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1802U -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1802U
CN218591802U CN202222787815.1U CN202222787815U CN218591802U CN 218591802 U CN218591802 U CN 218591802U CN 202222787815 U CN202222787815 U CN 202222787815U CN 218591802 U CN218591802 U CN 218591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vity
bevel gear
plate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78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常伟
陈长红
路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Xinshuncheng Special Allo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Xinshuncheng Special Allo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Xinshuncheng Special Allo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Xinshuncheng Special Allo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78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1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1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1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包括底座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外壁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一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空腔板,两个所述空腔板外壁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板。通过转动第二主动轴,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转动,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通过第二从动轴带动两个限位螺杆转动,和限位螺杆螺纹配合的空腔轴在限位块配合限位槽的限制下,带动两个卡块脱离连接板的内腔,实现夹持板从空腔板上的拆卸,便于根据不同型号的覆膜砂模具更换不同型号的夹持板。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装模板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背景技术
射芯机是采用覆膜砂制芯,适用于热芯盒和冷芯盒两种。射芯机的特点是应用两根导柱,开合模垂直分型,同时安装两副不同的模具,中间固定架可以双面安装定模,左右开合模相当于双模架。射芯机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中,用射芯机制造的型芯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射芯机工作原理是将以液态或固态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的芯砂混合料射入加热后的芯盒内,砂芯在芯盒内预热很快硬化到一定厚度将之取出,形成表面光滑、尺寸精确的优质砂芯成品。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每次使用不同的覆膜砂模具进行生产时都需要更换不同的安装模板,耗费现场操作人员的体力,而且传统的安装模板仅通过固定覆膜砂模具的底部来实现模具的装卡定位装卡位置太单一,影响覆膜砂模具安装的稳定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用不同的覆膜砂模具进行生产时都需要更换不同的安装模板,耗费现场操作人员的体力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包括底座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外壁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一侧;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空腔板,两个所述空腔板外壁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板,两组所述移动板分别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支撑板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轴一端,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轴远离第一螺纹杆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分别啮合配合第一主动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两侧,所述第一主动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套接在支撑板内腔。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空腔板内壁顶端和底端分别插接插接板,两组所述插接板远离空腔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持板一侧,两组所述插接板内腔分别卡接卡块,两组所述卡块远离插接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外壁一端。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空腔轴远离卡块的一端内腔分别螺纹套接在限位螺杆一端,两组所述限位螺杆远离空腔轴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轴上下两端,两组所述第二从动轴中心处固定套接第二从动锥齿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啮合配合第二主动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动轴外壁,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轴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的一端转动套接且贯穿空腔板前侧侧壁。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空腔轴外壁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槽内腔,两组所述限位槽分别竖直嵌在空腔板内壁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前侧中心处竖直嵌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顶端和底端中心处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外壁,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套接且贯穿底座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壁上下两侧分别螺纹套接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凹槽内腔,两个所述滑板分别固定连接抵接板一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抵接板外壁后侧分别滑动连接底座外壁前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抵接板外壁左右两侧后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分别螺纹套接且贯穿连接螺栓,两组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螺纹孔,两组所述螺纹孔呈竖直状态嵌在底座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上下两侧螺纹走向相反。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定位机构,解决了使用不同的覆膜砂模具进行生产时都需要更换不同的安装模板,耗费现场操作人员的体力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第一主动轴;4、第一主动锥齿轮;5、第一从动锥齿轮;6、第一从动轴;7、转动电机;8、第一螺纹杆;9、移动板;10、第二螺纹杆;11、滑板;12、转动块;13、抵接板;14、凹槽;15、空腔板;16、夹持板;17、连接块;18、螺纹孔;19、限位螺杆;20、第二从动锥齿轮;21、第二主动轴;22、限位槽;23、限位块;24、卡块;25、插接板;26、空腔轴;27、第二主动锥齿轮;28、第二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包括底座1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1外壁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2一侧;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持板16,所述夹持板16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空腔板15,两个所述空腔板15外壁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板9,两组所述移动板9分别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8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支撑板2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轴6一端,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轴6远离第一螺纹杆8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从动锥齿轮5,两个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5分别啮合配合第一主动锥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4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3两侧,所述第一主动轴3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7输出端,所述转动电机7固定套接在支撑板2内腔。
两个所述空腔板15内壁顶端和底端分别插接插接板25,两组所述插接板25远离空腔板1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持板16一侧,两组所述插接板25内腔分别卡接卡块24,两组所述卡块24远离插接板2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26外壁一端,通过空腔轴26移动带动卡块24卡接在插接板25内腔,两组所述空腔轴26远离卡块24的一端内腔分别螺纹套接在限位螺杆19一端,两组所述限位螺杆19远离空腔轴2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轴28上下两端,两组所述第二从动轴28中心处固定套接第二从动锥齿轮20,通过第二从动锥齿轮20转动带动空腔轴26移动,两个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20分别啮合配合第二主动锥齿轮27,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27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动轴21外壁,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轴21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27的一端转动套接且贯穿空腔板15前侧侧壁,通过第二主动轴21转动带动第二从动锥齿轮20转动,两组所述空腔轴26外壁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23,两组所述限位块23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槽22内腔,两组所述限位槽22分别竖直嵌在空腔板15内壁一侧,限制空腔轴26的转动,所述底座1前侧中心处竖直嵌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壁顶端和底端中心处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0外壁,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块12,所述转动块12转动套接且贯穿底座1侧壁,通过转动转动块12带动第二螺纹杆10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0外壁上下两侧分别螺纹套接滑板11,两个所述滑板11分别滑动套接在凹槽14内腔,两个所述滑板11分别固定连接抵接板13一侧,通过滑板11移动带动抵接板13水平移动,两个所述抵接板13外壁后侧分别滑动连接底座1外壁前侧,两个所述抵接板13外壁左右两侧后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块17,两组所述连接块17分别螺纹套接且贯穿连接螺栓,两组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螺纹孔18,两组所述螺纹孔18呈竖直状态嵌在底座1前侧,对抵接板13所处位置限位,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上下两侧螺纹走向相反,便于控制两个抵接板13移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安装模板进行覆膜砂模具的夹持时,将覆膜砂模具放置在底座1的中心处,通过转动转动块12,转动块12带动第二螺纹杆10转动,和第二螺纹杆10螺纹配合的滑板11在凹槽14的限制下带动两个抵接板13移动,使得对于模具初步夹持定位,再配合连接螺栓连接实现抵接板13所处位置的固定,增加定位的稳定性,再通过启动转动电机7,转动电机7输出端带动第一主动轴3转动,使得第一主动锥齿轮4和第一从动锥齿轮5啮合配合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8转动,使得和第一螺纹杆8螺纹配合的两组移动板9相互配合带动两组空腔板15移动,进而带动两组夹持板16进一步对覆膜砂模具左右两侧的夹持定位,确保覆膜砂模具装卡的稳定性,通过转动第二主动轴21,第二主动轴21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27转动,和第二主动锥齿轮27啮合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20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20通过第二从动轴28带动两个限位螺杆19转动,和限位螺杆19螺纹配合的空腔轴26在限位块23配合限位槽22的限制下,带动两个卡块24脱离连接板的内腔,实现夹持板16从空腔板15上的拆卸,便于根据不同型号的覆膜砂模具更换不同型号的夹持板16,同时也能够灵活的对夹持板16进行维护或者清洗,确保夹持板16的定位效果。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和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滑板在凹槽的限制下带动两个抵接板移动,使得对于模具初步夹持定位,再配合连接螺栓连接实现抵接板所处位置的固定,增加定位的稳定性,再通过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一主动轴转动,使得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一从动锥齿轮啮合配合带动两个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和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的两组移动板相互配合带动两组空腔板移动,进而带动两组夹持板进一步对覆膜砂模具左右两侧的夹持定位,确保覆膜砂模具装卡的稳定性;
2.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转动第二主动轴,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转动,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通过第二从动轴带动两个限位螺杆转动,和限位螺杆螺纹配合的空腔轴在限位块配合限位槽的限制下,带动两个卡块脱离连接板的内腔,实现夹持板从空腔板上的拆卸,便于根据不同型号的覆膜砂模具更换不同型号的夹持板,同时也能够灵活的对夹持板进行维护或者清洗,确保夹持板的定位效果。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1)外壁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2)一侧;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持板(16),所述夹持板(16)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抵接空腔板(15),两个所述空腔板(15)外壁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板(9),两组所述移动板(9)分别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8)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支撑板(2)一侧,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8)右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轴(6)一端,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轴(6)远离第一螺纹杆(8)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从动锥齿轮(5),两个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5)分别啮合配合第一主动锥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4)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3)两侧,所述第一主动轴(3)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7)输出端,所述转动电机(7)固定套接在支撑板(2)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空腔板(15)内壁顶端和底端分别插接插接板(25),两组所述插接板(25)远离空腔板(1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持板(16)一侧,两组所述插接板(25)内腔分别卡接卡块(24),两组所述卡块(24)远离插接板(2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空腔轴(26)外壁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空腔轴(26)远离卡块(24)的一端内腔分别螺纹套接在限位螺杆(19)一端,两组所述限位螺杆(19)远离空腔轴(2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轴(28)上下两端,两组所述第二从动轴(28)中心处固定套接第二从动锥齿轮(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20)分别啮合配合第二主动锥齿轮(27),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27)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动轴(21)外壁,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轴(21)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27)的一端转动套接且贯穿空腔板(15)前侧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空腔轴(26)外壁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23),两组所述限位块(23)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槽(22)内腔,两组所述限位槽(22)分别竖直嵌在空腔板(15)内壁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侧中心处竖直嵌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壁顶端和底端中心处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0)外壁,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块(12),所述转动块(12)转动套接且贯穿底座(1)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外壁上下两侧分别螺纹套接滑板(11),两个所述滑板(11)分别滑动套接在凹槽(14)内腔,两个所述滑板(11)分别固定连接抵接板(13)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板(13)外壁后侧分别滑动连接底座(1)外壁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板(13)外壁左右两侧后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块(17),两组所述连接块(17)分别螺纹套接且贯穿连接螺栓,两组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螺纹孔(18),两组所述螺纹孔(18)呈竖直状态嵌在底座(1)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上下两侧螺纹走向相反。
CN202222787815.1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Active CN218591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7815.1U CN2185918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7815.1U CN2185918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1802U true CN218591802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7815.1U Active CN2185918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1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7107U (zh) 一种轻量化模组模具结构
CN210969731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18591802U (zh) 一种模具定位安装模板
CN214490259U (zh) 一种模具加工固定装置
CN21025688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节距定位装置
CN219254610U (zh) 一种模具焊接夹具
CN21514694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的模具夹持台
CN113715274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pin接插件注塑模具
CN214023359U (zh) 一种轴承座加工自动制模机
CN218518495U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定位板
CN20983032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精装礼品盒模具专用打孔机
CN210283029U (zh)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CN209755939U (zh) 一种鞋模组合装置
CN215750525U (zh) 一种便于侧向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8081488U (zh) 一种用于多种产品加工治具
CN215090103U (zh) 一种应用于pcb冲孔机自动调模装置
CN218574936U (zh) 一种通讯零件用模具
CN221065398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7531753U (zh)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注塑模具
CN21791415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液压调节的数控机床夹具
CN215396470U (zh) 一种模仁可旋转的模具结构
CN218946429U (zh) 一种制造模具的打孔器
CN218194808U (zh) 一种阀板加工用顶部限位装置
CN215242241U (zh) 一种可以调节长度的多槽主板模具
CN215698124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高效定位钻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