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6306U - 一种可折叠云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6306U
CN218626306U CN202221672974.0U CN202221672974U CN218626306U CN 218626306 U CN218626306 U CN 218626306U CN 202221672974 U CN202221672974 U CN 202221672974U CN 218626306 U CN218626306 U CN 218626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arm
clamping
rotating shaft
handheld devic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29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易仑
唐昌辉
苏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29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6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6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6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云台,包括手持装置与云台组件,云台组件与手持装置相连,云台组件包括第一转轴部、第一连接臂、安装部以及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部,第一转轴部的一端与手持装置转动连接,第一转轴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臂远离手持装置底部的一端与安装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部上铰接有第二连接臂以使得第二转轴部带动第二连接臂转动且第二连接臂可平行于第一连接臂折叠,第二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拍摄装置的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第一连接臂、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收纳于手持装置的后侧,极大地减小了云台在收纳后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云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云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云台各构件之间的安全距离比较大,这是为了避免云台在工作过程中,各构件出现干涉碰撞的问题。但是,云台各构件之间的安全距离过大,又会导致云台难以收纳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锁止结构的折叠式云台稳定器,包括手柄,还包括与所述手柄依次连接的航向臂座、第一航向臂、第二航向臂和手机夹,所述航向臂座还设有耳片,所述第一航向臂通过转轴与所述耳片铰接,所述第一航向臂与所述耳片之间还设有用于锁止的锁止块,所述第一航向臂设有与所述锁止块适配的第一锁止槽,所述耳片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槽相应的第二锁止槽;所述锁止块滑配在所述第一锁止槽与所述第二锁止槽中,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第一航向臂之间还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锁止槽的底,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持所述锁止块,所述耳片还设有用于推动所述锁止块运动的推动装置。该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云台稳定器收纳时占用的空间。但是,该技术方案的云台稳定器在收纳后,仍存在着占用更多空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云台在收纳后,仍存在着占用更多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折叠云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云台,包括手持装置与云台组件,所述云台组件与所述手持装置相连,所述云台组件包括第一转轴部、第一连接臂、安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一转轴部的一端与所述手持装置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部绕所述手持装置转动,所述第一转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一连接臂沿其与第一转轴部的连接处滑动并可收纳于手持装置侧,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手持装置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以使安装部绕第一连接臂长度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转轴部上铰接有第二连接臂以使得第二转轴部带动第二连接臂转动且第二连接臂可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折叠,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拍摄装置的夹持装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云台在收纳时,安装部绕与其相连的第一连接臂旋转,带动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一起旋转,使得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位于手持装置一侧;第一转轴部旋转带动第一连接臂转动,使得第一连接臂位于手持装置后方;然后第一连接臂沿着其与第一转轴部连接处向着手持装置的底部方向滑动到位,使得第一连接臂收纳于手持装置后侧;第二转轴部转动,第二转轴部带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旋转以使得夹持装置向着第一连接臂;由于第二连接臂与第二转轴部相铰接,将第二连接臂绕着与第二转轴部相铰接的点翻折,使得第二连接臂平行于第一连接臂并收纳于第一连接臂侧,同时可以使得夹持装置正对第一连接臂。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第一连接臂、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收纳于手持装置的后侧,极大地减小了云台在收纳后占用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具有与所述安装部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安装部具有相对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A。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接触面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A,可折叠云台在工作状态转动至收纳状态的过程中,即安装部相对第一连接臂转动180°后,能够使得设置在安装部上的第二转轴部、设置在第二转轴部上的第二连接臂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臂上的夹持装置向下倾斜,便于在后续的收纳过程中,使得第二连接臂25平行于第一连接臂并收纳于第一连接臂侧。
优选地,所述手持装置与其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B,所述第一连接臂在收纳于所述手持装置的后侧时,所述第一连接臂平行于所述手持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可折叠云台处于工作位置时,由于手持装置与其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用者手持装置,手持装置向后倾斜,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有利于使用者握持。由于第一连接臂在收纳于手持装置的后侧时,第一连接臂平行于手持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减小第一连接臂收纳至手持装置后侧时,整个可折叠云台所占用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部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滑槽或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臂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块或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或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或第二滑块安装在第二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臂能够相对第一转轴部滑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接臂的收纳或展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部包括第一转动部以及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手持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连,所述第一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两相对内侧面上。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转动部与手持装置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部带动第一延伸部转动。由于第一滑槽设置在第一延伸部两相对内侧面上,第一滑槽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臂可以沿着第一延伸部中的第一滑槽滑动,在第一延伸部转动的同时,第一延伸部可以带动第一连接臂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中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延伸部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二滑块与第一滑槽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外侧面上的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固定块上的螺纹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孔中紧固螺钉。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与螺纹孔中的紧固螺钉,可以对第一延伸部形成一定的挤压力,利用该挤压力将第一滑槽与第二滑块锁紧,避免第一连接臂相对第一转轴部出现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块具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滑块上并靠近所述手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位于所述第一斜面上。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滑块具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使得第二滑块的截面呈类等腰梯形,而第二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适配,这样可以增加第二滑块与第一滑槽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中滑动更加稳定。由于第二滑块上靠近手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块,且阻尼块位于第一斜面上,当阻尼块滑动至第一滑槽时,阻尼块会卡在第一滑槽中并保持与第一滑槽相对稳定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在所述第一连接臂折叠收纳至手持装置后侧,两个所述夹持部位于第一连接臂的两侧。在本技术方案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是用来夹持拍摄设备的,当第一连接臂收纳于手持装置的后侧时,两个夹持部正好位于第一连接臂的两侧,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可折叠云台的收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的夹持本体,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与所述夹持本体可伸缩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夹持部与夹持本体可伸缩连接,从而可以调节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夹持不同尺寸大小的拍摄设备。
优选地,所述夹持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设置一端与夹持本体滑动连接的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相连;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安装孔中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导向柱相连,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设于第二安装孔靠近夹持部的开口处的限位件相连。在本技术方案中,夹持装置在未夹持拍摄设备时,夹持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夹持部与夹持本体的侧面相抵接。在需要将拍摄设备安装在夹持部时,对夹持部施加一外力,使得两个夹持部背离运动,由于夹持部向外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中的压缩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当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合适时,将拍摄设备放置在两个夹持部之间,外力消失后,压缩弹簧为恢复一定的形变,会带动两个夹持部相向移动,两个夹持部之间的距离缩小后,会将拍摄设备夹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转轴部的一端与手持装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远离手持装置的一端与安装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部安装在安装部上,且第二连接臂与第二转轴部相铰接,夹持装置安装在第二连接臂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第一连接臂、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收纳于手持装置的后侧,极大地减小了云台在收纳后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中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转动至第一练级臂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第一连接臂收纳至手持装置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收纳至夹持装置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去除第一转轴部部分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去除安装部、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中安装部、第二转轴部、第二连接臂以及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中第二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中第一转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中去除一个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云台中夹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手持装置;2、云台组件;3、夹持装置;21、第一转轴部;22、第一连接臂;23、安装部;24、第二转轴部;25、第二连接臂;26、第一接触面;27、第二接触面;211、第一滑槽;221、第二滑块;212、第一转动部;213、第一延伸部;214、固定块215、第一安装孔;217、紧固螺钉;222、第一斜面;223、阻尼块;31、夹持部;32、夹持本体;321、第二安装孔;322、导向柱;323、压缩弹簧;324、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折叠云台,包括手持装置1与云台组件2,云台组件2与手持装置1相连,云台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部21、第一连接臂22、安装部23以及设置在安装部23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部24,第一转轴部21的一端与手持装置1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转轴部21绕手持装置1转动,第一转轴部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22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一连接臂22沿其与第一转轴部21的连接处滑动并可收纳于手持装置1侧,第一连接臂22远离手持装置1底部的一端与安装部23转动连接以使安装部23绕第一连接臂22长度方向旋转;第二转轴部24上铰接有第二连接臂25以使得第二转轴部24带动第二连接臂25转动且第二连接臂25可平行于第一连接臂22折叠,第二连接臂2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拍摄装置的夹持装置3。
在本实施例中,云台在收纳时,安装部23绕与其相连的第一连接臂22旋转,带动第二转轴部24、第二连接臂25以及夹持装置3一起旋转,使得第二转轴部24、第二连接臂25以及夹持装置3位于手持装置1一侧;第一转轴部21旋转带动第一连接臂22转动,使得第一连接臂22位于手持装置1后方;然后第一连接臂22沿着其与第一转轴部21连接处向着手持装置1的底部方向滑动到位,使得第一连接臂22收纳于手持装置1后侧;第二转轴部24转动,第二转轴部24带动第二连接臂25以及夹持装置3旋转以使得夹持装置3向着第一连接臂22;由于第二连接臂25与第二转轴部24相铰接,将第二连接臂25绕着与第二转轴部24相铰接的点翻折,使得第二连接臂25平行于第一连接臂22并收纳于第一连接臂22侧,同时可以使得夹持装置3正对第一连接臂22。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第一连接臂22、第二转轴部24、第二连接臂25以及夹持装置3收纳于手持装置1的后侧,极大地减小了云台在收纳后占用的空间。
其中,第一连接臂22具有与安装部23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26,安装部23具有相对第一接触面26的第二接触面27,第一接触面26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A。由于第一接触面26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A,可折叠云台在工作状态转动至收纳状态的过程中,即安装部23相对第一连接臂22转动180°后,能够使得设置在安装部23上的第二转轴部24、设置在第二转轴部24上的第二连接臂25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臂25上的夹持装置3向下倾斜,便于在后续的收纳过程中,使得第二连接臂25平行于第一连接臂22并收纳于第一连接臂22侧。
另外,手持装置1与其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B,第一连接臂22在收纳于手持装置1的后侧时,第一连接臂22平行于手持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在可折叠云台处于工作位置时,由于手持装置1与其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B,使用者手持装置1,手持装置1向后倾斜,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有利于使用者握持。由于第一连接臂22在收纳于手持装置1的后侧时,第一连接臂22平行于手持装置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减小第一连接臂22收纳至手持装置1后侧时,整个可折叠云台所占用的空间。
如图9所示,第一转轴部21在与第一连接臂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滑槽211或第一滑块,第一连接臂2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第一滑槽211或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块221或第二滑槽,第二滑块221安装在第一滑槽211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或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二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滑槽211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或第二滑块221安装在第二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臂22能够相对第一转轴部21滑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接臂22的收纳或展开。
如图9所示,第一转轴部21包括第一转动部212以及第一延伸部213,第一转动部212与手持装置1转动连接,第一延伸部213与第一转动部212相连,第一滑槽211设于第一延伸部213两相对内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转动部212与手持装置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部212带动第一延伸部213转动。由于第一滑槽211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13两相对内侧面上,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块22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臂22可以沿着第一延伸部213中的第一滑槽211滑动,在第一延伸部213转动的同时,第一延伸部213可以带动第一连接臂22转动。
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延伸部213中设置有固定块214,第一延伸部213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二滑块221与第一滑槽211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与固定块214相连;锁紧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延伸部213外侧面上的第一安装孔215、设于固定块214上的螺纹孔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15与螺纹孔中紧固螺钉217。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15与螺纹孔中的紧固螺钉217,可以对第一延伸部213形成一定的挤压力,利用该挤压力将第一滑槽211与第二滑块221锁紧,避免第一连接臂22相对第一转轴部21出现相对滑动。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滑块221具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222,第二滑块221上并靠近手持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块223,阻尼块223位于第一斜面222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滑块221具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222,使得第二滑块221的截面呈类等腰梯形,而第二滑块221与第一滑槽211相适配,这样可以增加第二滑块221与第一滑槽21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安装在第一滑槽211中的第二滑块221在第一滑槽211中滑动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滑块221上靠近手持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块223,且阻尼块223位于第一斜面222上,当阻尼块223滑动至第一滑槽211时,阻尼块223会卡在第一滑槽211中并保持与第一滑槽211相对稳定的状态。
实施例3
如图1、图10所示,夹持装置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31,在第一连接臂22折叠收纳至手持装置1后侧,两个夹持部31位于第一连接臂22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31是用来夹持拍摄设备的,当第一连接臂22收纳于手持装置1的后侧时,两个夹持部31正好位于第一连接臂22的两侧,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可折叠云台的收纳空间。
另外,夹持装置3包括与第二连接臂25转动连接的夹持本体32,两个夹持部31分别与夹持本体32可伸缩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夹持部31与夹持本体32可伸缩连接,从而可以调节两个夹持部31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夹持不同尺寸大小的拍摄设备。
如图11所示,夹持本体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1,第二安装孔321中设置一端与夹持本体32滑动连接的有导向柱322,导向柱322伸出第二安装孔321的一端与夹持部31相连;导向柱322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安装孔321中的压缩弹簧323,压缩弹簧32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孔321中并与导向柱322相连,压缩弹簧323的另一端与设于第二安装孔321靠近夹持部31的开口处的限位件32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3在未夹持拍摄设备时,夹持部31在压缩弹簧323的作用下,夹持部31与夹持本体32的侧面相抵接。在需要将拍摄设备安装在夹持部31时,对夹持部31施加一外力,使得两个夹持部31背离运动,由于夹持部31向外移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孔321中的压缩弹簧323被进一步压缩。当两个夹持部31之间的距离合适时,将拍摄设备放置在两个夹持部31之间,外力消失后,压缩弹簧323为恢复一定的形变,会带动两个夹持部31相向移动,两个夹持部31之间的距离缩小后,会将拍摄设备夹紧。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夹持部31背离运动时,导向柱322在第二安装孔321中并沿其所在夹持部31移动的方向移动。由于压缩弹簧323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柱322上,另一端安装在限位件324上,导向柱322向着夹持部31移动的方向移动时,位于第二安装孔321中的压缩弹簧323会进一步被压缩。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安装孔321靠近夹持部31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二安装孔321的内径,限位件324可以是在该开口处形成的挡板,挡板与压缩弹簧323的一端相连接,避免压缩弹簧323脱离第二安装孔321,该开口能够供导向柱322伸出。导向柱322上还套设有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位于第二安装孔321中,压缩弹簧323的一端与其相连接或抵接,片状结构能够避免压缩弹簧323直接与限位件324相接触,压缩弹簧323推动该片状结构压紧在限位件324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云台,包括手持装置(1)与云台组件(2),所述云台组件(2)与所述手持装置(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部(21)、第一连接臂(22)、安装部(2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3)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部(24),所述第一转轴部(21)的一端与所述手持装置(1)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部(21)绕所述手持装置(1)转动,所述第一转轴部(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2)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一连接臂(22)沿其与第一转轴部(21)的连接处滑动并可收纳于手持装置(1)侧,所述第一连接臂(22)远离手持装置(1)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23)转动连接以使安装部(23)绕第一连接臂(22)长度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转轴部(24)上铰接有第二连接臂(25)以使得第二转轴部(24)带动第二连接臂(25)转动且第二连接臂(25)可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2)折叠,所述第二连接臂(2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拍摄装置的夹持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2)具有与所述安装部(23)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面(26),所述安装部(23)具有相对第一接触面(26)的第二接触面(27),所述第一接触面(26)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1)与其重力方向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B,所述第一连接臂(22)在收纳于所述手持装置(1)的后侧时,所述第一连接臂(22)平行于所述手持装置(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部(21)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滑槽(211)或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臂(2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11)或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块(221)或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221)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211)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或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并与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部(21)包括第一转动部(212)以及第一延伸部(213),所述第一转动部(212)与所述手持装置(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213)与所述第一转动部(212)相连,所述第一滑槽(211)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13)两相对内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13)中设置有固定块(214),所述第一延伸部(213)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二滑块(221)与第一滑槽(211)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13)外侧面上的第一安装孔(215)、设于所述固定块(214)上的螺纹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5)与所述螺纹孔中紧固螺钉(21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221)具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222),所述第二滑块(221)上并靠近所述手持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阻尼块(223),所述阻尼块(223)位于所述第一斜面(2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31),在所述第一连接臂(22)折叠收纳至手持装置(1)后侧,两个所述夹持部(31)位于第一连接臂(22)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5)转动连接的夹持本体(32),两个所述夹持部(31)分别与所述夹持本体(32)可伸缩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本体(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1),所述第二安装孔(321)中设置一端与夹持本体(32)滑动连接的有导向柱(322),所述导向柱(322)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321)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31)相连;所述导向柱(322)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安装孔(321)中的压缩弹簧(323),所述压缩弹簧(32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321)中并与所述导向柱(322)相连,所述压缩弹簧(323)的另一端与设于第二安装孔(321)靠近夹持部(31)的开口处的限位件(324)相连。
CN202221672974.0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可折叠云台 Active CN218626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2974.0U CN218626306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可折叠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2974.0U CN218626306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可折叠云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6306U true CN218626306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2974.0U Active CN218626306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可折叠云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6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4196B (zh) 手持云台
CN210050550U (zh) 手持云台
CN108521776B (zh) 保护罩及无人机
CN113685707B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WO2021036069A1 (zh) 云台
CN110024364B (zh) 云台拍摄器
CN109611675A (zh) 一种可折叠斜轴手持稳定器
CN111727340A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111727341A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218626306U (zh) 一种可折叠云台
CN210687718U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210485212U (zh) 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N112923198A (zh) 手持云台
CN209744010U (zh) 手持云台
CN210107006U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217816019U (zh) 一种可折叠云台
CN210241137U (zh) 手持云台
CN218001073U (zh) 可翻转安装组件
CN217978237U (zh) 一种可折叠云台
CN213712361U (zh) 一种可折叠快装板
CN213712478U (zh) 一种可折叠快装板
CN209856741U (zh) 一种手持相机减震器
CN210822081U (zh) 车载用折叠式手机支架
CN210687621U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110024367B (zh) 云台拍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