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1740U - 多工位送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位送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1740U
CN218751740U CN202221473541.2U CN202221473541U CN218751740U CN 218751740 U CN218751740 U CN 218751740U CN 202221473541 U CN202221473541 U CN 202221473541U CN 218751740 U CN218751740 U CN 218751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tation
opening
positioning devi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35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邦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ungs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ungs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ungs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ungs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35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1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1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1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送袋装置,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设置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每层工位设置开袋工位,对于开袋工位设置下袋定位装置和开袋装置;每层工位设置往复送袋装置;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底部设置活动门,所述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设置在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下方,并与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对准,以在所述活动门打开时,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出袋经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落入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重力送袋,通过平移往复输送,实现垂直输送和水平输送相结构的交替进行的多工位连续取袋和送袋,将袋子送至相应的灌装封口工位,场地占用面积小,效率高。

Description

多工位送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工位送袋装置及多工位送袋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机械中对于袋子的输送方案,较多见的是循环输送式,这样车间场地的占用会比较少,降低对车间场地的要求。如果采用直线式输送包装,尽管可以一次一排或多排的输送袋子,但设备占地面积会比较大,输送装置行程长,如果采用上下方向上的循环运动,还会造成输送装置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送袋装置及多工位送袋方法,以既减小场地占用,又能够降低输送机构的复杂程度,并且效率更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工位送袋装置,包括储袋分袋装置;其特征在于:
储袋分袋装置设置在上方,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设置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每层工位设置开袋工位,对于开袋工位设置下袋定位装置和开袋装置;
每层工位设置往复送袋装置;往复送袋装置设置夹袋机构,完成在每层工位的袋子传输;
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底部设置活动门,所述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设置在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下方,并与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对准,以在所述活动门打开时,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出袋经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落入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储袋分袋装置设置多个平行的储袋仓和对应的分袋机构,所述储袋仓分别配置出口;所述下袋定位装置、开袋装置分别设置与储袋仓数量相应的定位结构和开袋工作部件,所述往复输送装置上设置与储袋仓数量配套的夹袋机构。
在上层工位中,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居中设置,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两侧均设置灌装封口工位;上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或者/和,在下层工位中,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居中设置,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两侧均设置灌装封口工位;下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进一步地,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由不同的往复输送机构驱动运行;或者/和,下层工位中,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由不同的往复输送机构驱动运行。
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和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均采用分别位于两侧的下袋轨道,用于接收分袋后下落的袋子,所述活动门对应在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的底部;所述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还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升降连接机构连接而能向上升至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以及下降高度而解除对袋子的限制。
所述开袋装置设置吸盘升降连接机构,所述开袋装置设置前吸盘和后吸盘,所述前吸盘和后吸盘与吸盘前后移动机构连接,以使前吸盘和后吸盘之间能够相互离开而做开袋动作和相互接近而贴住袋壁,所述吸盘前后移动机构与吸盘升降连接机构连接,能够下降到开袋高度和上升离开被往复送袋装置上的夹袋机构夹持的已被开袋的袋子。
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还设置下袋装置,所述下袋装置将下落的袋子导入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下袋定位装置中,所述下袋装置所规定的袋子下落轨迹从开袋装置的前吸盘和后吸盘之间的间隙穿过。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送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方设置储袋分袋工位,用于储放袋叠,以及将单个袋子分出来;
所述送袋方法分上下两层工位进行送袋,从储袋分袋工位被分出的单个袋子利用袋子的自身重力对上下两层工位按序落袋,使袋子到达相应层的工位;
在上下两层工位,分别采用上层的往复送袋装置和下层的往复送袋装置送袋,并在往复送袋装置送袋前,先对袋子进行开袋。
进一步地,在上层工位中,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居中设置,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两侧均设置灌装封口工位;上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进行送袋和取袋,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进行送袋和取袋;或者/和,在下层工位中,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居中设置,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两侧均设置灌装封口工位;下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进行送袋和取袋,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进行送袋和取袋。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重力送袋,通过平移往复输送,实现垂直输送和水平输送相结构的交替进行的多工位连续取袋和送袋,将袋子送至相应的灌装封口工位,场地占用面积小,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工位送袋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工位送袋装置实施例的从一个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工位送袋装置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4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储袋分袋机构示意图。
图5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上层开袋工位开袋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上层下袋定位装置和下层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下层开袋工位开袋机构并组合上层下袋定位装置活动门的示意图。
图8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往复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包括储袋分袋装置,储袋分袋装置200设置在机架100上方的储袋分袋工位S1;储袋分袋装置设置在上方,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设置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每层工位设置开袋工位S2,对于开袋工位S2设置下袋定位装置和开袋装置。
对于每层工位,分别设置往复送袋装置700,上层和下层的往复送袋装置均设置夹袋机构,完成在相应层工位的袋子传输。
储袋分袋装置200设置多个平行的储袋仓201和对应的分袋机构,储袋仓201 内放置袋子叠并配置出口202,储袋仓201倾斜设置,以能让袋子依靠重力逐个向储袋仓出口202送料,在储袋仓的出口外设置吸盘203,各个储袋仓出口202分别配置一组吸盘203,吸盘203被安装在安装板204上,安装板204和驱动机构205(比如气缸)连接,正对储袋仓出口202前后运动,吸盘203在前进到储袋仓出口202 出口时吸住袋子,然后后退设定距离,放开袋子,袋子依靠重力下落。
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S2处的下袋定位装置、开袋装置分别设置与储袋仓相应数量的定位结构和开袋工作部件,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上设置与储袋仓配套数量的夹袋机构。
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还设置下袋装置,下袋装置采用袋子输送轨道206,所述输送轨道206将袋子导入所述定位结构中,所述输送轨道206由相面对的两个导槽组成,袋子依靠重力沿导槽滑落。所述输送轨道206所规定的袋子下落轨迹从上层开袋工位的开袋装置的前吸盘和后吸盘之间的间隙穿过。
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300A的底部设置活动门9,所述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300B设置在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下方,并与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300A对准,以在所述活动门9打开时,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出袋也即分袋后下落的袋子801经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落入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活动门9 闭合时,袋子801落在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中,被所述活动门9所挡。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依设计的顺序依次接收分袋后下落的袋子801。
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A的定位结构和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B的定位结构,均采用分别位于两侧的下袋轨道302,用于接收分袋后下落的袋子,所述活动门9对应在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的底部302A;所述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还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升降连接机构连接而能向上升至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以及下降高度而解除对袋子的限制。
所述活动门9可由气缸90驱动,所述气缸90可安装在下层工位的开袋装置的气缸固定板408上。
所述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A的定位结构和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B 的定位结构302的数量和储袋仓201的数量对应。
所述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A的定位结构可以是固定不动的,这只需要将定位结构的侧边留出空间以便于夹袋机构从两侧夹袋即可。
所述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B的定位结构是升降的,当所述活动门9打开,向下层工位送袋时,所述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下袋轨道上升接袋,在开袋并交接给夹袋机构后,下降解除对袋子的限制。所述升降连接机构可采用气缸301 作为动力并设置定位结构升降连接架304,所述升降连接架304与气缸301连接,而能够被驱动升降。所述所述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300B的定位结构安装在升降连接架304上。定位结构的两侧的下袋轨道302分别设置面向内侧的袋子定位槽。
进一步地,两侧的下袋轨道302还可以是可调节的,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袋子,各一侧的下袋轨道302连接在一侧的连接架3021上,各另一侧定位连接在另一侧的连接架3022,并分别设置导向杆3023,可以分别通过操作手轮3024,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移动连接架3021和连接架3022。
所述气缸301安装在安装架305上。进一步地,安装架305被可调节高度地安装,可以在更换规格的时候调整高度,其固定安装部位设置螺母,螺母与升降调节丝杆308螺纹连接,所述丝杆308与固定座310连接,通过手轮307旋转丝杆308,可以调节安装架305的高度,附图标号306为与安装架305固定连接的导向滑块,附图标号309为与导向滑块306滑动连接的导轨。
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的开袋装置的开袋工作部件均可采用相同的方案:配对设置的前吸盘401和后吸盘402,所述前吸盘401和后吸盘402与吸盘前后移动机构连接,以使前吸盘401和后吸盘402之间能够相互离开而做开袋动作和相互接近而贴住袋壁,所述吸盘前后移动机构与吸盘升降连接机构连接,开袋工作部件能够下降到下袋定位装置定位袋子的位置也即开袋工位S2,和上升离开被往复送袋装置上的夹袋机构夹持的已被开袋的袋子。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盘前后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板403、驱动气缸404、前吸盘401的安装板405和后吸盘402的安装板406,所述驱动气缸404包括驱动安装板405前后移动的气缸和驱动安装板406前后移动的气缸,所述吸盘前后移动机构还可设置前后移动的导向结构。所述连接板403 和吸盘升降连接机构的升降驱动气缸407连接,前吸盘401和后吸盘402相对于连接板403非对称设置,吸盘401和后吸盘402之间的间隙供下落的袋子通过;所述升降连接机构设置气缸固定板408及升降导向结构。
在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可以采用双侧工位输送或单侧工位输送;或者,上层工位采用双侧工位输送,下层工位采用单侧工位输送;或者,上层工位采用单侧工位输送,下层工位采用双侧工位输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多工位送袋装置可在二工位、不同组合的三工位、四工位送袋之间选择采用。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层工位采用双侧工位输送,下层工位采用单侧工位输送;对应地,在上层工位设置有两个灌装封口工位S3,所述两个灌装封口工位S3设置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S2的两侧。所述下层工位设置有一个灌装封口工位S3,设置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S2的一侧。上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下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一组夹袋机构。
对于灌装封口工位S3设置灌装装置和封口装置。灌装装置和封口装置可以位于同一送袋位置,也可在袋子输送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上层和下层的灌装封口工位S3的灌装装置设置相应数量的灌装头,封口装置设置相应数量的封口机构。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的灌装封口工位S3的灌装装置均可采用相同的方案。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的灌装封口工位S的封口装置均可采用相同的方案。
本实施例中,上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采用以下方案:设置往复式输送机构 700,它可采用做往复式运动的带或链传动机构,附图标号709为其驱动机构。所述往复式输送机构700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701和第二组夹袋机构702。往复式输送机构700可以是有一个动力驱动的往复式输送机构700而同步等距输送第一组夹袋机构701和第二组夹袋机构702。但对于上下层布置工位的方案来说,在每层采用双侧工位输送时,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由不同的往复输送机构驱动运行。本实施例中,上层工位即是采用该方案,第一组夹袋机构701和第二组夹袋机构702各有其往复式输送机构700,各往复式输送机构700有各自不同的驱动机构709驱动,可以不同步、不同距输送第一组夹袋机构701和第二组夹袋机构702。
本实施例中,下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采用以下方案:设置往复式输送机构 700,它可采用做往复式运动的带或链传动机构,附图标号709为其驱动机构。下层工位的往复式输送机构700设置下层第一组夹袋机构711。
如前所述,往复输送装置上设置配套数量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701、第二组夹袋机构702和下层第一组夹袋机构711的夹袋机构数量相等且数量与定位结构302对应。第一组夹袋机构701、第二夹袋机构702和下层第一组夹袋机构 711的结构相同。
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的夹袋机构的夹袋驱动机构和调节动力可以是单独程序控制的动力,所述调节动力是调节往复送袋装置夹袋机构的左袋夹组件和右袋夹组件之间的间距的驱动机构。
从以上描述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工位送袋方法为:
在上方设置储袋分袋工位S1,用于储放袋叠800,以及将单个袋子801分出来;
所述送袋方法分上下两层工位进行送袋,从储袋分袋工位被分出的单个袋子利用袋子的自身重力对上下两层工位按序落袋,使袋子到达相应层的工位;
在上下两层工位,分别采用上层的往复送袋装置和下层的往复送袋装置送袋,并在往复送袋装置送袋前,先对袋子进行开袋。
在上层各灌装封口工位S3及下层灌装封口工位S3的下方设置下袋工位S4,也即被灌装封口的袋子可直接被放开而依靠重力落下到下方的输送线或容器中。其中,对于上层各灌装封口工位S3可设置导板802,通过导板引导袋子滑下。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夹设”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多工位送袋装置,包括储袋分袋装置;其特征在于:
储袋分袋装置设置在上方,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设置上层工位和下层工位;每层工位设置开袋工位,对于开袋工位设置下袋定位装置和开袋装置;
每层工位设置往复送袋装置;往复送袋装置设置夹袋机构,完成在每层工位的袋子传输;
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底部设置活动门,所述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设置在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的下方,并与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对准,以在所述活动门打开时,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出袋经上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落入下层工位的下袋定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袋分袋装置设置多个平行的储袋仓和对应的分袋机构,所述储袋仓分别配置出口;所述下袋定位装置、开袋装置分别设置与储袋仓数量相应的定位结构和开袋工作部件,所述往复送袋装置上设置与储袋仓数量配套的夹袋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层工位中,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居中设置,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两侧均设置灌装封口工位;上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或者/和,在下层工位中,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居中设置,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两侧均设置灌装封口工位;下层工位的往复送袋装置设置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第一组夹袋机构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一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第二组夹袋机构在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和两侧灌装封口工位中的第二侧灌装封口工位之间来回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工位中,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由不同的往复输送机构驱动运行;或者/和,下层工位中,第一组夹袋机构和第二组夹袋机构由不同的往复输送机构驱动运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和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均采用分别位于两侧的下袋轨道,用于接收分袋后下落的袋子,所述活动门对应在上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构的底部;所述下层工位下袋定位装置还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定位结构与升降连接机构连接而能向上升至下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以及下降高度而解除对袋子的限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装置设置吸盘升降连接机构,所述开袋装置设置前吸盘和后吸盘,所述前吸盘和后吸盘与吸盘前后移动机构连接,以使前吸盘和后吸盘之间能够相互离开而做开袋动作和相互接近而贴住袋壁,所述吸盘前后移动机构与吸盘升降连接机构连接,能够下降到开袋高度和上升离开被往复送袋装置上的夹袋机构夹持的已被开袋的袋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送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袋分袋装置的下方还设置下袋装置,所述下袋装置将下落的袋子导入上层工位的开袋工位下袋定位装置中,所述下袋装置所规定的袋子下落轨迹从开袋装置的前吸盘和后吸盘之间的间隙穿过。
CN202221473541.2U 2022-06-10 2022-06-10 多工位送袋装置 Active CN218751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3541.2U CN218751740U (zh) 2022-06-10 2022-06-10 多工位送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3541.2U CN218751740U (zh) 2022-06-10 2022-06-10 多工位送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1740U true CN21875174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3541.2U Active CN218751740U (zh) 2022-06-10 2022-06-10 多工位送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1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9823A (zh) 一种侧推式袋中袋包装机
CN114261553B (zh) 一种用于包装袋的套袋封口设备及套袋工艺
CN101061036A (zh) 用于制造和包装含有浸泡产品的物品的包装机
CN113859646B (zh) 一种自动分拣装袋设备
CN111186611A (zh) 矿山粉体阀口袋上袋机
CN218751740U (zh) 多工位送袋装置
CN115402593A (zh) 一种给袋包装方法
CN211766573U (zh) 一种粽子包装机
CN211593084U (zh) 一种卡片自动装袋设备
CN111907803A (zh) 一种检测卡包装自动化设备
CN210555919U (zh) 一种纸箱自动盒盖装置
CN215623105U (zh) 一种自动封袋机
CN111152969A (zh) 一种粽子包装机
CN217970100U (zh) 一种水果筛选分装打包机
CN112078868A (zh) 小袋组合包中包包装机
CN218751739U (zh) 双工位给袋包装机
CN215852254U (zh) 包装袋自动送袋装置
CN216636996U (zh) 一种包装袋上料装置
CN117246595A (zh) 多工位送袋装置及多工位送袋方法
KR100661969B1 (ko) 스파우트 파우치의 내용물 충전장치
CN214454629U (zh) 旋转式取料及去袋装置
CN216581315U (zh) 给袋包装机
CN112373818A (zh) 口罩入袋设备的结构
CN117246596A (zh) 双工位给袋包装机及包装方法
CN210000670U (zh) 一种包装设备装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