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8317U -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8317U
CN218798317U CN202223140560.6U CN202223140560U CN218798317U CN 218798317 U CN218798317 U CN 218798317U CN 202223140560 U CN202223140560 U CN 202223140560U CN 218798317 U CN218798317 U CN 21879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hole
heat exchange
vertical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05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楠
李楠
王振清
于翠翠
苏海
史亮
毛涛
蒋燕刚
叶贵清
刘宝贵
汤一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Lianyou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Lianyou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Lianyou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Lianyou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05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换热管采用矫直机矫正时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本申请包括底座,底座内部安装有立框,立框内安装有垂直滑块,垂直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调整丝杆,垂直滑块上设置有水平滑块,水平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调整丝杆;水平滑块上装有拉拔模;底座的外侧安装有风干组件;本申请采用底座‑垂直滑块‑水平滑块‑拉拔模‑调整丝杆‑风干组件组成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适用性广,可对不同外径尺寸的产品正圆,加工过程稳定,产品外径尺寸一致性好,产品正圆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同时,减少了加工时间,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介质之间热量交换的节能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冶金等行业。换热器主要用于热量交换的元件为换热管,换热管两端与管板连接。换热管若有弯曲将严重影响换热器的组装,因此对换热管的矫直尤为重要。
现有换热管的整形方式采用离线矫直,需要周转、搬运产品,由操作者将产品依次送入矫直机中,完成正圆,既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且受设备加工精度影响,易造成产品外径出现超差,从而对矫直结果造成影响,产品质量一致性差。另外,在换热管进入矫直机前,若换热管前端未放正,则很可能导致换热管后端出现摆动,易对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换热管采用矫直机矫正时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造管机工作台上;
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立框,所述立框内安装有垂直滑块,所述垂直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调整丝杆,所述第一调整丝杆贯穿所述立框的顶部;所述垂直滑块上设置有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调整丝杆,所述第二调整丝杆贯穿所述底座的侧部;
所述水平滑块上装有拉拔模座和位于所述拉拔模座上部的拉拔模压块,所述拉拔模座与拉拔模压块之间设置有拉拔模;所述垂直滑块、水平滑块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拉拔模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底座的外侧安装有与所述垂直滑块平行设置的风干组件。
可选地,所述立框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垂直滑块的上部开设有第一T形孔,所述第一调整丝杆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T形孔适配的第一倒T形件;所述水平滑块的侧部开设有第二T形孔,所述第二调整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T形孔适配的第二倒T形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整丝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二调整丝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手轮。
可选地,所述水平滑块通过水平滑轨框安装在所述垂直滑块上。
可选地,还包括端板和压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立框的外侧,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水平滑轨框的外侧,且通过第二螺钉依次贯穿压板、水平滑轨框、垂直滑块及端板。
可选地,所述拉拔模座和所述水平滑块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拉拔模压块通过第四螺钉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前立板、后立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底板;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拉拔模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水平方向上,所述风干组件固定在所述后立板的外侧;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调整丝杆穿过所述第五通孔。
可选地,所述风干组件包括内套、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所述内套的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内套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后立板外侧;所述O型密封圈的上部设置有气路阀门,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气路阀门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套中部贯通的第七通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与所述后立板的外侧均通过第七螺钉固定连接,安装架的中部与所述O型密封圈的一侧通过第八螺钉固定连接,O型密封圈另一侧与所述内套的端部通过第九螺钉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底座-垂直滑块-水平滑块-拉拔模(胎具)-调整丝杆(第一调整丝杆、第二调整丝杆)-风干组件组成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适用性广,可对不同外径尺寸的产品正圆,加工过程稳定,产品外径尺寸一致性好,无超差,产品正圆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本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的机构主体部件均为外购件,在更换产品规格时,只更换胎具即可,省时省力,减少了加工时间,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申请胎具材质为聚晶,具有高硬度,耐磨使用寿命长,在更换产品规格时,只更换胎具,即可形成对不同外径尺寸产品等壁空拉正圆,产品正圆效率提高。
3、本申请与传统矫直相比较,安全性高,减少了人员与管坯的接触次数,有效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在垂直滑块、水平滑块及端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一和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1中在垂直滑块、水平滑块及端板连接处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分解示意图一(不带第一调整丝杆、第二调整丝杆);
图7为图4中的分解示意图二(不带第一调整丝杆、第二调整丝杆);
图8为图6中拉拔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水平滑块与及水平滑轨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垂直滑块及立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一手轮处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手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风干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一(带后立板)和结构示意图二(不带后立板);
图12为图1中风干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01、前立板;1011、第三通孔;102、后立板;1021、第四通孔;103、左立板;1031、第五通孔;1032、螺塞;104、右立板;1041、第六通孔;105、底板;106、凹槽;2、立框;3、垂直滑块;301、第一T形孔;302、第一通孔;4、第一调整丝杆;401、第一倒T形件;5、第一手轮;6、水平滑块;601、第二T形孔;602、第二通孔;7、第二调整丝杆;701、第二倒T形件;8、第二手轮;9、水平滑轨框;10、端板;
11、拉拔模座;12、拉拔模压块;13、拉拔模;131、中心孔;14、风干组件;141、安装架;1411、第七通孔;142、外座;143、内套;1431、中心轴孔;144、O型密封圈;1441、通气孔;145、气路阀门;15、第一螺钉;16、第二螺钉;17、第三螺钉;18、第四螺钉;19、第五螺钉;20、第六螺钉;21、第七螺钉;22、第八螺钉;23、第九螺钉;24、第一平垫;25、第一平垫圈;26、第一弹簧垫圈;27、第二平垫;28、第二平垫圈;29、第二弹簧垫圈;30、第三平垫圈;31、第三弹簧垫圈;3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如图1-图7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在造管机工作台上,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底座1内部安装有立框2,立框2内安装有垂直滑块3,垂直滑块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调整丝杆4,第一调整丝杆4贯穿立框2的顶部;垂直滑块3上设置有水平滑块6,水平滑块6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调整丝杆7,第二调整丝杆7贯穿底座1的侧部;
水平滑块6上装有拉拔模座11和位于拉拔模座11上部的拉拔模压块12,拉拔模座11与拉拔模压块12之间设置有拉拔模13,拉拔模13的中部为沿轴向贯通的圆柱形结构,其中心孔131为沿中间向两侧对称设置的锥形孔(参见图8),其中拉拔模座11也称胎具座,拉拔模压块12称胎具压块,拉拔模13称胎具;垂直滑块3、水平滑块6上分别开设有与拉拔模13贯通的第一通孔302、第二通孔602;底座1的外侧安装有与垂直滑块3平行设置的风干组件14。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座1包括前立板101、后立板102、左立板103、右立板104和底板105;前立板101、后立板102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1011、第四通孔1021,拉拔模13位于第三通孔1011、第四通孔1021的水平方向上,风干组件14固定在后立板102的外侧;左立板103、右立板104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五通孔1031、第六通孔1041,第二调整丝杆7穿过第五通孔1031。
优选地,如图9所示,垂直滑块3的左、右面与立框2的左、右内侧壁连接,垂直滑块3的上、下面分别与立框2的上、下内侧壁存在间距;水平滑块6通过水平滑轨框9安装在垂直滑块3上,且水平滑块6安装在水平滑轨框9内侧,第二调整丝杆7依次贯穿底座1的左立板103、水平滑轨框9的侧板后与水平滑块6连接;水平滑块6的上、下面与水平滑轨框9上、下内侧壁连接,水平滑块6的两侧面分别与水平滑轨框9的左、右内侧壁存在间距。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图7所示,还包括端板10和压板32,端板10设置在立框2的外侧(远离拉拔模13的一侧),压板32设置在水平滑轨框9的外侧(靠近拉拔模13的一侧),且通过第二螺钉16依次贯穿压板32、水平滑轨框9、垂直滑块3及端板10;端板10和压板32分别开设有与拉拔模13贯通的通孔。
优选地,拉拔模座11和水平滑块6通过第三螺钉17固定连接,拉拔模座11与拉拔模压块12通过第四螺钉18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3所示,底座1中间的两侧(具体是左立板103、右立板104的内侧)设置凹槽106,凹槽106内用于放置立框2,立框2通过第一螺钉15与底座1固定连接;底座1外侧与第一螺钉15端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平垫圈30、第三弹簧垫圈31,如图10所示。
优选地,垂直滑块3的上部开设有第一T形孔301,第一调整丝杆4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一T形孔301适配的第一倒T形件401;水平滑块6的侧部开设有第二T形孔601,第二调整丝杆7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T形孔601适配的第二倒T形件701。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0所示,第一调整丝杆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手轮5,且第一调整丝杆4与第一手轮5通过第五螺钉19固定连接;第二调整丝杆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手轮8,且第二调整丝杆7与第二手轮8通过第六螺钉20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0所示,第一手轮5顶部与第五螺钉19端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平垫24、第一平垫圈25、第一弹簧垫圈26,第二手轮8侧部与第六螺钉20端部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平垫27、第二平垫圈28、第二弹簧垫圈29。
优选地,如图11、图12所示,风干组件14包括内套143、O型密封圈144,O型密封圈144设置内套143的外侧,且一端与内套143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架141固定在后立板102外侧;O型密封圈144的上部设置有气路阀门145,内部开设有与气路阀门145贯通的通气孔1441,气路阀门145接气源;安装架141上开设有上开设有第七通孔1411,内套143的中部开设有中心轴孔1431,第七通孔1411与中心轴孔1431贯通。
进一步优选地,安装架141的两侧与后立板102的外侧均通过第七螺钉21固定连接,安装架141的中部为向外凸出的外座142,外座142与O型密封圈144的一侧通过第八螺钉22固定连接,O型密封圈144另一侧与内套143的端部通过第九螺钉23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3所示,拉拔模13的上方装有喷淋装置(未列出),用于降温,底座1的左立板103底部装有螺塞1032,用于溢流。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螺钉15、第二螺钉16、第三螺钉17、第四螺钉18、第五螺钉19、第六螺钉20及第七螺钉21均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时,风干组件14通过气路阀门145接入压缩空气,吹去管坯表面残留的冷却液,当加工产品(管坯)出现弯曲时,通过用第一手轮5、第二手轮8分别调整垂直滑块3、水平滑块6的位置,将拉拔模13(胎具)调向抑制管坯弓起点的方向,使拉拔模13中心线与管坯中心线一致,管坯在造管机成型力推动下低速进入拉拔模13内,待管坯穿过拉拔模13后,逐步提高造管机的速度,达到设定值,完成在线圆管(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过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造管机工作台上;
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立框,所述立框内安装有垂直滑块,所述垂直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调整丝杆,所述第一调整丝杆贯穿所述立框的顶部;所述垂直滑块上设置有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调整丝杆,所述第二调整丝杆贯穿所述底座的侧部;
所述水平滑块上装有拉拔模座和位于所述拉拔模座上部的拉拔模压块,所述拉拔模座与拉拔模压块之间设置有拉拔模;所述垂直滑块、水平滑块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拉拔模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底座的外侧安装有与所述垂直滑块平行设置的风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框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滑块的上部开设有第一T形孔,所述第一调整丝杆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T形孔适配的第一倒T形件;所述水平滑块的侧部开设有第二T形孔,所述第二调整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T形孔适配的第二倒T形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丝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二调整丝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手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块通过水平滑轨框安装在所述垂直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板和压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立框的外侧,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水平滑轨框的外侧,且通过第二螺钉依次贯穿压板、水平滑轨框、垂直滑块及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模座和所述水平滑块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拉拔模压块通过第四螺钉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前立板、后立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底板;所述前立板、后立板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拉拔模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水平方向上,所述风干组件固定在所述后立板的外侧;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调整丝杆穿过所述第五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组件包括内套、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所述内套的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内套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后立板外侧;所述O型密封圈的上部设置有气路阀门,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气路阀门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套中部贯通的第七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与所述后立板的外侧均通过第七螺钉固定连接,安装架的中部与所述O型密封圈的一侧通过第八螺钉固定连接,O型密封圈另一侧与所述内套的端部通过第九螺钉固定连接。
CN202223140560.6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Active CN21879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0560.6U CN218798317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0560.6U CN218798317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8317U true CN21879831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0560.6U Active CN218798317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8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98317U (zh)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CN208245639U (zh) 冷凝器铜管用气体胀管机
CN107498200B (zh) 一种电子节气门阀体、扇形齿轮激光焊接工装
CN211205639U (zh) 核心部件测漏万用工装
CN108421911A (zh) 冷凝器铜管用气体胀管机
CN201350550Y (zh) 适用于不同机型的活塞环装配机构
CN207464755U (zh) 一种液压螺栓活塞柱加工夹具工装
CN105921651A (zh) 一种高温合金高筒薄壁环形件的辗制方法
CN201988635U (zh) 中冷器多品种主片冲孔模
CN204657371U (zh) 同轴渐缩管节锻压模
CN204657373U (zh) 偏心渐缩管节锻压模
CN213378809U (zh) 管件弯曲成型模具
CN205085283U (zh) 一种管件缩口模
CN105033135B (zh) 一种高压油管接头的冷镦成型方法
CN210450615U (zh) 一种不锈钢双卡压可调直接头及三通头生产模具
CN204221443U (zh) 用于差速器半轴齿轮外花键插削夹具
CN104154684B (zh) 一种分配器及加工分配器的工艺方法
CN210702123U (zh) 一种无缝钢管整圆模具
CN203944685U (zh) 油管折弯的装置
CN108772503B (zh) 一种用于加工活塞环内沉量的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4123346U (zh) 一种拆卸汽车转向拉杠球头的专用工具
CN103341559B (zh) 用于金属管口成型的冲压模具
CN203437440U (zh) 无缝方管挤压模具
CN207616198U (zh) 防变形柔性心轴
CN117840543B (zh) 一种用于陶瓷与金属钎焊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