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999U -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9999U
CN218769999U CN202223072159.3U CN202223072159U CN218769999U CN 218769999 U CN218769999 U CN 218769999U CN 202223072159 U CN202223072159 U CN 202223072159U CN 218769999 U CN218769999 U CN 218769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axis direction
landing leg
protective cover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21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支本丰
张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21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9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9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9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出极防护装置,所述防护盖上延伸形成有第二支腿与第一支腿,通过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卡接连接,从而实现防护盖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沿Y轴方向的底端存在高度差,能够避免防护盖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时由于总体卡接悬臂较长导致整体结构强度较低的情况发生,且通过使得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高低设置,能够降低防护盖的拆卸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领域有时需要将多个电池模组进行连接以增大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电池容量,电池模组上设置有输出极,往往通过导电排将相邻输出极进行连接,来实现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由于输出极为敞开设置,容易误触,因此需要增加输出极防护装置,来提高输出极的安全性。
输出极防护装置一般包括支座和保护盖两部分,支座安装在电池模组上,保护盖扣合在支座上,在支座和保护盖之间通常形成开口以便导电件的引出。然而当输出极防护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时,容易导致保护盖的强度较低,且开口较大难以卡接固定,不易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输出极防护装置的防护盖的强度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防护盖强度的输出极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输出极防护装置的防护盖的强度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防护盖强度的电池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输出极;
防护盖,盖合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防护盖沿Z轴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腿与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均沿Y轴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卡接连接,且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沿Y轴方向的底端存在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输出极,以及适于遮盖所述输出极的如上述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出极防护装置,所述防护盖上延伸形成有第二支腿与第一支腿,通过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卡接连接,从而实现防护盖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沿Y轴方向的底端存在高度差,能够避免防护盖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时由于总体卡接悬臂较长导致整体结构强度较低的情况发生,且通过使得所述第二支腿与所述第一支腿高低设置,能够降低防护盖的拆卸难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通过设置输出极防护装置,能够避免输出极暴露而引发的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极防护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极防护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在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在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与固定部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盖,11-第一支腿,111-第一卡接槽,12-第二支腿,121-第二卡接槽,13-卡钩,14-加强筋;
2-固定部,21-第一卡扣,22-第二卡扣,23-凸起部,24-支撑壁,241-让位部,25-导电固定柱,26-安装面;
3-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包括:
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用于固定输出极;
防护盖1,盖合在所述固定部2上,所述防护盖1沿Z轴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腿12与第一支腿11,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均沿Y轴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分别与所述固定部2卡接连接,且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沿Y轴方向的底端存在高度差。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1盖合在所述固定部2上,并与所述固定部2可拆卸连接,并具体的,所述防护盖1上延伸形成有第二支腿12与第一支腿11,通过设置第二支腿12与第一支腿11,能够方便架高防护盖1的顶面,以在防护盖1内部形成容纳空间。通过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分别与所述固定部2卡接连接,从而实现防护盖1与所述固定部2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沿Y轴方向的底端存在高度差,能够避免防护盖1在与所述固定部2连接时由于总体卡接悬臂较长导致整体结构强度较低的情况发生,且通过使得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高低设置,能够降低防护盖1的拆卸难度。
具体地,所述防护盖1沿X轴方向的两侧的边缘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支腿11,所述防护盖1沿X轴方向的两侧的边缘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支腿12。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腿12沿Y轴方向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支腿11沿Y轴方向的底端Hmm,其中,H>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腿12适于朝向正面设置,方便直接拆卸,而所述第一支腿11适于朝向背面设置,在拆卸时不易直接接触。通过将所述第二支腿12沿Y轴方向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支腿11沿Y轴方向的底端Hmm,从而能使得位于背面的第一支腿11更加容易拆卸,提高拆卸效率,降低拆卸难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腿11与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一侧壁面卡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腿11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1,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11,所述第一卡扣21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1对应设置且适于卡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二侧壁面卡接连接,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二侧壁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2,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121,所述第二卡扣22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21对应设置且适于卡接连接。
通过卡扣与卡接槽的配合,能够将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分别安装在固定部2上,实现第一支腿11和第二支腿12相对于固定部2的可拆卸连接。且卡接部位分别位于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从而实现分别卡接,保证卡接动作的独立进行,避免其中一个部位的卡接失效时,影响其他部位的正常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腿11上设置第一卡接槽111,所述固定部2的第一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1。所述第二支腿12上设置第二卡接槽121,所述固定部2的第二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2。
具体地,所述第二卡接槽121沿Y轴方向低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11设置。通过是第二卡接槽121沿Y轴方向低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11设置,能够与第二支腿12和第一支腿11的高度差相适应,方便拆卸。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一侧壁面为支撑壁24,所述支撑壁24由所述固定部2的安装面26沿Y轴方向向上延伸而成;
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二侧壁面为所述固定部2的前端面,所述前端面所述固定部2的安装面26沿Y轴方向向下延伸而成;
所述前端面的上边缘低于所述支撑壁24的上边缘。
通过使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一侧壁面为支撑壁24,并具体通过由所述固定部2的安装面26沿Y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支撑壁24,从而能够将固定部2的背面加高,能够与第一支腿11的长短相适应,使得位于背面的第一支腿11更加容易拆卸,提高拆卸效率,降低拆卸难度。
具体地,所述支撑壁24沿Z轴方向朝向所述第二侧壁面凹陷形成让位部241,所述让位部241适于为所述第一支腿11的安装形成让位。所述让位部241能够方便位于背面的第一支腿11进行安装,避免由于安装空间狭小而造成的安装不便。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2上设置有导电固定柱25;
所述防护盖1的周向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适于穿设导电结构以使所述导电固定柱25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由于安装面26上的导电固定柱25需要与输出极的导电件直接连接,输出极的导电件与安装面26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部2的安装面26沿X轴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凸起部23,所述凸起部23能够在导电排从X轴方向伸出时,对导电排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导电排的弯折。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1的周向壁面上形成有若干开口部,当所述防护盖1盖合在所述固定部2上时,所述防护盖1适于遮盖所述固定部2的正上方,即所述防护盖1适于沿图中的Y轴方向遮盖所述固定部2。所述防护盖1的周向壁面上形成有若干开口部,从而方便使导电结构穿过所述开口部以连接所述固定部2内的导电固定柱与外部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可以应用在电池模组上,电池模组的输出极与所述固定部2内的导电固定柱电连接,当两个电池模组并排设置或对置设置时,通过导电结构将两个电池模组上的导电固定柱进行连接。其中,导电结构可以为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可以为铜排或铝排。
具体地,所述输出极防护装置还包括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防护盖1可拆卸连接,以遮盖或露出所述开口部。
所述防护盖1可拆卸连接有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适于遮盖所述开口部,当导电结构需要穿过所述开口部时,可以将对应开口部的防护板3取下,以露出开口部,而对于无需穿过导电结构的所述开口部,可以始终保持防护板3的遮盖作用,从而避免输出极防护装置的内部暴露而引发的安全风险,且所述开口部的数量为多个,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取需要开启的开口部。
所述防护盖1上设置有卡钩13,所述防护板3对应所述卡钩13的位置设置有卡钩槽,所述卡钩13适于与所述卡钩槽相卡接以将所述防护板3卡合在所述防护盖1上。从而实现防护盖1与防护板3的连接。
可选的,为了提高所述防护盖1的结构强度,所述防护盖1内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4,从而便于维持防护盖1的形状,且避免在防护盖1拆装过程中造成弯折损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输出极,以及适于遮盖所述输出极的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
通过设置输出极防护装置,能够避免输出极暴露而引发的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用于固定输出极;
防护盖(1),盖合在所述固定部(2)上,所述防护盖(1)沿Z轴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腿(12)与第一支腿(11),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均沿Y轴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分别与所述固定部(2)卡接连接,且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一支腿(11)沿Y轴方向的底端存在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12)沿Y轴方向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支腿(11)沿Y轴方向的底端Hmm,其中,H>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11)与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一侧壁面卡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腿(11)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1),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11),所述第一卡扣(21)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1)对应设置且适于卡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二侧壁面卡接连接,所述第二支腿(12)与所述第二侧壁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2),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121),所述第二卡扣(22)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21)对应设置且适于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121)沿Y轴方向低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1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一侧壁面为支撑壁(24),所述支撑壁(24)由所述固定部(2)的安装面(26)沿Y轴方向向上延伸而成;
所述固定部(2)沿Z轴方向的第二侧壁面为所述固定部(2)的前端面,所述前端面所述固定部(2)的安装面(26)沿Y轴方向向下延伸而成;
所述前端面的上边缘低于所述支撑壁(24)的上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4)沿Z轴方向朝向所述第二侧壁面凹陷形成让位部(241),所述让位部(241)适于为所述第一支腿(11)的安装形成让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上设置有导电固定柱(25);
所述防护盖(1)的周向壁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适于穿设导电结构以使所述导电固定柱(25)与外部结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防护装置还包括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防护盖(1)可拆卸连接,以遮盖或露出所述开口部。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输出极,以及适于遮盖所述输出极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出极防护装置。
CN202223072159.3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8769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2159.3U CN21876999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2159.3U CN21876999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9999U true CN21876999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2159.3U Active CN21876999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9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9395B1 (en) Terminal protection cover and battery module
CN210123775U (zh) 输出极安装座、电芯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18769999U (zh) 一种输出极防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9766569U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8769995U (zh) 一种端子防护组件及电池模组
RU2614520C2 (ru) Верхняя панель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CN217903321U (zh) 电池包
KR20220147240A (ko) 지그재그 배치되는 접속 단자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217589782U (zh) 一种高压箱
CN214043884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用正负极保护罩
CN219457965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2366800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接地箱
CN218300180U (zh) 一种电池模组保护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0040383U (zh) 一种输出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4011329U (zh) 一种电表外壳防护结构
CN218005177U (zh) 一种极耳保护罩盖及其电池系统配电盒
CN219626852U (zh) 一种极柱、连接结构及电池
CN218867330U (zh) 一种线束组件及电池包
CN210837926U (zh) 防护壳以及模组
CN219739134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211829877U (zh) 一种空调控制节能配电柜
CN217641619U (zh) 一种电池组安装结构
CN218770000U (zh) 防止意外短路的电池装置
CN217444481U (zh) 电池管理系统
CN219876539U (zh) 一种防凝露外壳及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