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8613U -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18613U CN218618613U CN202223115754.0U CN202223115754U CN218618613U CN 218618613 U CN218618613 U CN 218618613U CN 202223115754 U CN202223115754 U CN 202223115754U CN 218618613 U CN218618613 U CN 2186186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 conveying
- assembly
- lifting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支撑框架、输送组件、升降组件、定位组件;输送装置工作时,托盘通过输送组件运输至其中一个升降组件处,而后,升降组件将托盘顶起,当升降组件上的托盘上升至检测位置时,定位组件将托盘固定住以形成检测工位,当托盘固定后,升降组件回落到输送组件下方的下落位置;此时,输送组件位于固定的托盘和升降组件之间,因此输送组件可以继续运送另一个托盘,另一个托盘通过输送组件运输至另一个升降组件处被顶起,形成另一个检测工位,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将托盘固定形成检测工位,减少了托盘的等待时间,通过双工位进行输送,使得输送装置输送效率增高,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化检测装置,是指不需要人直接参与操作,而由机械设备、仪表和自动化装置来完成对待测元件的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如压力、流量、温度、物质的成分等)连续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装置。
现有的自动化检测装置中,装有待测件的托盘通常需要通过输送带运输送至检测装置上完成检测,但现有的输送带每次只能输送一个托盘进行检测,其余托盘必须等待前面的托盘完成检测后才能进入输送装置进行输送,使得现有的输送装置输送效率低,托盘等待时间长,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输送装置输送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输送装置。
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托盘,包括:
支撑框架;以及
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输送所述托盘沿输送方向移动,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将所述托盘顶起,所述升降组件设置有检测位置和下落位置,所述检测位置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所述下落位置位于所述输送带下方;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检测位置,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升降组件升至所述检测位置时,将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托盘固定;
其中,所述升降组件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下定位板,所述支撑框架设置有伸缩孔,所述下定位板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伸缩孔内,当所述托盘到达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下定位板从所述伸缩孔内伸出后,承接所述托盘于所述检测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对应设置四个下定位板,四个所述下定位板分别与所述托盘四角分别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部用于与所述托盘抵接,所述上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用于将所述托盘固定于所述检测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板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托盘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可配合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将所述托盘顶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托盘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可配合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和至少两个输送挡板,所述输送带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输送带设置有与所述升降平台一一对应的升降处,两个所述输送挡板分设于所述升降处入口,所述输送挡板用于在所述升降平台顶起所述托盘时挡住所述托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挡板包括挡片和推拉移动件,所述挡片与所述支撑框架铰接,所述挡片具有闭合和打开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挡片闭合时,所述输送带可以正常运输所述托盘,所述挡片打开时,所述挡片挡住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托盘,所述推拉移动件驱动所述挡片在上述两种状态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输送装置。
上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输送组件、升降组件、定位组件;输送装置工作时,托盘通过输送组件运输至其中一个升降组件处,而后,升降组件将托盘顶起,当升降组件上的托盘上升至检测位置时,定位组件将托盘固定住以形成检测工位,当托盘固定后,升降组件回落到输送组件下方的下落位置;此时,输送组件位于固定的托盘和升降组件之间,因此输送组件可以继续运送另一个托盘,另一个托盘通过输送组件运输至另一个升降组件处被顶起,形成另一个检测工位,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将托盘固定形成检测工位,减少了托盘的等待时间,通过双工位进行输送,使得输送装置输送效率增高,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定位组件沿某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沿另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左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输送挡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输送挡板爆炸图。
附图标号:
10、支撑框架;110、支撑杆;1110、伸缩孔;1120、第一安装孔;120、支撑平台;130、安装台;1310、第二安装孔;20、托盘;210、第一定位孔;220、第二定位孔;30、输送组件;310、输送带;320、托辊;330、转动电机;340、输送挡板;3410、挡片;3410a、外凸部;3420、推拉移动件;3420a、凹陷部;40、定位组件;410、上定位板;4110、第一定位销;4120、第三安装孔;4130、第四安装孔;420、下定位板;4210、定位驱动件;4220、下定位片;4210a、突出部;4220a、内凹部;50、升降组件;510、升降平台;5110、第二定位销;520、升降驱动件;610、第一传感器;620、第二传感器;630、第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托盘20,包括支撑框架10、输送组件30、定位组件40和升降组件50,输送组件30设置于支撑框架10上,输送组件30用于将托盘20沿输送方向移动,升降组件50用于在当托盘20到达升降组件50正上方时将托盘20顶起,升降组件50设置有检测位置和下落位置,检测位置位于输送组件30上方,下落位置位于输送带310下方,定位组件40设置于支撑框架10上,定位组件40位于检测位置,定位组件40用于在升降组件50升至检测位置时,将位于检测位置的托盘20固定,升降组件50至少包括两个,多个升降组件5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框架10上。
其中,检测位置被配置为升降组件50上升至定位组件40处的位置,下落位置被配置为升降组件50回落至输送组件30下方的位置。
上述输送装置工作时,托盘20通过输送组件30按顺序运输至第一个升降组件50处,而后,第一个升降组件50将托盘20顶起,当升降组件50上的托盘20上升至检测位置时,定位组件40就会将托盘20固定住形成检测工位,当托盘20固定后,第一个升降组件50会重新回落到输送组件30下方的下落位置,使得托盘20在形成检测工位被检测的同时,升降组件50不会挡住输送组件30,因此另一个托盘20可以继续通过输送组件30运输至第二个升降组件50处被顶起,形成另一个检测工位,通过输送组件30、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的共同作用,使得任意一个托盘20在形成检测工位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托盘20的输送,减少了托盘20的等待时间,也使得多个托盘20可以依次进入输送装置进行输送,使得输送装置输送效率增高,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请再次参阅图1,升降组件50用于在当托盘20到达升降组件50正上方时将托盘20顶起,升降组件50设置有检测位置和下落位置,检测位置位于输送组件30上方,下落位置位于输送组件30下方,升降组件50至少包括两个,多个升降组件50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框架10上。
具体地,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的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虽然能够使得输送组件30可以持续输送托盘20,但输送后的托盘20无法形成有效的检测工位投入后续的生产环节中,同时,设置更多的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有助于增加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时间,但设置较多的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同时也会增加成本,申请人通过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并进行计算后发现,设置两个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既能节约装置使用和安装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托盘20检测时的效率,从而尽可能保证其中一个托盘20在到达检测位置形成检测工位后,另一个托盘20能够进入输送组件30中进行输送,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尽可能的降低了成本。
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定位组件主视方向的爆炸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沿左视方向的爆炸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组件40包括下定位板420,支撑框架10包括支撑杆110,支撑杆110上方设置有伸缩孔1110,下定位板420可伸缩地安装于伸缩孔1110内,当托盘20到达检测位置时,下定位板420从伸缩孔1110内伸出后,承接托盘20于检测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1、图4及图5,具体地,当托盘20到达检测位置后,下定位板420伸出,下定位板420的上表面与托盘20的下表面抵接,用于支撑托盘20,并将托盘20固定在检测位置形成检测工位,使得托盘20可以在检测位置被检测,同时下定位板420不会影响升降组件50回落到下落位置,当升降组件50回落到下落位置后,输送组件30可以继续输送另一个托盘20,使得一个托盘20检测时,其余的托盘20不用等待即可进入输送组件30中,增加了输送组件30的输送效率。
具体地,下定位板420包括定位驱动件4210和下定位片4220,下定位片4220穿设于伸缩孔1110中,定位驱动件4210被配置为直线驱动件,例如带有活塞杆的薄型气缸,更具体地,定位驱动件4210设置有突出部4210a,下定位片4220对应设置有内凹部4220a,下定位片4220与定位驱动件4210通过突出部4210a卡入内凹部4220a完成固定连接,当检测位置没有托盘20存在时,下定位片4220缩入伸缩孔1110中,当检测位置有托盘20存在时,气缸驱动活塞杆并带动下定位片4220,使下定位片4220从伸缩孔1110中伸出,通过伸缩孔1110与下定位板420的共同作用,使得托盘20到达检测工位之前,下定位板420缩在伸缩孔1110中,托盘20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被下定位板420被阻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组件40还包括上定位板410,上定位板410与支撑框架10固定连接,上定位板410的底部用于与托盘20抵接,上定位板410、下定位板420用于将托盘20固定于检测位置。
可选地,可以选择在定位组件40中增加上定位板410,以增强定位组件40的固定效果,当托盘20到达检测位置时,通过上定位板410与下定位板420形成夹爪,可以更好地将托盘20夹持在检测位置,使得托盘20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检测位置,不容易产生晃动导致托盘20掉落,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危害,作为优选,每个下定位坂420都对应设置上定位板410,使得每个定位组件40都可以形成夹爪,保证夹持托盘20时的稳定性,具体设置多少上定位板41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定位板410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110,托盘20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10,第一定位销4110可配合第一定位孔210,具体地,通过第一定位销4110与第一定位孔210的配合作用,使得托盘20在被上定位板410和下定位板420夹持的过程中更容易准确定位到托盘20,从而保证托盘20能够准确地到达检测位置,进而保证形成的检测工位稳定而不产生晃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定位板410与下定位板420固定连接,具体地,上定位板410设置有第三安装孔4120,支撑杆110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20,第一安装孔1120与第三安装孔4120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将上定位板410固定在支撑框架10上,使得上定位板410能够更稳固被固定在支撑杆110上,以便于第一定位销4110能够更准确的定位到第一定位孔210,从而使得定位过程更加准确和快捷,增加了输送装置整体的输送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1至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升降组件对应设置四个下定位板,四个下定位板分别与托盘四角分别对应设置。
具体地,通过设置与托盘20四个角对应的下定位板420,使得下定位板420可以更好地支撑住托盘20,使得托盘20在检测工位上被检测时,不容易产生晃动,同时,当任意一个下定位板420损坏时,其余定位板仍然能继续工作,使得输送装置整体的适配性和使用寿命也能更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定位板410包括第四安装孔4130,第四定位孔4130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110,托盘20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10,第一定位销4110可配合插入第一定位孔210,具体地,通过第一定位销4110与第一定位孔210的配合作用,使得托盘20在被上定位板410和下定位板420夹持的过程中更容易准确定位到托盘20,从而保证托盘20能够准确地到达检测位置,进而保证形成的检测工位稳定而不产生晃动。
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主视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组件50包括升降平台510和升降驱动件520,升降驱动件520用于驱动升降平台510将托盘20顶起。
具体地,支撑框架10设置有支撑平台120,升降驱动件520位于支撑平台120内部,升降驱动件520被配置为直线驱动件,例如带有活塞杆的活塞式液压油缸,当升降平台510上方存在托盘20时,液压油缸驱动活塞杆上移,驱动升降平台510上升,将托盘20顶升至检测位置以形成检测工位,当托盘20被固定组件固定后,同时带动升降平台510回落至下落位置,保证输送组件30能够继续输送托盘20。
请再次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平台510设置有第二定位销5110,托盘20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20,第二定位销5110可配合插入第二定位孔220。
通过第二定位销5110和第二定位孔220的设置,使得升降平台510将托盘20运送至检测位置和将托盘20运送回输送带310时,托盘20更容易准确地落在升降平台510上,同时,在升降平台510升降时,托盘20能够更好固定在升降平台510上,使得托盘20在移动时,更不容易产生晃动或掉落。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送组件30包括输送带310和至少两个输送挡板340,输送带310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10上,输送带310设置有与升降平台510一一对应的升降处,两个输送挡板340分设于升降处入口,输送挡板340用于在升降平台510顶起托盘20时挡住托盘20,具体地,输送组件30被配置为输送带310,输送带310还包括托辊320和转动电机330,转动电机330用于驱动托辊320旋转,托辊320用于使输送带310沿输送方向传动,通过设置转动电机330和托辊320,使得输送组件30能够自动的输送托盘20,从而更好地融入自动化生产线中。
请参阅图8及图9,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输送挡板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输送挡板爆炸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0设置有安装台130,用于安装输送挡板340,输送挡板340包括挡片3410和推拉移动件3420,挡片3410与安装台130抵接,每个挡片3410均具有闭合或打开两种工作状态,挡片3410打开时,挡片3410与托盘20抵接,用于挡住输送带310上的托盘20,挡片3410闭合时,托盘20可以正常通过输送带310进行输送,推拉移动件3420用于控制挡片3410在上述两种状态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更具体地,请再次参阅图1、图8及图9,具体地,输送挡板340包括挡片3410和推拉移动件3420,安装台130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310,挡片3410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310上,挡片3410与推拉移动件3420抵接,推拉移动件3420被配置为直线驱动件,例如包括带有马达的丝杆,当升降平台510上存在托盘20时,丝杆上移的同时推动挡片3410旋转,使得挡片3410可以挡住输送带310上的托盘20,进而避免托盘20碰撞升降平台510导致输送装置由于托盘20掉落,导致多个托盘20之间发生相互碰撞陷入混乱而无法继续输送其余托盘20,当升降平台510回落至下落位置后,挡片3410沿反方向旋转,进而无法挡住输送带310,使得输送带310上的托盘20可以继续运输。
更具体地,推拉移动件3420设置有凹陷部3420a,挡片3410设置有外凸部3410a,外凸部3410a一端与凹陷部3420a抵接,外凸部3410a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孔1310抵接,如图9所示,当推拉移动件3420向上运动时,与推拉移动件3420抵接的挡片3410沿逆时针旋转,使得挡片3410的外凸部3410a伸出第二安装孔1310,从而挡住输送带310上的托盘20,当推拉移动件3420下移时,挡片341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凸部3410a回到第二安装孔1310内,并重新与凹陷部3420a抵接,进而无法挡住输送带310,使得输送带310上的托盘20可以继续运输,这样设置,使得挡片3410更容易被打开或关闭,增强了挡片3410的实际使用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610、第二传感器620、第三传感器6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610、第二传感器620、第三传感器630被配置为位置传感器或到位传感器,用于在输送托盘20时定位托盘20的位置,并发送信号,以保证相应工序中托盘20的准确定位,具体地,第一传感器610设置于输送带310上,用于检测输送带310上是否存在托盘20,并控制输送组件30是否继续输送托盘20;第二传感器620设置于上定位板410下表面处,用于控制顶升平台510的启停,当第二传感器620感应到托盘20时,顶升平台510收到信号,停止顶升动作,减少由于顶升平台510的过度移动导致与上定位板410产生磕碰的情况;第三传感器630设置在输送带310内侧,当托盘20到达第三传感器630的位置时(即托盘20的位置刚好与顶升平台510的位置重合时),第三传感器630感应到托盘20,接着第三传感器630发出信号控制传送带310停止运行,之后顶升平台510顶起托盘20,通过第三传感器630的设置,保证了顶升平台510上设置的的第二定位销5110恰好能够插入托盘20上的第一定位孔210。
上述传感器的设置,提升了输送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使得输送装置可以更容易布置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减少了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输送装置。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9,当本实施例工作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1)由人工或上料机器人将托盘20放置于输送带310上,启动输送带310,将托盘20输送至升降平台510上;
(2)当托盘20到达升降平台510上方后,输送挡板340打开,同时,升降平台510升起,通过第二定位销5110与第二定位孔220的定位作用定位位于输送带310上的托盘20,并将托盘20运输至检测位置;
(3)托盘20到达检测位置后,通过第一定位销4110与第一定位孔210完成上定位板410与托盘20的定位,同时下定位板420伸出并将托盘20固定在检测位置,以形成检测工位;
(4)托盘20形成检测工位后,升降平台510下降,输送挡板340闭合,此时升降平台510和托盘20之间的输送带310继续输送另一个托盘20至升降平台510处形成另一个检测工位;
(5)当检测位置的托盘20检测完成后,升降平台510重新升起,此时下定位板420缩入,通过第二定位销5110与第二定位孔220的定位作用定位位于输送带310上方的托盘20,并将托盘20运输至输送带310上,检测完成后的托盘20将随着输送带310输送,直至进入下一工序;
(6)重复步骤(3)-(5),直至所有托盘20完成运输和检测。
上述输送装置工作时,托盘20通过输送组件30按顺序运输至第一个升降组件50处,而后,第一个升降组件50将托盘20顶起,当升降组件50上的托盘20上升至检测位置时,定位组件40就会将托盘20固定住形成检测工位,当托盘20固定后,第一个升降组件50会重新回落到输送组件30下方的下落位置,使得托盘20在形成检测工位被检测的同时,升降组件50不会挡住输送组件30,因此另一个托盘20可以继续通过输送组件30运输至第二个升降组件50处被顶起,形成另一个检测工位,通过输送组件30、升降组件50和定位组件40的共同作用,使得任意一个托盘20在形成检测工位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托盘20的输送,减少了托盘20的等待时间,也使得多个托盘20可以依次进入输送装置进行输送。
同时,通过第一定位孔210与第一定位销4110的定位作用,使得托盘20在形成检测工位时更准确快捷,通过第二定位孔220与第二定位销5110的定位作用,使得托盘20在升降组件50上移动时更加稳定,不容易产生晃动,通过输送挡板340控制托盘20的输送与停止输送,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动化生产线中,最后,通过可伸缩地下定位板420,不仅使得托盘20能更好地固定在检测工位上,而且整个输送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器完成整个装置的控制,大大简化了输送装置的操作难度,使得输送装置输送效率增高,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托盘(2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10);以及
输送组件(30),所述输送组件(30)用于输送所述托盘(20)沿输送方向移动,所述输送组件(3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
升降组件(50),所述升降组件(50)用于将所述托盘(20)顶起,所述升降组件(50)设置有检测位置和下落位置,所述检测位置位于所述输送组件(30)上方,所述下落位置位于所述输送组件(30)下方;
定位组件(40),所述定位组件(4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所述定位组件(40)位于所述检测位置,所述定位组件(40)用于在所述升降组件(50)升至所述检测位置时,将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所述托盘(20)固定;
其中,所述升降组件(50)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升降组件(50)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0)包括下定位板(420),所述支撑框架(10)设置有伸缩孔(1110),所述下定位板(420)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伸缩孔(1110)内,当所述托盘(20)到达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下定位板(420)从所述伸缩孔(1110)内伸出后,承接所述托盘(20)于所述检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升降组件(50)对应设置四个所述下定位板(420),四个所述下定位板(420)分别与所述托盘(20)四角分别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0)还包括上定位板(410),所述上定位板(410)与所述支撑框架(10)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板(410)的底部用于与所述托盘(20)抵接,所述上定位板(410)、所述下定位板(420)用于将所述托盘(20)固定于所述检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410)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110),所述托盘(20)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10),所述第一定位销(4110)可配合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0)包括升降平台(510)和升降驱动件(520),所述升降驱动件(520)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510)将所述托盘(20)顶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510)设置有第二定位销(5110),所述托盘(20)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20),所述第二定位销(5110)可配合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30)包括输送带(310)和至少两个输送挡板(340),所述输送带(310)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所述输送带(310)设置有与所述升降平台(510)一一对应的升降处,两个所述输送挡板(340)分设于所述升降处入口,所述输送挡板(340)用于在所述升降平台(510)顶起所述托盘(20)时挡住所述托盘(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挡板(340)包括挡片(3410)和推拉移动件(3420),所述挡片(3410)与所述支撑框架(10)铰接,所述挡片(3410)具有闭合和打开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挡片(3410)闭合时,所述输送带(310)正常运输所述托盘(20),所述挡片(3410)打开时,所述挡片(3410)挡住所述输送带(310)上的所述托盘(20),所述推拉移动件(3420)用于控制所述挡片(3410)打开或闭合。
10.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15754.0U CN218618613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15754.0U CN218618613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18613U true CN218618613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5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15754.0U Active CN218618613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18613U (zh) |
-
2022
- 2022-11-23 CN CN202223115754.0U patent/CN2186186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221143A1 (zh) | 一种物料转接装置、一种上料设备、一种出料设备以及一种检测系统 | |
KR100689710B1 (ko) | 베어링 이송장치 | |
TW201724324A (zh) | 教導裝置、搬送系統及定位銷之測定方法 | |
CN216402761U (zh) | 棒料送料装置 | |
CN217554855U (zh) | 一种接线盒的自动上料单元 | |
CN112209078B (zh) | 一种进出料装置及其进出料方法 | |
CN111069076A (zh) | Aoi检测自动分拣机 | |
CN218618613U (zh) |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 | |
KR100912932B1 (ko) | 계란 오토 로더 장치 | |
CN212018595U (zh) | Aoi检测自动分拣机 | |
CN110987465B (zh) | 一种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 | |
CN216836109U (zh) | 产品自动化测试线体 | |
CN105645306A (zh) | 一种升降装置 | |
CN115593873A (zh) | 一种送板测试流水线 | |
CN214455084U (zh) | 一种自动码垛设备 | |
CN108455144A (zh) | 靠边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701207U (zh) |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分拣的检测设备 | |
CN109911583B (zh) | 上料机构及其自动测试机 | |
CN220663976U (zh) | 物流线托盘放反纠正机构 | |
CN216357525U (zh) | 一种pcb板的压板机构 | |
CN107161392B (zh) | 自动检测、抓取衣服装箱系统及其衣服装箱方法 | |
CN219112224U (zh) | 一种电池端板自动化检测设备 | |
CN111319949A (zh) | 钢片取放装置 | |
CN115676384B (zh) | 一种印刷电路板制造的检测码垛设备 | |
CN220018886U (zh) | 振动测试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