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7203U -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7203U
CN218707203U CN202223014261.8U CN202223014261U CN218707203U CN 218707203 U CN218707203 U CN 218707203U CN 202223014261 U CN202223014261 U CN 202223014261U CN 218707203 U CN218707203 U CN 218707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ushing pipe
outer tube
interior bushing
gr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42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奎
杨敏
高继强
孙吉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sna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42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7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7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7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落料装置,包括外管、内衬管、喷气机构和吸气机构,内衬管设置于外管的内部,外管为刚性材质,内衬管为柔性材质,外管与内衬管之间具有喷吸间隙,喷气机构和吸气机构均与喷吸间隙相连通,内衬管能够在喷气机构与吸气机构的作用下沿相反的方向发生形变以将内衬管内壁上的粉料抖落。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通过喷气机构与吸气机构的设置,使得内衬管发生内凹变形与外凸变形,从而将粘附在内衬管内壁上的粉料抖落,因此,上述重力落料装置增大了管路的振动范围,有效避免了管路堵塞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粉料输送时,粉料由料仓或投粉站集中收集后,通过管路由重力落料的方式投到指定设备,由于不同物料的粘度不同,在管路内壁附着的程度也不同,粘性大的粉料经过几次投料后,就会结块把管路堵塞,从而影响后期的投料工序。
当前,为了降低管路内壁残留的物料,通常采用气动激振器将残留的粉料振落,但是气动激振器的振动范围有限,不能覆盖整个管路。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重力落料装置,能够增大管路的振动范围,有效避免管路堵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落料装置,能够增大管路的振动范围,有效避免管路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包括外管、内衬管、喷气机构和吸气机构,所述内衬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为刚性材质,所述内衬管为柔性材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衬管之间具有喷吸间隙,所述喷气机构和所述吸气机构均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所述内衬管能够在所述喷气机构与所述吸气机构的作用下沿相反的方向发生形变以将所述内衬管内壁上的粉料抖落。
优选的,所述喷气机构和所述吸气机构均至少设置一套。
优选的,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储气包和脉冲阀,所述储气包设置于所述外管上,所述储气包内存储有第一压缩空气,所述储气包的出气口与所述脉冲阀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脉冲阀的出口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电磁阀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通气孔、吸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通气孔用于第二压缩空气进入,所述通气孔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通,所述吸气口的一端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所述吸气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粉料检漏装置,所述粉料检漏装置包括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的透明管。
优选的,所述粉料检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管上的消音器。
优选的,所述透明管为PU管。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管与所述透明管之间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内衬管与投料站的落料通道相连通,所述外管设置于所述投料站底部以支撑所述投料站。
优选的,所述内衬管为橡胶材质,所述外管为不锈钢材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粉料投入内衬管后,粉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内衬管落入指定设备,当粉料投料完毕后,内衬管内粘有少量粉料,此时开启喷气机构,喷气机构将气体喷入内衬管与外管之间的喷吸间隙内,使得内衬管朝向内衬管的中心线方向发生内凹变形,然后关闭喷气机构,开启吸气机构,吸气机构将内衬管与外管之间的喷吸间隙内的气体吸出,使得内衬管朝向外管的方向外凸变形,从而使得内衬管抖动一次,残留在内衬管内壁的粉料被抖落。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通过喷气机构与吸气机构的设置,使得内衬管发生内凹变形与外凸变形,从而将粘附在内衬管内壁上的粉料抖落,因此,上述重力落料装置增大了管路的振动范围,有效避免了管路堵塞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与投料站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中的喷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中的吸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外管,200-内衬管,300-喷气机构,301-储气包,302-脉冲阀,400-吸气机构,401-电磁阀,402-真空发生器,4021-通气孔,4022-吸气口,4023-出气口,500-透明管,600-消音器,700-连接件,800-投料站。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重力落料装置,能够增大管路的振动范围,有效避免管路堵塞。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包括外管100、内衬管200、喷气机构300和吸气机构400,其中,内衬管200设置于外管100的内部,外管100为刚性材质,内衬管200为柔性材质,外管100与内衬管200之间具有喷吸间隙,喷气机构300和吸气机构400均与喷吸间隙相连通,内衬管200能够在喷气机构300与吸气机构400的作用下沿相反的方向发生形变以将内衬管200内壁上的粉料抖落。
当粉料投入内衬管200后,粉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内衬管200落入指定设备,当粉料投料完毕后,内衬管200内粘有少量粉料,此时开启喷气机构300,喷气机构300将气体喷入内衬管200与外管100之间的喷吸间隙内,使得内衬管200朝向内衬管200的中心线方向发生内凹变形,然后关闭喷气机构300,开启吸气机构400,吸气机构400将内衬管200与外管100之间的喷吸间隙内的气体吸出,使得内衬管200朝向外管100的方向外凸变形,从而使得内衬管200抖动一次,残留在内衬管200内壁的粉料被抖落。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通过喷气机构300与吸气机构400的设置,使得内衬管200发生内凹变形与外凸变形,从而将粘附在内衬管200内壁上的粉料抖落,因此,上述重力落料装置增大了管路的振动范围,有效避免了管路堵塞的现象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喷气机构300与吸气机构400具体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管路的长度进行设定。
当设置一套喷气机构300与一套吸气机构400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时,可以将喷气机构300与吸气机构400设置均设置两套或更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喷气机构300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喷气机构300包括储气包301和脉冲阀302,其中,储气包301设置于外管100上,储气包301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相连通,储气包301的出气口4023与脉冲阀302的进口相连通,脉冲阀302的出口与喷吸间隙相连通。
当需要向喷吸间隙内喷气时,开启脉冲阀302,储气包301内的第一压缩空气瞬间吹入外管100与内衬管200之间的喷吸间隙,内衬管200在瞬间吹入大量第一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抖动,发生内凹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吸气机构400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吸气机构400包括电磁阀401和真空发生器402,其中,真空发生器402包括通气孔4021、吸气口4022和出气口4023,通气孔4021用于第二压缩空气进入,通气孔4021通过电磁阀401与吸气口4022相连通,吸气口4022的一端与喷吸间隙相连通,吸气口4022的另一端与出气口4023相连通。
当需要吸附喷吸间隙内的气体时,开启电磁阀401,第二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器402的通气孔4021,真空发生器402将喷吸间隙内的气体吸出,气体首先通过吸气口4022,再通过排气口4023排出,此时,内衬管200在负压的作用下贴附在外管100的内壁上,如此设置,内衬管200通过内凹与外凸的形变形成一次抖动。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粉料粘附的情况对内衬管200上的粉料抖动一次、两次或更多次。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还包括粉料检漏装置,其中粉料检漏装置包括与喷吸间隙相连通的透明管500。
当内衬管200有破损时,粉料可以通过内衬管200进入喷吸间隙内,顺着喷吸间隙进入透明管500内,工作人员在观察到透明管500内有粉料后可以判断内衬管200损坏泄漏,从而对内衬管200进行检修。
为了排除透明管500内的气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粉料检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透明管500上的消音器6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透明管500的具体材质不进行限定,透明管500可以为塑料管,可以为透明的橡胶管,也可以为PU管,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透明管500优选为PU管
为了方便PU管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重力落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管100与透明管500之间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连接件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使得投料站800内的粉料能够准确落入内衬管200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衬管200与投料站800的落料通道相连通,外管100设置于投料站800底部以支撑投料站800。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外管100与内衬管200的具体材质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衬管200优选为橡胶材质,外管100优选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衬管、喷气机构和吸气机构,所述内衬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为刚性材质,所述内衬管为柔性材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衬管之间具有喷吸间隙,所述喷气机构和所述吸气机构均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所述内衬管能够在所述喷气机构与所述吸气机构的作用下沿相反的方向发生形变以将所述内衬管内壁上的粉料抖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和所述吸气机构均至少设置一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储气包和脉冲阀,所述储气包设置于所述外管上,所述储气包内存储有第一压缩空气,所述储气包的出气口与所述脉冲阀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脉冲阀的出口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构包括电磁阀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通气孔、吸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通气孔用于第二压缩空气进入,所述通气孔通过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通,所述吸气口的一端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所述吸气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料检漏装置,所述粉料检漏装置包括与所述喷吸间隙相连通的透明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检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管上的消音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为PU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管与所述透明管之间的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与投料站的落料通道相连通,所述外管设置于所述投料站底部以支撑所述投料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为橡胶材质,所述外管为不锈钢材质。
CN202223014261.8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Active CN218707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4261.8U CN218707203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4261.8U CN218707203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7203U true CN21870720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4261.8U Active CN218707203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7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01420B2 (ja) 粉末スプレイコ―ティング装置
CN102491013B (zh) 一种罐式粉料运输车及其卸料装置
CN106315230B (zh) 实验用多功能负压粉体物料加料器
CN206735401U (zh) 一种不合格ZrO2真空吸料混合回收装置
CN218707203U (zh) 一种重力落料装置
CN106457519A (zh) 喷丸加工装置以及喷丸加工装置列
CN2883276Y (zh) 储料仓给料器卸料用扬尘捕集装置
CN210966979U (zh) 3d打印机粉末输送装置
CN205381722U (zh) 一种微正压输送系统
CN208448848U (zh) 一种钛白粉生产用矿粉连续吸送系统
CN214309724U (zh) 一种安全环保型粉料动态质量抽样装置
CN210012340U (zh) 真空输送接收装置
CN212236717U (zh) 一种新型炉内深度脱硝粉体喷射加速器
CN207986189U (zh) 气动真空输送物料装置
CN115593957A (zh) 一种负压气力输送装置
CN215087904U (zh) 气流粉碎机上的送料装置
CN210029238U (zh) 一种纤维原料储料筒的氮气保护结构
CN219384024U (zh) 非织造布物料抽吸传送装置
CN213543944U (zh) 一种塑料瓶盖不良品检测装置
CN217191341U (zh) 一种带吹扫装置的垃圾压缩设备用进料设备
CN112320360A (zh) 一种轻质粉粒料的正压输送方法
CN210943167U (zh) 一种新型高效防堵装置
CN212097432U (zh) 一种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辅挤吸料系统定量下料料斗
CN218786373U (zh) 一种带压力控制系统的正压输送装置
CN217229547U (zh) 纤维素醚无尘投料站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26 Changsheng Road,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801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oft Contro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13, Fuqiang Road,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oft contro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