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9402U -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9402U
CN218609402U CN202223090944.1U CN202223090944U CN218609402U CN 218609402 U CN218609402 U CN 218609402U CN 202223090944 U CN202223090944 U CN 202223090944U CN 218609402 U CN218609402 U CN 218609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cauldron body
kettle
protective cover
lower extr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09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国峰
国洪猛
汪国亭
费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Huany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Huany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Huany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Huanyu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09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9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9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9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设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运作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可以与二氧化碳充分的进行接触,从而可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的工作效率,增加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在温度大于31.5℃和压力大于7.38MPa时处于超临界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类似气体的扩散性以及液体的溶解能力和密度,同时还具有表面张力低、粘度小的特性,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能够对反应物有着与众不同的反应效果。
现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多数采用静态的方式进行反应处理,静态的反应处理方式不能够将反应物与二氧化碳充分的接触,从而导致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的工作效率较低,降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的反应方式多数为静态处理,导致二氧化碳不能够充分的与反应物接触,从而降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的工作效率较低,降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反应物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杆设置在釜体内,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转动套接在釜体的上端中部,所述驱动杆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一搅拌桨,所述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四个传动杆,四个传动杆均设置在釜体内,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分别转动套接在釜体的上端四角,四个传动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二搅拌桨。
优选地,为了给釜体内输送二氧化碳,所述承载架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固定安装有二氧化碳存储罐,所述二氧化碳存储罐的下端贯穿设置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一端贯穿设置在釜体的另一侧上端,所述送气管上安装有送气阀门、二氧化碳恒压泵,所述二氧化碳恒压泵固定在承载架的上端,所述釜体的另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门。
优选地,为了防止釜体在排放反应物时出料管堵塞,所述釜体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釜体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釜体的一周内壁上共同设置有加热层,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置有螺旋送料杆,所述螺旋送料杆的下端设置在出料管内。
优选地,为了给驱动杆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罩上端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防护罩的上端中部并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的上端。
优选地,为了通过驱动杆的转动而带动四个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杆上端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周等间距啮合有四个传动齿轮,四个传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四个传动齿轮的下端中部,所述驱动齿轮和四个传动齿轮共同位于防护罩内。
优选地,为了对驱动杆的下端进行承载,使驱动杆在转动时保持平稳转动,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转动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杆,两个横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的相对内壁上。
优选地,为了将防护罩固定安装在釜体的上端,所述防护罩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杆,四个螺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的上端四角,四个螺杆上均螺纹套接有螺母,四个螺母分别抵触在两个连接板的上端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的使用,可以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与反应物充分的接触,从而可以提高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的工作效率;
2、通过螺旋送料杆的使用,可以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反应完成后,通过螺旋送料杆的转动可以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均匀的进行排放,防止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在排放时堵塞出料管,从而可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输送反应物时的通畅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运作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可以与二氧化碳充分的进行接触,从而可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釜的工作效率,增加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的釜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架、2釜体、3控制器、4进料管、5出料管、6出料阀门、7加热层、8防护罩、9连接板、10螺杆、11螺母、12伺服电机、13驱动杆、14第一搅拌桨、15驱动齿轮、16传动齿轮、17传动杆、18第二搅拌桨、19螺旋送料杆、20轴承、21横杆、22固定架、23二氧化碳存储罐、24送气管、25送气阀门、26二氧化碳恒压泵、27排气管、28排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包括承载架1,承载架1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釜体2,承载架1是用于对各设备进行承载固定的载体,通过承载架1可以对釜体2进行承载,使釜体2保持稳固,釜体2是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内部的反应物进行反应加工处理的的设备,釜体2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料管4,釜体2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料管5,出料管5上安装有出料阀门6,通过进料管4将反应物输送到釜体2内进行反应加工,反应物反应完成后会通过出料管5从釜体2内排出,出料阀门6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出料阀门6能够控制出料管5的开关。
参照图1、2,承载架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内固定安装有二氧化碳存储罐23,二氧化碳存储罐23的下端贯穿设置有送气管24,送气管24的一端贯穿设置在釜体2的另一侧上端,通过固定架22可以对二氧化碳存储罐23进行固定,二氧化碳存储罐23用于存储二氧化碳,通过送气管24可以将二氧化碳存储罐23内的二氧化碳输送到釜体2内,送气管24上安装有送气阀门25、二氧化碳恒压泵26,二氧化碳恒压泵26固定在承载架1的上端,送气阀门25和二氧化碳恒压泵26均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送气阀门25用于控制送气管24的开关,二氧化碳恒压泵26具有变频调节的功能,二氧化碳恒压泵26能够保证二氧化碳在输送过程中与二氧化碳的注入量相匹配,二氧化碳恒压泵26能够保证了二氧化碳的稳定输送,通过二氧化碳恒压泵26的运作可以将二氧化碳存储罐23内的二氧化碳通过送气管24稳定输送到釜体2内,釜体2的另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排气管27,排气管27上安装有排气阀门28,排气阀门28和配套部件连接,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排气阀门28能够控制排气管27的开关,在釜体2内的压力过大和需要排放二氧化碳时,可以通过排气阀门28将排气管27打开,使釜体2内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27排出。
参照图1-4,釜体2上设置有控制器3,釜体2的一周内壁上共同设置有加热层7,控制器3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通过控制器3可以设定釜体2内的压力和热量,加热层7采用电热管加热结构对釜体2内加热,通过控制器3可以控制加热层7运作,加热层7运作可以对釜体2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加热,使二氧化碳处的温度大于31.5℃和压力大于7.38MPa时处于超临界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类似气体的扩散性以及液体的溶解能力和密度,同时还具有表面张力低、粘度小的特性,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与釜体2内的反应物进行接触,可以提高釜体2内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釜体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罩8,防护罩8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有连接板9,两个连接板9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杆10,四个螺杆1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2的上端四角,四个螺杆10上均螺纹套接有螺母11,四个螺母11分别抵触在两个连接板9的上端两侧,通过四个螺杆10与四个螺母11可以将两个连接板9固定在釜体2的上端,通过两个连接板9的固定可以将防护罩8安装在釜体2的上端。
参照图1、2、4,防护罩8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13,驱动杆13设置在釜体2内,驱动杆13的上端转动套接在釜体2的上端中部,通过动力机构的运作可以带动驱动杆13转动,驱动杆13转动可以带动釜体2内的部分部件进行运作,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罩8上端的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末端贯穿防护罩8的上端中部并设置在防护罩8内,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13的上端,伺服电机12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伺服电机12运作可以带动驱动杆13转动,驱动杆13的下端转动套接有轴承20,轴承20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杆21,两个横杆2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2的相对内壁上,通过两个横杆21可以对轴承20进行固定,使轴承20固定安装在釜体2内,通过轴承20可以对驱动杆13的下端进行承载,使驱动杆13在转动时保持平稳转动。
参照图2,驱动杆13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一搅拌桨14,驱动杆13转动可以带动第一搅拌桨14运作,第一搅拌桨14运作可以对釜体2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使釜体2内的反应物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充分的接触,可以有效的提高釜体2的工作效率,提高釜体2内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驱动杆13的上端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四个传动杆17,四个传动杆17均设置在釜体2内,传动杆17的上端分别转动套接在釜体2的上端四角,四个传动杆17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二搅拌桨18,驱动杆13在带动第一搅拌桨14运作的同时,驱动杆13会给传动机构的运作提供动力,传动机构运作会带动四个传动杆17转动,四个传动杆17转动会带动十六个第二搅拌桨18运作,四个第一搅拌桨14和十六个第二搅拌桨18同时运作会对釜体2内的反应物进行高效的搅拌,可以使釜体2内的反应物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充分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釜体2内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
参照图2,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杆13上端的驱动齿轮15,驱动齿轮15的一周等间距啮合有四个传动齿轮16,四个传动杆1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四个传动齿轮16的下端中部,驱动杆13转动时会带动驱动齿轮15转动,驱动齿轮15会推动四个传动齿轮16同时转动,四个传动齿轮16会带动四个传动杆17转动,因此可以通过驱动杆13的转动来同时带动四个传动杆17转动,驱动齿轮15和四个传动齿轮16共同位于防护罩8内,通过防护罩8可以对驱动齿轮15和四个传动齿轮16进行保护,防止驱动齿轮15和四个传动齿轮16在转动时受到物体的碰撞而影响驱动齿轮15和四个传动齿轮16的运作,驱动杆13的下端设置有螺旋送料杆19,螺旋送料杆19的下端设置在出料管5内,在出料管5向釜体2外输送反应物时,会通过驱动杆13的转动来带动螺旋送料杆19转动,螺旋送料杆19上设置有螺旋桨,通过螺旋送料杆19的转动可以防止出料管5在输送反应物时堵塞,可以有效的提高釜体2在排放反应物时的通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反应物通过进料管4输送到釜体2内,通过配套控制设备控制送气阀门25将送气管24打开,配套控制设备控制二氧化碳恒压泵26运作,二氧化碳恒压泵26运作能够使二氧化碳存储罐23内的二氧化碳通过送气管24输送到釜体2内,通过配套控制设备控制加热层7运作,当二氧化碳的温度大于31.5℃和压力大于7.38MPa时处于超临界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类似气体的扩散性以及液体的溶解能力和密度,通过配套控制设备控制伺服电机12运作,伺服电机12带动驱动杆13转动,驱动杆13带动四个第一搅拌桨14运作,驱动杆13带动驱动齿轮15转动,驱动齿轮15推动四个传动齿轮16转动,四个传动齿轮16带动四个传动杆17转动,四个传动杆17带动十六个第二搅拌桨18运作,四个第一搅拌桨14和十六个第二搅拌桨18的运作可以使釜体2内的反应物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充分的接触,可以有效的提高反应物的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包括承载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1)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釜体(2),所述釜体(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的上端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杆(13)设置在釜体(2)内,所述驱动杆(13)的上端转动套接在釜体(2)的上端中部,所述驱动杆(13)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一搅拌桨(14),所述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四个传动杆(17),四个传动杆(17)均设置在釜体(2)内,所述传动杆(17)的上端分别转动套接在釜体(2)的上端四角,四个传动杆(17)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四个第二搅拌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内固定安装有二氧化碳存储罐(23),所述二氧化碳存储罐(23)的下端贯穿设置有送气管(24),所述送气管(24)的一端贯穿设置在釜体(2)的另一侧上端,所述送气管(24)上安装有送气阀门(25)、二氧化碳恒压泵(26),所述二氧化碳恒压泵(26)固定在承载架(1)的上端,所述釜体(2)的另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排气管(27),所述排气管(27)上安装有排气阀门(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釜体(2)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出料阀门(6),所述釜体(2)上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釜体(2)的一周内壁上共同设置有加热层(7),所述驱动杆(13)的下端设置有螺旋送料杆(19),所述螺旋送料杆(19)的下端设置在出料管(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罩(8)上端的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末端贯穿防护罩(8)的上端中部并设置在防护罩(8)内,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1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杆(13)上端的驱动齿轮(15),所述驱动齿轮(15)的一周等间距啮合有四个传动齿轮(16),四个传动杆(1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四个传动齿轮(16)的下端中部,所述驱动齿轮(15)和四个传动齿轮(16)共同位于防护罩(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3)的下端转动套接有轴承(20),所述轴承(20)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杆(21),两个横杆(2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2)的相对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8)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有连接板(9),两个连接板(9)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杆(10),四个螺杆(1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2)的上端四角,四个螺杆(10)上均螺纹套接有螺母(11),四个螺母(11)分别抵触在两个连接板(9)的上端两侧。
CN202223090944.1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Active CN218609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0944.1U CN218609402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0944.1U CN218609402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9402U true CN21860940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0944.1U Active CN218609402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9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5001U (zh) 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循环反应釜
CN212524106U (zh) 一种光催化剂制备用反应釜
CN218609402U (zh) 一种二氧化碳超临界反应釜
CN112295480A (zh) 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
CN217732760U (zh) 一种绿色节能环保水处理装置
CN115970548A (zh) 可控流量的减水剂生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24571U (zh) 一种硅粉混合搅拌装置
CN212713555U (zh) 一种cbz-l-缬氨酸生产用反应装置
CN210905908U (zh) 一种用于泡药机的润湿装置
CN114231405A (zh) 一种微生物科技用生物发酵装置
CN213644141U (zh) 一种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生产反应的搅拌装置
CN220900393U (zh) 一种氧化物用高效搅拌机构
CN218709853U (zh) 污泥发酵用温度调节系统
CN215517598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粉末冶金用渗碳炉
CN211611691U (zh) 一种异硬脂酸用连续蒸发结晶釜
CN213514546U (zh) 污泥处理快速冷却罐
CN215799581U (zh) 仔猪饲料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16826104U (zh) 一种实验室高压反应釜
CN216024903U (zh) 一种丙烯酸树脂涂料用反应釜
CN216106965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反应罐
CN213995894U (zh) 一种便于加料和温度调节的乳胶漆反应釜
CN220564508U (zh) 一种用于肥料生产的菌种发酵罐
CN220911664U (zh) 一种水性乳液加热装置
CN220835545U (zh) 一种中间体合成用精制釜
CN211964183U (zh) 一种高效固液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