轴节总成100。
其中,后轴节总成100包括:后轴节本体10、第一套管20、衬套23和第二套管30。具体地,后轴节本体10上形成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1的轴线沿前后延伸,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沿左右延伸。
在装配时,衬套23通过压装压入第一套管20中,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螺纹111,第一套管20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螺纹21,第一套管20拧入第一安装孔11内,通过第一螺纹111和第二螺纹21相互咬合实现在后轴节本体10与第一套管20和衬套23的安装,然后,螺栓穿过下摆臂50上的安装孔和衬套23将下摆臂50连接在后轴节本体10上,从而实现下摆臂50在后轴节总成100的装配。
第二套管30通过压装压入后轴节本体10上的第二安装孔12中,第二套管30的连接孔35设有第三螺纹38,紧固件40穿过减震器60上的安装孔然后拧入第二套管30的连接孔35中,通过紧固件40上的螺纹和第三螺纹38咬合实现紧固件40与第二套管30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减震器60在后轴节本体10上的连接。
上摆臂70通过螺栓穿设上摆臂70上的安装孔和后轴节本体10上对应的上摆臂70安装孔实现在后轴节本体10上的连接。拖曳臂80通过螺栓穿设拖曳臂80上的安装孔和后轴节本体10上对应的拖曳臂80安装孔实现在后轴节本体10上的连接。前束控制臂90通过螺栓穿设前束控制臂90上的安装孔和后轴节本体10上对应的前束控制臂90安装孔实现在后轴节本体10上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轴节本体,所述后轴节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为中空管状,所述第一套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后轴节本体可拆卸连接;
衬套,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径向内侧,所述衬套用于连接车辆的下摆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套管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套管螺纹连接至所述后轴节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上的一端形成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第一套管的周向延伸为环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一凸台的外轮廓为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节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后轴节总成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后轴节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面上形成有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减振器的第三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为钢材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壁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压筋,所述压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筋沿所述第二套管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压筋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周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包括在轴向上相连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所述压筋形成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形成于所述第一管段的背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径向向外延伸且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第二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开口一端的周沿。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侧限定出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在所述连接孔的轴向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底壁的一侧,所述第三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
CN202320118901.5U 2023-01-30 2023-01-30 后轴节总成 Active CN219214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8901.5U CN219214622U (zh) 2023-01-30 2023-01-30 后轴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8901.5U CN219214622U (zh) 2023-01-30 2023-01-30 后轴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4622U true CN219214622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9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8901.5U Active CN219214622U (zh) 2023-01-30 2023-01-30 后轴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4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1186B2 (ja) 複合材ホイール用のセンターロック取付構造
CN219214622U (zh) 后轴节总成
US20120056398A1 (en) Semi-trailer axle and suspension connecting structure
US7111850B2 (en) Wheeled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oscillating axle and a pair of cylinders for blocking the axle
CN201165815Y (zh) 一种新型安装结构的车门铰链
CN114352650B (zh) 一种公母阶梯轴、双轴互扼铰接连接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13393113U (zh) 一种铝合金传动轴中间支承连接结构、传动轴及车辆
CN210178775U (zh) 一种实用型加固紧定套
CN112128212A (zh) 一种铝合金传动轴中间支承连接结构、传动轴及车辆
CN210082855U (zh) 扭力梁悬架及车辆
CA1149832A (en) Spigot joint
CN101709736B (zh) 一种螺母
CN212447009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
CN20155475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轮胎螺母
CN217994051U (zh) 连接杆总成及车辆
CN201636174U (zh) 一种螺母
CN215444712U (zh) 一种商用车前端大支架举升油缸螺栓销的分体式结构
CN219191846U (zh) 一种推力杆及悬架系统
CN211684561U (zh) 一种稳定杆连接杆安装结构
CN216374722U (zh) 一种汽车转向直拉杆
CN215201824U (zh) 轴衬安装用转换接头
CN213899522U (zh) 一种防旋转管连接装置
CN212313218U (zh) 一种平衡轴支架
CN219821150U (zh) 一种拖臂衬套可调整的扭力梁结构及汽车
CN201730925U (zh) 一种新型轮胎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