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6310U -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6310U
CN217936310U CN202220589821.3U CN202220589821U CN217936310U CN 217936310 U CN217936310 U CN 217936310U CN 202220589821 U CN202220589821 U CN 202220589821U CN 217936310 U CN217936310 U CN 217936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communication circuit
heat dissipa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98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令宝
朱延本
孙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glong Marin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glong Marin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glong Marin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glong Marin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898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6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6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6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包括舱体主体、散热框架以及连接板;所述散热框架设置于舱体主体内,且散热框架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框架内部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孔,连接板固定于安装孔一端;所述连接板一端设置有隔板,安装孔通过隔板分成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以及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散热框架起到对控制电路板组件和通讯电路板组进行散热,并且通过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子的配合,使控制电路板组件和通讯电路板组件免于布线,通过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子连接接触,使其安装以及拆卸方便,使其便于维修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就本行业领域内,目前的潜航器的圆形舱体的后端盖会安装较多的水密接头,大量线缆从后端盖进入舱体内,进入舱体内的各线缆直接延伸到相应的电路板的相应接头处,与电路板直接连接。在此种接线方式下,大量的线缆在舱内走线,造成舱内布局十分杂乱,不利于舱内各电路板的优化布置以充分利用空间。并且,杂乱布置的线缆充斥整个舱体,运输过程中由于线缆的移动和挤压导致舱内各器件的结构稳定性较差,线缆电流对各电器接插件的干扰很大,导致潜航器性能的稳定性较差,通讯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舱内布局十分杂乱,不利于舱内各电路板的优化布置以充分利用空间,并且不便于维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舱体主体、散热框架以及连接板;
散热框架设置于舱体主体内,且散热框架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散热框架内部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孔,连接板固定于安装孔一端;连接板一端设置有隔板,安装孔通过隔板分成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以及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于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安装孔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固定于安装孔内;控制电路板组件一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通讯电路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相对应的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以及与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相对应的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舱体主体的前端密封设置有前端盖,舱体主体的后端密封设置有后端盖,且后端盖上固定有水密接头,线缆连接水密接头并通过水密接头和连接板上的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连接;控制电路板组件通过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和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连接通讯电路板组件,该连接通路中,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和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控制电路板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主体和控制电路板外壳,控制电路板主体安装于控制电路板外壳内,且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设置于控制电路板外壳上,控制电路板主体的接线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通过导线连接,且控制电路板外壳通过控制电路板密封盖密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讯电路板组件包括通讯电路板主体和通讯电路板外壳,通讯电路板主体安装于通讯电路板外壳内,且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设置于通讯电路板外壳上,通讯电路板主体的接线端与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通过导线连接,且通讯电路板外壳通过通讯电路板密封盖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散热框架起到对控制电路板组件和通讯电路板组进行散热,并且通过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子的配合,使控制电路板组件和通讯电路板组件免于布线,通过连接触点和连接端子连接接触,使其安装以及拆卸方便,使其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框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电路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包括舱体主体1、散热框架2以及连接板5;
散热框架2设置于舱体主体1内,且散热框架2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4;散热框架2内部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孔,连接板5固定于安装孔一端;连接板5一端设置有隔板6,安装孔通过隔板6分成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以及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控制电路板组件7安装于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通讯电路板组件8安装于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安装孔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固定于安装孔内;控制电路板组件7一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通讯电路板组件8的一端设置有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连接板5的一端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相对应的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12以及与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相对应的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通过连接端子以及连接触点连接的方式,减少布线,使其维修以及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舱体主体1的前端密封设置有前端盖14,舱体主体1的后端密封设置有后端盖15,且后端盖15上固定有水密接头16,线缆17连接水密接头16并通过水密接头16和连接板5上的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连接;控制电路板组件7通过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12和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连接通讯电路板组件8,该连接通路中,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12和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通过导线连接。
如图5所示,控制电路板组件7包括控制电路板主体18和控制电路板外壳19,控制电路板主体18安装于控制电路板外壳19内,且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设置于控制电路板外壳19上,控制电路板主体18的接线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通过导线连接,且控制电路板外壳19通过控制电路板密封盖密封。
如图6所示,通讯电路板组件8包括通讯电路板主体20和通讯电路板外壳21,通讯电路板主体20安装于通讯电路板外壳21内,且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设置于通讯电路板外壳21上,通讯电路板主体20的接线端与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通过导线连接,且通讯电路板外壳21通过通讯电路板密封盖密封。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组件7和通讯电路板组件8均可通过滑块组件滑动插入于电路板组件安装腔以及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使其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外壳19和通讯电路板外壳21均为导温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使其便于散热。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通讯电路板组件或控制电路板组件进行维修使,只需打开前端盖以及限位板便可直接将通讯电路板组件或控制电路板组件取出,由于其均为端子连接,没有布线,使其维修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主体(1)、散热框架(2)以及连接板(5);
所述散热框架(2)设置于舱体主体(1)内,且散热框架(2)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4);所述散热框架(2)内部设置有矩形结构的安装孔,连接板(5)固定于安装孔一端;所述连接板(5)一端设置有隔板(6),安装孔通过隔板(6)分成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以及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7)安装于控制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通讯电路板组件(8)安装于通讯电路板组件安装腔内;所述安装孔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固定于安装孔内;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7)一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通讯电路板组件(8)的一端设置有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连接板(5)的一端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相对应的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12)以及与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相对应的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主体(1)的前端密封设置有前端盖(14),舱体主体(1)的后端密封设置有后端盖(15),且后端盖(15)上固定有水密接头(16),线缆(17)连接水密接头(16)并通过水密接头(16)和连接板(5)上的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7)通过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12)和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连接通讯电路板组件(8),该连接通路中,控制电路板连接触点(12)和通讯电路板连接触点(13)通过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组件(7)包括控制电路板主体(18)和控制电路板外壳(19),控制电路板主体(18)安装于控制电路板外壳(19)内,且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设置于控制电路板外壳(19)上,控制电路板主体(18)的接线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端子(10)通过导线连接,且控制电路板外壳(19)通过控制电路板密封盖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板组件(8)包括通讯电路板主体(20)和通讯电路板外壳(21),通讯电路板主体(20)安装于通讯电路板外壳(21)内,且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设置于通讯电路板外壳(21)上,通讯电路板主体(20)的接线端与通讯电路板连接端子(11)通过导线连接,且通讯电路板外壳(21)通过通讯电路板密封盖密封。
CN202220589821.3U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Active CN217936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9821.3U CN217936310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9821.3U CN217936310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6310U true CN21793631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4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9821.3U Active CN217936310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6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5668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灯的自密封插接件
CN217936310U (zh)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结构
JP7279171B2 (ja) 車載ローカル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206498000U (zh)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CN217983766U (zh) 一种换电连接器
CN215343294U (zh) 一种线束
CN201274403Y (zh) 电缆分支接头
CN218456158U (zh) 一种控制模块连接装置及控制电路板布局结构
CN218770174U (zh) 一种大电流输出铜排的防摆动组件
CN210897736U (zh) 线束模块、电池包和车辆
CN219246984U (zh) 一种双位连接器
CN206004115U (zh) T型电连接器
CN219163784U (zh) 一种防水防潮型控制线束
CN216413307U (zh) 一种屏蔽导线分线器及其分线连接器
CN211376981U (zh) 低频信号连接器
CN217641134U (zh) 一种继电器与导线的连接装置
CN217545060U (zh) 一种改进型隔离通信绝缘装置
CN217562985U (zh) 一种控制模块连接装置
CN214280326U (zh) 一种稳固可靠的端子线
CN215896827U (zh) 防水型连接器
CN209947758U (zh) 出线式换向接触器
CN214280895U (zh) 一种插拔式弱电电缆防护装置
CN211480848U (zh) 一种电池包高压线束分线盒
CN219981134U (zh) 用于汽车电路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及汽车
CN217656026U (zh) 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