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4586U - 铜水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铜水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4586U
CN218764586U CN202222931936.9U CN202222931936U CN218764586U CN 218764586 U CN218764586 U CN 218764586U CN 202222931936 U CN202222931936 U CN 202222931936U CN 218764586 U CN218764586 U CN 218764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furnace
outlet end
copper wat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19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方芬
冉静萍
曾强
彭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h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h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h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ho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19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4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4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4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铜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水输送系统,包括上流槽、静置组件、过流槽、中间槽和下流槽;上流槽入口端与熔炼系统出口端连通;静置组件包括第一保温炉、第二保温炉和第三保温炉;过流槽入口端与上流槽出口端连通,过流槽出口端与第一保温炉入口端或第二保温炉入口端交替连通;中间槽入口端第一保温炉出口端和第二保温炉出口端连通,中间槽出口端与第三保温炉入口端连通;下流槽入口端与第三保温炉出口端连通,下流槽出口端与浇铸系统连通。本申请解决了现有铜水输送系统不能有效保证铜水质量达标的问题。

Description

铜水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铜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铜水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连铸连轧全称连续铸造连续轧制,是把液态金属倒入连铸机中铸造出铸坯(称为连铸坯),然后直接进入热连轧机组中轧制成型的金属轧制工艺。铜材的连铸连轧工艺即铜材连续铸造连续轧制工艺,其主要特点在于经过精炼的熔融铜液由连铸机冷却结晶制成铜材铸坯后,不经过常规的冷却至常温的工序,而是保温并利用铜材铸坯的余温直接送入热连轧机组中,经过热连轧机组的轧制而获得铜杆。与传统的先铸造出常温的铜材铸坯,然后经加热炉加热至热连轧机组所需的温度,再进行轧制的工艺相比具有简化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增加金属收得率、节约能源、提高连铸坯质量、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优点。
其中,铜水输送系统是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中输送铜水的装置,它是铜水导流、调节温度及含氧量的重要工序设备。传统的铜水输送系统分为上流槽、扒渣槽、保温炉、下流槽四个部分。铜水从熔炼系统流出经上流槽输送至扒渣槽及保温炉处理后进入下流槽,再经由下流槽流转至浇铸系统。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现有铜水输送系统并不能有效保证铜水成分、温度、脱氧成都以及纯净度达标,导致连铸连轧生产线的铸坯质量不可保证。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铜水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铜水输送系统不能有效保证铜水质量达标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水输送系统,包括上流槽、静置组件、过流槽、中间槽和下流槽;上流槽入口端与熔炼系统出口端连通;静置组件包括第一保温炉、第二保温炉和第三保温炉;过流槽入口端与上流槽出口端连通,过流槽出口端与第一保温炉入口端或第二保温炉入口端交替连通;中间槽入口端第一保温炉出口端和第二保温炉出口端连通,中间槽出口端与第三保温炉入口端连通;下流槽入口端与第三保温炉出口端连通,下流槽出口端与浇铸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过流槽包括支撑梁、槽体和升降机构;槽体中部与支撑梁铰接相连;升降机构一端与支撑梁铰接相连,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槽体铰接相连。
进一步的,槽体通过铰链与支撑梁铰接相连。
进一步的,支撑梁上设有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进一步的,第一保温炉、第二保温炉和第三保温炉的入口端均连接有扒渣槽。
进一步的,扒渣槽包括渣箱,渣箱上设有扒渣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铜水输送系统,通过设置将铜水经过两次净化提炼,从而提高了铜水质量,确保了铜水品质满足生产标准。且利用过流槽的交替运行,可以让熔炼系统、铜水输送系统和浇铸系统连续稳定运行,避免了停机等待,满足系统长周期的生产要求,保证了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铜水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熔炼系统,2上流槽,3过流槽,301槽体,302升降机构,303安装支架,304支撑梁,305铰链,4扒渣槽,5第一保温炉,6中间槽,7第三保温炉,8下流槽,9第二保温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铜水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1~2对本申请所涉及的铜水输送系统进行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图1~2仅作为示例,并不对铜水输送系统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形成限定。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铜水输送系统,包括上流槽2、静置组件、过流槽3、中间槽6和下流槽8;上流槽2入口端与熔炼系统1出口端连通;静置组件包括第一保温炉5、第二保温炉9和第三保温炉7;过流槽3入口端与上流槽2出口端连通,过流槽3出口端与第一保温炉5入口端或第二保温炉9入口端交替连通;中间槽6入口端第一保温炉5出口端和第二保温炉9出口端连通,中间槽6出口端与第三保温炉7入口端连通;下流槽8入口端与第三保温炉7出口端连通,下流槽8出口端与浇铸系统连通。
本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铜水输送系统,增设了第一保温炉5和第二保温炉9,并利用过流槽3将铜水交替引入第一保温炉5和第二保温炉9中,第一保温炉5和第二保温炉9交替作业,让铜水在第一保温炉5和第二保温炉9中静置,以对铜水进行精炼并清除浮渣。在第一保温炉5和第二保温炉9中静置一段时间后,铜水再经中间槽6流转到第三保温炉7中再次静置后,经下流槽8引入浇铸系统进行铜杆的后续制备。
通过上述铜水输送系统,铜水经过两次净化提炼后,从而提高了铜水质量,确保了铜水品质满足生产要求。且利用过流槽3的交替运行,可以让熔炼系统1、铜水输送系统和浇铸系统连续稳定运行,避免了停机等待,满足系统长周期的生产要求,保证了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优选的,在铜水静置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废铜来进行提炼得到合格铜水,以此在降低了对原料铜锭纯度要求的同时,还可保证铜水成分、温度、脱氧程度及纯净度都能达标。从而在保证铸坯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废料,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设备利用率,保证产品质量,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流槽3包括支撑梁304、槽体301和升降机构302;槽体301中部与支撑梁304铰接相连;升降机构302一端与支撑梁304铰接相连,升降机构302另一端与槽体301铰接相连。
本实施例中,过流槽3的设计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将槽体301设计为一个杠杆,槽体301与支撑梁304的铰连接处作为支点,通过升降机构302的升降活动使槽体301能够环绕铰连接处来回摆动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让槽体301两端的两个流口交替工作,以交替将铜水输入第一保温炉5或第二保温炉9。
具体的,槽体301通过铰链305与支撑梁304铰接相连。
具体的,支撑梁304上设有安装支架303,用于安装升降机构302。
具体的,升降机构302为油缸或气缸。
具体的,第一保温炉5、第二保温炉9和第三保温炉7的入口端均连接有扒渣槽4。
具体的,扒渣槽4包括渣箱,渣箱上设有扒渣口。
其中,扒渣槽4作为用于铜水扒渣工艺的设备,铜水流经扒渣槽4时,可以通过扒渣口用工具将铜水表面浮渣扒出来,以清除铜水中杂质。
如上即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申请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流槽,所述上流槽入口端与熔炼系统出口端连通;
静置组件,所述静置组件包括第一保温炉、第二保温炉和第三保温炉;
过流槽,所述过流槽入口端与所述上流槽出口端连通,所述过流槽出口端与所述第一保温炉入口端或所述第二保温炉入口端交替连通;
中间槽,所述中间槽入口端所述第一保温炉出口端和所述第二保温炉出口端连通,所述中间槽出口端与所述第三保温炉入口端连通;
下流槽,所述下流槽入口端与所述第三保温炉出口端连通,所述下流槽出口端与浇铸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槽包括:
支撑梁;
槽体,所述槽体中部与所述支撑梁铰接相连;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铰接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槽体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通过铰链与所述支撑梁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梁上设有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所述升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温炉、所述第二保温炉和所述第三保温炉的入口端均连接有扒渣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水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扒渣槽包括渣箱,所述渣箱上设有扒渣口。
CN202222931936.9U 2022-11-03 2022-11-03 铜水输送系统 Active CN218764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1936.9U CN218764586U (zh) 2022-11-03 2022-11-03 铜水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1936.9U CN218764586U (zh) 2022-11-03 2022-11-03 铜水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4586U true CN21876458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5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1936.9U Active CN218764586U (zh) 2022-11-03 2022-11-03 铜水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4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2102B (zh) 风电用大规格渗碳轴承钢G20Cr2Ni4A制造工艺
CN1302126C (zh) 低碳高硫(硫磷)易切削结构钢连铸坯的生产方法
CN105296816A (zh) 高导电铝合金材料及其铝合金电缆导体的制备方法
CN108085546A (zh) 一种2024铝合金熔炼铸造方法
CN102776401B (zh) 一种无氧锡基钎料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4107889A (zh) 大断面球墨铸铁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及其石墨模具装置
CN218764586U (zh) 铜水输送系统
CN207365710U (zh) 一种冶金设备、冶炼渣排放系统及其溜槽
CN206839072U (zh) 一种铝锭冷却装置
CN108840082A (zh) 一种定量金属液取料机构
CN104550792A (zh) 一种水平连铸铜锭生产工艺
CN107245592A (zh) 一种铝锭的熔铸工艺
CN110438378A (zh) 一种2系铝合金熔炼铸造方法
CN115558819A (zh) 铝合金铸锭晶粒细化的方法和生产装置
CN105420548B (zh) 一种铅钙合金生产方法
CN109439910B (zh) 一种再生铜精炼用三体熔铸炉及熔铸方法
CN1270852C (zh) 电渣重熔补缩工艺
CN114231804A (zh) 一种7050合金铸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43074U (zh) 一种铝合金熔炼系统
CN207227513U (zh) 一种自耗电极
CN110004257A (zh) 一种短流程铸造用铁水净化工艺
CN102517466A (zh) 一种优质砷黄铜棒的制备方法
CN1483532A (zh) 潜流式无氧铜水平连铸技术及其生产设备
CN114273634B (zh) 消除压铸件螺纹孔缺陷的生产方法
CN209840694U (zh) 一种制作模具钢的中频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