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7707U - 高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高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7707U
CN218677707U CN202222735828.4U CN202222735828U CN218677707U CN 218677707 U CN218677707 U CN 218677707U CN 202222735828 U CN202222735828 U CN 202222735828U CN 218677707 U CN218677707 U CN 218677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rotective cover
outlet
wire
wir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58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伟
刘光毅
孔祥宇
王安沛
梁金山
郝园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engch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Time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Time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Times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58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7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7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7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连接器,该高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第一保护盖,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有出线口,所述连接器外壳内形成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通道,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出线通道内,第二端显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用以供线材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以连接高压回路;所述第一保护盖盖设于所述出线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口和所述出线孔用以供所述线材穿出;所述第一保护盖与所述连接器外壳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出线口遮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保护盖与连接器外壳卡扣连接密封,实现简易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高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压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电力设备,连接设备内部和外部,实现高压电气传输。高压连接器在汽车、储能应用场景一般为BDU、PDU、MCU、电池等控制配电集成的电气部件上,大部分高压连接器采用均为过孔型高压连接器。
在相关技术中,过孔型高压连接器中一般在出线位置安装电连接保护盖用以保护线材,然而电连接保护盖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在高压连接器上,通过螺栓固定的这种形式导致电连接保护盖安装非常复杂,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压连接器,旨在解决高压连接器中电连接保护盖安装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压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有出线口,所述连接器外壳内形成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通道,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出线通道内,第二端显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用以供线材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以连接高压回路;
第一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盖设于所述出线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口和所述出线孔用以供所述线材穿出;
所述第一保护盖与所述连接器外壳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出线口遮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盖设置有第一扣合孔,所述连接器外壳对应所述第一扣合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卡入所述第一扣合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靠近所述出线口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扣合孔的数量均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扣合孔在所述第一保护盖的侧壁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卡块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扣合孔的位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与所述第一保护盖之间设置有被所述第一保护盖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外壳在所述出线口处的外壁挤压的第一防水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用以通过线鼻子连接所述线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压铆螺母,所述压铆螺母用以通过螺接连接所述高压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第二保护盖,所述连接器外壳还开设有上盖口,所述第二保护盖盖设于所述上盖口,所述出线通道与所述上盖口连通;
所述第二保护盖设置有第二扣合孔,所述连接器外壳对应所述第二扣合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入所述第二扣合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口与所述第二保护盖之间设置有被所述第二保护盖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外壳在所述上盖口处的外壁挤压的第二防水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与所述壳本体连接的出线管体,所述出线管体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出线口,所述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连接端子,所述出线管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高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第一保护盖,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有出线口,所述连接器外壳内形成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通道,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出线通道内,第二端显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用以供线材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以连接高压回路;所述第一保护盖盖设于所述出线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口和所述出线孔用以供所述线材穿出;所述第一保护盖与所述连接器外壳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出线口遮盖。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一保护盖与连接器外壳卡扣连接密封,相比高压连接器采用螺栓固定第一保护盖的形式,第一保护盖密封直接采用卡扣连接密封,保证密封的同时提高安装便利性,实现简易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去掉第二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A-A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第一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SMS_1
Figure SMS_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压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电力设备,连接设备内部和外部,实现高压电气传输。高压连接器在汽车、储能应用场景一般为BDU、PDU、MCU、电池等控制配电集成的电气部件上,大部分高压连接器采用均为过孔型高压连接器。
在相关技术中,过孔型高压连接器中一般在出线位置安装电连接保护盖用以保护线材,然而电连接保护盖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在高压连接器上,通过螺栓固定的这种形式导致电连接保护盖安装非常复杂,装配效率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连接器。
该高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00和第一保护盖200,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开设有出线口110,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内形成有与所述出线口110连通的出线通道130,所述连接器外壳100设置有连接端子300,所述连接端子300的第一端310设于所述出线通道130内,第二端320显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100的外部,所述第一端310用以供线材连接,所述第二端320用以连接高压回路;所述第一保护盖200盖设于所述出线口110,所述第一保护盖200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110连通的出线孔210,所述出线口110和所述出线孔210用以供所述线材穿出;所述第一保护盖200与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出线口110遮盖。
具体来说,第一保护盖200作为电连接保护盖用以保护连接的线材,防止线材受到外界环境干扰,防尘防潮,提高线材使用寿命。连接端子300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例如:连接端子300为铜排。出线通道130是一个用以供线材出线的通道。连接端子300一端用以与对应的高压回路电性连接,另一端电性连接线材,实现设备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连接。线材连接至连接端子300的第二端320,依次穿出连接器外壳100的出线口110和第一保护盖200的出线孔210。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卡扣连接密封,相比高压连接器采用螺栓固定第一保护盖200的形式,第一保护盖200密封直接采用卡扣连接密封,保证密封的同时提高安装便利性,实现简易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2,为了便于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卡扣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盖200设置有第一扣合孔220,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对应所述第一扣合孔22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140,所述第一卡块140卡入所述第一扣合孔220。在装配过程中,第一保护盖200沿着连接器外壳100滑动一段距离与第一卡块140抵接,继续滑动,第一卡块140将第一保护盖200撑开,直至第一卡块140卡入第一扣合孔220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孔220呈方形设置。通过第一扣合孔220四周的边框将第一卡块140限位,保证装配效率。如此设置,实现第一保护盖200简易安装,操作简单,提高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7,为进一步提高第一保护盖200的安装效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40具有导向斜面141,所述导向斜面141朝向靠近所述出线口110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斜面141的坡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第一保护盖200装配入连接器外壳100的过程中,第一卡块140的导向斜面141对第一保护盖200具有导向安装作用,第一保护盖200率先接触到导向斜面141的坡底,而后顺着导向斜面141移动直至第一卡块140完全卡入第一扣合孔220。
请参阅图1至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40和所述第一扣合孔220的数量均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扣合孔220在所述第一保护盖200的侧壁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卡块140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扣合孔220的位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00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块140和第一扣合孔220的数量相同,其数量不受限制,只需保证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能够卡扣连接即可。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卡块140和多个第一扣合孔220,提高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的连接强度,保证装配的可实施性。
请参阅图1,为保证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连接的密封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110与所述第一保护盖200之间设置有被所述第一保护盖200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在所述出线口110处的外壁挤压的第一防水圈160。通过第一防水圈160的设置,使得第一保护盖200与连接器外壳100之间
请参阅图3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端31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连接螺栓330,所述连接螺栓330用以通过线鼻子连接所述线材。如此设置,相比传统的高压连接器采用公母端子对插连接形式,本实用新型高压连接器通过在连接端子300预埋连接螺栓330注塑一体成型,连接螺栓330通过线鼻子连接线材,提高线材连接的稳定可靠性。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300的所述第二端32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压铆螺母340,所述压铆螺母340用以通过螺接连接所述高压回路。压铆螺母340显露于连接器外壳100的外部,用以连接高压回路。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第二保护盖400,所述连接器外壳100还开设有上盖口120,所述第二保护盖400盖设于所述上盖口120,所述出线通道130与所述上盖口120连通;所述第二保护盖400设置有第二扣合孔410,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对应所述第二扣合孔41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块150,所述第二卡块150卡入所述第二扣合孔410。当需要通过线鼻子将线材连接至连接螺栓330时,将第二保护盖400打开将上盖口120敞露,使得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工具伸入上盖口120操作将线材连接至出线通道130内的连接螺栓330。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块150也可以设置有用于导向安装的斜面,且第二卡块150和第二扣合孔410的数量均为多个。
为保证第二保护盖400与连接器外壳100连接的密封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口120与所述第二保护盖400之间设置有被所述第二保护盖400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在所述上盖口120处的外壁挤压的第二防水圈170。
请参阅图1,为节省高压连接器占位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外壳100包括壳本体101以及与所述壳本体101连接的出线管体102,所述出线管体102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出线口110,所述壳本体10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连接端子300,所述出线管体10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如此设置,线材在出线管体102的出线口110出线,与用于连接高压回路的连接端子300第二端320垂直,实现90度出线,减少高压连接器占位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开设有出线口,所述连接器外壳内形成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通道,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出线通道内,第二端显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用以供线材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以连接高压回路;
第一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盖设于所述出线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开设有与所述出线口连通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口和所述出线孔用以供所述线材穿出;
所述第一保护盖与所述连接器外壳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出线口遮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盖设置有第一扣合孔,所述连接器外壳对应所述第一扣合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卡入所述第一扣合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靠近所述出线口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扣合孔的数量均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扣合孔在所述第一保护盖的侧壁均匀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卡块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扣合孔的位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与所述第一保护盖之间设置有被所述第一保护盖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外壳在所述出线口处的外壁挤压的第一防水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用以通过线鼻子连接所述线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有压铆螺母,所述压铆螺母用以通过螺接连接所述高压回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第二保护盖,所述连接器外壳还开设有上盖口,所述第二保护盖盖设于所述上盖口,所述出线通道与所述上盖口连通;
所述第二保护盖设置有第二扣合孔,所述连接器外壳对应所述第二扣合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入所述第二扣合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口与所述第二保护盖之间设置有被所述第二保护盖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外壳在所述上盖口处的外壁挤压的第二防水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与所述壳本体连接的出线管体,所述出线管体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出线口,所述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连接端子,所述出线管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
CN202222735828.4U 2022-10-17 2022-10-17 高压连接器 Active CN218677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5828.4U CN218677707U (zh) 2022-10-17 2022-10-17 高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5828.4U CN218677707U (zh) 2022-10-17 2022-10-17 高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7707U true CN21867770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5828.4U Active CN218677707U (zh) 2022-10-17 2022-10-17 高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7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5817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wire to shield case of apparatus
CN111668616A (zh) 一种电子雷管接线盒
CN210600146U (zh) 一种变速箱电子驻车机构
CN1120868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110289519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插座
CN218677707U (zh) 高压连接器
US11329408B2 (en) Conductor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 a screw member retaining portion
CN104252983B (zh) 开关单元
CN210985135U (zh) 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674135U (zh) 线束连接接线盒和机动车辆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US11664621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with electric wires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CN212277843U (zh) 过孔连接装置及过孔连接组件
CN113922142A (zh) 一种连接器
CN209045951U (zh) 接线端子及直流变换器
CN217936310U (zh)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CN212849029U (zh) 插头结构和电动汽车
CN214254927U (zh) 一种电缆分支连接器
CN218005315U (zh) 电连接器插头和使用电连接器插头的设备
CN219040877U (zh) 一种防水排插
CN218101515U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CN210576659U (zh) 高压连接器和车辆
CN21867899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光伏接线盒盒体
CN212627026U (zh) 一种复合型线槽
CN114056138B (zh) 车用插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1120 No.107 dataguzhong Road, Xiantao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Gengch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20 No.107 dataguzhong Road, Xiantao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Times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