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4208U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14208U CN218714208U CN202222948348.6U CN202222948348U CN218714208U CN 218714208 U CN218714208 U CN 218714208U CN 202222948348 U CN202222948348 U CN 202222948348U CN 218714208 U CN218714208 U CN 2187142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prestressed
- flange
- steel
- prestressed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混凝土翼缘、钢制结构和连接混凝土结构;钢制结构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翼缘内;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分别位于混凝土翼缘的跨度方向的两端,并且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翼缘浇筑在一起,连接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有吊装结构,连接混凝土结构顶面上用于在堆放时放置支垫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叠合板的混凝土翼缘和预制底板均较薄,设置吊装结构后在吊装过程中混凝土易开裂,多层堆放过程中混凝土翼缘搁置木方等支垫结构容易开裂的问题,吊装与堆放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也是建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构件,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现有技术中较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如图1所示,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翼缘100、至少一个钢腹板200与预制底板300。如图2所示,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翼缘400、至少一个钢筋桁架500与预制底板600。
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虽然抗弯刚度大,常用跨度内可实现免支撑施工。但两种叠合板在常用跨度、荷载条件下的混凝土翼缘、预制底板厚度均不超过4cm,造成难以设置吊钩,堆放时设置木方等支垫结构也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翼缘或预制底板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解决了现有叠合板的混凝土翼缘和预制底板均较薄,设置吊装结构后在吊装过程中混凝土易开裂,多层堆放过程中混凝土翼缘搁置木方等支垫结构容易开裂的问题,吊装与堆放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每组上部结构均包括一个混凝土翼缘、至少一个钢制结构和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其中:
所述混凝土翼缘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方设定高度,所述钢制结构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之间,并且所述钢制结构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跨度方向的两端,并且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浇筑在一起,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有吊装结构,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顶面上用于在堆放时放置支垫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上表面齐平;
或者,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交界处通过混凝土过渡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制结构的两端进入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
或者,所述钢制结构的两端不进入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且所述钢制结构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为实心混凝土结构,所述吊装结构为吊钩、预埋吊件或套管;所述吊钩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预埋吊件包括预埋吊钉或螺杆式预埋件,所述预埋吊件预埋在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所述套管埋在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所述套管的开口方向沿着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跨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翼缘的宽度相等或不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钢制结构为钢筋桁架或钢肋腹板。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桁架包括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桁架还包括至少一根下弦钢筋和/或至少一根上弦钢筋,所述下弦钢筋和上弦钢筋沿所述混凝土翼缘的跨度方向通长布置,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所述下弦钢筋和上弦钢筋连接,所述下弦钢筋和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内,所述上弦钢筋和所述腹杆钢筋的上端浇筑在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进一步的,所述钢肋腹板包括连接腹板,所述连接腹板底端和顶端分别具有下翼缘和上翼缘,所述下翼缘和所述连接腹板的下端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内,所述上翼缘和所述连接腹板的上端浇筑在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采用C3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为预应力筋或普通钢筋;
所述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钢棒和预应力螺纹钢筋,所述普通钢筋包括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CRB550、CRB600H、RRB400、HPB300钢筋;
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长度为1200-15000mm,宽度为1000-3600mm,厚度为35-150mm,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为100-20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面外稳定性能好、性能优越、加工方便、工业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叠合楼盖,特别是大跨度重载楼盖。吊装结构设置在连接混凝土结构中,底板受力更合理,起吊过程中不易开裂。底板抗弯刚度大,施加预应力后更能有效控制起拱值。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翼缘的两端设置连接混凝土结构,连接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吊钩或其他吊装装置,可以整体预制,也可以与底板混凝土一并后浇,生产方式简单,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连接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厚,其刚度高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翼缘,在吊装时为吊点处提供足够的锚固,在吊装过程中不易造成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翼缘开裂。在逐层堆放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时,将木方支垫结构放置到连接混凝土结构顶端,解决了木方等支垫结构设置在混凝土翼缘上导致的混凝土翼缘开裂的问题,确保堆放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混凝土翼缘和预制底板均较薄,设置吊装结构后在吊装过程中混凝土易开裂,多层堆放过程中混凝土翼缘搁置木方等支垫结构容易开裂的问题,吊装与堆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另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5为图3的一种剖视图(钢制结构的两端进入连接混凝土结构内);
图6为图3的另一种剖视图(钢制结构的两端不进入连接混凝土结构内);
图7为吊装结构为预埋吊件时的示意图;
图8、9为吊装结构为套管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4的剖视图;
图11为钢筋桁架的俯视图;
图12为钢筋桁架的主视图;
图13为钢筋桁架的侧视图;
图14为H型钢肋腹板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4的侧视图;
图17为C型钢肋腹板的侧视图;
图18为Z型钢肋腹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如图3-18所示,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2,每组上部结构2均包括一个混凝土翼缘3、至少一个钢制结构4和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5,其中:
混凝土翼缘3位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上方设定高度,钢制结构4位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和混凝土翼缘3之间,并且钢制结构4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和混凝土翼缘3内。
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5分别位于混凝土翼缘3的跨度方向的两端,并且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和混凝土翼缘3浇筑在一起,如此,上部结构2通过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下端和钢制构造的下端锚入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内,形成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连接混凝土结构5上设置有吊装结构6,连接混凝土结构5顶面上用于在堆放时放置支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面外稳定性能好、性能优越、加工方便、工业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叠合楼盖,特别是大跨度重载楼盖。吊装结构设置在连接混凝土结构中,底板受力更合理,起吊过程中不易开裂。底板抗弯刚度大,施加预应力后更能有效控制起拱值。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翼缘的两端设置连接混凝土结构,连接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吊钩或其他吊装装置,可以整体预制,也可以与底板混凝土一并后浇,生产方式简单,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连接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厚,其刚度高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翼缘,在吊装时为吊点处提供足够的锚固,在吊装过程中不易造成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翼缘开裂。在逐层堆放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时,将木方等支垫结构放置到连接混凝土结构顶端,解决了木方等支垫结构设置在混凝土翼缘上导致的混凝土翼缘开裂的问题,确保堆放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混凝土翼缘和预制底板均较薄,设置吊装结构后在吊装过程中混凝土易开裂,多层堆放过程中混凝土翼缘搁置木方等支垫结构容易开裂的问题,吊装与堆放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上表面可以与混凝土翼缘3的上表面齐平,如图3所示、5-9所示。
当然,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上表面也可以低于混凝土翼缘3的上表面,此时,连接混凝土结构5与混凝土翼缘3的交界处通过混凝土过渡结构7连接过渡,如图4、10所示。过渡结构7可以为斜坡结构、圆弧结构或直角结构等。
钢制结构4的两端可以进入连接混凝土结构5内,增强钢制结构4、混凝土翼缘3与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连接牢固性,如图5所示。
或者,钢制结构4的两端也可以不进入连接混凝土结构5内且钢制结构4的两端与连接混凝土结构5连接,如图6所示。
前述的连接混凝土结构5优选为实心混凝土结构,为吊点处构造提供足够的锚固的同时,便于逐层堆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吊装结构6可以为吊钩61、预埋吊件62或套管63。
吊钩61与连接混凝土结构5固定连接,吊钩的材质可以为HPB300钢筋或Q235圆钢等,如图3-6、10所示。
预埋吊件62包括预埋吊钉、螺杆式预埋件和其他类型等,预埋吊件62预埋在连接混凝土结构5内,如图7所示。
套管63可以为塑料套管,套管63通长埋在连接混凝土结构5内,套管63的开口方向可以沿着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的跨度方向(如图9所示),也可以沿着宽度方向(如图8所示)。
连接混凝土结构5与混凝土翼缘3的宽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体,也可以为梯形体等其它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钢制结构4可以为钢筋桁架41,也可以为钢肋腹板45,还可以为其他形状钢构造。
如图11-13所示,钢筋桁架41可以包括腹杆钢筋42,腹杆钢筋42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和混凝土翼缘3内。
钢筋桁架4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根下弦钢筋43和/或至少一根上弦钢筋44,下弦钢筋43和上弦钢筋44沿混凝土翼缘3的跨度方向通长布置,腹杆钢筋42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下弦钢筋43和上弦钢筋44连接,下弦钢筋43和腹杆钢筋42的下端浇筑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内,上弦钢筋44和腹杆钢筋42的上端浇筑在混凝土翼缘3内。
如图14-17所示,钢肋腹板45包括连接腹板46,连接腹板46底端和顶端分别具有下翼缘47和上翼缘48,下翼缘47和连接腹板46的下端浇筑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内,上翼缘48和连接腹板46的上端浇筑在混凝土翼缘3内。
钢肋腹板45可以为H型钢(如图14-16所示),也可以为C型钢(如图17所示)或Z型钢(如图18所示),为C型钢时,可以是一对C型钢相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采用C3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的纵向受力钢筋为预应力筋或普通钢筋。
预应力筋可以包括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钢棒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等,普通钢筋可以包括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CRB550、CRB600H、RRB400、HPB300钢筋等。
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的长度可以为1200-15000mm,宽度可以为1000-3600mm,厚度可以为35-150mm,连接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可以为100-2000mm。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工厂内预制完成,输送到施工现场使用。如施工现场有制作条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也可在施工现场制作。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一种制作方法如下(该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上表面与混凝土翼缘3上表面齐平,且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宽度与混凝土翼缘3宽度相等):
(1)支设浇筑混凝土翼缘3和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模具,将吊装结构6(吊环、预埋吊件、塑料套管等)放置在模具两端,将钢制结构4放置在模具中,在模具中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翼缘3和连接混凝土结构5,钢制结构4一端(此时为底端)埋入混凝土翼缘3中,另一端(此时为顶端)外露。两端带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混凝土翼缘3与钢制结构形成上部结构2。
(2)对步骤(1)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或不小于28d设计强度的70%时,将步骤(1)中的上部结构2进行整体翻转,使混凝土翼缘3在上方,钢制结构4在下方。
(3)按照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尺寸在模台上布置边模或支设专用模具,在模台上或模具内均匀放置5-72根预应力钢筋,将上部结构2中外露的钢制结构4和吊装结构6底部插入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中,在混凝土翼缘3两端吊装结构6附近支设侧模,向模台上或模具内浇筑混凝土,使其凝固成一个整体。
(4)对步骤(3)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立方体抗压强度的70%时,放张预应力钢筋,得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另一种制作方法如下(该方法适用于图2所示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1)支设浇筑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模具,将模具侧放,将吊装结构6(吊环、预埋吊件、塑料套管等)放置在模具中,在模具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带吊装结构6的连接混凝土结构5。
(2)对步骤(1)中所述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所述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或不小于28d设计强度的70%时,将步骤(1)中所述的带吊装结构6的连接混凝土结构5翻转,使吊装结构6底部在上方,吊装结构6顶部在下方。
(3)支设浇筑混凝土翼缘3的模具,将带吊装结构6的连接混凝土结构5的吊装结构6顶部放置在模具中,将钢制结构4放置在模具中,在模具中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翼缘3,钢制结构4一端埋入混凝土翼缘3中,另一端外露。连接混凝土结构5、混凝土翼缘3、钢制结构4形成上部结构2。
(4)对步骤(3)中所述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所述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或不小于28d设计强度的70%时,将步骤(3)中所述的上部结构2进行整体翻转,使混凝土翼缘3在上方,钢制结构4在下方。
(5)按照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尺寸在模台上布置边模或支设专用模具,在模台上或模具内均匀放置5-72根预应力钢筋,将上部结构2中外露的钢制结构4和吊装结构6底部插入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中,向模台上或模具内浇筑混凝土,使其凝固成一个整体。
(6)对步骤(3)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立方体抗压强度的70%时,放张预应力钢筋,得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1。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上部结构均包括一个混凝土翼缘、至少一个钢制结构和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其中:
所述混凝土翼缘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方设定高度,所述钢制结构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之间,并且所述钢制结构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两个连接混凝土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跨度方向的两端,并且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浇筑在一起,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有吊装结构,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顶面上用于在堆放时放置支垫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上表面齐平;
或者,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与所述混凝土翼缘的交界处通过混凝土过渡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结构的两端进入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
或者,所述钢制结构的两端不进入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且所述钢制结构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为实心混凝土结构,所述吊装结构为吊钩、预埋吊件或套管;所述吊钩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预埋吊件包括预埋吊钉或螺杆式预埋件,所述预埋吊件预埋在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所述套管埋在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内,所述套管的开口方向沿着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跨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翼缘的宽度相等或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结构为钢筋桁架或钢肋腹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包括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还包括至少一根下弦钢筋和/或至少一根上弦钢筋,所述下弦钢筋和上弦钢筋沿所述混凝土翼缘的跨度方向通长布置,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与所述下弦钢筋和上弦钢筋连接,所述下弦钢筋和所述腹杆钢筋的下端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内,所述上弦钢筋和所述腹杆钢筋的上端浇筑在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肋腹板包括连接腹板,所述连接腹板底端和顶端分别具有下翼缘和上翼缘,所述下翼缘和所述连接腹板的下端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内,所述上翼缘和所述连接腹板的上端浇筑在所述混凝土翼缘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采用C3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为预应力筋或普通钢筋;
所述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钢棒和预应力螺纹钢筋,所述普通钢筋包括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CRB550、CRB600H、RRB400、HPB300钢筋;
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长度为1200-15000mm,宽度为1000-3600mm,厚度为35-150mm,所述连接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为100-20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48348.6U CN218714208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48348.6U CN218714208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14208U true CN218714208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0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48348.6U Active CN218714208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14208U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22948348.6U patent/CN2187142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957170U (zh) | 集成桁架钢筋及预应力钢丝网的预制混凝土底板 | |
CN112012386A (zh) | 一种叠合板的预制底板、叠合板和叠合板的制备方法 | |
CN212743091U (zh) | 一种具有可重复使用吊环的双向叠合板 | |
CN100424298C (zh) | 用上支承构架制作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 | |
CN111411724A (zh) | 一种钢梁-混凝土叠合楼板组合装配体系 | |
CN212957167U (zh) | 一种带有体外可拆卸式加强桁架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 |
CN113123506B (zh) | 一种基于uhpc的预制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使用方法 | |
CA2341534A1 (en) | Prefabricated self-supporting plate made of polystyrene and concrete | |
CN214884744U (zh) | 一种基于uhpc的半预制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板 | |
CN218714208U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5829741U (zh) | 一种带搁置挑头的预制密肋板 | |
CN216766433U (zh) | 一种带模壳的叠合空心楼板 | |
CN215254994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向密肋叠合板楼盖 | |
CN112900949B (zh) |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向密肋叠合板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461630U (zh) | 叠合楼板预制底板 | |
CN212129627U (zh) | 一种拼接叠合板结构 | |
CN210597875U (zh) | 一种交叉梁 | |
CN113152810A (zh) | 一种轻钢楼承式叠合楼梯及施工方法 | |
CN112031236A (zh) | 一种可拆卸的上承式钢筋桁架叠合板 | |
CN111576709A (zh) | 一种预制局部叠合楼板 | |
CN218149157U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 | |
CN216305080U (zh) | 多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6276379U (zh) | 一种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7053953U (zh) | 一种带槽口装配式全预制楼板与支撑构件的建筑节点结构 | |
CN216949007U (zh) | 多钢腹板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