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3029U -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83029U CN210283029U CN201822177235.4U CN201822177235U CN210283029U CN 210283029 U CN210283029 U CN 210283029U CN 201822177235 U CN201822177235 U CN 201822177235U CN 210283029 U CN210283029 U CN 2102830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die
- rod
- parting
- slid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属于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上模座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凹模,下模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凹模,上凹模和下凹模可抵接,且两者之间的模腔内设置有型芯,型芯包括第一分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首尾相接,下模座连接有驱动第二型芯与工件脱离的第二分离机构,第二分离机构包括与下模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板、将第二型芯与转动板连接的连接杆和驱动转动板移动的驱动杆,转动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型芯的圆心重合,连接杆与第二型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杆另一端与转动板连接,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侧壁铰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端铰接,第一滑块滑动于转动板上端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VC管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背景技术
呈90度的PVC管弯头在生产过程使用注塑模具生产,再生产过程需要使用抽芯模具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型芯新型抽芯。
中国专利CN204725784U公开的一种用于生产大弧度抽芯管件模具,其技术要点是:由马达、齿轮、圆弧齿条及定位块组成,马达与齿轮的轮轴连接,带动齿轮旋转,圆弧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该圆弧齿条带动模具中的模仁转动,定位块连接在模具上,控制模仁向上转动的位置
上述方案虽可实现产品的抽芯,但是使用齿轮和圆弧齿条的配合,结构较为复杂,后期保养较为麻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使第二型芯与工件分离的结构更加简单,从而使后期的养护更加轻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凹模,所述下模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凹模,所述上凹模和下凹模可抵接,且两者之间的模腔内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包括第一分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所述第一型芯、第二型芯和第三型芯首尾相接,所述第三型芯连接有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包括与下模座滑移连接的第一滑块和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下模座的端面朝向远离下凹模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滑块上端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下端插置于导向槽内滑动;
所述下模座连接有偶驱动第一型芯与工件分离的第一分离机构,所述第一分离机构包括与下模座滑移连接的第二滑块和驱动第二滑块移动的推动油缸,所述第二滑块靠近下凹模的端面与第一型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油缸的缸体固定于下模座上端面,所述推动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块远离下凹模的端面抵接;
所述下模座连接有驱动第二型芯与工件脱离的第二分离机构,所述第二分离机构包括与下模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板、将第二型芯与转动板连接的连接杆和驱动转动板移动的驱动杆,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型芯的圆心重合,所述连接杆与第二型芯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转动板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滑块且其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转动板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型芯与工件的分离依靠推动油缸完成,驱动第二型芯分离的结构较为简单,从而使后期的保养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型芯靠近下凹模的端面规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型芯靠近第一型芯的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可插置于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块和定位槽之间的配合使第一型芯轴线和第二型芯的轴线可重合,从而使加工出的工件的尺寸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靠近下凹模的一端朝向第二型芯的轴线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楔形面减小了定位块靠近下凹模的端面的面积,使定位块更易插入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下端远离下凹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面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楔形面减小了导向杆下端的面积,从而使导向杆更易插入导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座下端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当所述上凹模和下凹模抵接时,所述第一滑块置于第一让位槽内,所述第二滑块置于第二让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对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在注塑时不会脱离与下凹模的连接,从而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第一滑块远离下凹模的一端,所述安装板靠近下凹模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磁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性块使第一滑块不会随意移动,从而使导向杆可插置于导向槽内,从而使模具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穿过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安装板与连接杆上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紧固螺栓减少第二型芯与转动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使第二分离机构的使用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呈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矩形的连接杆使其自身不会发生自转,从而使第二型芯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第二分离机构的使用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推动使第二分型芯与工件分离,驱动第二分型芯运动的机构较为简单,从而使后期的养护更加方便;
2、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第一分型芯与第二分型芯的配合更加准确,从而使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更加准确;
3、通过设置让位槽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得到限定,从而在注塑时两者不会因为受到熔融PVC的压力而与下凹模脱离,从而使加工的工件的尺寸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分型芯和第二分型芯定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上模座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上模座;11、安装槽;12、上凹模;13、第一让位槽;14、第二让位槽;2、下模座;21、下凹模;3、型芯;31、第一分型芯;311、定位块;312、第一楔形面;32、第二分型芯;321、定位槽;33、第三分型芯;4、侧抽芯机构;41、第一滑块;411、导向槽;42、导向杆;421、第二楔形面;5、第一分离机构;51、第二滑块;511、引导槽;52、推动油缸;53、连接板;54、引导块;6、第二分离机构;61、转动板;62、连接杆;63、驱动杆;64、安装板;65、紧固螺栓;66、磁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下端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使用螺栓连接有上凹模12,下模座2上端使用螺栓连接有下凹模21,上凹模12可与下凹模21抵接,且两者之间可形成两个模腔,两个模腔内均设置有型芯3。型芯3包括第一分型芯31、第二分型芯32和第三分型芯33,第一分型芯31、第二分型芯32和第三分型芯33可首尾相接。两根第三分型芯33分别连接有一个侧抽芯机构4,侧抽芯机构4分别设置于下凹模21的两侧,侧抽芯机构4包括滑移于下模座2上端的第一滑块41和驱动第一滑块41移动的导向杆42。导向杆42上端使用螺栓与上模座1下端连接,其下端朝向远离下凹模21的方向倾斜。第一滑块41上端开设有导向槽411,导向槽411上端朝向靠近下凹模21的方向倾斜,导向杆42下端可插置与导向槽411内滑动,第三分型芯33使用螺栓连接于第一滑块4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下模座2连接有驱动第一分型芯31与工件分离的第一分离机构5,第一分离机构5包括滑移于下模座2上端的第二滑块51和驱动第二滑块51移动的推动油缸52,两个第一分型芯31使用螺栓同时固定于第二滑块5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下模座2远离下凹模2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3,连接板53上端固定连接有两根呈T型的引导块54,第二滑块5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贯穿有引导槽511,引导槽511将第二滑块51下端面贯穿,且引导块54可卡接于引导槽511内,第二滑块51可沿引导块54滑动。推动油缸52的缸体使用螺栓固定于连接板53远离下模座2的一端,其活塞杆与第二滑块51远离下凹模21的端面使用螺栓固定。下模座2还连接有使第二分型芯32与工件分离的两个第二分离机构6,两个第二分离机构6分别与一个第二分型芯32连接。第二分离机构6包括与下模座2转动连接的转动板61、将第二分型芯32与转动板61连接的连接杆62和驱动转动板61转动的驱动杆63。转动板61的转动轴线穿过第二分型芯32的圆心,且第一滑块41滑动于转动板61上端面。连接杆62的一端与第二分型芯32靠近第三分型芯33的端面使用螺栓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41且其与第一滑块41滑移连接。驱动杆63的一端与第二滑块51的侧面铰接,其另一端与转动板61远离转动轴线的位置铰接。在注塑完成下模座2和上模座1分离时,侧抽芯机构4使第三分型芯33和工件分离,之后推动油缸52驱动第二滑块51朝向远离下凹模21的方向移动,此时利用驱动杆63带动转动板61朝向推动油缸52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分型芯31和第二分型芯32与工件脱离,此时工件可脱离与下凹模21的连接,第二分型芯32与工件的分离依靠推动油缸52完成,驱动第二分型芯32分离的结构较为简单,从而使后期的保养较为方便。
为了使第一分型芯31与第二分型芯32抵接时,两者的轴线可重合。如图 2所示,第一分型芯3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一体成型有定位块311,第二分型芯32靠近第一分型芯31的端面开设有与定位块311配合的定位槽321,定位块311可插置于定位槽321内。利用定位块311和定位槽321之间的配合使第一分型芯31轴线和第二分型芯32的轴线可重合,从而使加工出的工件的尺寸更加准确。
为了使定位块311更易插入定位槽321内,如图2所示,定位块311四个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楔形面312,第一楔形面312靠近下凹模21的一端朝向第二分型芯32的轴线方向倾斜。利用第一楔形面312减小了定位块31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的面积,使定位块311更易插入定位槽321内。
如图1所示,由于在使用第二分离机构6使第二分型芯32与工件脱离时,需要使导向杆42与导向槽411分离,之后在上凹模12和下凹模21抵接时需要将导向杆42插入导向槽411内,此时插入的过程较为麻烦。因此导向杆42下端远离下凹模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楔形面421,第二楔形面421呈竖直设置。利用第二楔形面421减小了导向杆42下端的面积,从而使导向杆42更易插入导向槽411内。
如图3所示,由于在进行注塑时熔融的PVC会对第一分型芯31和第三分型芯33施加远离下凹模21的压力,使第一分型芯31和第三分型芯33脱离与下凹模21的连接,导致加工的工件报废。因此上模座1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51配合的第一让位槽13和两个第二让位槽14,第一让位槽13和第二让位槽14均与安装槽11连通,当上凹模12和下凹模21抵接时,第一滑块41可置于第一让位槽13内,第二滑块51可置于第二让位槽14内。利用第一让位槽13和第二让位槽14对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51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在注塑时不会脱离与下凹模21的连接,从而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由于第二分离机构6在工作时会使导向槽411脱离与导向杆42的连接,此时第一滑块41在转动板61移动时会发生移动,从而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使导向杆42无法插入导向槽411内。因此转动板61上端使用螺栓连接有安装板64,安装板64位于第一滑块41远离下凹模21的一端。安装板64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使用螺栓连接有磁性块66,磁性块66与第一滑块41吸合。利用磁性块66使第一滑块41不会随意移动,从而使导向杆42可插置于导向槽411内,从而使模具的使用过程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滑块41与连接杆62之间存在摩擦力,从而在第一滑块41运动时会导致连接杆62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第二分型芯32的圆心与转动板61的转动轴线不再重合,影响分离机构的使用。因此连接杆62穿过安装板64且其与安装板64滑移连接,安装板64上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65,紧固螺栓65的螺杆穿过安装板64与连接杆62上端抵接。利用紧固螺栓65减少第二分型芯32与转动板6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使第二分离机构6的使用保持稳定。
如图1所示,由于第二分型芯32仅依靠连接杆62与安装板64连接,此时型芯3与转动板61的位置会发生细微的改变,从而导致第二分型芯32无法与工件脱离。因此连接杆62呈矩形,利用矩形的连接杆62使其自身不会发生自转,从而使第二分型芯32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第二分离机构6的使用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
在完成注塑之后,上模座1和下模座2分离,此时导向杆42推动第一滑块41远离下凹模21移动,此时可使第三分型芯33与工件脱离连接,之后推动油缸52驱动第二滑块51远离下凹模21移动,并且利用驱动杆63带动转动板61转动,在驱动油缸带动第二滑块51滑动的过程中使第一分型芯31和第二分型芯32与工件脱离,此时可将工件与下凹模21脱离连接。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凹模(12),所述下模座(2)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凹模(21),所述上凹模(12)和下凹模(21)可抵接,且两者之间的模腔内设置有型芯(3),所述型芯(3)包括第一分型芯(31)、第二分型芯(32)和第三分型芯(33),所述第一分型芯(31)、第二分型芯(32)和第三分型芯(33)首尾相接,所述第三分型芯(33)连接有侧抽芯机构(4),所述侧抽芯机构(4)包括与下模座(2)滑移连接的第一滑块(41)和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的导向杆(42),所述导向杆(42)靠近下模座(2)的端面朝向远离下凹模(21)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滑块(41)上端开设有与导向杆(42)配合的导向槽(411),所述导向杆(42)下端插置于导向槽(411)内滑动;
所述下模座(2)连接有驱动第一分型芯(31)与工件分离的第一分离机构(5),所述第一分离机构(5)包括与下模座(2)滑移连接的第二滑块(51)和驱动第二滑块(51)移动的推动油缸(52),所述第二滑块(5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与第一分型芯(3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油缸(52)的缸体固定于下模座(2)上端面,所述推动油缸(52)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块(51)远离下凹模(21)的端面抵接;
所述下模座(2)连接有驱动第二分型芯(32)与工件脱离的第二分离机构(6),所述第二分离机构(6)包括与下模座(2)转动连接的转动板(61)、将第二分型芯(32)与转动板(61)连接的连接杆(62)和驱动转动板(61)移动的驱动杆(63),所述转动板(6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分型芯(32)的圆心重合,所述连接杆(62)与第二分型芯(32)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杆(62)另一端与转动板(61)连接,且所述连接杆(62)穿过第一滑块(41)且其与第一滑块(4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3)的一端与第二滑块(51)侧壁铰接,所述驱动杆(63)的另一端与转动板(61)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滑块(41)滑动于转动板(61)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型芯(31)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11),所述第二分型芯(32)靠近第一分型芯(31)的端面开设有定位槽(321),所述定位块(311)可插置于定位槽(3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11)侧壁均开设有第一楔形面(312),所述第一楔形面(312)靠近下凹模(21)的一端朝向第二分型芯(32)的轴线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2)下端远离下凹模(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楔形面(421),所述第二楔形面(421)呈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下端开设有与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51)配合的第一让位槽(13)和第二让位槽(14),当所述上凹模(12)和下凹模(21)抵接时,所述第一滑块(41)置于第一让位槽(13)内,所述第二滑块(51)置于第二让位槽(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61)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4),所述安装板(64)位于第一滑块(41)远离下凹模(21)的一端,所述安装板(64)靠近下凹模(2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磁性块(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2)穿过安装板(64),所述安装板(64)上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65),所述紧固螺栓(65)穿过安装板(64)与连接杆(62)上端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2)呈矩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77235.4U CN210283029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77235.4U CN210283029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83029U true CN210283029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60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77235.4U Active CN210283029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83029U (zh)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22177235.4U patent/CN2102830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86192B (zh) | 塑胶射出模具 | |
CN210283029U (zh) | 一种生产抽芯管件模具 | |
CN209304910U (zh) | 一种生产大弧度抽芯管件模具 | |
CN216540536U (zh) | 模具斜旋转工作台 | |
CN210026136U (zh) | 一种塑胶离心式万向抽离机构 | |
CN210851285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吸塑模具 | |
CN215203333U (zh) | 一种便于冷却的注塑模具 | |
CN210415312U (zh) | 一种复合抽芯脱螺纹机构 | |
CN206967891U (zh) | 斜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0498269U (zh) | 汽车真空泵泵体生产用浇铸模具 | |
CN21082065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5434704U (zh) | 一种注塑汽车启停开关的双色模具 | |
CN21400043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1807643U (zh) | 一种模具开模装置 | |
CN213618110U (zh) | 组合衣柜注塑模用长滑块侧置抽芯结构 | |
CN215512096U (zh) | 抽芯机构及使用该抽芯机构的弯管加工模具 | |
CN215039975U (zh) | 一种用于医疗90度接头的侧向绞牙注塑模具 | |
CN208946570U (zh) | 一种一模四腔式相机壳盖注塑模具 | |
CN209869298U (zh) | 一种导流管精密注射模具 | |
CN21555058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进胶机构 | |
CN212888493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手机外壳模具 | |
CN213260847U (zh) | 一种便于分离的箱盖注塑模具 | |
CN110757743B (zh) | 一种斜孔倒扣的特殊出模结构 | |
CN214000415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塑件内螺纹及抽芯的模具 | |
CN214562583U (zh) | 一种精密塑胶产品通用油压抽芯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4015 No. 233, Si Gu Qiao section, Jia Luo Road, Xincheng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iPai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15 No. 233, Si Gu Qiao section, Jia Luo Road, Xincheng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EIPAI PIPE INDUSTR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