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8427U -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8427U
CN218498427U CN202222621569.2U CN202222621569U CN218498427U CN 218498427 U CN218498427 U CN 218498427U CN 202222621569 U CN202222621569 U CN 202222621569U CN 218498427 U CN218498427 U CN 218498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nnector
charges
connecting por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15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ntu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antu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antu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antu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15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8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8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8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所述充电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接口负极连接部、第一绝缘结构和接口正极连接部,由于充电接口与可充电产品的充电电池连接,充电接口的接口负极连接部带电,而接口正极连接部不带电,因此,为了降低充电接口的触电风险,可将接口负极连接部设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电连接结构,并在接口负极连接部的周侧围设第一绝缘结构即可,接口正极连接部为柱状结构,无需设置绝缘结构。所述充电接头能够与上述充电接口配合,将带电的接头正极连接部设置为具有中空部,不带电的接头负极连接部为柱状结构,可降低触电风险,提高充电接头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大多以充电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并采用充电连接器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充电连接器包括插接配合的电动车接头和充电器接头,其中,电动车接头安装于电动车上并与电动车的充电电池电连接,充电器接头连接外源充电器并能够与电源连接。当需要给电动车的充电电池充电时,将充电器接头插入电动车接头内,然后通过外源充电器连接电源实现充电。
传统的电动车接头和充电器接头的防触电性能较差,若在电动车接头内做防触电结构,则充电器接头内的电连接片就会裸露在外,无法做防触电结构;若在充电器接头内做防触电结构,则电动车接头内的电连接片就会裸露在外,无法做防触电结构。现有的充电器接头无法在两端接头上均做防触电结构,对用户来说依然存在触电风险。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充电接口/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充电接口,能够降低触电风险,提高充电接口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充电接头,能够与上述充电接口配合,降低触电风险,提高充电接头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充电器,通过应用上述充电接头,能够降低触电风险,提高充电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电动车,通过安装上述充电接口,能够降低触电风险,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用于安装于可充电产品上,所述充电接口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
接口负极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接口负极连接部具有中空部;
第一绝缘结构,包裹于所述接口负极连接部外;
接口正极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接口正极连接部为柱状结构。
作为所述充电接口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结构的截面形状为非对称图形。
作为所述充电接口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结构的截面形状为L型。
作为所述充电接口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围绕所述第一空腔的周侧处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的凹槽。
作为所述充电接口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孔围绕所述第一空腔设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用于与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口插接配合,所述充电接头包括:
第二壳体,能够插接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空腔;
接头正极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接头正极连接部具有中空部,所述接头正极连接部的中空部用于与所述接口正极连接部匹配;
第二绝缘结构,包裹于所述接头正极连接部外;
接头负极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接头负极连接部为柱状结构;所述接头负极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接口负极连接部的中空部匹配。
作为所述充电接头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绝缘结构的部分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绝缘结构的部分外轮廓匹配。
作为所述充电接头的可选方案,所述充电接头还包括多个PIN针,多个所述PIN针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电源适配器和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电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充电电池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接头,包括第一壳体、接口负极连接部、第一绝缘结构和接口正极连接部,由于充电接口与可充电产品的充电电池连接,充电接口的接口负极连接部带电,而接口正极连接部不带电,因此,为了降低充电接口的触电风险,可将接口负极连接部设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电连接结构,并在接口负极连接部的周侧围设第一绝缘结构即可,接口正极连接部为柱状结构,无需设置绝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接头,包括第二壳体、接头正极连接部、第二绝缘结构和接头负极连接部,由于充电接头与电源连接,充电接头的接头正极连接部带电,而接头负极连接部不带电,因此,为了降低充电接头的触电风险,可将接头正极连接部设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电连接结构,并在接头正极连接部的周侧围设第二绝缘结构即可,接头负极连接部为柱状结构,无需设置绝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通过应用上述充电接头,能够降低触电风险,提高充电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通过安装上述充电接口,能够降低触电风险,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充电接口;11、第一壳体;111、第一空腔;112、凹槽;113、固定孔;12、接口负极连接部;13、第一绝缘结构;14、接口正极连接部;15、PIN针孔;
2、充电接头;21、第二壳体;211、第二空腔;22、接头正极连接部;23、第二绝缘结构;24、接头负极连接部;25、PIN针;
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接口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充电接口1用于安装于可充电产品上,通过充电接口1向可充电产品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值得说明的是,可充电产品可以是具有充电电池的电动车、电动玩具、家用电器等。
图1中,充电接口1包括第一壳体11、接口负极连接部12、第一绝缘结构13和接口正极连接部14。第一壳体11内设有第一空腔111;接口负极连接部12设于第一空腔111内,接口负极连接部12具有中空部;第一绝缘结构13包裹于接口负极连接部12外;接口正极连接部14设于第一空腔111内,接口正极连接部14为柱状结构。由于充电接口1与可充电产品的充电电池连接,充电接口1的接口负极连接部12带电,而接口正极连接部14不带电,因此,为了降低充电接口1的触电风险,可将接口负极连接部12设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电连接结构,并在接口负极连接部12的周侧围设第一绝缘结构13即可,接口正极连接部14为柱状结构,无需设置绝缘结构。
为了便于将充电接口1安装于可充电产品,第一壳体11上设有若干固定孔113,若干固定孔113围绕第一空腔111设置。示例性地,可通过螺丝穿过固定孔113将充电接口1的第一壳体11固定在可充电产品上。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接头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充电接头2用于与电源适配器连接,该充电接头2能够与上述充电接口1插接配合,以通过充电接口1向可充电产品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图2中,该充电接头2包括第二壳体21、接头正极连接部22、第二绝缘结构23和接头负极连接部24,第二壳体21能够插接入第一空腔111内,第二壳体21内设有第二空腔211;接头正极连接部22设于第二空腔211内,接头正极连接部22具有中空部,接头正极连接部22的中空部用于与接口正极连接部14匹配;第二绝缘结构23包裹于接头正极连接部22外;接头负极连接部24设于第二空腔211内,接头负极连接部24为柱状结构;接头负极连接部24用于与接口负极连接部12的中空部匹配。由于充电接头2与电源连接,充电接头2的接头正极连接部22带电,而接头负极连接部24不带电,因此,为了降低充电接头2的触电风险,可将接头正极连接部22设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电连接结构,并在接头正极连接部22的周侧围设第二绝缘结构23即可,接头负极连接部24为柱状结构,无需设置绝缘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接口1和充电接头2的设计原理为:将一接头/接口中带电的连接部设置为具有中空部的电连接结构,然后该中空部与另一接口/接头中不带电的连接部插接配合,从而同时提高接头/接口的防触电能力和安全性。
可选地,接口负极连接部12和接口正极连接部14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接口负极连接部12开设盲孔形式的中空部。接头负极连接部24为圆柱状结构。充电接头2的接头负极连接部24与充电接口1的接口负极连接部12的盲孔插接配合。同理,接头正极连接部22开设盲孔形式的中空部。接口正极连接部14为圆柱状结构。充电接头2的接头正极连接部22的盲孔与充电接口1的接口正极连接部14插接配合。
优选地,为了实现充电接口1和充电接头2的防呆插接,第一绝缘结构13的截面形状为非对称图形。示例性地,第一绝缘结构13的截面形状为L型、直角梯形或直角三角形。
可选地,第二绝缘结构23的部分外轮廓与第一绝缘结构13的部分外轮廓匹配。该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充电接口1和充电接头2的防呆功能,避免用户操作出错。
参见图1,第一绝缘结构13的截面形状为L型,接口负极连接部12位于第一绝缘结构13的一个支臂上。充电接头2与充电接口1配合时,不仅要实现导电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信号传输,基于此,充电接头2还包括多个PIN针25,多个PIN针25间隔设置于第二空腔211内。相应地,充电接口1还包括多个PIN针孔15,多个PIN针孔15位于第一绝缘结构13的另一个支臂上。值得说明的是,PIN针孔15的孔壁为导电金属,通常将PIN针孔15开设在导电金属上,然后通过第一绝缘结构13对导电金属进行绝缘保护。
优选地,第一壳体11围绕第一空腔111的周侧处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3(参见图1)的凹槽112。当充电接头2与充电接口1配合时,密封圈3可用于充电接头2和充电接口1之间的防水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电源适配器和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头2,充电接头2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充电接头2能够与上述充电接口1插接,通过应用该充电接头2,可降低该充电器的触电风险,提高充电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充电电池和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口1,充电接口1固定安装于车架上,并与充电电池电连接,从而配合上述充电器实现对电动车的充电电池的充电,通过应用该充电接口1可降低电动车的触电风险,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于可充电产品上,所述充电接口包括:
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有第一空腔(111);
接口负极连接部(12),设于所述第一空腔(111)内,所述接口负极连接部(12)具有中空部;
第一绝缘结构(13),包裹于所述接口负极连接部(12)外;
接口正极连接部(14),设于所述第一空腔(111)内,所述接口正极连接部(14)为柱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结构(13)的截面形状为非对称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结构(13)的截面形状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围绕所述第一空腔(111)的周侧处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圈(3)的凹槽(1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若干固定孔(113),若干所述固定孔(113)围绕所述第一空腔(111)设置。
6.一种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插接配合,所述充电接头包括:
第二壳体(21),能够插接入所述第一空腔(111)内,所述第二壳体(21)内设有第二空腔(211);
接头正极连接部(22),设于所述第二空腔(211)内,所述接头正极连接部(22)具有中空部,所述接头正极连接部(22)的中空部用于与所述接口正极连接部(14)匹配;
第二绝缘结构(23),包裹于所述接头正极连接部(22)外;
接头负极连接部(24),设于所述第二空腔(211)内,所述接头负极连接部(24)为柱状结构;所述接头负极连接部(24)用于与所述接口负极连接部(12)的中空部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结构(23)的部分外轮廓与所述第一绝缘结构(13)的部分外轮廓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还包括多个PIN针(25),多个所述PIN针(25)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211)内。
9.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头。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
CN202222621569.2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Active CN218498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569.2U CN218498427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569.2U CN218498427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8427U true CN218498427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1569.2U Active CN218498427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8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0171A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06098849U (zh) 电动汽车电池包管理系统信号连接器
CN215644894U (zh) 电池和蓝牙耳机
CN218498427U (zh) 一种充电接口、充电接头、充电器及电动车
US20190199017A1 (en) Automotive battery booster cable components and charging method
CN216288830U (zh) 电池快换连接器插头及电池
CN218732089U (zh)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CN207994145U (zh) 一种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7507588U (zh) 一种电池正负极同端布置端子
CN112201979B (zh) 一种汽车以太网外导体装置及连接器
CN210985107U (zh) 防火花电连接器
CN221928749U (zh) 一种汽车充电插座
KR20030092395A (ko) 전기 차량의 전력용 커넥터
CN213959234U (zh) 电池包的输出结构及电池包
CN218123487U (zh) 一种可充电锂电池
CN211377618U (zh) Usb充电电池
CN114006203B (zh)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的直流充电连接器
CN218334402U (zh) 一种三竖品字充电插座
CN2452172Y (zh) 改进型直流电连接器
CN216872192U (zh) 用于铅酸电池的插头、插座、插接装置、充电器及电池组
CN214227222U (zh) 一种密封防水连接器
CN210272817U (zh) 一种单独防水的电连接器插座
CN221226678U (zh) 充电枪及充电设备
CN216413965U (zh) 一种基于并联输出的提高输出功率的储能电源
CN216872193U (zh) 用于锂电池的插头、插座、插接装置、充电器及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