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8764U -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8764U
CN218678764U CN202222884092.7U CN202222884092U CN218678764U CN 218678764 U CN218678764 U CN 218678764U CN 202222884092 U CN202222884092 U CN 202222884092U CN 218678764 U CN218678764 U CN 218678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tool
oblique
pole rotor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40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付强
柯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40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8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8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8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包括工装主轴、多个导向柱和锁紧单元。工装主轴设有沿自身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各个导向柱沿工装主轴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在工装主轴的外围,各个导向柱均沿工装主轴的轴向插在限位凸起中,各段转子铁芯套在工装主轴上时,各个导向柱均依次穿过各段转子铁芯,以使得各段转子铁芯按照斜极角度相对布置形成斜极转子。锁紧单元套在工装主轴外且与工装主轴螺纹配合,锁紧单元与限位凸起分别用于夹紧在斜极转子两端。利用斜极转子压装工装能够快速将各段转子铁芯按照目标斜极角度定位好,之后通过旋拧锁紧单元快速将各段转子铁芯挤压在一起构成斜极转子,提升斜极转子总成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转子压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机领域为削弱齿谐波以及改善电机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转子采用分段斜极的方式布置。具体为电机转子分为多段转子铁芯,各段转子铁芯依次按照一定斜极角度偏转后压装在一起,形成斜极转子总成。在组装时,各段转子铁芯靠近时存在相互作用力,阻碍各段转子铁芯按照目标角度压紧,导致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斜极转子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在组装过程中各段转子铁芯与多个导向柱配合在一起时,相互之间的斜极角度得以限定,在限位凸起和锁紧单元将各段转子铁芯压紧得到斜极转子,组装效率较高。
一种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包括:
工装主轴,所述工装主轴设有沿自身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
多个导向柱,各个导向柱沿所述工装主轴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在所述工装主轴的外围,各个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插在所述限位凸起中,各段转子铁芯套在所述工装主轴上时,各个导向柱均依次穿过各段转子铁芯,以使得各段转子铁芯按照斜极角度相对布置形成斜极转子;
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套在所述工装主轴外且与所述工装主轴螺纹配合,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限位凸起分别用于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在使用时先将各个导向柱均插在所述限位凸起上,且各个导向柱沿工装主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然后将各段转子铁芯套在工装主轴外,在此过程中各个导向柱均依次穿过各段转子铁芯,使得各段转子铁芯之间具有一定偏转角度,即斜极角度。之后再将锁紧单元相对于工装主轴旋拧,使得锁紧单元和限位凸起均抵压到斜极转子两端,将各段转子铁芯压紧在一起。待各段转子铁芯之间压紧后,可以利用紧固螺栓穿过各段转子铁芯后与紧固螺母配合,固定各段转子铁芯之间的相对位置形成斜极转子总成。然后将锁紧单元从工装主轴上卸下,将斜极转子总成从工装主轴和导向柱上卸下得到压装好的斜极转子总成。利用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能够快速将各段转子铁芯按照目标斜极角度定位好,之后通过旋拧锁紧单元快速将各段转子铁芯挤压在一起构成斜极转子,提升斜极转子总成的组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还包括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套在所述工装主轴外,所述抵压件位于所述锁紧单元靠近所述限位凸起的一侧,所述抵压件能够抵压在所述斜极转子与所述锁紧单元之间,各个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插在所述抵压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贯穿所述抵压件,所述让位缺口与所述斜极转子上供紧固螺栓穿过的位置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包括抵压筒和设于所述抵压筒外周面上的多个弧形限位部,各个所述弧形限位部沿所述抵压筒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弧形限位部之间具有一所述让位缺口,所述抵压筒的一端与所述锁紧单元抵接,所述弧形限位部位于所述抵压筒的另一端并用于与所述斜极转子抵接,各个所述导向柱均插在所述弧形限位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工装主轴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一所述弧形限位部上均穿设有至少一所述导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装主轴设有多个所述限位凸起,各个所述限位凸起均为沿所述工装主轴周向设置的弧形结构,各个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工装主轴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相邻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间隔形成让位空间,让位空间与所述斜极转子上供紧固螺栓穿过的位置相对,每个所述限位凸起上均插有所述导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单元包括锁紧螺母和锁紧套筒,所述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在所述工装主轴外,所述锁紧套筒至少部分套在所述锁紧螺母外,且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锁紧螺母之间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锁紧螺母和/或所述锁紧套筒上靠近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用于压紧所述斜极转子,所述锁紧套筒具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作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用部具有沿所述锁紧套筒径向贯穿所述锁紧套筒的扳手插孔,当所述锁紧单元和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时,所述作用部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悬在所述工装主轴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工装主轴上位于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锁紧单元的部分能够插在所述安装平台中,且所述工装主轴的此部分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凹凸配合,凹凸配合中凸起的凸出方向为所述工装主轴的径向。
一种斜极转子压装设备,包括斜极转子和上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所述斜极转子包括的多段转子铁芯均套在所述工装主轴上,且各段所述转子铁芯均与所述工装主轴间隙配合,各个所述导向柱均依次穿过各段所述转子铁芯,所述锁紧单元和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斜极转子压装设备,首先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从而提升斜极转子组装效率。其次,在组装过程中各段转子铁芯与工装主轴间为间隙配合,所以拆卸过程较便捷。而且工装主轴不会挤压转子铁芯,尽量减小组装过程中转子铁芯变形的概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斜极转子压装设备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1、工装主轴;111、键槽;112、限位凸起;113、让位空间;12、导向柱;13、锁紧单元;131、锁紧螺母;132、锁紧套筒;1321、作用部;1322、扳手插孔;14、抵压件;141、让位缺口;142、抵压筒;143、弧形限位部;20、斜极转子压装设备;21、斜极转子总成;211、转子铁芯;212、转子端板;213、转子压板;214、紧固螺栓;215、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3所示,斜极转子总成21包括斜极转子、两个转子端板212、转子压板213、紧固螺栓214和紧固螺母215。斜极转子包括多段转子铁芯211,各段转子铁芯211之间按照一定斜极角度布置。两个转子端板212分别位于斜极转子的两端,转子端板212与转子铁芯211一样为环形结构。转子压板213装配于斜极转子并与其抵压在一起。紧固螺栓214穿过各段转子铁芯211后与紧固螺母215配合,将各段转子铁芯211压紧在一起,构成斜极转子总成21。
本申请中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则可用于组装所述斜极转子总成2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包括工装主轴11、多个导向柱12和锁紧单元13。其中所述工装主轴11设有沿自身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112。各个导向柱12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在所述工装主轴11的外围,各个所述导向柱12均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轴向插在所述限位凸起112中。各段转子铁芯211套在所述工装主轴11上时,各个导向柱12均依次穿过各段转子铁芯211,以使得各段转子铁芯211按照斜极角度相对布置形成斜极转子。所述锁紧单元13套在所述工装主轴11外且与所述工装主轴11螺纹配合,所述锁紧单元13与所述限位凸起112分别用于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
在使用时先将各个导向柱12均插在所述限位凸起112上,且各个导向柱12沿工装主轴11的周向间隔布置。然后将各段转子铁芯211套在工装主轴11外,在此过程中各个导向柱12均依次穿过各段转子铁芯211,使得各段转子铁芯211之间具有一定偏转角度,即斜极角度。可以理解为各段转子铁芯211上均具有供各个导向柱12穿过的导向孔,这些导向孔的设置位置满足,当各个导向柱12均插入对应导向孔中时,各段转子铁芯211之间则按照一定偏转角度排布。
待各个导向柱12均插入各段转子铁芯211后,再将锁紧单元13相对于工装主轴11旋拧,使得锁紧单元13和限位凸起112分别抵压到斜极转子两端,将各段转子铁芯211压紧在一起。待各段转子铁芯211之间压紧后,可以利用紧固螺栓214穿过各段转子铁芯211后与紧固螺母215配合,固定各段转子铁芯211之间的相对位置形成斜极转子总成21,此时即使锁紧单元13松开斜极转子,各转子铁芯211之间也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之后将锁紧单元13从工装主轴11上卸下,将斜极转子总成21从工装主轴11和导向柱12上卸下得到压装好的斜极转子总成21。利用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能够快速将各段转子铁芯211按照目标斜极角度定位好,之后通过旋拧锁紧单元13快速将各段转子铁芯211挤压在一起构成斜极转子,提升斜极转子总成21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在此过程中工装主轴11与所述各段转子铁芯211之间为间隙配合,相当于工装主轴11对各段转子铁芯211起到初定位的作用,但是工装主轴11不会挤压转子铁芯211,以尽量减小组装过程中转子铁芯211变形的概率。
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工装主轴11设有多个所述限位凸起112,各个所述限位凸起112均为沿所述工装主轴11周向设置的弧形结构,各个所述限位凸起112在所述工装主轴1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相邻所述限位凸起112之间间隔形成让位空间113,让位空间113与所述斜极转子上供紧固螺栓214穿过的位置相对,以便紧固螺栓214插入各段转子铁芯211中。每个所述限位凸起112上均插有所述导向柱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限位凸起112沿工装主轴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导向柱12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限位凸起112上插有同等数量的导向柱12。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112为设置在工装主轴11外周面上的一圈环形结构。此环形结构上与紧固螺栓214相对的位置设有让位空间,供紧固螺栓214穿过。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还包括抵压件14,所述抵压件14套在所述工装主轴11外,所述抵压件14位于所述锁紧单元13靠近所述限位凸起112的一侧,所述抵压件14能够抵压在所述斜极转子与所述锁紧单元13之间。所述锁紧单元13通过抵压件14间接抵压斜极转子。
如图1和图2所示,各个所述导向柱12均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轴向插在所述抵压件14中,导向柱12的一部分插在限位凸起112上,导向柱12还有一部分插在抵压件14上,使得导向柱12的两端均受到限位,使得导向柱12的位置更加精准。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14上设有让位缺口141,所述让位缺口141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轴向贯穿所述抵压件14,所述让位缺口141与所述斜极转子上供紧固螺栓214穿过的位置相对,以便紧固螺栓214和紧固螺母215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让位缺口141和让位空间113沿工装主轴11的轴向间隔分布。紧固螺栓214可穿过让位空间113后插入斜极转子中,之后延伸到让位缺口141处并与紧固螺母215配合。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抵压件14包括抵压筒142和设置在抵压筒142外周面上的限位件,抵压筒142的一端与锁紧单元13抵接,限位件位于抵压筒142的另一端并用于与斜极转子抵接,各个导向柱12均插在限位件中。
利用限位件来固定导向柱12的位置,导向柱12与锁紧单元13之间可不用直接接触,便于锁紧单元13旋拧。
如图3所示,限位件为设于所述抵压筒142外周面上的多个弧形限位部143,各个所述弧形限位部143沿所述抵压筒142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弧形限位部143之间具有一所述让位缺口141,所述抵压筒142的一端与所述锁紧单元13抵接,所述弧形限位部143位于所述抵压筒142的另一端并用于与所述斜极转子抵接,各个所述导向柱12均插在所述弧形限位部143中。
锁紧单元13相对于工装主轴11旋拧而在轴向上移动时可推着抵压筒142向靠近限位凸起112的方向移动,直到抵压筒142和/或弧形限位部143与斜极转子接触,最终使得斜极转子被压紧在抵压件14与限位凸起112之间。
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导向柱12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一所述弧形限位部143上均穿设有至少一所述导向柱12。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单元13包括锁紧螺母131和锁紧套筒132,所述锁紧螺母131螺纹配合在所述工装主轴11外,所述锁紧套筒132至少部分套在所述锁紧螺母131外,且所述锁紧套筒132与所述锁紧螺母131之间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锁紧螺母131和/或所述锁紧套筒132上靠近所述限位凸起112的端面用于压紧所述斜极转子。所述锁紧套筒132具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作用部1321。
当利用扳手旋拧锁紧套筒132时,锁紧螺母131会同步相对于工装主轴11转动,使得锁紧单元13相对于工装主轴11沿轴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母131和/或所述锁紧套筒132上靠近所述限位凸起112的端面与抵压件14直接接触,通过抵压件14为斜极转子提供压紧作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作用部1321具有沿所述锁紧套筒132径向贯穿所述锁紧套筒132的扳手插孔1322。扳手部分插入扳手插孔1322后能够为锁紧套筒132提供较大扭矩。
当所述锁紧单元13和所述限位凸起112分别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时,所述作用部1321沿所述工装主轴11的轴向悬在所述工装主轴11外。所以在整个组装过程中作用部1321一直悬在工装主轴11外,确保沿锁紧套筒132径向插入的扳手不会与工装主轴11干涉。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还包括安装平台(图中未示出),所述工装主轴11上位于所述限位凸起112远离所述锁紧单元13的部分能够插在所述安装平台中,且所述工装主轴11的此部分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凹凸配合,凹凸配合中凸起的凸出方向为所述工装主轴11的径向。
具体在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工装主轴11上插在所述安装平台中的部分设有键槽111,工装主轴11装配在安装平台上时,插销可部分插在所述键槽111中,插销与安装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限制在工装主轴11周向上工装主轴11与安装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斜极转子压装设备20,包括斜极转子和上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所述斜极转子包括的多段转子铁芯211均套在所述工装主轴11上,且各段所述转子铁芯211均与所述工装主轴11间隙配合,各个所述导向柱12均依次穿过各段所述转子铁芯211,所述锁紧单元13和所述限位凸起112分别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
首先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10,从而提升斜极转子组装效率。其次,在组装过程中各段转子铁芯211与工装主轴11间为间隙配合,所以拆卸过程较便捷。而且工装主轴11不会挤压转子铁芯211,尽量减小组装过程中转子铁芯211变形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主轴,所述工装主轴设有沿自身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
多个导向柱,各个导向柱沿所述工装主轴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在所述工装主轴的外围,各个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插在所述限位凸起中,各段转子铁芯套在所述工装主轴上时,各个导向柱均依次穿过各段转子铁芯,以使得各段转子铁芯按照斜极角度相对布置形成斜极转子;
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套在所述工装主轴外且与所述工装主轴螺纹配合,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限位凸起分别用于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还包括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套在所述工装主轴外,所述抵压件位于所述锁紧单元靠近所述限位凸起的一侧,所述抵压件能够抵压在所述斜极转子与所述锁紧单元之间,各个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插在所述抵压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贯穿所述抵压件,所述让位缺口与所述斜极转子上供紧固螺栓穿过的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包括抵压筒和设于所述抵压筒外周面上的多个弧形限位部,各个所述弧形限位部沿所述抵压筒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弧形限位部之间具有一所述让位缺口,所述抵压筒的一端与所述锁紧单元抵接,所述弧形限位部位于所述抵压筒的另一端并用于与所述斜极转子抵接,各个所述导向柱均插在所述弧形限位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工装主轴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一所述弧形限位部上均穿设有至少一所述导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轴设有多个所述限位凸起,各个所述限位凸起均为沿所述工装主轴周向设置的弧形结构,各个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工装主轴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相邻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间隔形成让位空间,让位空间与所述斜极转子上供紧固螺栓穿过的位置相对,每个所述限位凸起上均插有所述导向柱。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包括锁紧螺母和锁紧套筒,所述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在所述工装主轴外,所述锁紧套筒至少部分套在所述锁紧螺母外,且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锁紧螺母之间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锁紧螺母和/或所述锁紧套筒上靠近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用于压紧所述斜极转子,所述锁紧套筒具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作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具有沿所述锁紧套筒径向贯穿所述锁紧套筒的扳手插孔,当所述锁紧单元和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时,所述作用部沿所述工装主轴的轴向悬在所述工装主轴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极转子压装工装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工装主轴上位于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锁紧单元的部分能够插在所述安装平台中,且所述工装主轴的此部分与所述安装平台之间凹凸配合,凹凸配合中凸起的凸出方向为所述工装主轴的径向。
10.一种斜极转子压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极转子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斜极转子压装工装,所述斜极转子包括的多段转子铁芯均套在所述工装主轴上,且各段所述转子铁芯均与所述工装主轴间隙配合,各个所述导向柱均依次穿过各段所述转子铁芯,所述锁紧单元和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夹紧在所述斜极转子两端。
CN202222884092.7U 2022-10-31 2022-10-31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Active CN218678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4092.7U CN218678764U (zh) 2022-10-31 2022-10-31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4092.7U CN218678764U (zh) 2022-10-31 2022-10-31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8764U true CN21867876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4092.7U Active CN218678764U (zh) 2022-10-31 2022-10-31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8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39472B1 (en) Ro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7659009B (zh) 定子及电动机
EP2798723A2 (d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maschinenkomponente i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sowi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217135245U (zh) 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
CN218678764U (zh) 斜极转子压装工装和斜极转子压装设备
US6911760B2 (en) Electrical machine
US20190190335A1 (en) Rotor assembly for electric motor
CN213823862U (zh) 一种袋笼的快速连接结构
CN115333277A (zh) 电动机定子固定结构、定子固定扣条、定子及电动机
JP2007124751A (ja) バスバー接続部
CN210949468U (zh) 一种螺栓头部及具有其的沉头螺栓以及拆装工具
CN209823546U (zh) 一种无机壳电机
CN219600894U (zh) 双电机电驱总成及车辆
CN219164399U (zh) 一种退磁钢工装
CN214378977U (zh) 一种齿套
CN220066183U (zh) 可拆卸插头
CN217728611U (zh) 基于发动机导向器的狭小空间零件分解系统及分解装置
CN204718009U (zh) 电机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JP574810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1958913U (zh) 定子与端盖的安装结构
KR200481242Y1 (ko) 발전 전동기 스테이터 웨지 교체를 위한 절연제 고정용 툴
CN111312533B (zh) 包括棒触指的矩形布置的阴触头及其装卸工具
CN113691035B (zh) 定子组件及电机
CN112769267B (zh) 一种采用冲片导磁块的外转子
EP4346018A1 (en) Plug for a connector and th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