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1634U -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1634U
CN218661634U CN202223218967.6U CN202223218967U CN218661634U CN 218661634 U CN218661634 U CN 218661634U CN 202223218967 U CN202223218967 U CN 202223218967U CN 218661634 U CN218661634 U CN 218661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orm
display screen
display device
worm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89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正
裴孝镇
陈晓淳
陈志强
孙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89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1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1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1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底座、转轴支架和偏转机构。底座包括容纳部;沿竖直方向,转轴支架的一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屏连接;偏转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偏转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位于容纳部内,传动组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驱动件连接,输出端与转轴支架连接,驱动件用于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轴支架转动,以使转轴支架带动显示屏沿水平方向偏转。本申请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解决自身无法偏转导致车内用户对车载显示装置的使用和操作受限,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载信息化的程度和人们对科技感的要求也原来越高。车辆通常配置有车载显示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可用于显示待显示信息,例如,待显示信息可以是导航信息、视频信息或音频信息等信息。
现有技术中,车载显示装置固定于车辆的仪表板横梁上,并且显示屏无法实现水平方向的偏转。例如,显示屏始终朝向车辆的正后方。此时,主驾驶或副驾驶均需要调整坐姿以使用或操作显示屏。因此,显示屏无法实现偏转容易使车内用户对显示屏的使用和操作受限,从而降低了显示屏的利用率和娱乐性,降低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可以解决显示屏无法偏转导致车内用户对显示屏的使用和操作受限,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感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包括:
显示屏;
底座,包括容纳部;
转轴支架,沿竖直方向,转轴支架的一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屏连接;
偏转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偏转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位于容纳部内,传动组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驱动件连接,输出端与转轴支架连接,驱动件用于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轴支架转动,以使转轴支架带动显示屏沿水平方向偏转。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驱动件可以为传动组件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驱动力可以通过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传递至输出端,并传递至转轴支架,以使转轴支架可以转动。转轴支架转动可以带动与其连接的显示屏沿水平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显示屏沿水平方向的偏转,有利于提高车内用户使用和操作车载显示装置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和科技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动副和第二传动副,第一传动副具有输入端,第二传动副具有输出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传动副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第一蜗杆具有输入端,第一蜗杆与驱动件连接,第二传动副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同轴设置,第二蜗轮具有输出端,第二蜗轮与转轴支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蜗轮沿转轴支架的周向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蜗轮为扇形,第二蜗轮的外环面与第二蜗杆啮合传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驱动件位于底座的外部,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均位于容纳部内,沿竖直方向,转轴支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底座的上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底座包括限位部,沿第二蜗轮的运动轨迹,限位部设置于第二蜗轮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转轴支架包括过线通孔,过线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转轴支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屏幕安装支架,屏幕安装支架连接显示屏和转轴支架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载显示装置;
110、显示屏;
120、底座;120a、容纳部;
121、限位部;
130、转轴支架;130a、过线通孔;
140、偏转机构;
141、驱动件;
142、传动组件;142a、输入端;142b、输出端;
1421、第一传动副;14211、第一蜗杆;14212、第一蜗轮;
1422、第二传动副;14221、第二蜗杆;14222、第二蜗轮;
150、盖板;
160、屏幕安装支架;
X、水平方向;Y、竖直方向。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领域,也可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定。汽车可以是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示例性地,本申请的车辆可以是电动汽车。
车辆包括仪表板横梁。仪表板横梁位于驾驶室的前端。仪表板横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仪表板横梁主要用来固定仪表板。同时,也可以增加整个驾驶室的强度,以降低车辆发生碰撞时外力对驾驶室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车内乘客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车载显示装置可以设置于仪表板横梁上。车载显示装置可以与车辆的车载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例如,主驾驶可以通过车载显示装置获取导航路线、查看车辆的功能信息等。车辆内的副驾驶或后排乘客可以通过车载显示装置收听音频、观看视频等娱乐活动。
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可用于显示待显示信息。显示屏的形状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在本申请中,显示屏的形状为矩形。显示屏的尺寸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大,以提高乘客使用显示屏进行娱乐的体验感。
现有技术中,车载显示装置固定连接于仪表板横梁,并且车载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无法实现水平方向X的偏转。例如,显示屏始终朝向车辆的正后方。此时,主驾驶或副驾驶均需要调整坐姿以使用或操作显示屏。
因此,显示屏无法实现水平方向X的偏转容易使车内用户对显示屏的使用和操作受限,从而影响用户操作显示屏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降低了显示屏的利用率和娱乐性。尤其对于电动汽车,无法水平偏转的显示屏降低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感。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对车载显示装置进行改进,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屏110、底座120、转轴支架130和偏转机构140。
底座120包括容纳部120a。沿竖直方向Y,转轴支架130的一端与底座12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屏110连接。偏转机构140包括驱动件141和传动组件142。传动组件142位于容纳部120a内。传动组件142包括输入端142a和输出端142b。输入端142a与驱动件141连接。输出端142b与转轴支架130连接。驱动件141用于通过传动组件142驱动转轴支架130转动,以使转轴支架130带动显示屏110沿水平方向X偏转。
本申请的驱动件141可以为传动组件142提供驱动力。驱动力可以通过传动组件142的输入端142a传递至输出端142b,并传递至转轴支架130,以使转轴支架130可以转动。转轴支架130转动可以带动与其连接的显示屏110沿水平方向X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显示屏110沿水平方向X的偏转,有利于提高车内用户使用和操作显示屏110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和科技感。
在一些示例中,当主驾驶需要使用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110获取导航路线等信息时,可以调节显示屏110向主驾驶的方向偏转,以使显示屏110可以面向主驾驶的方向,以方便主驾驶查看相关信息。相应地,当副驾驶需要使用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110观看视频进行娱乐时,可以调节显示屏110向副驾驶的方向偏转,以使显示屏110可以面向副驾驶的方向,以方便副驾驶使用显示屏110,从而可以提高车内用户使用和操作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110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和科技感。
在一些示例中,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110可以与车辆的车载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110可以显示用于调节显示屏110水平偏转角度的相关信息,从而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110以控制驱动件141通过传动组件142驱动转轴支架130转动,以使转轴支架130可以带动显示屏110沿水平方向X偏转。
在一些示例中,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设置于仪表板横梁上。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底座120可以嵌入于仪表板横梁的内部,从而可以降低底座120占用驾驶室空间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110可以悬浮于仪表板横梁的外侧,使得显示屏110与仪表板横梁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可以降低显示屏110沿水平方向X偏转过程中,显示屏110与仪表板横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传动组件14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动副1421和第二传动副1422。第一传动副1421具有输入端142a。驱动件141与第一传动副1421相连。第二传动副1422具有输出端142b。第二传动副1422与转轴支架130相连。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传动副14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蜗杆14211和第一蜗轮14212。第一蜗杆14211具有输入端142a。第一蜗杆14211与驱动件141连接。第二传动副142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蜗杆14221和第二蜗轮14222。第一蜗轮14212和第二蜗杆14221同轴设置。第二蜗轮14222具有输出端142b,第二蜗轮14222与转轴支架130连接。
采用第一蜗杆14211、第一蜗轮14212、第二蜗杆14221和第二蜗轮14222的传动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减速,以降低显示屏110偏转速度较快,导致车载显示装置100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平稳传动,以降低显示屏110偏转过程中出现顿挫冲击或卡滞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蜗杆14211的轴线和第二蜗杆14221的轴线相交设置。第一传动副1421和第二传动副1422可以改变驱动力传递的方向,从而可以降低第一传动副1421和第二传动副1422沿同一轴向设置,导致容纳部120a内沿第一蜗杆14211的轴向或沿第二蜗杆14221的轴向所需的空间较大,进而导致底座120尺寸较大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蜗杆1421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多个齿部。第一蜗轮14212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有多个齿部。示例性地,第一蜗杆14211转动时,第一蜗杆14211的齿部可以带动第一蜗轮14212的齿部运动,以使第一蜗轮14212可以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蜗杆1422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多个齿部。第二蜗轮14222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有多个齿部。示例性地,第一蜗轮14212和第二蜗杆14221可以同步运动,从而第二蜗杆14221的齿部可以带动第二蜗轮14222的齿部运动,以使第二蜗轮14222和转轴支架130可以同步转动,从而转轴支架130可以带动显示屏110转动。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蜗轮14222沿转轴支架130的周向设置。
驱动件141驱动第一蜗杆14211转动时,第一蜗杆14211与第一蜗轮14212啮合传动,以使第一蜗轮14212可以转动。第一蜗轮14212与第二蜗杆14221同轴转动,并且第二蜗杆14221与第二蜗轮14222啮合传动,以使第二蜗轮14222可以转动。第二蜗轮14222与转轴支架130可以同轴设置,以使第二蜗轮14222绕转轴支架130的轴线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显示屏110在水平方向X的偏转。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件141可以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第一蜗杆14211相连。示例性地,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蜗杆14211之间可以通过联轴器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110在初始位置下可以朝向车辆的正后方。电机驱动第一蜗杆14211转动的最大圈数可以进行预设,从而对显示屏110可偏转的最大角度进行设定。示例性地,当电机驱动第一蜗杆14211正向转动至最大圈数时,电机停止工作。显示屏110位于可以正向偏转的最大角度。正向可以指显示屏110由初始位置向主驾驶的方向偏转。当电机驱动第一蜗杆14211反向转动至最大圈数时,电机停止工作。显示屏110位于可以反向偏转的最大角度。反向可以指显示屏110由初始位置向副驾驶的方向偏转。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蜗轮14222和转轴支架130可以为一体结构,从而第二蜗轮14222转动时可以与转轴支架130同步转动,有利于提高传动组件142驱动转轴支架130转动的精确性。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蜗轮14222为扇形。第二蜗轮14222的外环面与第二蜗杆14221啮合传动。
如果第二蜗轮14222是完整的圆环形结构,则显示屏110可以沿竖直方向Y旋转360度。然而,设置于仪表板横梁上的显示屏110的旋转角度可以满足车内用户的使用需求即可,不必要设置显示屏110可以360度旋转。因此,扇形结构的第二蜗轮14222可以节省容纳部120a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可以降低结构冗余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110可以转动的角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蜗轮14222的圆心角。扇形结构的第二蜗轮14222的圆心角可以根据显示屏110的使用需求进行设定。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件141位于底座120的外部。第一蜗杆14211、第一蜗轮14212、第二蜗杆14221和第二蜗轮14222均位于容纳部120a内。沿竖直方向Y,转轴支架13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底座120的上表面。
在一些示例中,沿竖直方向Y,转轴支架130的上端面可以凸出于底座120的上表面,并且,显示屏110可以朝向斜上方,一方面,可以使显示屏110的大部分区域超出底座120的上表面,以降低显示屏110在偏转过程中与底座120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位于显示屏110两侧的主驾驶和副驾驶操作或使用显示屏110。
在一些示例中,车载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盖板。盖板可以用于遮蔽容纳部120a内的传动组件142。
由于第一蜗杆14211的外表面、第一蜗轮14212的外表面、第二蜗杆14221的外表面和第二蜗轮14222的外表面均可以设置有齿部,并且第一蜗杆14211和第一蜗轮14212可以通过各自的齿部啮合传动,第二蜗杆14221和第二蜗轮14222可以通过各自的齿部啮合传动,因此,第一蜗杆14211、第一蜗轮14212、第二蜗杆14221和第二蜗轮14222均位于容纳部120a内,并且盖板遮蔽传动组件142,可以有效降低外部灰尘落入相邻齿部的缝隙中,导致各齿部传动出现卡滞现象而影响显示屏110偏转效果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盖板可以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20。底座120也可以与仪表板横梁可拆卸连接。
驱动件141可以依次通过第一蜗杆14211、第一蜗轮14212、第二蜗杆14221以及第二蜗轮14222传递作用力,以使显示屏110可以沿水平方向X。当车载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110出现偏转卡滞时,维护人员将显示屏110以及盖板拆卸下来,即可以检查传动组件142是否发生故障,有利于提高维护效率。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底座120包括限位部121。沿第二蜗轮14222的运动轨迹,限位部121设置于第二蜗轮14222的两侧。
限位部121可以用于限定第二蜗轮14222的运动范围以限定转轴支架130带动显示屏110转动的角度,从而可以降低显示屏110转动角度过大,导致显示屏110与仪表板横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此外,由于驱动件141可以是电机,可以通过设置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最大圈数以限定显示屏110的偏转角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部121可以在此基础上,降低显示屏110转动角度过大而与仪表板横梁碰撞的可能性。即使电机出现故障,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最大圈数出现错误,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部121也可以限定显示屏110的转动角度,从而可以降低显示屏110与仪表板横梁碰撞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限位部121可以是底座120上的限位面。沿水平方向X,沿第二蜗轮14222的运动轨迹,两个限位面可以设置于第二蜗轮14222的两侧。第二蜗轮14222转动至与一个限位面接触时,第二蜗轮14222停止转动,显示屏110正向转动至最大偏转角度。第二蜗轮14222转动至与另一个限位面接触时,第二蜗轮14222停止转动,显示屏110反向转动至最大偏转角度。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转轴支架130包括过线通孔130a。过线通孔130a沿竖直方向Y贯穿转轴支架130。
在一些示例中,底座120上设置有与过线通孔130a相对应的第一避让孔。显示屏110与车辆的车载控制器可以通过导电线束连接。导电线束的一端与显示屏110连接。导电线束的另一端可以穿过过线通孔130a和第一避让孔,以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部分导电线束可以位于过线通孔130a内,以使导电线束可以不易外露于用户的视线。一方面可以提高车载显示装置100的外观整洁性;另一方面转轴支架130可以保护导电线束不被损坏,有利于降低导电线束受损,影响显示屏110工作性能的可能性。
此外,导电线束若随意外露容易缠绕于其他零部件。在显示屏110偏转运动过程中,导电线束容易受到拉力而受损。因此导电线束位于转轴支架130的过线通孔130a内,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车载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屏幕安装支架。屏幕安装支架连接显示屏110和转轴支架130。
在一些示例中,屏幕安装支架可以包括连接板。沿竖直方向Y,转轴支架130可以位于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板上可以设置有与过线通孔130a相对应的第二避让孔。导电线束可以穿过过线通孔130a和第二避让孔,以实现显示屏110和车载控制器的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110可以倾斜地设置于连接板,以使初始位置下,显示屏110可以朝向斜上方,使得显示屏110的显示面可以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从而位于显示屏110两侧的主驾驶和副驾驶也可以较方便地操作或使用显示屏110。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141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支架130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的过程中,显示屏110的显示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保持不变。
在一些示例中,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屏幕安装支架的中心区域可以与显示屏110的中心区域相对应,并且转轴支架130的轴线可以贯穿屏幕安装支架的中心区域和显示屏110的中心区域,从而可以提高显示屏110沿水平方向X偏转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屏幕安装支架与转轴支架130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载显示装置10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底座,包括容纳部;
转轴支架,沿竖直方向,所述转轴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偏转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转轴支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支架转动,以使所述转轴支架带动所述显示屏沿水平方向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动副和第二传动副,所述第一传动副具有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副具有所述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副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杆具有输入端,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副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蜗轮具有输出端,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转轴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轮沿所述转轴支架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轮为扇形,所述第二蜗轮的外环面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底座的外部,所述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蜗杆和所述第二蜗轮均位于所述容纳部内,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转轴支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限位部,沿所述第二蜗轮的运动轨迹,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蜗轮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架包括过线通孔,所述过线通孔沿所述竖直方向贯穿所述转轴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屏幕安装支架,所述屏幕安装支架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转轴支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
CN202223218967.6U 2022-12-02 2022-12-02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661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967.6U CN218661634U (zh) 2022-12-02 2022-12-02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967.6U CN218661634U (zh) 2022-12-02 2022-12-02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1634U true CN21866163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8967.6U Active CN218661634U (zh) 2022-12-02 2022-12-02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1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60195A1 (ja) 電気自動車
EP2562052B1 (de) Multifunktionsband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1083135A1 (de)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S10946740B2 (en) Central control hub for semi-autonomous electric vehicles
US7239101B2 (en) A/V monito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18661634U (zh) 车载显示装置以及车辆
JP2012076630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システム
US8066569B2 (en) Mirror/display assembly
JPH01218936A (ja) 車載用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001765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10000246U (zh) 一种车载智能终端以及车辆
JP5387234B2 (ja) 車両のスピーカ取付け構造
US10994590B2 (en) Remotely operated sun visor
CN113246872B (zh) 一种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CN211166693U (zh) 一种车载悬浮式屏幕系统
JP4380621B2 (ja) 車載用表示装置
JP7023987B2 (ja) 表示装置
CN210734004U (zh) 车载机器人及机动车
CN220298392U (zh) 一种操纵台、操纵装置和车辆
CN217740054U (zh) 一种驾驶室模拟器用防撞装置
US2023012991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2019127070A (ja) 表示装置
CN215474819U (zh) 一种卡车后视镜折叠器
EP3964399A1 (en) Device for counteracting motion sickness in a vehicle
KR200152408Y1 (ko) 아암 레스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