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0017U -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70017U CN218670017U CN202222428549.3U CN202222428549U CN218670017U CN 218670017 U CN218670017 U CN 218670017U CN 202222428549 U CN202222428549 U CN 202222428549U CN 218670017 U CN218670017 U CN 2186700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
- oil
- cylinder sleeve
- fixed
- oil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包括油缸套筒和增压杆以及活塞,所述增压杆插设在油缸套筒内,所述活塞位于增压杆插入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油缸套筒的表面插设有给油管,所述给油管远离油缸套筒的一端设有防护盖。通过设置橡胶塞,当防护盖在拆卸插入给油设备时,此时油将配合推动橡胶塞远离第一凸块呈展开状,随后油将通过橡胶塞与第一凸块之间的缝隙进入油缸套筒内,此时给油设备取消输入油时压力取消,随后阻挡板将通过弹簧的压力推动复位,此时橡胶塞将配合对第一凸块阻挡,实现了便于防护的效果,防止给油时灰尘或杂质进入油缸套筒内,导致油缸套筒内壁粘敷灰尘杂质,长时间出现堵塞,影响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油缸作业时,可通过油缸套筒内的液体转换成活塞直线运动的机械能,此时活塞可配合增压杆呈反复运动。
如授权公开号为CN216767941U所公开的一种内置快速增压功能的油缸,其虽然解决了当受到较大阻力时,内部的增压会变得非常的缓慢,导致活塞无法快速的进行移动,从而影响作业效率,不利于快速进行使用,但仍未解决现有的油缸更换液体时不便防护的效果,由于在给油不便阻挡,使得在给油时灰尘或杂质进入油缸套筒内,易出现灰尘杂质粘附内壁,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具有便于防护的效果,防止在更换防冻液压油灰尘或杂质进入内部,易粘附内壁,导致使用感不佳,同时具有增压的效果,防止出现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内部压力受到影响,导致使用感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包括油缸套筒和增压杆以及活塞,所述增压杆插设在油缸套筒内,所述活塞位于增压杆插入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油缸套筒的表面插设有给油管,所述给油管远离油缸套筒的一端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固定有位于给油管内的阻挡塞,所述防护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插设有与油缸套筒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给油管内固定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内设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一侧固定有阻挡板,所述给油管内壁开设有位于阻挡板两侧的作业槽,所述作业槽内设有与阻挡板固定的蝶凸块。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部一端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内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接触块,所述增压杆固定有位于活塞一侧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与活塞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表面固定有防尘垫,所述防尘垫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推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圈,所述油缸套筒表面开设有冷却槽,且冷却槽内设有冷却液。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作业槽内固定有与插设在蝶凸块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设有分别与作业槽与蝶凸块固定连接的弹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蝶凸块与导向杆的接触面均为光滑状,所述蝶凸块用于配合弹簧的压力在导向杆的表面滑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块呈环形状块,且第一凸块的内壁与橡胶塞的表面呈紧密贴合状。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缸套筒的一侧插设有与冷却槽相通的给料软管,所述给料软管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槽相通的出料软管。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槽内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且凹槽用于配合冷却槽内的冷却液对油缸套筒内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橡胶塞,当防护盖在拆卸插入给油设备时,此时油将配合推动橡胶塞远离第一凸块呈展开状,随后油将通过橡胶塞与第一凸块之间的缝隙进入油缸套筒内,此时给油设备取消输入油时压力取消,随后阻挡板将通过弹簧的压力推动复位,此时橡胶塞将配合对第一凸块阻挡,实现了便于防护的效果,防止给油时灰尘或杂质进入油缸套筒内,导致油缸套筒内壁粘敷灰尘杂质,长时间出现堵塞,影响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第一推板,当增压杆在推动活塞进入油缸套筒内时,此时防尘垫与第二密封圈将配合增加活塞的密封性,防止密封性不佳,导致油缸套筒内的油给压效果受到影响,随后密封圈将配合防止增压杆在进入油缸套筒内时带入空气,实现了便于增压的效果,防止出现密封效果不佳,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缸套筒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给油管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尘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缸套筒;2、增压杆;3、给油管;4、防护盖;5、阻挡塞;6、连接块;7、限位螺栓;8、第一凸块;9、橡胶塞;10、阻挡板;11、作业槽;12、蝶凸块;13、导向杆;14、弹簧;15、活塞;16、密封圈;17、接触块;18、第一推板;19、第二推板;20、防尘垫;21、第二密封圈;22、冷却槽;23、凹槽;24、给料软管;25、出料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包括油缸套筒1和增压杆2以及活塞15,增压杆2插设在油缸套筒1内,活塞15位于增压杆2插入的一端固定连接,油缸套筒1的表面插设有给油管3,给油管3远离油缸套筒1的一端设有防护盖4,防护盖4固定有位于给油管3内的阻挡塞5,防护盖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内插设有与油缸套筒1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7,给油管3内固定有第一凸块8,第一凸块8内设有橡胶塞9,橡胶塞9的一侧固定有阻挡板10,给油管3内壁开设有位于阻挡板10两侧的作业槽11,作业槽11内设有与阻挡板10固定的蝶凸块12。
上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防护盖4在拆卸插入给油设备时,此时给油设备将插入给油管3内,且由于橡胶塞9呈插入第一凸块8内状,随后油将施加推力推动橡胶塞9远离第一凸块8状,此时油将通过橡胶塞9与第一凸块8之间的缝隙进入油缸套筒1内,此时给油设备取消输入油时压力取消,随后阻挡板10将通过弹簧14的压力推动复位,此时橡胶塞9将配合对第一凸块8阻挡,大大增加了防护效果,防止出现需要给油时,对防护盖4进行拆卸时灰尘或杂质进入油缸套筒1内,导致油缸套筒1内粘敷灰尘与杂质,导致油缸套筒1的使用效果受到影响。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以及图5所示,1的内部一端固定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位于1内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接触块17,增压杆2固定有位于活塞15一侧的第一推板18,第一推板18与活塞15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板19,第一推板18的表面固定有防尘垫20,防尘垫20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推板19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圈21,油缸套筒1表面开设有冷却槽22,且冷却槽22内设有冷却液。
当增压杆2在推动活塞15进入油缸套筒1内时,此时防尘垫20与第二密封圈21将配合增加活塞15的密封性,且由于防尘垫20与第二密封圈21呈紧贴油缸套筒1内壁状,可防止密封性不佳,导致油缸套筒1内的油给压效果受到影响,随后密封圈16可防止增压杆2在插入油缸套筒1内时带入杂质或空气进入油缸套筒1内,当油缸套筒1在长时间使用出现发热时,此时可启动与给料软管24固定的给油设备启动,此时给油设备将冷却液通过给料软管24传入冷却槽22内,随后冷却槽22内的油可配合给油设备的推力通过出料软管25导出,实现了便于增压的功能,防止密封效果不佳或油缸套筒1长时间使用发热,影响施压效果,导致使用感不佳。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业槽11内固定有与插设在蝶凸块12内的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表面套设有分别与作业槽11与蝶凸块12固定连接的弹簧14。
通过设置弹簧14,有效的增加了复位效果,防止出现阻挡板10在受到压力时难以复位,可通过弹簧14的推动力复位,带动橡胶塞9插入第一凸块8内增加防护效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蝶凸块12与导向杆13的接触面均为光滑状,蝶凸块12用于配合弹簧14的压力在导向杆13的表面滑动。
通过设置导向杆13,有效的增加了使用效果,防止出现弹簧14在受到蝶凸块12的压力时错位,导致偏移的情况,可通过导向杆13的导向增加稳固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凸块8呈环形状块,且第一凸块8的内壁与橡胶塞9的表面呈紧密贴合状。
通过设置橡胶塞9,有利于增加了使用效果,防止出现阻挡板10阻挡效果不佳,可通过橡胶塞9插设与第一凸块8内增加阻挡效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油缸套筒1的一侧插设有与冷却槽22相通的给料软管24,给料软管24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槽22相通的出料软管25。
通过设置冷却槽22,有利于提高使用效果,防止出现油缸套筒1在长时间使用内部升温,导致压力受到影响,可通过冷却槽22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却槽22内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23,且凹槽23用于配合冷却槽22内的冷却液对油缸套筒1内降温。
通过设置凹槽23,有效的增加了散热效果,防止出现油缸套筒1与活塞15长时间往复运动发热,可通过凹槽23配合冷却液提高降温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包括油缸套筒(1)和增压杆(2)以及活塞(15),所述增压杆(2)插设在油缸套筒(1)内,所述活塞(15)位于增压杆(2)插入的一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套筒(1)的表面插设有给油管(3),所述给油管(3)远离油缸套筒(1)的一端设有防护盖(4),所述防护盖(4)固定有位于给油管(3)内的阻挡塞(5),所述防护盖(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内插设有与油缸套筒(1)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7),所述给油管(3)内固定有第一凸块(8),所述第一凸块(8)内设有橡胶塞(9),所述橡胶塞(9)的一侧固定有阻挡板(10),所述给油管(3)内壁开设有位于阻挡板(10)两侧的作业槽(11),所述作业槽(11)内设有与阻挡板(10)固定的蝶凸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套筒(1)的内部一端固定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位于油缸套筒(1)内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接触块(17),所述增压杆(2)固定有位于活塞(15)一侧的第一推板(18),所述第一推板(18)与活塞(15)之间固定有第二推板(19),所述第一推板(18)的表面固定有防尘垫(20),所述防尘垫(20)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推板(19)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圈(21),所述油缸套筒(1)表面开设有冷却槽(22),且冷却槽(22)内设有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槽(11)内固定有与插设在蝶凸块(12)内的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的表面套设有分别与作业槽(11)与蝶凸块(12)固定连接的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凸块(12)与导向杆(13)的接触面均为光滑状,所述蝶凸块(12)用于配合弹簧(14)的压力在导向杆(13)的表面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8)呈环形状块,且第一凸块(8)的内壁与橡胶塞(9)的表面呈紧密贴合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套筒(1)的一侧插设有与冷却槽(22)相通的给料软管(24),所述给料软管(24)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槽(22)相通的出料软管(2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22)内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23),且凹槽(23)用于配合冷却槽(22)内的冷却液对油缸套筒(1)内降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28549.3U CN218670017U (zh) | 2022-09-14 | 2022-09-14 |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28549.3U CN218670017U (zh) | 2022-09-14 | 2022-09-14 |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70017U true CN218670017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57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28549.3U Active CN218670017U (zh) | 2022-09-14 | 2022-09-14 |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70017U (zh) |
-
2022
- 2022-09-14 CN CN202222428549.3U patent/CN2186700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18296U (zh) | 一种液压油缸密封结构 | |
CN218670017U (zh) |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 |
CN210218295U (zh) | 一种液压油缸结构 | |
CN107906160B (zh) | 一种新型杆式粘滞阻尼器 | |
CN108799667B (zh) | 一种液路自密封的断接器插座及断接器 | |
CN212929107U (zh) | 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 | |
CN210240692U (zh) | 一种自泄压螺栓 | |
CN211500921U (zh) | 一种气体压缩机热量利用装置 | |
CN217950870U (zh) | 一种方便连接复位弹簧的自动恢复式液压油缸用柱塞 | |
CN209943237U (zh) | 工程机械液压缸 | |
CN210692787U (zh) | 一种光伏逆变连接线 | |
CN219119670U (zh) | 一种液压联轴器 | |
CN211144968U (zh) | 阀块o形圈安装槽结构改进的伺服油缸 | |
CN221482025U (zh) | 一种高安全性的摩托车气缸部件 | |
CN214837494U (zh) | 一种具有散热能力的液压油缸 | |
CN210599930U (zh) | 一种湿式离合器 | |
CN215624137U (zh) | 一种可减少输送损耗的散热复合膏挤出装置 | |
CN217240461U (zh) | 一种便于快速散热的高压泵电机外壳 | |
CN213870510U (zh) | 一种防漏性好的液压油缸 | |
CN216036170U (zh) | 一种瓶口分液器 | |
CN215567485U (zh) | 柱塞式静密封离合器总泵 | |
CN215358279U (zh) | 一种具有隔热能力的电镐 | |
CN209959993U (zh) | 具有双润滑油道的注塑机用双压力阀 | |
CN214625029U (zh) | 一种防损坏的mos管 | |
CN212649926U (zh) | 一种防尘散热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