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8842U - 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8842U
CN218698842U CN202220289144.3U CN202220289144U CN218698842U CN 218698842 U CN218698842 U CN 218698842U CN 202220289144 U CN202220289144 U CN 202220289144U CN 218698842 U CN218698842 U CN 218698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framework
supporting
support
skel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91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焕昌
崔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91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8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8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8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8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modular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oy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骨架结构、设置于所述骨架结构上的控制主板以及驱动轮组;其中,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上层骨架、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层骨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一支撑骨架,所述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上层骨架上,所述驱动轮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结构简单、维护便捷,在保证机器人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提升了机器人的可维护性。

Description

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而随着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竞争逐渐增强,如何在保证机器人性能的状态下,还同时提升机器人的可维护性并控制机器人的成本,进而提高机器人的影响力,成为当前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其结构简单,维护便捷,在保证机器人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提升了机器人的可维护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骨架结构、设置于所述骨架结构上的控制主板以及驱动轮组;
其中,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上层骨架、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层骨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一支撑骨架,所述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上层骨架上,所述驱动轮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上层骨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上层平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上层平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上端面上的第二支撑骨架,所述控制主板安装于所上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信息显示屏,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条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信息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托盘件,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托盘件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机身壳体、底盘壳体以及位于所述机身壳体和所述底盘壳体之间的连接围板;
其中,所述底盘壳体包括第一容纳腔以容纳所述底板,所述机身壳体包括第二容纳腔以容纳所述上层骨架,所述底盘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机身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连接围板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一连通通孔;
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一连通通孔形成的第二连通通孔中。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屏,所述上层骨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远离所述上层平板的一端的第三支撑骨架,所述控制屏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骨架上。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连接控制屏和所述控制主板的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撑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条,各所述第二支撑条均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远离所述上层平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条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控制屏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位于所述上层平板的前部,所述第二支撑条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一端朝向所述上层平板的后部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层骨架,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配重件。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电池安装槽,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槽中的电池以及可拆卸连接所述开口的电池盖。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骨架结构、设置于所述骨架结构上的控制主板以及驱动轮组;其中,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上层骨架、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层骨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一支撑骨架,所述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上层骨架上,所述驱动轮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仅需要通过结构简单的骨架结构即可实现对机器人的稳固支撑,同时,机器人可以通过安装在底板上的驱动轮组实现移动,控制主板安装在上层骨架上并用于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该机器人维护便捷,在保证机器人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提升了机器人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机器人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机器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机器人的另一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底盘壳体和连接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骨架结构;11、上层骨架;111、上层平板;1111、上端面;112、第二支撑骨架;1121、第一支撑条;11211、第二固定座;1122、支撑横梁;113、第三支撑骨架;1131、第二支撑条;12、底板;13、第一支撑骨架;131、支撑杆;2、控制主板;3、驱动轮组;4、信息显示屏;5、托盘件;6、壳体结构;61、机身壳体;611、第二容纳腔;612、第二开口;62、底盘壳体;621、第一容纳腔;622、第一开口;63、连接围板;631、第一连通通孔;64、第二连通通孔;7、控制屏;8、配重件;9、电池;10、电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骨架结构1、设置于所述骨架结构1上的控制主板2以及驱动轮组3;其中,所述骨架结构1用于支撑整个机器人的其他构件,驱动轮组3用于驱动机器人移动,而控制主板2用于实现与内外部机构的连接通信并控制机器人执行不同操作,比如控制驱动轮动带动机器人移动或停止移动等。其中,驱动轮组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万向轮,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和万向轮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实现带动机器人移动和转动的目的即可。
其中,所述骨架结构1包括上层骨架11、底板12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层骨架11和所述底板12之间的第一支撑骨架13,所述控制主板2安装于所述上层骨架11上,所述驱动轮组3安装于所述底板12上。其中,骨架结构1中的上层骨架11、底板12以及第一支撑骨架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包括但不限定于为螺钉连接、焊接或者铆接等;第一支撑骨架13用于将上层骨架11稳定支撑在底板12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2为铝压铸件,机器人的驱动轮组3通过驱动轮组3悬架安装在底板12上。
根据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机器人仅需要通过结构简单的骨架结构1即可实现对机器人的稳固支撑,同时,机器人可以通过安装在底板12上的驱动轮组3实现移动,控制主板2安装在上层骨架11上并用于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该机器人整体结构简单,维护便捷,在保证机器人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提升了机器人的可维护性。可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机器人为迎宾机器人或配送机器人,其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层骨架11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3的上层平板111以及安装在所述上层平板111远离所述底板12一侧的上端面1111上的第二支撑骨架112,所述控制主板2安装于所上端面1111上。具体地,第二支撑骨架112用于支撑安装在其上的机器人元器件;而上层平板111上可以设置固定槽,以将控制主板2稳定安装在固定槽中,以使得在机器人移动或倾倒时,控制主板2也不会从固定槽中脱离,以更好保护控制主板2。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信息显示屏4,所述第二支撑骨架112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条第一支撑条1121,所述第一支撑条1121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图未示),所述信息显示屏4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具体地,图2中所示的第二支撑骨架112由两条第一支撑条1121组成,但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条11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也即,第二支撑骨架112也可以由一条或者三条及以上的第一支撑条1121构成均可,且第一支撑条1121的形状和排布方式同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条1121的第一表面(比如,第一表面可以为第一支撑条1121上朝向机器人前侧的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前侧是指机器人直立时正常前行时所指向的方向)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用于稳定安装信息显示屏4,且信息显示屏4为平面的液晶屏,用于播放待显示信息,比如广告信息。
在可选实施例中,机器人还包括显示控制板(图未示),该显示控制板与信息显示屏4连接,且位于第一支撑条112的第二表面上,具体位于第一支撑条112靠近上层平板111的一端。
进一步地,机器人的信息显示屏4的设置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比如,在信息显示屏4的高度与用户的可观察视角基本平行时,信息显示屏4可以与水平面垂直设置,以便于用户查看信息显示屏4上显示的内容;相对地,在信息显示屏4设置位置较低时,亦可以令信息显示屏4斜向上倾斜一定角度;此外,在信息显示屏4设置位置较高时,亦可以令信息显示屏4斜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只要使得用户可以顺利查看信息显示屏4上显示的内容即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覆盖所述信息显示屏4设置的透明保护罩(图未示),所述透明保护罩不仅可以实现对信息显示屏4的保护,还可以使得信息显示屏4上显示的待显示信息可以透过所述透明保护罩正常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托盘件5,所述第一支撑条1121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托盘件5的第二固定座11211,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条1121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为第一支撑条1121上朝向机器人前侧的表面时,第二表面是指第一支撑条1121上朝向后侧的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后侧是指机器人直立时正常后退时所指向的方向)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座11211,在机器人作为配送机器人时,第二固定座11211上安装用于盛装配送物品的托盘件5。其中,所述托盘件5上设有托盘支撑件,托盘支撑件与第二固定座11211可拆卸连接,使得托盘件5可以实现与第一支撑条1121之间的快速拆装。进一步地,托盘件5的表面上设有硅胶垫,以使得托盘件5表面硬度较低,进而让放置在托盘件5上的物品得到缓冲和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壳体结构6,所述壳体结构6包括机身壳体61、底盘壳体62以及位于所述机身壳体61和所述底盘壳体62之间的连接围板63;其中,所述底盘壳体62包括第一容纳腔621以容纳所述底板12,所述机身壳体61包括第二容纳腔611以容纳所述上层骨架11,所述底盘壳体6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621连通的第一开口622,所述机身壳体61包括与所述第二容纳腔611连通的第二开口612,所述连接围板63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开口622和所述第二开口612的第一连通通孔631;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3位于所述第一开口622、第二开口612以及第一连通通孔631形成的第二连通通孔64中。也即,所述壳体结构6用于保护骨架结构1以及安装在骨架结构1上的控制主板2等,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结构6由机身壳体61、底盘壳体62以及连接围板63三部分构成,且机身壳体61用于通过第二容纳腔611容纳并保护上层骨架11等,底盘壳体62用于通过第一容纳腔621容纳并保护底板12等,连接围板63形成的第一连通通孔631用于供第一支撑骨架13穿过,进而使得第一支撑骨架13的上端穿过第一开口622连接上层骨架11,第一支撑骨架13的下端穿过第二开口612连接底板12,最终实现骨架结构1和壳体结构6之间的安装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是指机器人处于直立的正常工作状态时所对应的上方(比如图5或图6中所示的机器人的上方);“下”是指机器人处于直立的正常工作状态时所对应的下方(比如图5或图6中所示的机器人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屏7,所述上层骨架11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骨架112远离所述上层平板111的一端的第三支撑骨架113,所述控制屏7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骨架113上。其中,第二支撑骨架112用于支撑控制屏7,控制屏7可以为平面的液晶屏,用户可以在控制屏7上通过触摸或按压等操作实现控制操作。控制屏7与信息显示屏4分开独立设置,因此,在信息显示屏4上显示待显示信息(比如,待显示信息可以为需要宣传的广告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同步进行控制操作,两者不会相互干扰,不仅方便了控制操作的执行,也提升了观看待显示信息的用户的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连接控制屏7和所述控制主板2的连接线缆(图未示),所述连接线缆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12的表面上。具体地,所述连接线缆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条1121的第二表面上,以实现控制屏7和所述控制主板2之间的信号传递。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支撑骨架113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条1131,各所述第二支撑条1131均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112远离所述上层平板1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条1131上设有安装部(图未示),所述控制屏7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具体地,图2中所示的第三支撑骨架113由两条第二支撑条1131组成,但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条11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也即,第三支撑骨架113也可以由一条或者三条及以上的第二支撑条1131构成均可,且第二支撑条1131的形状和排布方式同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进一步地,机器人的控制屏7与水平面呈预设倾斜角度斜向上设置,有利于用户在该控制屏7上进行控制操作;因此,安装部将设置在第二支撑条1131朝向上方的表面上,以使得通过安装部安装在第二支撑条1131上的控制屏7的显示面可以朝斜上方显示,进而方便用户进行控制操作。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体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部,以只要实现将控制屏7稳定安装在第二支撑体上的效果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支撑骨架112位于所述上层平板111的前部,所述第二支撑条1131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骨架112的一端朝向所述上层平板111的后部延伸。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骨架112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条1121之间的支撑横梁1122,进而使得整个第二支撑骨架112的稳定性加强。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条1131的一端连接在位于上层平板111的前部的支撑横梁1122(整个第二支撑骨架112均位于上层平板111的前部)上,且其另一端从该位置开始,逐渐朝向上层平板111的后部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层平板111的前部是指上层平板111上靠近机器人前侧的部分,上层平板111的后部是指上层平板111上靠近机器人后侧的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3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杆131,所述支撑杆131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层骨架11,所述支撑杆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12。具体地,支撑杆1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也即,第一支撑骨架13可以包括一条、两条及两条以上的支撑杆131均可,只要可以保证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稳固即可,且支撑杆131的形状和排布方式同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2上的配重件8。所述配重件8安装在底板12上,可以降低机器人的重心,同时还可以调整机器人前后重心以增加底座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8和图9所示,所述底板12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电池安装槽(图未示),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槽中的电池9以及可拆卸连接所述开口的电池盖10。电池9通过电池盖10固定安装在底板12上的电池安装槽中,可以方便将电池9从机器人底板12下方拆出,使其可维护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包括骨架结构和控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
上层骨架,所述上层骨架包括上层平板和第二支撑骨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安装在所述上层平板上;
所述上层骨架还包括第三支撑骨架,所述第三支撑骨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远离所述上层平板的一端,所述控制屏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还包括底板和第一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连接在所述上层骨架和所述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信息显示屏,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包括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信息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托盘件,所述第一支撑条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托盘件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托盘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托盘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所述托盘件的另一侧悬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件上设有托盘支撑件,所述托盘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机身壳体、底盘壳体以及位于所述机身壳体和所述底盘壳体之间的连接围板;
其中,所述底盘壳体包括第一容纳腔以容纳所述底板,所述机身壳体包括第二容纳腔以容纳所述上层骨架,所述底盘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机身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连接围板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一连通通孔;
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一连通通孔形成的第二连通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远离所述上层平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条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控制屏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位于所述上层平板的前部,所述第三支撑骨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一端与所述上层平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层骨架,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
CN202220289144.3U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Active CN218698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9144.3U CN21869884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6823 2020-12-31
CN202121317629.0U CN21637221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220289144.3U CN21869884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7629.0U Division CN21637221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8842U true CN21869884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0402872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2187.9U Active CN216067469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0786.7U Active CN218614068U (zh) 2020-12-31 2021-06-11 一种配送机器人
CN202121320503.9U Active CN215920466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220289144.3U Active CN21869884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17629.0U Active CN21637221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1671.XU Active CN218614069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0495.8U Active CN218614067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1673.9U Active CN215920468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和机器人充电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2187.9U Active CN216067469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0786.7U Active CN218614068U (zh) 2020-12-31 2021-06-11 一种配送机器人
CN202121320503.9U Active CN215920466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7629.0U Active CN216372212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1671.XU Active CN218614069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0495.8U Active CN218614067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
CN202121321673.9U Active CN215920468U (zh) 2020-12-31 2021-06-11 机器人和机器人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8) CN216067469U (zh)
WO (1) WO20221440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31942B1 (ko) * 2017-07-05 2019-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내 로봇
CN209125860U (zh) * 2018-09-29 2019-07-19 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托盘
CN210189804U (zh) * 2019-04-30 2020-03-27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送餐机器人餐盘托架快装结构
US11675072B2 (en) * 2019-05-31 2023-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robo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216691A (zh) * 2019-06-06 2019-09-10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头部组件的机器人
CN211220772U (zh) * 2019-08-13 2020-08-11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快拆托盘及机器人
CN211943569U (zh) * 2020-01-21 2020-11-17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0466U (zh) 2022-03-01
WO2022144035A1 (zh) 2022-07-07
CN218614068U (zh) 2023-03-14
CN218614067U (zh) 2023-03-14
CN216067469U (zh) 2022-03-18
CN215920468U (zh) 2022-03-01
CN216372212U (zh) 2022-04-26
CN218614069U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89019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detachable base
CN218698842U (zh) 机器人
CN210130022U (zh) 智能显示设备底座及智能显示设备
US20050152103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CN209782060U (zh) 智能显示设备底座及智能显示设备
CN221079494U (zh) 一种hud展示装置
CN204759315U (zh) 一种设置有磁吸式防尘垫的电脑机箱
CN207440700U (zh) 一种模块化安装无风扇工业电脑
CN209674750U (zh) 智能显示设备
CN210244882U (zh) 一种防爆展架式广告机
CN201079192Y (zh) 展览陈列屏
CN211995441U (zh) 后备箱盖板及智能驾驶车辆
CN215807398U (zh) 显示装置
CN215182822U (zh) 一种商用显示器
CN207264060U (zh) 一种散热好的高强度壳框以及显示屏
CN218679627U (zh) 一种车载存储柜结构
CN220446478U (zh) 一种浮空成像机器人操作仓
CN214174997U (zh) 一种便携式主机箱
CN220947571U (zh) 汽车组合仪表
CN220102578U (zh) 一种一体可移动式智能公交显示站牌
CN210428391U (zh) 一种窄边框显示器
CN217543769U (zh) 双主控便携式加固计算机机箱
CN220400167U (zh) 一种工业显示器
CN217957455U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控制台背墙
CN209674748U (zh) 边框、显示屏及智能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