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4181U -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4181U
CN218634181U CN202223044922.1U CN202223044922U CN218634181U CN 218634181 U CN218634181 U CN 218634181U CN 202223044922 U CN202223044922 U CN 202223044922U CN 218634181 U CN218634181 U CN 218634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t
mount
ear
centre gripping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49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群峰
暴桂光
陶霞飞
贾洋洋
吴国栋
于桂洋
李清
雷长友
诸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49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4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4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4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包括:主体,能够承载音柱;多个耳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并能够与所述音柱的侧部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音柱的夹持空间;其中,所述夹持空间渐扩设置,以对音柱进行导向。如此,多个耳部分布在主体的两侧,使得在多个耳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用来容纳音柱,而且夹持空间设置渐扩形式,即夹持空间的开口逐渐增大,在音柱安装时,可以使夹持空间的开口大于音柱的宽度,进而使音柱由宽到窄逐渐伸入夹持空间,便于耳部与音柱的精准对位,提升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背景技术
用于安装音柱的支架通常为钣金材质,由于钣金材质强度较大,不易变形,当音柱与支架的尺寸刚好时,需要将音柱与支架精准对位,不便于音柱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其便于与音柱的精准对位,提升装配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架,包括:
主体,用于承载音柱;
多个耳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并用于与所述音柱的侧部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音柱的夹持空间;
其中,所述夹持空间渐扩设置,以对音柱进行导向。
可选地,所述主体的底部上设置有支脚部,所述支脚部上设置有两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用于供连接件贯穿、以使所述支脚部连接于承载物上,且两组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
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音柱的背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音柱的底部;
其中,所述夹持空间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渐扩;或者,所述夹持空间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渐扩。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减震垫,以通过所述减震垫与所述音柱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高于所述主体的支脚部。
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
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耳部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耳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阳角设置倒圆角。
可选地,两组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主体上与所述条形孔相邻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条形孔的距离大于2cm。
可选地,所述夹持空间的两侧形成的夹角小于10度。
可选地,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部一体钣金成型。
一种数据交互箱,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安装架。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多个耳部分布在主体的两侧,使得在多个耳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用来容纳音柱,而且夹持空间设置渐扩形式,即夹持空间的开口逐渐增大,在音柱安装时,夹持空间的开口大于音柱的宽度,可以通过夹持空间对音柱进行导向,进而使音柱由宽到窄逐渐伸入夹持空间,便于耳部与音柱的精准对位,提升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安装架的分解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音柱与安装架的装配立体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音柱与安装架的装配俯视图;
图6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安装架的俯视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安装架的钣金展开图。
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耳部;4、支脚部;5、支撑部;6、减震垫;7、加强筋;8、倒圆角;9、条形孔;10、音柱;31、第一板部;32、第二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架,包括主体和耳部3。
主体用于承载音柱,以使主体可以实现对音柱10的稳定支撑。比如,主体包括对音柱10底部的支撑连接,以及对音柱10的背部的支撑连接。
耳部3设置有多个,并分布设置在主体的两侧位置,在音柱10与主体安装时,多个耳部3可以分布设置在音柱10的两侧部,通过耳部3与音柱10的侧部连接,以实现对音柱10的左右两个侧部的限位,提升安装稳定性。这里,耳部可以对称设置有两组,以保证左右平衡。
同时,由于多个耳部3分布在主体的两侧,使得在多个耳部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用来容纳音柱10,当音柱10安装时,可以使音柱10伸入到该夹持空间内,并通过耳部3与音柱10的侧部连接,实现音柱10在夹持空间内限位。
其中,夹持空间设置渐扩形式,即夹持空间的开口逐渐增大,在音柱10安装时,夹持空间的开口大于音柱10的宽度,可以通过夹持空间对音柱进行导向,进而使音柱10由宽到窄逐渐伸入夹持空间,便于耳部3与音柱10的精准对位,提升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夹持空间的两侧形成的夹角小于10度,在音柱10伸入夹持空间时,夹持空间的一侧与音柱10的侧部形成的夹角小于5度,结合上述技术方案,该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5度,如此,可以避免耳部3与音柱10的侧部倾斜过大,而出现连接不便以及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具体地,在音柱10伸入夹持空间时,夹持空间的一侧与音柱10的侧部形成的夹角为3度,即耳部3与音柱10的侧部形成的夹角为3度。
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脚部4,主体通过底部的支脚部4与承载物支撑固定,具体地,支脚部4可以设置为支脚板的形式,通过增大与承载物的接触面积,提升接触稳固性。
进一步地,支脚部4上的连接孔设置为条形孔9,通过连接件贯穿条形孔9,以使得支脚部4与承载物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件设置为螺栓,螺栓贯穿条形孔9和承载物上的螺栓孔,以实现支脚部4与承载物的连接。
其中,条形孔9设置有两组,同一组中的条形孔9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两组中的条形孔9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该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以使得两组条形孔9的延伸方向为非平行状态。
如此,在将安装架与承载物固定时,可以相对于承载物沿两个不同的方向平移安装架,以调整条形孔9和承载物上的螺栓孔的相对位置,便于实现对支脚部4的条形孔9的对位,进而便于在承载物上固定安装架。
在优选的方案中,两组条形孔9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以使得安装架可以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相对于承载物平移,调整条形孔9和承载物上的螺栓孔的相对位置时更加灵活,适配性强。
具体地,两组条形孔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支脚部上,且各个支脚部上设置有两个条形孔。
除此之外,在主体上具有一个与条形孔9相邻的侧壁(如图1-3所示,该侧壁位于支撑部5),该侧壁与条形孔9的距离大于2厘米,在将连接件(即螺栓)与条形孔9安装时,需要套筒扳手套设在连接件的外牙并带动着连接件旋转,以实现连接件的安装,由于条形孔9开设在支脚部4上,与条形孔9相邻的侧壁即为与支脚部4相连接的侧壁,该侧壁与条形孔9的距离越大则越便于套筒扳手的套设连接,进而便于实现安装架与承载物的连接固定。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主体包括有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其中,第一连接部1用于连接音柱10的底部,以实现对音柱10底部的稳固支撑;第二连接部2用于连接音柱10的背部,以实现对音柱10背部的支撑,通过在音柱10底部和背部两个方向上支撑固定,提升承载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设置为连接面的形式,进而提升接触面积,有利于保证连接可靠性。由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别对应音柱10的背部和底部,以使得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形成的连接面垂直设置,即第一连接部1竖直设置,第二连接部2水平设置。而且,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可以相互连接,也可以均连接在其他部件上。
其中,夹持空间沿远离第一连接部1的方向渐扩,由于第一连接部1能够与音柱10的背部连接,即第一连接部1的位置可以相当于音柱10的背部的位置,同时耳部3能够与音柱10的侧部连接,结合音柱10来说,远离第一连接部1的方向为音柱10的背部至前部的方向,即夹持空间为向前渐扩的形式。如此,在安装音柱10时,可以将音柱10的背部与夹持空间的开口对准,使音柱10沿水平方向逐渐向后位移,以伸入到夹持空间内固定。
或者,夹持空间沿远离第二连接部2的方向渐扩,由于第二连接部2能够与音柱10的底部连接,即第二连接部2的位置可以相当于音柱10的底部的位置,同时耳部3能够与音柱10的侧部连接,结合音柱10来说,远离第二连接部2的方向为音柱10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即夹持空间为向上渐扩的形式。如此,在安装音柱10时,可以将音柱10的底部与夹持空间的开口对准,使音柱10沿竖直方向逐渐向下位移,以伸入到夹持空间内固定。
当然,在其他方案中,夹持空间可以设置为沿远离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方向渐扩,即夹持空间为向上和向前倾斜渐扩的形式。如此,在安装音柱10时,可以将音柱10的底部和背部与夹持空间的开口对准,使音柱10沿竖直方向逐渐向下位移,同时沿水平方向逐渐向后位移,以伸入到夹持空间内固定。
第一连接部1和/或第二连接部2上设置减震垫6,在音柱10与主体安装时,第一连接部1和/或第二连接部2通过减震垫6与音柱10接触,这样,通过减震垫6隔在音柱10与主体之间,使主体与音柱10隔离,可以防止音柱10震动时,与主体发生弱碰撞,产生嗒嗒嗒的异响。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和音柱10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2与音柱10的连接,可以设置为胶粘形式,即减震垫6的两侧分别粘在主体和音柱上,在减震的同时,可以实现连接,方便可靠。这里,减震垫6可以设置为软胶垫,当然,主体与音柱10的连接也可以设置为螺栓连接的形式。
结合上述支脚部4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部2在主体上的位置高于支脚部4的位置,由于支脚部4提供对主体的支撑,使得第二连接部2悬空设置在承载物的上方,而音柱10的底部连接在第二连接部2,使得音柱10的底部高于支脚部4。如此,通过对第二连接部2与支脚部4相对于主体位置设置,可以使音柱10悬空安装在承载物的上方,进而可以对音柱10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主体还包括支撑部5,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和/或第二连接部2的两侧,具体地,支撑部5可以仅仅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或第二连接部2的两侧,同时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连接,以便于钣金加工制作;支撑部5也可以同时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两侧,可以提升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位置稳定性。这里,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和支撑部5可以均设置板状,且三者两两垂直设置。
其中,耳部3连接在支撑部5上,以使得耳部3、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均能够相对于支撑部5相对固定,以便于实现对音柱10的多方向定位。
具体地,耳部3包括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第一板部31与支撑部5连接,且第一板部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部1的延伸方向平行,即第一板部31能够与音柱10的背部平行,第二板部32与第一板部31连接,并能够与音柱10的侧部连接,且连接后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的夹角为90度。如此,在加工时,只需要使第二板部32和第一板部31的夹角大于90度,即可便于使音柱10伸入夹持空间,且有利于第二板部32与音柱10的侧部连接,同时便于加工和装配。
而且,耳部3与支撑部5之间还设置加强筋7,使得耳部3与支撑部5直接连接的同时,再通过加强筋7对耳部3和支撑部5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有利于提升耳部3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加强筋7一端连接第二板部32、另一端连接支撑部5,进而在多个方向上实现对第二板部32的固定,稳固可靠。
如图2所示,支撑部的阳角设置倒圆角8,以避免在装配时存在的尖角划伤工作人员,即倒圆角8可以起到保护工作人员的作用。这里,支撑部的阳角为相对于安装架暴露于外侧的尖角。
当然,为了避免磕碰音柱或工作人员,耳部的阳角也可以设置为倒圆角。
为了便于安装架的加工,主体与耳部3一体钣金成型,即安装架一体钣金成型,在加工时,首先对一块平板进行切割,以形成主体和耳部3的雏形,再对切割后的平板进行弯折,以使得支撑部5、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支脚部4和耳部3处于相对应的角度和位置。如此,无需焊接工艺,加工简单,且各个部件连接可靠。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由于支撑部5起到整体的支撑作用,故这里以支撑部5为基准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支撑部5的下方连接支脚部4,支脚部4水平设置并能够与承载物连接,支撑部5竖直设置在支脚部4的上方,在加工时,支脚部4可以由支撑部5的下方外翻形成;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连接,且相互垂直,在加工时可以是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相对弯折;同时第一连接部1的两侧部分连接支撑部5,在加工时可以将两个支撑部5相对于第一连接部1翻折,以使支撑部5远离第二连接部2;耳部3与支撑部5连接,在加工时可以将耳部3相对与支撑部5弯折,以使耳部3远离第一连接部1,以使耳部3的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形成具有相应夹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箱,包括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架,以通过安装架将音柱10安装于数据交互箱。
具体地,数据交互箱设置有摄像头和音柱10,通过摄像头可以获取图像信息,通过音柱10可以播放声音信息,且音柱10播放的声音信息基于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而使得该数据交互箱实现数据交互功能。
如此设置,多个耳部3分布在主体的两侧,使得在多个耳部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用来容纳音柱10,而且夹持空间设置渐扩形式,即夹持空间的开口逐渐增大,在音柱10安装时,可以使夹持空间的开口大于音柱10的宽度,进而使音柱10由宽到窄逐渐伸入夹持空间,便于耳部3与音柱10的精准对位,提升装配效率。
此外,该数据交互箱带来的其他有益效果,请参见上述有关安装架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2)

1.一种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用于承载音柱;
多个耳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侧,并用于与所述音柱的侧部连接,以形成容纳所述音柱的夹持空间;
其中,所述夹持空间渐扩设置,以对音柱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上设置有支脚部,所述支脚部上设置有两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用于供连接件贯穿、以使所述支脚部连接于承载物上,且两组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音柱的背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音柱的底部;
其中,所述夹持空间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渐扩;或者,所述夹持空间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渐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减震垫,以通过所述减震垫与所述音柱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高于所述主体的支脚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耳部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耳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阳角设置倒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与所述条形孔相邻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条形孔的距离大于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空间的两侧形成的夹角小于1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部一体钣金成型。
12.一种数据交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架。
CN202223044922.1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Active CN218634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4922.1U CN218634181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4922.1U CN218634181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4181U true CN21863418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4922.1U Active CN218634181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4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3721B2 (en) Cabl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126186B2 (en) Display
US20110043986A1 (en) Power supply assembly for server rack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power supply for server rack
JP3213443U (ja) 固定金具
CN218634181U (zh) 一种安装架及数据交互箱
JP3182256U (ja) ソーラーパネル用架台
CN114927813A (zh) 一种液冷储能集装箱电池固定装置
CN213007973U (zh) 控制器及车辆
CN216286440U (zh) 可多方位快速安装显卡的电脑机箱后板结构
CN112477790A (zh) 一种用于电动底盘汽车侧防护栏的专用安装架
CN217389169U (zh) 内嵌式器件安装盒及微型数据中心机柜
CN216210806U (zh) 一种模组化设计的服务器
CN111101621A (zh) 改进结构的面板连接器及所应用的挂装式间隔墙
CN106527620B (zh) 一种基于新型硬盘组合装置的电脑机箱
JP7458165B2 (ja) 什器
CN211701001U (zh) 开关柜的底板、柜体和开关柜
JP2003023278A (ja) ラック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
CN213109587U (zh) 平衡车用透音结构及平衡车
CN218646348U (zh) 一种传感器支架和传感器组件
CN216014134U (zh) 一种pci挡板及机箱
CN215581585U (zh) 一种音箱框架及辐射面广的音箱
JP5281613B2 (ja) 機器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
CN218160641U (zh) 模组固定支架及电池包
JP2850710B2 (ja) 鉛蓄電池電源装置
CN213043151U (zh) 热插拔储能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