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0525U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0525U
CN218790525U CN202222732901.2U CN202222732901U CN218790525U CN 218790525 U CN218790525 U CN 218790525U CN 202222732901 U CN202222732901 U CN 202222732901U CN 218790525 U CN218790525 U CN 218790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driving
atomizing
heating un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29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革文
周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hai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hai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hai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hai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29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0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0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0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雾化模块包括有加热单元和注液单元,加热单元用于将雾化介质加热至雾化,注液单元包括有储液筒和活塞,储液筒连通加热单元,活塞可滑动地容置于储液筒内,且用于将储液筒内的雾化介质推进至加热单元;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有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滑动;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单元和驱动组件电连接。通过设置活塞和储液筒,可以将雾化介质推送至加热单元内,有利于雾化介质的传输,当雾化介质粘度较高时,也可以很顺畅地将雾化介质推送至加热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雾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雾化加热方式被开发出来。现有雾化技术一般通过电阻加热线路方式,通过高温对雾化介质进行加热,使雾化介质雾化。但是在对高粘度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的过程中,高粘度液体存在输送困难的问题,现有技术一般利用高比表面材料诸如玻纤绳,吸油棉或多孔陶瓷等通过毛细作用将液体导入到加热元件上对液体进行加热雾化。然而对于高粘度液体,其导液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能够将高粘度液体顺利输送至加热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雾化模块包括有加热单元和注液单元,加热单元用于将雾化介质加热至雾化,注液单元包括有储液筒和活塞,储液筒连通加热单元,活塞可滑动地容置于储液筒内,且用于将储液筒内的雾化介质推进至加热单元;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有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滑动;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单元和驱动组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活塞和储液筒,可以将雾化介质推送至加热单元内,有利于雾化介质的传输,当雾化介质粘度较高时,也可以很顺畅地将雾化介质推送至加热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驱动组件包括有推进件、螺杆和驱动件,推进件连接于活塞,螺杆与推进件螺纹连接,且连接于驱动件的驱动端,驱动件用于带动螺杆转动,以驱动推进件带动活塞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驱动组件还包括有导电片,导电片设置在活塞靠近推进件的表面,推进件靠近活塞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接触导电片的接触电极,接触电极和导电片接触时,控制组件能够接收到电信号,以确定推进件与活塞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控制组件还包括有第一霍尔传感器、第二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体,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在活塞移动的方向上间隔分布,且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磁性体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当驱动组件带动活塞移动时,磁性体能够移动,以改变第一霍尔传感器和第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输出信号推算储液筒内的雾化介质的余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有吸嘴盖,吸嘴盖套接于雾化模块背离驱动控制模块的一端外侧,且在吸嘴盖和加热单元之间形成有储烟腔,吸嘴盖上开设有连通储烟腔的吸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壳体,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和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形成有允许气体通过第一通道,雾化模块上形成有连通第一通道和储烟腔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储烟腔形成吸气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有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设置在吸气通道,且气流传感器与控制组件电连接,以使控制组件能够接收气流传感器发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驱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加热单元包括有喷嘴片、加热片和垫片,垫片设置在加热片和喷嘴片之间,垫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在加热片、喷嘴片和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雾化腔,喷嘴片上开设有连通雾化腔的雾化孔,且雾化腔连通于储液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加热单元还包括有固定架和压环,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加热片、垫片和喷嘴片依次叠放在第一容纳槽内,压环套接在第一容纳槽内,且位于喷嘴片背离垫片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加热单元还包括有承托件,承托件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固定架容置于第二容纳槽,承托件套接于吸嘴盖内,且喷嘴片面向于储烟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电子雾化装置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模块和吸嘴盖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雾化模块和吸嘴盖的分解图;
图7为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只含部分结构)。
附图标记:
加热单元100;喷嘴片110;雾化孔111;加热片120;垫片130;第一通孔131;雾化腔140;固定架150;第一容纳槽151;压环160;承托件170;第二容纳槽171;第二通孔172;吸嘴盖180;吸孔181;储烟腔182;
注液单元200;储液筒210;活塞220;固定塞230;供液管240;
驱动组件300;推进件310;螺杆320;驱动件330;导电片340;接触电极350;
第一霍尔传感器410;第二霍尔传感器420;磁性体430;
气流传感器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参照附图1至附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
参照图1、图3、图5和图7,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雾化模块包括有加热单元100和注液单元200,加热单元100用于将雾化介质加热至雾化,注液单元200包括有储液筒210和活塞220,储液筒210连通加热单元100,活塞220可滑动地容置于储液筒210内,且用于将储液筒210内的雾化介质推进至加热单元100;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有驱动组件300和控制组件,驱动组件300的驱动端与活塞220连接,以带动活塞220滑动;控制组件分别与加热单元100和驱动组件300电连接。
通过设置活塞220和储液筒210,可以将雾化介质推送至加热单元100内,有利于雾化介质的传输,当雾化介质粘度较高时,也可以很顺畅地将雾化介质推送至加热单元100。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300包括有推进件310、螺杆320和驱动件330,推进件310连接于活塞220,螺杆320与推进件310螺纹连接,且连接于驱动件330的驱动端,驱动件330用于带动螺杆320转动,以驱动推进件310带动活塞220移动。结合图5、图6和图7,具体地,螺杆320穿设于推进件310,并与推进件310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300还包括有导电片340,导电片340设置在活塞220靠近推进件310的表面,推进件310靠近活塞220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接触导电片340的接触电极350,接触电极350和导电片340接触时,控制组件能够接收到电信号,以确定推进件310与活塞220连接。接触电极350和导电片340接触时能够形成回路,连通的回路能产生电信号。结合图3和图7,具体地,为了拆装方便,将推进件310和活塞220设计成可拆分的,在组装之后,需要确定推进件310和活塞220是否正确连接,通过设置导电片340和接触电极350可以快捷地确定推进件310和活塞220是否正确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组件还包括有第一霍尔传感器410、第二霍尔传感器420和磁性体430,第一霍尔传感器410和第二霍尔传感器420在活塞220移动的方向上间隔分布,且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磁性体430设置在驱动组件300上,当驱动组件300带动活塞220移动时,磁性体430能够移动,以改变第一霍尔传感器410和第二霍尔传感器420的输出信号,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输出信号推算储液筒210内的雾化介质的余量。结合图5和图7,具体地,且当推进件310带动活塞220移动至储液筒210靠近加热片120的一端时,磁性体430与第一霍尔传感器410平齐,当推进杆带动活塞220移动至储液筒210远离加热片120的一端时,磁性体430与第二霍尔传感器420平齐。通过设置第一霍尔传感器410、第二霍尔传感器420和磁性体430可以探知活塞220的位置,从而推算出储液筒210中雾化介质的使用情况,以免出现雾化介质使用完后,加热片120还在加热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有吸嘴盖180,吸嘴盖180套接于雾化模块背离驱动控制模块的一端外侧,且在吸嘴盖180和加热单元100之间形成有储烟腔182,吸嘴盖180上开设有连通储烟腔182的吸孔181。通过这样设置,使得雾化后的雾化介质暂存在储烟腔内,并能够通过吸孔181定向排出储烟腔。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壳体,驱动组件300和控制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和驱动组件300和控制组件之间形成有允许气体通过第一通道,雾化模块上形成有连通第一通道和容纳腔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容纳腔形成吸气通道。通过这样设置,使用者可以通过自主吮吸的方式将雾化后的雾化介质吸出。结合图4,具体地,承托件170上开设有连通储烟腔182的第二通孔172,其中,第二通孔172作为一部分第二通道,储液筒210上也可设有连通第二通孔172的通孔,或在储液筒210和吸嘴盖180之间形成通道,作为第二通道的另外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有气流传感器500,气流传感器500设置在气流通道,且气流传感器500与控制组件电连接,以使控制组件能够接收气流传感器500发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驱动组件300。通过设置气流传感器500,使得控制组件能够监控到吸气通道内是否有气流,当产生气流时,控制组件接收到气流传感器500的信号,并能够控制驱动组件300带动活塞220向靠近加热片120的方向移动,以使雾化介质被推进加热单元100。通过这样设置,使得雾化介质能够被实时的推送至加热单元100。结合图3和图7,具体地,气流传感器500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开口处。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单元100包括有喷嘴片110、加热片120和垫片130,垫片130设置在加热片120和喷嘴片110之间,垫片13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1,以在加热片120、喷嘴片110和第一通孔131的孔壁之间形成有雾化腔140,喷嘴片110上开设有连通雾化腔140的雾化孔111,且雾化腔140连通于储液筒210。控制组件可以输出电流给加热片120,使得加热片120升温,以使雾化腔140内的雾化介质被加热,且被加热的雾化介质内会产生气泡,当气泡膨胀到一定体积后,气泡被喷嘴片110上的雾化孔111的开口边缘,并被其压碎,从而使雾化介质从雾化孔111中被释放出来,形成烟雾;通过设置雾化腔140和喷嘴片110,使加热片120的温度可以不用设置的过高,这样可以减少雾化介质中的有益成分被破坏,并且也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
结合图4,具体地,加热片120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注液单元200的通孔,当雾化介质被注液单元200推进雾化腔140时,雾化介质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加热片120,以加快对雾化介质加热,提高加热的效率。具体地,加热片120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包括印刷加热线路,加热丝或加热点阵。
可以理解的是,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气泡溢出液体表面,并在液体表面破裂,破裂后气泡中的气体遇冷后液化为小液珠,从而实现液体的雾化。常规地,在液体沸腾时,液体汽化后的蒸汽溢出液体,形成气泡,沸腾时产生的气泡会到液体表面后破裂;并且气泡越到液体上层越大,因为下层的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又与其它气泡混合,使气泡越来越大,液体沸腾时,在液体的表面容易产生气泡,并且气泡容易破裂;即,液体沸腾时更容易被雾化。但是,在液体沸腾前:加热的过程中,液体的温度逐渐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越来越弱,原本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在受到加热后无法溶解,最终溢出液体,也可以形成气泡。但是沸腾前的气泡,越到液体上面,就越小,因为对液体加热时,液体上层温度比下层低,液体上层对气体的溶解能力也就比下层强。部分在下层无法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浮到了温度较低的上层,又溶解在了液体里,使气泡变小。较小的气泡不易破裂,即,在液体沸腾前,液体很难被雾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喷嘴片110,使得气泡在自主破裂之前接触到喷嘴片110,并使气泡受到喷嘴片110的挤压而破裂,并从喷嘴片110上的雾化孔111排出,形成烟雾。这样,可以使得气泡的雾化介质的温度相对较低的状态下破裂,从而可以降低雾化介质雾化时的温度,以减少雾化介质中的有益成分的破坏,也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组件能够对加热片120提供脉冲电流。通过对加热片120提供脉冲电流,使得加热片120能够迅速升温,使得雾化腔140内的气压快速增加,以加快气泡的产生,从而提高雾化介质雾化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单元100还包括有固定架150和压环160,固定架150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51,加热片120、垫片130和喷嘴片110依次叠放在第一容纳槽151内,压环160套接在第一容纳槽151内,且位于喷嘴片110背离垫片130的一侧。通过设置固定架150和压环160,并且将加热片120、垫片130和喷嘴片110固定在固定架150和压环160之间,可以防止加热片120、垫片130和喷嘴片110相互分离,从而影响雾化的效果。特别是喷嘴片110在收到气泡的压力时很容易远离垫片130,这样会降低气泡破裂的效率,从而影响雾化介质雾化的效率。通过设置固定架150和压环160将加热片120、垫片130和喷嘴片110夹紧,以防止雾化腔140被破坏。结合图2、图3和图4,具体地,固定架15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在固定架150的一端开口处,固定架150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凸台,在凸台和固定架15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151,凸台用于支撑加热片120。压环160为环状结构,具体地,压环160可以与固定架150过盈配合,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在压环160的外周侧设置第一卡接机构,在固定架150的内壁设置于第一拉结结构对一个且适配的第二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可以是卡槽、凸块,这里不做具体地限定;当然压环160和固定架150还可以是其他的套接方式,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有吸嘴盖180,加热单元100还包括有承托件170,承托件170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171,固定架150容置于第二容纳槽171,承托件170套接于吸嘴盖180内,且喷嘴片110面向于储烟腔。结合图4,具体地,承托件170与吸嘴盖180的内壁紧配,以防止雾化介质在承托件170和吸嘴盖180之间泄漏。具体地,承托件170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结合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注液单元200还包括有固定塞230和供液管240,储液筒21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固定塞230套接于第三通孔内,且固定塞230上开设有连通储液筒210内腔的第四通孔,供液管240的一端穿设于第四通孔,另一端穿设于加热片120,并连通于雾化腔140。结合图3,具体地,固定塞230一端套接于第三通孔内,另一端于承托件170卡接,供液管240依次穿设于固定塞230、承托件170和加热片120,且两端分别连通储液筒210和雾化腔14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模块,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有加热单元和注液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将雾化介质加热至雾化,所述注液单元包括有储液筒和活塞,所述储液筒连通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活塞可滑动地容置于储液筒内,且用于将所述储液筒内的所述雾化介质推进至所述加热单元;
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有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以带动所述活塞滑动;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推进件、螺杆和驱动件,所述推进件连接于所述活塞,所述螺杆与所述推进件螺纹连接,且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螺杆转动,以驱动所述推进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活塞靠近所述推进件的表面,所述推进件靠近所述活塞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接触所述导电片的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和所述导电片接触时,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接收到电信号,以确定所述推进件与所述活塞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有第一霍尔传感器、第二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体,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在所述活塞移动的方向上间隔分布,且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磁性体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当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时,所述磁性体能够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根据所述输出信号推算所述储液筒内的雾化介质的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吸嘴盖,所述吸嘴盖套接于所述雾化模块背离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的一端外侧,且在所述吸嘴盖和所述加热单元之间形成有储烟腔,所述吸嘴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烟腔的吸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壳体,所述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和所述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形成有允许气体通过第一通道,所述雾化模块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储烟腔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储烟腔形成吸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吸气通道,且所述气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接收所述气流传感器发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有喷嘴片、加热片和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加热片和所述喷嘴片之间,所述垫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在所述加热片、喷嘴片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雾化腔,所述喷嘴片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的雾化孔,且所述雾化腔连通于所述储液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有固定架和压环,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加热片、垫片和所述喷嘴片依次叠放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压环套接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喷嘴片背离所述垫片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固定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所述承托件套接于所述吸嘴盖内,且所述喷嘴片面向于所述储烟腔。
CN202222732901.2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790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2901.2U CN21879052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2901.2U CN21879052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0525U true CN21879052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2901.2U Active CN21879052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0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05547A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pensing liquid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with pumped air
CN21027588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4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9116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4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US20220022538A1 (en) Liquid injection method of cartridge,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7771494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227989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9052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90569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217609534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853796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223959A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001789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875914U (zh) 一种雾化设备
CN217523961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03092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93723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458619U (zh) 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90570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218605123U (zh) 电子雾化系统及注液装置
CN21835459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7089618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115U (zh) 一种储液部件及其雾化装置、雾化设备
CN22101197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