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1674U - 刮条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刮条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1674U
CN218651674U CN202222176092.1U CN202222176092U CN218651674U CN 218651674 U CN218651674 U CN 218651674U CN 202222176092 U CN202222176092 U CN 202222176092U CN 218651674 U CN218651674 U CN 218651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ing
dirt
strip
wiper strip
clea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60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现安
郭盛家
王军
晏云闽
杨博
杜虹作
纪江鸿
覃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60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1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1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1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智能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刮条、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其中,种刮条,应用于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机体,刮条包括连接部、刮污部和多个凸起;刮条用于与清洁设备的机体连接;刮污部与连接部连接,用于与待清洁面接触,以刮除待清洁面的脏物和/或污水;多个凸起沿刮污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条,通过设置多个凸起,提高了刮条的刮污部整体翻转的有效性,避免因刮污部翻转不完整导致清洁不干净的情况发生,增加了清洁效果。

Description

刮条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条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增高,智能清洁设备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集洗地、拖地、吸尘于一体的洗地机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洗地机的其中一个关键部件为清洁组件,其与待清洁面近距离接触,清洁待清洁面污渍,并通过风机产生负压将污渍吸入污水箱中达到清洁待清洁面的目的。相关技术中,清洁组件包括主清洁构件和刮条,刮条沿洗地机的移动方向设于主清洁构件的一侧,主清洁构件和刮条之间的间隙连通风道口,刮条将脏物和污水保留在与风道口相对应的待清洁面处,最终能够被风机从风道口吸走。
实际应用中,洗地机工作时会前后往复移动,刮条也会前后翻转,相关技术中,刮条前后翻转过程经常不顺畅,会出现一部分向前翻转、一部分向后翻转的情况,从而导致前后翻转的过渡处留下水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条,其旨在解决当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刮条翻转不完整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刮条,应用于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所述刮条包括:
连接部,用于与清洁设备的机体连接;
刮污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用于与待清洁面接触,以刮除待清洁面的脏物和/或污水;
多个凸起,沿所述刮污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存在间距。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的距离小于各所述凸起的顶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顶部边缘的距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8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所述凸起的顶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顶部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3.5mm,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8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的距离均相等;及/或,
各所述凸起的顶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顶部边缘的距离均相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刮污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刮污部包括面向所述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第一侧面,以及面向所述清洁设备后退方向的第二侧面;
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或所述第二侧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
翻折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刮污部通过所述翻折部连接;所述刮污部远离所述翻折部的一端用于抵接于待清洁面;
其中,在所述清洁设备前进过程中,所述翻折部能够形变,以使所述刮污部的第一侧面抵接于待清洁面;
及/或,在所述清洁设备后退过程中,所述翻折部能够形变,以使所述刮污部的第二侧面抵接于待清洁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刮污部的最大厚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翻折部的厚度;
及/或,所述刮污部的最小厚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翻折部的厚度;
及/或,所述连接部的最小厚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翻折部的厚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刮条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刮污部竖直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起呈长条形,所述凸起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刮污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及/或,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刮污部的高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以及上述的刮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清洁设备为手持式清洗机;且/或,
所述机体包括底盘和机身,所述刮条连接于所述底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条及清洁设备,通过设置连接部,使得刮条连接于清洁设备的机体;通过设置刮污部,在清洁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刮污部接触待清洁面,用于刮除待清洁面的脏物和/或污水,并且刮污部随着清洁设备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而发生翻转;通过设置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沿刮污部的长度方法间隔布置,对刮污部进行单点加强,加强后的部位相对于未加强的部位强度增加,使得刮污部在翻转过程中未加强的部位易发生形变,特别是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部位发生形变,从而带动刮污部整体发生翻转。因此,提高了刮条的刮污部整体翻转的有效性,避免因刮污部翻转不完整导致清洁不干净的情况发生,增加了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刮条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刮条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刮条和底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刮条和底盘装配后支撑于待清洁面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刮条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刮条的右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0、清洁设备;100、刮条;10、连接部;20、刮污部;21、第一侧面;22、第二侧面;30、凸起;40、翻折部;200、机体;201、底盘;2011、主清洁构件;202、机身;300、待清洁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刮条100,应用于清洁设备1000,清洁设备1000包括机体200,刮条100的一端连接机体200,刮条100的另一端用于在清洁设备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接触待清洁面300,用于刮除待清洁面的脏物和/或污水。刮条100包括连接部10、刮污部20和多个凸起30,连接部10用于与清洁设备1000的机体200连接,刮污部20与连接部10连接,刮污部20用于与待清洁面接触以刮除待清洁面的脏物和/或污水;多个凸起30沿刮污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洁设备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也就是清洁待清洁面300时,刮污部20接触待清洁面300,当清洁设备1000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时,刮污部20随着清洁设备1000的移动方向的改变而进行翻转,通过沿刮污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凸起30,多个凸起30分别对刮污部20的不同部位起到单点加强作用,加强后的部位相对于未加强的部位强度增加,使得刮污部20在翻转过程中未加强的部位发生形变,特别是相邻的两个凸起30之间的部位易发生形变,从而带动刮污部20整体发生翻转。因此,提高了刮条100的刮污部20整体翻转的有效性,避免因刮污部20翻转不完整导致清洁不干净的情况发生,增加了清洁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待清洁面300为地面,即清洁设备1000用于清洁地面,刮条100在清洁设备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接触地面。当然,具体应用中,待清洁面300也可以为墙面或者窗户或者天花板或者玻璃面或者其它待清洁的表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底部边缘与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存在间距。也就是说,凸起30的底部边缘与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不齐平,这样,一方面,在刮条100翻转时,不影响刮污部20底部边缘处与待清洁面300的接触,另一方面,凸起30和刮污部20的底部能够共同支撑待清洁面300,使得刮条100翻转后的状态更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底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的距离L1小于各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的距离L2。如此设置,避免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距离L2过小,使得凸起30对刮污部20的加强性能过大,致使刮污部20不易发生翻转的情况发生。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的距离L2大于刮污部20高度的一半,这样,有助于刮污部20的翻转。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底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的距离L1均相等,各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的距离L2均相等。这样,所有凸起30高度一致且排列整齐,便于生产制造,且有利于刮条100长度方向的各处在翻转时所受力程度基本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底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的距离L1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8mm。实际应用中,各凸起30的底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的距离L1为0.3mm或者0.4mm或者0.5mm或者0.6mm或者0.7mm等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的距离L2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3.5mm,凸起30的高度H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8mm。实际应用中,各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的距离L2为1.3mm或者1.5mm或者1.8mm或者2.0mm或者2.3mm或者2.7mm或者3.1mm或者3.4mm等等,凸起30的高度H为1.2mm或者1.4mm或者1.6mm等等。
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各凸起30的底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的距离L1都为0.4mm,各凸起30的顶部边缘到刮污部20的顶部边缘的距离L2都为4.2mm,所有凸起30的高度H都为1.4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个凸起30沿刮污部2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刮污部20整体翻转。当然,作为可替代的实施方案,多个凸起30沿刮污部20的长度方向非等间距间隔设置也是可以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和图6所示,刮污部20包括面向清洁设备1000前进方向的第一侧面21,以及面向清洁设备1000后退方向的第二侧面22,凸起30设于第二侧面22,也就是说凸起30面向清洁设备1000的后退方向设置。在清洁设备1000后退时,刮污部20向前翻转,通过将多个凸起30设于第二侧面22,一方面有助于刮污部20整体翻转,另一方面,刮污部20向前翻转后,凸起30和刮污部20的底部边缘共同支撑刮条100,使得刮污部20向前翻转的状态更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刮条100还包括翻折部40,连接部10和刮污部20通过翻折部40连接;刮污部20远离翻折部40的一端用于抵接于待清洁面300。其中,在清洁设备1000前进过程中,翻折部40能够形变,以使刮污部20的第一侧面21抵接于待清洁面300;在清洁设备1000后退过程中,翻折部40能够形变,以使刮污部20的第二侧面22抵接于待清洁面300。通过设置翻折部40,翻折部40的形变带动刮污部20的整体翻转,提高刮污部20的翻转效率。并且,翻折部40可以呈弧状,弧状的翻折部40连接刮污部20和连接部10,各处过渡圆弧,使得翻折部40不易由于经常形变而断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刮污部20的最大厚度处的厚度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如此设置,至少部分刮污部20的厚度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这样,在清洁设备1000的行进方向发生改变时,翻折部40因厚度小易发生形变,进而能够带动刮污部20整体翻转。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刮污部20的最小厚度处的厚度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这样,刮污部20的各部分的厚度都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使得翻折部40相对而言更容易发生形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0的最小厚度处的厚度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这样,连接部10的各部分的厚度都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使得翻折部40相对而言更容易发生形变。具体应用中,至少部分刮污部20的厚度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连接部10的各部分的厚度都大于翻折部40的厚度,因而翻折部40易发生形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刮条100处于自然状态下,刮污部20竖直设置。这样,当清洁设备1000进行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时,便于刮污部20随着清洁设备1000的移动方向改变而进行翻转。具体应用中,当清洁设备1000处于移动状态时,刮条100处于倾斜状态,当清洁设备1000向前方移动时,刮条100向前倾斜,当清洁设备1000向后方移动时,刮条100向后倾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凸起30呈长条形,凸起30的宽度方向沿刮污部20的长度方向设置,凸起30的长度方向沿刮污部20的高度方向设置。这样,凸起30在刮污部20的长度方向的加强强度小于在刮污部20的高度方向的加强强度,有利于刮污部20的横向形变,进而有助于触发刮污部20的局部翻转,从而带动整个刮污部20的翻转。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10、刮污部20和翻折部40一体成型。这样,刮条100加工方便、快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刮条100为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者弗橡胶材质制成的条状部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和弗橡胶都具有耐磨性强、强度高并且弹性好的特点,一方面能够延长刮条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刮条100具有弹性,在清洁设备1000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发生倾斜,以减小影响清洁设备1000移动的阻力,并在清洁设备1000的移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使刮污部20易于翻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条100的工作原理是:
(1)当清洁设备1000对待清洁面300进行清洁时,刮条100接触待清洁面300,以刮除待清洁面300的脏物和/或污水;
(2)当清洁设备1000的移动方向从前进方向改变为后退方向时,刮污部20的任意相邻两个凸点之间的部位发生形变,从而带动刮污部20整体发生翻转,使得刮条100向后倾斜,并且凸起30和刮污部20的底部共同支撑待清洁面300。
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1000,包括机体200以及上述的刮条100,刮条100连接于机体200上。通过采用上述刮条100,提高了刮污部20整体翻转的有效性,避免因刮污部20翻转不完整导致清洁不干净的情况发生,增加了清洁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清洁设备1000为手持式清洗机。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清洁设备1000为非手持式清洗机也是可以的,比如清洁机器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机体200包括底盘201和机身202,刮条100连接于底盘201。具体应用中,底盘201用于清洁待清洁面300,机身202与底盘201连接,用于供用户手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至图6所示,底盘201包括主清洁构件2011和驱动机构(图未示),主清洁构件2011被设置为在清洁设备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抵接于待清洁面300,以用于清洁待清洁面300,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清洁构件2011转动;刮条100沿所述清洁设备100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主清洁构件2011的一侧。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刮条100设于主清洁构件2011的后侧,也就是清洁设备1000的后退方向的一侧,主清洁构件2011与刮条100之间可以设置有吸污口,吸污口连接有吸污通道,吸污通道连接有污水箱,待清洁表面的脏物和/或污水在抽吸力的作用下通过吸污口进入吸污通道最终收集至污水箱中。将刮条100设置在吸污口后方,使得清洁设备1000在前进过程中,刮条100将后方的脏污刮向吸污口,有利于脏污集中收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主清洁构件2011为滚刷构件。当然,具体应用中,主清洁构件2011也可以为其他用于清洁的部件,比如清洁带构件。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条100和清洁设备10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凸起30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凸起30设于第二侧面22;而本实施例中,凸起30设于第一侧面21。
除了上述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条100和清洁设备1000的其他部件,可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3、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条100和清洁设备1000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凸起30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凸起30设于第二侧面22,实施例二中,凸起30设于第一侧面21;而本实施例中,凸起30同时设于第一侧面21和第二侧面22。
除了上述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的刮条100和清洁设备1000的其他部件,可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刮条,应用于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包括:
连接部,用于与清洁设备的机体连接;
刮污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用于与待清洁面接触,以刮除待清洁面的脏物和/或污水;
多个凸起,沿所述刮污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存在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的距离小于各所述凸起的顶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顶部边缘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的顶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顶部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3.5mm,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的底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底部边缘的距离均相等;及/或,
各所述凸起的顶部边缘到所述刮污部的顶部边缘的距离均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刮污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部包括面向所述清洁设备前进方向的第一侧面,以及面向所述清洁设备后退方向的第二侧面;
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或所述第二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翻折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刮污部通过所述翻折部连接;所述刮污部远离所述翻折部的一端用于抵接于待清洁面;
其中,在所述清洁设备前进过程中,所述翻折部能够形变,以使所述刮污部的第一侧面抵接于待清洁面;
及/或,在所述清洁设备后退过程中,所述翻折部能够形变,以使所述刮污部的第二侧面抵接于待清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部的最大厚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翻折部的厚度;
及/或,所述刮污部的最小厚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翻折部的厚度;
及/或,所述连接部的最小厚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翻折部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条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刮污部竖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长条形,所述凸起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刮污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及/或,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刮污部的高度方向设置。
13.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刮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为手持式清洗机;且/或,
所述机体包括底盘和机身,所述刮条连接于所述底盘。
CN202222176092.1U 2022-08-17 2022-08-17 刮条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651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6092.1U CN218651674U (zh) 2022-08-17 2022-08-17 刮条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6092.1U CN218651674U (zh) 2022-08-17 2022-08-17 刮条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1674U true CN21865167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6092.1U Active CN218651674U (zh) 2022-08-17 2022-08-17 刮条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1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7276A (ja) 改良されたスクイージブレード
CN215838755U (zh) 双滚刷扫拖一体洗地机
CN111920350A (zh) 自主清洁设备的清洁辅助模块、滚刷组件及自主清洁设备
CN218651674U (zh) 刮条及清洁设备
CN212698730U (zh) 一种水分离结构、具有其的自清洁除污装置及扫地机器人
CN216628410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JP3366177B2 (ja) 床面洗浄機用スキージ
CN112998609A (zh) 清洁刮条和清洁机器人
CN218500611U (zh) 一种角度自适应的窗擦
CN216907797U (zh) 清洁刮条以及清洁机器人
JPH09135799A (ja) 拭き掃除具
CN217827679U (zh) 一种窗擦
CN219250074U (zh) 清洁设备
CN216535148U (zh) 清洁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
CN217592738U (zh) 一种刮擦件、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3371799U (zh) 自主清洁设备的清洁辅助模块、滚刷组件及自主清洁设备
CN217118285U (zh) 抹布和擦窗机器人
CN215078125U (zh)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
CN218484486U (zh) 刮水条及清洁器
CN215584058U (zh) 清洁刮条和清洁机器人
CN215016880U (zh) 可擦拭墙面或障碍物的清洁头及采用该清洁头的洗地机
CN216628422U (zh) 一种清洁机构及清洁机器人
CN212015510U (zh) 一种拖板
CN218186639U (zh) 一种带有刮水条的清洁机器人
CN215937192U (zh) 防滴水的窗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Yunzhongcheng A2901, Wanke Yuncheng Phase 6, Dashi Er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 7, No. 4, Xingye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