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5130U -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05130U CN218605130U CN202222970209.3U CN202222970209U CN218605130U CN 218605130 U CN218605130 U CN 218605130U CN 202222970209 U CN202222970209 U CN 202222970209U CN 218605130 U CN218605130 U CN 218605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omizing
- liquid
- heat
- porous metal
- gener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体,其具有相对设置的雾化面和吸液面,用于将液态基质从所述吸液面传导至雾化面,且所述导液体的中心设有前后贯穿雾化面和吸液面的气道,所述吸液面一侧上凹设有至少一个导液槽;采用多孔金属制成的发热体,其注塑于所述导液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雾化面和吸液面之间,用于加热并雾化导入至所述发热体处的液态基质,所述发热体的中心在对应所述气道的位置处设有贯穿的过孔,且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电极,所述雾化面上开设有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和电极的雾化区域。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解决了现有中导液效率慢、资源利用率低和发热体刚度不足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件和雾化芯,储液件用于储存可雾化的液态基质,雾化芯用于对液态基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溶胶;电源组件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其中,雾化芯包括发热体和导液体,利用导液体将液态基质导致发热体处,而发热体则对导液体中导入的液态基质进行雾化,但现有中两者的组合结构中,导液体的导液一面与发热体存在一定的距离,导致导液速度慢,影响雾化效果,此外在储液件内部液态基质余量很少时不易被导液体吸收,导致液态基质的浪费,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且发热体是设在导液体的表面上,两者间怎样有效的抵接结合是一个问题,还因发热体是偏软性的结构,强度和刚性不足,设置在表面容易受外力的影响出现变形和损坏,往往需要额外设置发热体支架等来进行固定和提高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旨在解决现有中导液效率慢、资源利用率低和发热体刚度不足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包括:
导液体,其具有相对设置的雾化面和吸液面,用于将液态基质从所述吸液面传导至雾化面,且所述导液体的中心设有前后贯穿所述雾化面和所述吸液面的气道,所述吸液面一侧上凹设有至少一个导液槽;
采用多孔金属制成的发热体,其注塑于所述导液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雾化面和吸液面之间,用于加热并雾化导入至所述发热体处的液态基质,所述发热体的中心在对应所述气道的位置处设有贯穿的过孔,且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电极,所述雾化面上开设有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和电极的雾化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金属为金属毡、泡沫金属或发热布。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体采用多孔陶瓷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包括中间具有所述过孔的环形部以及对称设于环形部两侧且为中空多边形的中空部,所述环形部的每一侧均设有至少一个串联设置的中空部,且最外侧的中空部上向外凸伸设有所述电极。
进一步的,当所述中空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中空部之间通过一根或两根并排设置的条形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部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进一步的,所述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气道的孔径,且所述环形部的内周径向凸伸出所述气道的壁面,以使所述环形部的内周显露于所述气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区域包括两个对称设于气道两侧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和电极的开窗。
进一步的,所述开窗为U形,且所述开窗中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气道。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区域包括若干个分设于气道两侧以露出内部发热体的雾化孔以及设于所述雾化面两端以露出电极的开口,所述气道两侧的雾化孔均呈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体为长方体状。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雾化孔呈矩形阵列或多圈环形阵列分布的方式设于所述雾化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上的两个电极分别位于所述雾化面的两端,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雾化面平行。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发热体注塑于导液体中,从而利用导液体直接包覆住发热体,提高发热体的结构强度,且发热体不会直接受到外力的影响,解决了发热体设置在导液体表面时受力容易变形和损坏的问题;其次,在导液体的吸液面上设置导液槽,一是通过导液槽增大导液体与液态基质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导液量,导液量大了也会相应的提高导液速度,二是通过导液槽也可降低将液态基质传递至发热体处的传导距离,具体传导距离为导液槽的槽底到发热体的距离,以提高导液速度,三是导液槽的设置可使雾化器中的液态基质持续流入其中,即使剩余一点点的量时也可流入导液槽中被导液体吸收并进行传导,以提高液态基质的利用率和避免浪费;而在雾化面上开设的雾化区域一是可确保雾化后的气溶胶可向外流出,二是可实现发热体与外部电源组件之间的电连接。
此外,使发热体中的环形部的部分显露于气道中,以在气道处直接进行雾化,与雾化面中雾化的气溶胶配合,提高了雾化的速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其中一具体实施案例中雾化芯的俯视图;
图2为其中一具体实施案例中雾化芯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位于气道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位于导液槽处的剖视图;
图5为其中一具体实施案例中发热体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具体实施案例中雾化芯的俯视图;
图7为另一具体实施案例中雾化芯的仰视图;
图8为另一具体实施案例中发热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该发热组件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中,用于加热雾化雾化器中储存的液态基质,以形成供人吸食的气溶胶;该雾化芯具体包括导液体1和发热体2,导液体1用于吸收雾化器中的液态基质并传导,导液体1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相背设置且相连通的两表面,以使液态基质可经导液体的导液作用在其两表面之间流动;发热体2采用多孔金属制成,即发热体的内部弥散分布着大量有方向性的或随机的孔洞,使该发热体上在加热雾化的同时可吸取液态基质,在雾化的过程中可提升雾化芯中液态基质的流动性,进而保证液态基质的雾化效果,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口感一致性好,且该发热体通过注塑等一体成型的方式设于导液体的内部,此处将发热体注塑于导液体内的结构,可利用导液体直接包覆住发热体,提高发热体的结构强度,且发热体不会直接受到外力的影响,解决了发热体设置在导液体表面时受力容易变形和损坏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导液体在实际使用中,其相背设置的两表面,其中一表面是与雾化器中的液态基质接触的吸液面3,另一表面则为对液态基质进行雾化并向外输出气溶胶的雾化面4,即利用导液体将液态基质从其吸液面向雾化面处引导时被内部的发热体加热雾化,以产生气溶胶;此外,导液体可以为圆柱状、平板状或阶梯状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以长方体形的平板状为例。
作为优选的是,在导液体1的吸液面上凹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导液槽10,且在导液体的中心设有前后贯穿雾化面和吸液面的气道11,发热体2的中心在对应气道11的位置处设有贯穿的过孔20,两个导液槽10分设于气道的两侧,发热体位于导液槽的槽底与雾化面之间,导液槽处不会显露出内部的发热体;该结构中,在导液体的吸液面上设置导液槽,一是通过导液槽增大导液体与液态基质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导液量,导液量大了也会相应的提高导液速度,二是通过导液槽也可降低将液态基质传递至发热体处的传导距离,具体传导距离为导液槽的槽底到发热体的距离,以提高导液速度,三是导液槽的设置可使雾化器中的液态基质持续流入其中,即使剩余一点点的量时也可流入导液槽中被导液体吸收并进行传导,以提高液态基质的利用率和避免浪费;且发热体2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电极21,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使用,以用于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而在导液体1的雾化面上开设有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2和电极的雾化区域,开设的雾化区域一是可确保雾化后的气溶胶可向外流出,二是方便电极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当然的是,导液槽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分布方式可以上沿吸液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也可以是采用阵列分布等其它的方式进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是,导液体可以是纤维层或多孔陶瓷等疏松多孔材料,还可以是打孔的玻璃基体或致密陶瓷基体等,即采用玻璃基体或致密陶瓷基体时,该玻璃基体或致密陶瓷基体具有从吸液面延伸至雾化面的导液孔。本实施例中的导液体为多孔陶瓷,且多孔陶瓷材料一般是由骨料、粘结剂及造孔剂等组分经高温烧结的陶瓷材料,其内部具有大量彼此连通并与材料表面连通的孔道结构,由于多孔陶瓷材料具有孔隙率高、化学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体积密度小、导热性低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在冶金、生物、能源、环保等领域有着众多应用,本实施例中的多孔陶瓷的孔隙率为48-65%,孔径15-35um,强度大于300N。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多孔金属可优选为金属毡、泡沫金属或发热布;其中,金属毡由多根金属纤维编织形成,使金属毡本体具有多个编织孔,用于实现吸液和导液作用的同时,也在抽吸过程中,使抽吸气流能够将编织孔内的气溶胶带出,进一步的保证气溶胶的口感;泡沫金属具有多个泡沫气孔(即上述中的细孔和/或微小孔洞),该泡沫气孔的直径可达至毫米级,且泡沫金属上的各泡沫气孔几乎或全部相互连通,同样可实现导液作用以及使泡沫金属上的气溶胶可尽可能被带出。
作为优选的是,如图5或图8所示,发热体2包括中间具有过孔20的环形部22以及至少两个对称设于环形部22两侧且为中空多边形的中空部23,多边形可为菱形、矩形等,即在环形部22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串联设置的中空部,串联的中空部23通过条形部24连接,且最外侧的中空部上向外凸伸设有电极21;该中空部的中间为中空设计,形成为多边形的环状设计,这样电流在其上流动时为并联环状流动,采用多边形的设计一是可提高发热体的刚度,使其更坚固、性能也更稳定以及使用寿命更长,二是可使温度分布更均匀,避免因热量集中导致的糊芯问题,使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口感好;当然的是,中空部中间的中空形状可以是矩形孔(如图5所示),还可以是圆孔、多边形孔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以矩形孔为例,以使中空部四周为相同边宽的直线条,能提供较好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是,当中空部23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中空部23之间通过一根或两根左右并排设置的条形部24连接;一般中空部的形状为矩形时,则通过两根条形部来连接相邻的两中空部,即可以通过双连接点的结构增强整个发热体件的强度和形成为并联设计(如图5所示),并尽量分散发热量,以提高发热均匀性和雾化效果;但当中空部为菱形时,可利用菱形的结构特点,使相邻菱形的一个顶点相对应,以通过一根条形部24连通这两个顶点即可(如图8所示)。
作为优选的是,条形部24为直线形或曲线形,本实施例中为直线形,方便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一体成型制作。
作为优选的是,过孔20的孔径小于气道11的孔径,且环形部22的内周径向凸伸出气道11的壁面,以使环形部22的内周显露于气道11内,从而可将液态基质传导至气道处并直接进行雾化,与雾化面中雾化的气溶胶配合,提高了雾化的速率和效果。
在一具体的实施案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雾化区域包括两个对称设于气道11两侧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2和电极21的开窗12,开窗12的形状为U 形,且开窗12中的U形开口朝向气道11,该结构中,采用大开窗的方式尽可能的提高了发热体显露于外的雾化区域,且气道11两侧均向外衍射设有置于开窗中间并用于压住发热体的压脚121,以此确保发热体的强度不会受到开窗的影响。
在一具体的实施案例中,如图2所示,雾化区域包括若干个分设于气道11 两侧以露出内部发热体2的雾化孔13以及设于雾化面两端以露出电极21的开口14,气道11两侧的雾化孔均呈矩形阵列分布设于导液体的雾化面上;当然的是,若干个雾化孔还可呈单圈或多圈环形阵列等其它分布方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此外,该雾化孔13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锥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中以圆形为例。
作为优选的是,发热体沿导液体中雾化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个导液槽位于发热体的上方,以尽可能的雾化吸液面处传导过来的液态基质,发热体2 上的两个电极分别位于雾化面的两端,使得可在雾化面的两端形成缺口状的开窗或开口来显露出电极,这样缺口状的阶梯设计可方便电极与外部的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是,发热体2与雾化面和导液槽的槽底平行,以使液态基质的传导距离基本相同,平衡各处的雾化效果;当然的是,发热体还可以倾斜设置,即发热体不与雾化面平行,以适应不同的形状需要,此外导液槽槽底也可以设置成与发热体相平行的倾斜状,即其槽底不与吸液面平行,本申请中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用于储存液态基质并雾化液态基质的雾化器,在其内部设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雾化芯,以利用该雾化芯对雾化器内储存的液态基质进行雾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液体,其具有相对设置的雾化面和吸液面,用于将液态基质从所述吸液面传导至雾化面,且所述导液体的中心设有前后贯穿所述雾化面和所述吸液面的气道,所述吸液面一侧上凹设有至少一个导液槽;
采用多孔金属制成的发热体,其注塑于所述导液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雾化面和吸液面之间,用于加热并雾化导入至所述发热体处的液态基质,所述发热体的中心在对应所述气道的位置处设有贯穿的过孔,且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电极,所述雾化面上开设有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和电极的雾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为金属毡、泡沫金属或发热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采用多孔陶瓷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中间具有所述过孔的环形部以及对称设于环形部两侧且为中空多边形的中空部,所述环形部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串联设置的中空部,且最外侧的中空部上向外凸伸设有所述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空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所述中空部之间通过一根或两根并排设置的条形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部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气道的孔径,且所述环形部的内周径向凸伸出所述气道的壁面,以使所述环形部的内周显露于所述气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域包括两个对称设于气道两侧以显露出内部发热体和电极的开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为U形,且所述开窗中的U形开口朝向所述气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域包括若干个分设于气道两侧以露出内部发热体的雾化孔以及设于所述雾化面两端以露出电极的开口,所述气道两侧的雾化孔均呈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分布。
1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0209.3U CN218605130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0209.3U CN218605130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05130U true CN218605130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2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70209.3U Active CN218605130U (zh) | 2022-11-08 | 2022-11-08 |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05130U (zh) |
-
2022
- 2022-11-08 CN CN202222970209.3U patent/CN2186051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27310A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芯 | |
CN209768989U (zh) |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111887480A (zh) | 毛细导液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 |
CN217218188U (zh) |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6568352U (zh) |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8605130U (zh) |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 |
CN212937913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芯 | |
CN110101119A (zh) | 发热体和电子烟 | |
CN210869894U (zh) |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8605128U (zh) | 一种能适用于多孔导液体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 |
CN115644518A (zh) | 一种以多孔金属为发热件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 |
CN218605129U (zh) | 一种能增强导液及雾化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 |
CN218889286U (zh) | 气溶胶发生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8773343U (zh) | 分体式玻璃发热片及雾化装置 | |
CN115530444A (zh) | 一种能适用于多孔导液体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 |
CN216019102U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8650307U (zh) |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7592032U (zh) | 雾化芯及雾化器 | |
CN115644519A (zh) | 一种能增强导液及雾化的发热组件及雾化器 | |
US20230148665A1 (en) | Atomizing structural member, atomizing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 |
CN217038896U (zh) | 电子雾化设备 | |
WO2023123250A1 (zh) |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897975U (zh) | 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1142777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 | |
CN219762485U (zh) |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