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7711U - 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77711U CN218577711U CN202222131691.1U CN202222131691U CN218577711U CN 218577711 U CN218577711 U CN 218577711U CN 202222131691 U CN202222131691 U CN 202222131691U CN 218577711 U CN218577711 U CN 2185777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uick
- shell
- hole
- steel ball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接接头领域,特指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其管口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单向阀,其穿设在壳体的内侧,并用于控制壳体内气体的流动;钢珠,其设置在通孔内,钢珠的直径大于通孔的长度,且钢珠的直径与通孔的管径相适配,使钢珠可以在通孔内滚动;控制套,其套设在壳体的外侧,并可以控制钢珠位于通孔内的位置。快接接头可以减少安装和拆卸充气管的时间,提高更换充气管的效率。快接接头在与充气管分离的时候,会将充气管的充气管接头从快接接头内弹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觉快速了解充气管和快接接头当前的连接情况,避免连接不良发生漏气。通过钢珠实现快接接头和充气管接头之间的卡接,钢珠易于制造和装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接接头领域,特指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充气杆的接头与充气管之间大多采用螺纹进行连接,虽然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保证接头和充气管之间的紧密连接,但是在使用时,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景,从而需要更换不同的充气管,以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下的需要。
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接头和充气管之间普遍采用螺纹连接,而这种方式在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充气管时,拆卸和安装的时间较长,更换极为不便,费时费力。
2、现有的接头和充气管之间连接后,不易辨认是否连接紧密,有时会因为连接不紧密导致产生漏气,从而浪费资源,延长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胎压计可以转向任意方向,便于安装或卸除充气管且具有良好密封性的轮胎充气装置。
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接接头,包括:
壳体,其管口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单向阀,其穿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并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内气体的流动;
钢珠,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钢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长度,且所述钢珠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管径相适配,使所述钢珠可以在所述通孔内滚动;
控制套,其套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可以控制所述钢珠位于通孔内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
阀芯,所述阀芯由控制活塞和对接部组成,所述控制活塞内部中空并成型有气体通道,所述对接部内侧成型为对接腔,所述气体通道和所述对接腔之间导通;
阀体,所述控制活塞的外径与所述阀体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控制活塞穿入所述阀体内部;
所述控制活塞的管壁上开有气孔,所述气孔用于连通所述气体通道和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控制活塞和所述对接部之间的连接区域成型为台阶部一,所述台阶部一的外径与所述阀体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外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控制活塞外侧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对接部上,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对接部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阀体上开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靠近所述挡板未设置所述弹簧一的一侧端面,所述凹槽一内设置有密封圈一。
优选的,所述对接腔内开有嵌槽,所述嵌槽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中间开孔处的边缘凸起形成凸边。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所述壳体连接充气杆;
位于所述壳体管口处的内壁向内侧凸起,形成定位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内;
滑动部,其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间,所述滑动部用于供所述单向阀在所述壳体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滑动部成型有倾斜面一,所述挡板的边缘抵靠在所述倾斜面一上;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滑动部之间成型有倾斜面二;所述对接部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斜面二,所述定位斜面二的倾斜度不大于所述倾斜面二的倾斜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凸出部,所述对接部的开口处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出部上;
所述对接部的开口处成型有定位斜面一,定位斜面一使所述对接腔的开口处扩胀成喇叭口形状。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台阶部二,所述台阶部二被所述控制套所覆盖;
所述控制套的内侧凸出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上侧成型有推动斜面;
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台阶部二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凸起部上;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簧。
优选的,当所述充气管接头的插入部插入快接接头内时,所述充气管接头上的梯形沟槽与所述通孔对准,推动斜面可以推动所述钢珠进入所述梯形沟槽中。
一种轮胎充气装置,包括上述的一种快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使用快接接头与充气管连接,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减少安装和拆卸充气管的时间,提高更换充气管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快接接头在与充气管分离的时候,会将充气管的充气管接头从快接接头内弹出,而不会将充气管接头留在快接接头内,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觉快速了解充气管和快接接头当前的连接情况,从而可以提醒操作人员,避免充气管和快接接头之间未紧密连接,从而导致漏气。
3、本实用新型的快接接头采用在通孔内设置钢珠实现快接接头和充气管接头之间的卡接,使得整个组件易于制造,同时由于快捷接头上开有多个周向布置的通孔,共设置了多个钢珠,当个别钢珠发生磨损以致无法继续使用时,其余钢珠依然可以完成快接接头和充气管接头之间的卡接,延长快接接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以图4中A-A为截面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充气管接头连接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连接部;12-定位部;13-滑动部;14-通孔;15-倾斜面一;16-倾斜面二;17-限位凸出部;18-台阶部二;19-弹簧二;
2-单向阀;21-阀芯;22-阀体;221-挡板;222-凹槽一;223-密封圈一; 23-控制活塞;231-气体通道;232-气孔;233-凹槽二;234-密封圈二;24-对接部;241-对接腔;242-嵌槽;243-密封垫圈;244-凸边;245-定位斜面一; 246-定位斜面二;25-台阶部一;26-弹簧一;
3-控制套;31-凸起部;32-推动斜面;
4-钢珠;
5-充气管接头;51-插入部;52-定位凸起部;53-梯形沟槽;54-倾斜面三; 6-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快接接头,包括:
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管口处设置有六个通孔14,通孔14两两之间的周向间隔角度为60度。
单向阀2,其穿设在壳体1的内侧,并用于控制壳体1内气体的流动。当充气管接头5插入时壳体1内时,单向阀2开启,从而使壳体1的内部和充气管接头5之间导通,气流通过快接接头进入充气管中。
钢珠4,其设置在通孔14内,钢珠4的直径大于通孔14的长度,且钢珠4 的直径与通孔14的管径相适配,使钢珠4可以在通孔14内滚动。当充气管接头5与壳体1连接时,钢珠4置入梯形沟槽53中,使壳体1与充气管接头5之间形成卡接,从而将充气管接头5和壳体1之间形成固定。
控制套3,其套设在壳体1的外侧,并可以控制钢珠4位于通孔14内的位置,通过改变钢珠4位于通孔14中的位置,即可控制充气管接头5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单向阀2包括:
阀芯21,阀芯21由控制活塞23和对接部24组成,控制活塞23为阀芯21 上外径较小的一端,对接部24为阀芯21上外径较大的一端。述控制活塞23内部开有气体通道231,对接部24内侧成型为对接腔241,对接腔241用于与充气管接头5进行对接,气体通道231和对接腔241之间导通。
阀体22,控制活塞23的外径与阀体22的内径相适配,使控制活塞23可以穿设至阀体22内,且控制活塞23可以在轴线方向上移动。
气孔232设置在控制活塞23伸入阀体22内的管壁上,当阀体22覆盖开设有气孔232的管壁,单向阀2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孔232位于阀体22的内部,阀体22的内壁贴合在控制活塞23的表面上,从而可以起到封堵气孔232的作用,使单向阀2内的空间和壳体1内的空间分离。
控制活塞23的外壁上开有两道凹槽二233,凹槽二233沿控制活塞23的轴线方向分布在气孔232的两侧,凹槽二233内设置有密封圈二234。凹槽二233 之间的距离小于阀体22的长度,控制活塞23伸入阀体22内,阀体22可以同时覆盖住气孔232和密封圈二234所在的区域,使密封圈二234贴合在阀体22 的内壁上,在气孔232的两侧形成密封,阻断壳体1和气体通道231之间的气流流动,此时单向阀2处于闭合状态。
控制活塞23和对接部24之间的连接区域成型为台阶部一25,台阶部一25 的外径与阀体22的外径相同。由于对接部24内侧形成有对接腔241,导致对接部24和控制活塞23连接处的壁厚较薄。设置台阶部一25有助于改善对接部24 和控制活塞23连接处的壁厚较薄的问题,增强控制活塞23和对接部24之间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对接部24和控制活塞23之间发生断裂。
如图3和图4所示,阀体22的外侧设置有挡板221,阀体22通过挡板221 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
控制活塞23外侧设置有弹簧一26,弹簧一26的一端抵靠在对接部24上,弹簧一26的另一端抵靠在挡板221朝向对接部24的一侧端面上。由于台阶部一25的外径与阀体22的外径相同,台阶部一25还可以起到定位弹簧一26位置的作用,使弹簧一26抵靠在对接部24上的一端不会轻易发生移动,从而使弹簧一26保持着沿轴线方向压缩或展开状态。
当充气管接头5与快接接头的壳体1连接时,充气管接头5推动阀芯21,而由于钢珠4使壳体1和充气管接头5之间形成卡接,弹簧一26会维持积攒弹性势能的状态。当需要拔出充气管接头5时,壳体1和充气管接头5之间不在相互卡接固定,弹簧一26会推动对接部24,带动阀芯21复位的同时,将一部分能量传递至充气管接头5上。而由于存在惯性,充气管接头5会从快接接头中弹出。
而只有当充气管接头5和快接接头通过钢珠4实现相互卡接时,弹簧一26 不会推动充气管接头5。因此充气管接头5不会被从壳体1中弹出,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以一种视觉和触觉上都较为明显的方式提醒操作人员,明显的表示了充气管接头5和快接接头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减少因为连接不紧密而导致的漏气情况的发生。
阀体22上开有凹槽一222,凹槽一222靠近挡板221未设置弹簧一26的一侧端面,凹槽一222内设置有密封圈一223,由于挡板221靠近壳体1与充气杆的连接处,因此需要设置密封圈一223进行密封。凹槽一222起到固定密封圈一223位置的作用,而当充气杆与壳体1连接时,内部空间不足以容纳密封圈一223,凹槽一222可以用于容纳密封圈一223。而密封圈一223受到充气杆的挤压时,挡板221可以支撑密封圈一223不发生位移,从而使被挤压的密封圈一223贴合在充气杆的边缘上,实现密封的作用。
如图2-图5所示,对接腔241内开有嵌槽242,嵌槽242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圈243,密封垫圈243中间开孔处的边缘凸起形成凸边244,凸边244的截面为三角形。
对接腔241的内径略大于充气管接头5的插入部51的外径,便于插入部51 伸入对接部24内,且凸边244顶端的直径小于插入部51的内径,使凸边244 可以伸入插入部51内。
当充气管接头5与快接接头连接时,随着充气管接头5的伸入,插入部51 会抵靠在密封垫圈243上。随着充气管接头5的伸入继续深入,插入部51不断向密封垫圈243施加压力,由于密封垫圈243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弹性件的中间部位受力压缩时,其两端会有向被压缩的部位弯折的趋势。而密封垫圈243 的外环部位固定在嵌槽242内,因此位于插入部51内侧的凸边244产生向被压缩部弯折的趋势,从而使得凸边244的倾斜表面逐渐贴合在插入部51的内壁上,从而实现密封的功能。
如图4和图6所示,壳体1的一端为连接部11,连接部11用于壳体1连接充气杆,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连接部11和充气杆之间为过盈配合。
位于壳体1管口处的内壁向内侧凸起,形成定位部12,通孔14设置在定位部12内。
滑动部13,其位于连接部11和定位部12之间,滑动部13的内径与对接部 24外侧的外径相适配,滑动部13用于供单向阀2在壳体1内移动。
如图4-图6所示,连接部11和滑动部13之间的过渡区域成型为倾斜面一 15,挡板221的边缘抵靠在倾斜面一15上,当充气杆与壳体1连接后,挡板221 被夹持在倾斜面一15和充气杆之间,从而通过夹紧挡板221固定阀体22。
定位部12和滑动部13之间成型有倾斜面二16,定位部12与滑动部13之间的过渡区域成型为倾斜面二16,在将单向阀2装配至壳体1的内部时,倾斜面二16引导阀芯21的方向,便于使阀芯21完成准确安装。
对接部24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斜面二246,定位斜面二246的倾斜度不大于倾斜面二16的倾斜度,以便定位部12边缘可以抵靠在阀芯21与定位斜面二246 之间的夹角上,从而便于固定单向阀2的位置。
如图4-图6所示,定位部12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凸出部17,对接部24的开口处抵靠在限位凸出部17上。装配单向阀2时,对接部24端口的边缘会抵靠在定位部12上成型有限位凸出部17上,限位凸出部17可以限制单向阀2移动,而定位部12的内部轮廓与对接部24的外部轮廓相适配,从而将对接部24固定在定位部12内。
对接部24的开口处成型有定位斜面一245,使对接腔241的管口处成型有定位斜面一245,使对接腔241朝管口方向的内径逐渐增加,对接腔241的开口处扩胀成喇叭口形状。
扩口式的对接腔241与充气管接头5连接时,采用压接斜侧内密封方式密封,避免了管材端面接触流体,从而减少出现端面腐蚀,造成管材多层结构破坏的问题。
扩口式的对接腔241安装方便快捷、易操作,连接处可以重复拆装。在连接完毕后即可输送介质,无需等待固化或冷却,对于需装修、改装、更新管道极为方便。安装性能可靠,密封性能良好,不需要考虑管材接口的防滑脱措施,降低了装配的难度,
当充气管接头5与快接接头连接时,定位斜面一245对充气管接头5起到引导作用,喇叭状开口更便于使插入部51进入对接腔241中,当插入部51接触到定位斜面一245上时,会被斜面推向对接腔241的中心。
同时定位斜面一245的倾斜角度与充气管接头5的倾斜面三54的倾斜角度相同,当充气管接头5置入对接腔241中后,充气管接头5会推动阀芯21。二定位斜面一245与倾斜面三54贴合,可以有效的减少阀芯21和充气管接头5 之间的压强,从而避免阀芯21由于局部受压过大而损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图4-图6所示,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台阶部二18,台阶部二18被控制套 3所覆盖。
控制套3的内侧凸出设置有凸起部31,凸起部31的上侧成型有推动斜面 32。
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二19,弹簧二19设置在台阶部二18、控制套3、壳体1和凸起部3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弹簧二19的一端抵靠在台阶部二18上,另一端抵靠在凸起部31上,弹簧二19起到推动控制套3复位的作用。
壳体1上设置有卡簧6,如果控制套3在弹簧二19的推动下,移动了过长的距离,凸起部31会与卡簧6发生接触,并使控制套3不脱离壳体1。
钢珠4的直径略小于通孔14的直径,使钢珠4可以在通孔14内滚动,通孔14的直径不超过定位部12轴向上的长度。
定位部12的壁厚小于钢珠4的直径的长度,且定位部12的壁厚不小于钢珠4的半径的长度,定位部12的外壁与控制套3的内壁之间间距等于钢珠4的半径的长度。
当快接接头处于未连接状态时,对接部24的顶端抵靠在限位凸出部17上,由于对接部24的外部轮廓与定位部12的内部轮廓相适配,对接部24的外壁会封堵住通孔14朝向壳体1内侧的端口。此时由于通孔14内部空间不足,需要操作人员将控制套3下拉,留出足够的空间供钢珠4向壳体1的外侧移动,而钢珠4最终会并被位于凸起部31上端的控制套3的内壁所阻挡。
此时,操作人员松开控制套3时,由于凸起部31底端被弹簧二19推动,使控制套3具有向上的运动趋势,凸起部31上端的推动斜面32抵靠在钢珠4 的下端,而钢珠4的上端抵靠在通孔14的上侧内壁上,从而使控制套3、钢珠4和壳体1之间相互卡紧。
如果操作人员未拉下控制套3,钢珠4的一端会暴露在壳体1的内侧,从而使单向阀2难于准确装配至壳体1内部。
如图4-图7所示,当充气管接头5的插入部51插入快接接头内时,充气管接头5上的梯形沟槽53与通孔14对准,推动斜面32可以推动钢珠4进入梯形沟槽53中。
充气管接头5上设置有定位凸起部52,定位凸起部52内形成有梯形沟槽 53,梯形沟槽53的顶端宽度大于通孔14的直径,梯形沟槽53的深度不小于钢珠4的半径的长度,定位凸起部52和插入部51之间的过渡区域成型为倾斜面三54。
当快接接头与充气管接头5连接时,随着充气管接头5的伸入,充气管接头5推动阀芯21,使对接部24不再封堵住通孔14朝向壳体1内侧的端口,二梯形沟槽53也逐渐对准通孔14,使钢珠4有了足够的空间向壳体1内部移动。
由于凸起部31上端的推动斜面32为倾斜面,当钢珠4的另一端不被对接部24封堵,因此会失去支撑力。此时弹簧二19推动凸起部31,凸起部31上端的推动斜面32可以将弹簧二19施加给凸起部31的竖直方向的力分解出水平方向分力,从而推动钢珠4向壳体1的内侧移动。随着凸起部31升起,推动斜面 32推动钢珠4进入梯形沟槽53中。凸起部31继续移动,直至凸起部31挡住通孔14通向控制套3的一侧的端口,使钢珠4无法完全从梯形沟槽53中脱离,从而使充气管接头5和对接腔241之间形成固定。
一种轮胎充气装置,包括上述一种快接接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的连接部11内侧成型有内螺纹,连接部11与充气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管口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4);
单向阀(2),其穿设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并用于控制所述壳体(1)内气体的流动;
钢珠(4),其设置在所述通孔(14)内,所述钢珠(4)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4)的长度,且所述钢珠(4)的直径与所述通孔(14)的管径相适配,使所述钢珠(4)可以在所述通孔(14)内滚动;
控制套(3),其套设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并可以控制所述钢珠(4)位于通孔(14)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2)包括:
阀芯(21),所述阀芯(21)由控制活塞(23)和对接部(24)组成,所述控制活塞(23)内部中空并成型有气体通道(231),所述对接部(24)内侧成型为对接腔(241),所述气体通道(231)和所述对接腔(241)之间导通;
阀体(22),所述控制活塞(23)的外径与所述阀体(22)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控制活塞(23)穿入所述阀体(22)内;
所述控制活塞(23)的管壁上开有气孔(232),所述气孔(232)用于连通所述气体通道(231)和所述壳体(1)的内部;
所述控制活塞(23)和所述对接部(24)之间的连接区域成型为台阶部一(25),所述台阶部一(25)的外径与所述阀体(22)的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2)的外侧设置有挡板(221),所述控制活塞(23)外侧设置有弹簧一(26),所述弹簧一(26)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对接部(24)上,所述弹簧一(26)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挡板(221)朝向所述对接部(24)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阀体(22)上开有凹槽一(222),所述凹槽一(222)靠近所述挡板(221)未设置所述弹簧一(26)的一侧端面,所述凹槽一(222)内设置有密封圈一(2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腔(241)内开有嵌槽(242),所述嵌槽(242)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垫圈(243),所述密封垫圈(243)中间开孔处的边缘凸起形成凸边(2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用于所述壳体(1)连接充气杆;
位于所述壳体(1)管口处的内壁向内侧凸起,形成定位部(12),所述通孔(14)设置在所述定位部(12)内;
滑动部(13),其位于所述连接部(11)和所述定位部(12)之间,所述滑动部(13)用于供所述单向阀(2)在所述壳体(1)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1)和滑动部(13)成型有倾斜面一(15),挡板(221)的边缘抵靠在所述倾斜面一(15)上;
定位部(12)和所述滑动部(13)之间成型有倾斜面二(16);
对接部(24)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斜面二(246),所述定位斜面二(246)的倾斜度不大于所述倾斜面二(16)的倾斜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2)上凸出设置有限位凸出部(17),所述对接部(24)的开口处抵靠在所述限位凸出部(17)上;
所述对接部(24)的开口处成型有定位斜面一(245),定位斜面一(245) 使对接腔(241)的开口处扩胀成喇叭口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台阶部二(18),所述台阶部二(18)被所述控制套(3)所覆盖;
所述控制套(3)的内侧凸出设置有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的上侧成型有推动斜面(32);
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二(19),所述弹簧二(19)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台阶部二(18)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凸起部(31)上;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卡簧(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充气管接头(5)的插入部(51)插入快接接头内时,所述充气管接头(5)上的梯形沟槽(53)与所述通孔(14)对准,推动斜面(32)可以推动所述钢珠(4)进入所述梯形沟槽(53)中。
10.一种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快接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1691.1U CN218577711U (zh) | 2022-08-12 | 2022-08-12 | 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1691.1U CN218577711U (zh) | 2022-08-12 | 2022-08-12 | 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77711U true CN218577711U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6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31691.1U Active CN218577711U (zh) | 2022-08-12 | 2022-08-12 | 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77711U (zh) |
-
2022
- 2022-08-12 CN CN202222131691.1U patent/CN2185777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235023B1 (en) | Coupling assembly | |
KR20010087214A (ko) | 유체기기의 유체통로 출력포트의 구조 | |
US20020109351A1 (en) | Coupling assembly | |
CN218577711U (zh) | 一种快接接头及轮胎充气装置 | |
CN105972799A (zh) | 水管接口、空调器室内机的引出水装置以及装配方法 | |
CN110307436B (zh) | 一种pvc管道尾部封头装置 | |
CN209991036U (zh) |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管路系统 | |
CN113028179A (zh) | 家用电器管道对接防私拆装置、燃气灶及管道对接拆装方法 | |
CN104708164B (zh) | 一种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充氮焊接联接装置 | |
CN216659509U (zh) | 蒸发器冷媒管密封安装结构 | |
CN210860218U (zh) | 内插式空调用快速接头 | |
CN205690629U (zh) | 水管接口和空调器室内机的引出水装置 | |
CN110081253A (zh) | 快速防漏接头 | |
CN215692060U (zh) | 一种过滤单元用夹具及过滤器 | |
CN211779573U (zh) | 一种快插自锁接头 | |
CN204818362U (zh) | 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充氮焊接联接装置 | |
CN218198219U (zh) | 一种轮胎充气装置 | |
CN208939490U (zh) | 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 | |
CN111765305A (zh) | 连接法兰对接结构 | |
CN219388955U (zh) | 快接管路、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9912160U (zh) | 一种自锁定连接组件 | |
CN111946922B (zh) | 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 | |
CN113775588B (zh) | 一种简便式液压阀 | |
CN217382106U (zh) |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接头 | |
CN115285070A (zh) | 一种轮胎充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