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4049U -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4049U
CN218664049U CN202223307292.2U CN202223307292U CN218664049U CN 218664049 U CN218664049 U CN 218664049U CN 202223307292 U CN202223307292 U CN 202223307292U CN 218664049 U CN218664049 U CN 218664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ray
fixed
close
transfer structure
unable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72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刚
龙海
黄建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72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4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4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4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载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可制动万向轮,固定底座顶部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顶部的矩形固定柱,矩形固定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矩形活动管,矩形活动管的顶部设有驱动箱,驱动箱的顶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顶部的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固定立板,两个固定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无动力滚筒。该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通过可制动万向轮和固定机构,可以便于使用者移动和固定该移载结构的位置;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整该移载结构的整体高度,从而便于使用者调整安装该移载结构。

Description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载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电芯用量的日益增大,跟其生产配套的流水线也日益完善,在电池电芯装配到托盘上后,需要在线对托盘上的电芯进行关键尺寸的检测,如果合格则继续往下流转,如果不合格则进行下线处理,在进行下线处理时需要使用顶升移载机构。
公开号为CN20868389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送线用顶升移载机构,包括顶升机构和移载机构,其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气缸、气缸固定板、限位导柱、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固定板、若干个无动力滚筒和滚筒固定架,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板、链轮、立板、传动轴、同步带、链条、传动轮组,所述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传动轮组和第二传动轮组,每个所述立板的一侧上方均设有第一传动轮组,且第一传动轮组分别与传动轴配合连接,在每个所述立板的另一侧均设有与第一传动轮组配合使用的第二传动轮组,且每块立板两侧的第一传动轮组和第二传动轮组之间均搭设同步带;本实用结构简单、紧凑,可同时实现顶升和移载两种功用,可有效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现有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锂电池托盘到达无动力滚筒的正上方时,气缸推动电机固定板向上运动至气缸的行程结束,同步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之间,电机开始工作,电机通过链传动带动传动轴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轮组和第二传动轮组回转,从而带动同步带运转,将位于各无动力滚筒之间的锂电池托盘传至所需位置进行加工,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大量部件,使得移载机构的整体质量大,不便于整体移动,而且移载机构的整体高度不能调整,安装时不易调整安装位置,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鉴于此,我们提出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可制动万向轮,便于使用者移动该移载结构,所述固定底座顶部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便于使用者调整移载结构的整体高度,从而便于使用者调整该移载结构的安装位置;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顶部的矩形固定柱,使矩形固定柱的位置固定,所述矩形固定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矩形活动管,所述矩形活动管的顶部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顶部设有支撑座,通过矩形活动管调整支撑座的高度,从而调整安装在支撑座上的移载结构的高度;
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固定立板,两个所述固定立板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多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无动力滚筒,电池托盘从输送线上输送至多个无动力滚筒上;
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中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通过气缸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有三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输送机构,通过三个输送机构将电池托盘输送至所需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通过两个固定机构提高该移载结构放置时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固定底座顶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穿过固定底座的顶部且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有转动块,便于使用者转动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带动压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压板与地面相抵,配合四个可制动万向轮可以使固定底座的位置固定。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增大压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所述压板的顶部且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圆形定位杆,两个所述第二圆形定位杆的顶端均贯穿固定底座的底部,提高压板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竖直设有矩形固定管,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矩形定位杆,四个所述矩形定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矩形固定管内,使支撑座在调节时以及调节后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矩形固定柱顶部的中部向下竖直开设有螺纹槽,所述驱动箱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于螺纹槽内的丝杆,通过丝杆调整矩形固定柱和驱动箱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支撑座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该移载机构的整体高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壁的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转轴的底端穿过驱动箱内壁的底部且与丝杆的顶端同轴连接,通过蜗轮带动丝杆转动;
所述驱动箱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传动的蜗杆,通过蜗杆驱动蜗轮转动,因为蜗轮和蜗杆具备自锁功能,所以该移载结构在调节好高度后不会自动下降,确保该移载结构固定后的稳定性;
所述蜗杆转轴的前端穿过驱动箱内壁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旋钮,便于使用者转动蜗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圆形固定管,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圆形定位杆,两个所述第一圆形定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圆形固定管内,有利于活动板上下稳定移动。
优选的,左方的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最左方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之间,中部的所述输送机构位于中部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之间,右方的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最右方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之间,在三个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可以稳定将电池托盘输送至所需位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板顶部的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前侧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U形板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后侧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共同连接有输送带,输送带绕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外侧,通过第一主动轮带动输送带转动。
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左侧且靠近底部边缘中部的位置通过安装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主动轮转动;
所述第一主动轮转轴的左端穿过U形板内壁的左侧且同轴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通过设置的可制动万向轮和固定机构,可以便于使用者移动和固定该移载结构的位置。
2、通过设置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整该移载结构的整体高度,从而便于使用者调整安装该移载结构。
3、通过设置的气缸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三个输送机构向上移动,将无动力滚筒上的电池托盘输送至所需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座1、矩形固定管10、可制动万向轮2、高度调节机构3、矩形固定柱30、螺纹槽300、矩形活动管31、驱动箱32、丝杆33、蜗轮34、蜗杆35、旋钮36、支撑座4、矩形定位杆40、固定立板41、圆形固定管42、气缸5、活动板6、第一圆形定位杆60、无动力滚筒7、输送机构8、U形板80、第一主动轮81、第一从动轮82、输送带83、第二从动轮84、伺服电机85、第二主动轮86、传动皮带87、固定机构9、螺纹杆90、压板91、橡胶垫92、第二圆形定位杆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可制动万向轮2,便于使用者移动该移载结构,固定底座1顶部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3,便于使用者调整移载结构的整体高度,从而便于使用者调整该移载结构的安装位置;
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的矩形固定柱30,使矩形固定柱30的位置固定,矩形固定柱3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矩形活动管31,矩形活动管31的顶部设有驱动箱32,驱动箱32的顶部设有支撑座4,通过矩形活动管31调整支撑座4的高度,从而调整安装在支撑座4上的移载结构的高度;
支撑座4顶部的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固定立板41,两个固定立板41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多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无动力滚筒7,电池托盘从输送线上输送至多个无动力滚筒7上;
支撑座4顶部的中部设有气缸5,气缸5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通过气缸5带动活动板6上下移动,活动板6的顶部设有三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输送机构8,通过三个输送机构8将电池托盘输送至所需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9,通过两个固定机构9提高该移载结构放置时的稳定性;
固定机构9包括螺纹连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的螺纹杆90,螺纹杆90的底端穿过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转动连接有压板91,螺纹杆90的顶端设有转动块,便于使用者转动螺纹杆90,通过螺纹杆90带动压板91上下移动,从而使压板91与地面相抵,配合四个可制动万向轮2可以使固定底座1的位置固定。
具体的,压板91的底部设有橡胶垫92,增大压板91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压板91的顶部且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圆形定位杆93,两个第二圆形定位杆93的顶端均贯穿固定底座1的底部,提高压板91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竖直设有矩形固定管10,支撑座4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矩形定位杆40,四个矩形定位杆40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矩形固定管10内,使支撑座4在调节时以及调节后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矩形固定柱30顶部的中部向下竖直开设有螺纹槽300,驱动箱32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于螺纹槽300内的丝杆33,通过丝杆33调整矩形固定柱30和驱动箱32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支撑座4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该移载机构的整体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驱动箱32内壁的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蜗轮34,蜗轮34转轴的底端穿过驱动箱32内壁的底部且与丝杆33的顶端同轴连接,通过蜗轮34带动丝杆33转动;
驱动箱32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蜗轮34啮合传动的蜗杆35,通过蜗杆35驱动蜗轮34转动,因为蜗轮34和蜗杆35具备自锁功能,所以该移载结构在调节好高度后不会自动下降,确保该移载结构固定后的稳定性;
蜗杆35转轴的前端穿过驱动箱32内壁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旋钮36,便于使用者转动蜗杆35。
进一步的,支撑座4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圆形固定管42,活动板6的底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圆形定位杆60,两个第一圆形定位杆6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圆形固定管42内,有利于活动板6上下稳定移动。
进一步的,左方的输送机构8位于最左方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7之间,中部的输送机构8位于中部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7之间,右方的输送机构8位于最右方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7之间,在三个输送机构8的作用下,可以稳定将电池托盘输送至所需位置。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板6顶部的U形板80,U形板80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前侧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81,U形板80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后侧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82,第一主动轮81和第一从动轮82共同连接有输送带83,输送带83绕在第一主动轮81和第一从动轮82的外侧,通过第一主动轮81带动输送带83转动。
进一步的,U形板80的左侧且靠近底部边缘中部的位置通过安装座设有伺服电机85,伺服电机85输出轴的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86,通过伺服电机85驱动第二主动轮86转动;
第一主动轮81转轴的左端穿过U形板80内壁的左侧且同轴连接有第二从动轮84,第二主动轮86通过传动皮带87与第二从动轮84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轮86通过传动皮带87带动第二从动轮84转动。
本实施例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该移载结构移动至所需安装的位置,然后将四个可制动万向轮2刹停,再转动两个固定机构9的螺纹杆90,使两个螺纹杆90向下移动,从而使两个压板91与地面相抵,使该移载结构的位置固定,再转动旋钮36,使蜗杆35驱动蜗轮34转动,从而使蜗轮34带动丝杆33转动,进而使矩形活动管31和驱动箱3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支撑座4以及安装在支撑座4上的部件向上移动,以调整该移载结构的整体高度,进而实现该移栽结构的高度调节,便于使用者安装;当电池托盘移动至多个无动力滚筒7的上方时,气缸5推动活动板6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三个输送机构8向上移动,同时,三个输送机构8中的伺服电机85启动,驱动第二主动轮86转动,第二主动轮86通过传动皮带87带动第二从动轮84转动,第二从动轮84带动第一主动轮81转动,从而驱动输送带83输送,进而使三个输送带83将电池托盘输送至所需的位置,实现对电池托盘的移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可制动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的矩形固定柱(30),所述矩形固定柱(3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矩形活动管(31),所述矩形活动管(31)的顶部设有驱动箱(32),所述驱动箱(32)的顶部设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顶部的前后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固定立板(41),两个所述固定立板(41)之间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多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无动力滚筒(7),所述支撑座(4)顶部的中部设有气缸(5),所述气缸(5)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设有三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输送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螺纹连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的螺纹杆(90),所述螺纹杆(90)的底端穿过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转动连接有压板(91),所述螺纹杆(90)的顶端设有转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91)的底部设有橡胶垫(92),所述压板(91)的顶部且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圆形定位杆(93),两个所述第二圆形定位杆(93)的顶端均贯穿固定底座(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竖直设有矩形固定管(10),所述支撑座(4)的底部且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均设有矩形定位杆(40),四个所述矩形定位杆(40)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矩形固定管(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固定柱(30)顶部的中部向下竖直开设有螺纹槽(300),所述驱动箱(32)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连接于螺纹槽(300)内的丝杆(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32)内壁的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蜗轮(34),所述蜗轮(34)转轴的底端穿过驱动箱(32)内壁的底部且与丝杆(33)的顶端同轴连接,所述驱动箱(32)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蜗轮(34)啮合传动的蜗杆(35),所述蜗杆(35)转轴的前端穿过驱动箱(32)内壁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旋钮(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圆形固定管(42),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且靠近左右两侧边缘中部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圆形定位杆(60),两个所述第一圆形定位杆(6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圆形固定管(4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方的所述输送机构(8)位于最左方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7)之间,中部的所述输送机构(8)位于中部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7)之间,右方的所述输送机构(8)位于最右方相邻的两个无动力滚筒(7)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板(6)顶部的U形板(80),所述U形板(80)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前侧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81),所述U形板(80)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后侧顶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82),所述第一主动轮(81)和第一从动轮(82)共同连接有输送带(8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80)的左侧且靠近底部边缘中部的位置通过安装座设有伺服电机(85),所述伺服电机(85)输出轴的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86),所述第一主动轮(81)转轴的左端穿过U形板(80)内壁的左侧且同轴连接有第二从动轮(84),所述第二主动轮(86)通过传动皮带(87)与第二从动轮(84)传动连接。
CN202223307292.2U 2022-12-10 2022-12-10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Active CN218664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7292.2U CN218664049U (zh) 2022-12-10 2022-12-10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7292.2U CN218664049U (zh) 2022-12-10 2022-12-10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4049U true CN218664049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7292.2U Active CN218664049U (zh) 2022-12-10 2022-12-10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4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62854U (zh) 一种用于板材加工的间歇式自动送料装置
CN103659413B (zh) 一种平移机构及具有其的移栽机械手
CN218664049U (zh) 电池托盘输送线的移载结构
CN111313078B (zh) 锂电池生产用电芯入壳装置
CN218364222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08732011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翻转机构
CN218016921U (zh) 电池端板上料装置以及取料设备
CN111038774A (zh) 一种伺服卧式开箱机
CN214775967U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设备的铸造部件用搬运装置
CN112605661B (zh) 一种铝合金的自动化加工机构
CN220947247U (zh) 一种电热膜打标辅助装置
CN219565618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光伏组件生产用贴膜机
CN221234768U (zh) 一种大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
CN219278697U (zh) 一种钢材加工导向装置
CN218808999U (zh) 一种新型转盘取放料机构
CN217966463U (zh) 一种铜带表面抛光设备
CN220807644U (zh) 一种液压胶管剥胶装置
CN219156115U (zh) 一种电机连接线加工设备的连接线上料装置
CN216541194U (zh) 一种可调式锯床尾料推进装置
CN219313888U (zh) 一种移动式托盘多向定位装置
CN221115926U (zh) 一种螺母定位输送装置
CN221161692U (zh) 一种天地盖鞋盒边自动上胶流水线
CN220721124U (zh) 一种风机盘管排列运输装置
WO2019153614A1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自动售货机
CN220243264U (zh) 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ransfer structure of battery tray conveyor l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1

Pledge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Torch Development Zone of Zhong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ongshan Si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766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