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5509U - 一种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5509U
CN218495509U CN202222131492.0U CN202222131492U CN218495509U CN 218495509 U CN218495509 U CN 218495509U CN 202222131492 U CN202222131492 U CN 202222131492U CN 218495509 U CN218495509 U CN 218495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air
evaporator
fan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14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科帅
董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14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5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5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5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其限定有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藏室内空气循环的第一风道,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冻室内空气循环的第二风道;制冷系统,其包括制冷组件、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制冷组件通过制冷剂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冰箱,能够将制冷剂带来的冷量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进而减小压缩机的启停次数,提高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对于冷冻室和冷藏室采用单制冷系统的冰箱,通常会将蒸发器设置在冷冻室中,通过风门的开闭将冷冻室内的冷气分配给冷藏室,实现对冷藏室的制冷。但在风门开启为冷藏室制冷时,压缩机要同时保证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制冷效果而频繁启动,导致压缩机的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能够减小压缩机的启停频率,提高节能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限定有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藏室内空气循环的第一风道,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冻室内空气循环的第二风道;
制冷系统,其包括制冷组件、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所述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制冷组件通过制冷剂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通;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制冷组件内的制冷剂沿所述制冷剂管先流经所述第二蒸发器,再流经所述第一蒸发器,最后回到所述制冷组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
控制器,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启动及停止,以控制所述制冷系统在制冷模式和非制冷模式中转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
第一风扇,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扇的开启、关闭以及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加速所述冷藏室内的空气循环,以加快所述冷藏室的降温速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
第二风扇,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扇的开启、关闭以及工作模式,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加速所述冷冻室内的空气循环,以加快所述冷冻室的降温速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室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冷藏室的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道板的顶边与所述冷藏室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冷藏室的两个侧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风道板将所述冷藏室分隔为靠近所述冷藏室背板的第一腔室和背离所述冷藏室背板的第一储存室;
所述第一风道板的底边与所述冷藏室的底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第一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一储存室相连通;
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风扇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部开口形成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一储存室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风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一风扇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二风道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冷冻室的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风道板的顶边与所述冷冻室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冷冻室的两个侧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风道板将所述冷冻室分隔为靠近所述冷冻室背板的第二腔室和背离所述冷冻室背板的第二储存室;
所述第二风道板的底边与所述冷冻室的底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第二底部开口,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二储存室相连通;
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底部开口形成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风道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二储存室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回风口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扇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内的制冷剂先经过第二蒸发器,再经过第一蒸发器,最后回到制冷组件。制冷剂先在第二蒸发器为冷冻室降温,之后再经过第一蒸发器,此时制冷剂虽然已经在第二蒸发器吸收过热量,但是由于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具有温差,制冷剂依然能够在第一蒸发器为冷藏室降温。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制冷剂带来的冷量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进而减小压缩机的启停次数,提高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箱体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藏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冻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中,100、箱体;200、第一蒸发器;300、第二蒸发器;400、制冷组件;500、第一风扇;600、第二风扇;110、冷藏室;120、冷冻室;130、第一风道;140、第二风道;111、第一风道板;112、第一腔室;113、第一储存室;114、第一回风口;115、第一进风口;121、第二风道板;122、第二腔室;123、第二储存室;124、第二回风口;125、第二进风口;126、压缩机仓壁;410、节流装置;420、干燥过滤器;430、冷凝器;440、冷凝风扇;45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冰箱,包括:箱体100和制冷系统。
箱体100限定有冷藏室110和冷冻室120,所述冷藏室110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藏室110内空气循环的第一风道130,所述冷冻室120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冻室120内空气循环的第二风道140。
制冷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和制冷组件400,所述制冷组件400通过制冷剂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200和所述第二蒸发器300相连通。制冷剂管穿过冰箱箱体100的发泡层。
第一蒸发器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30内。
第二蒸发器30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40内。
制冷剂管内部的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200和第二蒸发器300蒸发与凝结,分别吸收冷冻室120和冷藏室110的温度。制冷剂相变流动传热,其传热系数极高,远距离传热性能很好。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制冷组件400内的制冷剂沿所述制冷剂管先流经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再流经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最后回到所述制冷组件400。
所述制冷组件400还包括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内部的压缩机450、冷凝器430、冷凝风扇440、干燥过滤器420和节流装置410。制冷剂从所述压缩机450出来后先经过所述冷凝器430,所述冷凝器430处设置所述冷凝风扇440,以提高所述冷凝器430的工作效率,再经过所述干燥过滤器420,能够将制冷剂干燥,再经过节流装置410后进入所述第二蒸发器300,离开所述第二蒸发器300进入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最后回到所述压缩机450。
所述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和蒸发过程。其中,压缩过程为:插上冰箱电源线,在温控器的触点接通的情况下,压缩机450开始工作,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450吸入,在压缩机450汽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后排出到冷凝器430中;冷凝过程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430散热,温度不断下降,逐渐被冷却为常温、高压的饱和蒸气,并进一步冷却为饱和液体,温度不再下降,此时的温度叫冷凝温度,制冷剂在整个冷凝过程中的压力几乎不变;节流过程为:经冷凝后的制冷剂饱和液体经干燥过滤器420滤除水分和杂质进行节流降压,制冷剂变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蒸发过程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在蒸发器内开始吸收热量进行汽化,不仅降低了蒸发器及其周围的温度,而且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再次回到压缩机450中,重复以上过程,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箱外的空气中,实现了制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所述箱体100、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和所述制冷组件400,所述制冷组件400内的制冷剂先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再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最后回到所述制冷组件400。所述制冷剂先在所述第二蒸发器300为所述冷冻室120降温,之后再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此时制冷剂虽然已经在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吸收过热量,但是由于所述冷冻室120和所述冷藏室110之间具有温差,制冷剂依然能够在所述第一蒸发器200为所述冷藏室110降温。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制冷剂带来的冷量充分利用,从而减少所述压缩机450的工作频率,进而减小所述压缩机450的启停次数,提高节能效果。
具体来说,所述冷冻室120的温度通常为零下,如-18℃,那么与所述冷冻室120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蒸发器300的温度通常低于-18℃,即便是所述压缩机450停机的状态,所述第二蒸发器300的温度逐渐升高,逐渐接近所述冷冻室120的温度。所述冷藏室110的温度通常会为零上,因此无论所述压缩机450是启动还是停机,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和所述第一蒸发器200之间都会具有较大的温差,这个温差能够驱动制冷剂流动,制冷剂能够流道所述第一蒸发器200为所述冷藏室110降温,从而较为充分地利用制冷剂的冷量,减少所述压缩机450的工作频率,进而减小所述压缩机450的启停次数,提高节能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450,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45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450的启动及停止,以控制所述制冷系统在制冷模式和非制冷模式中转换。
通过所述控制器压缩机450是否工作,当所述冷冻室120的温度达标,没有制冷需求时,所述压缩机450停机,所述第二蒸发管的温度会逐渐接近所述冷冻室120的温度,所述第二蒸发管和所述第一蒸发管之间的温差,能够为所述冷藏室110制冷,保证所述冷藏室110的温度。当所述冷冻室120存在所述制冷需求时,所述压缩机450工作,所述第二蒸发管为所述冷冻室120制冷,此时也依然能够保证所述冷藏室110的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9和图10,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一风扇500,所述第一风扇50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30内,所述第一风扇50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扇500的开启、关闭以及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风扇500用于加速所述冷藏室110内的空气循环,以加快所述冷藏室110的降温速度。
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风扇500,所述第一风扇500的转速高低能够影响所述冷藏室110内降温速度的快慢。
当冷藏室110温度从室温开始制冷时,第一风扇500用最大转速运行,保证冷藏室110可得最大制冷量而快速降温;当冷藏室110温度达到设定值,便降低第一风扇500转速,传递的制冷量足以抵抗外界通过箱壁面传入的热量,同时还可保证冷藏室110恒温的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二风扇600,所述第二风扇60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40内,所述第二风扇60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扇600的开启、关闭以及工作模式,所述第二风扇600用于加速所述冷冻室120内的空气循环,以加快所述冷冻室120的降温速度。
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风扇600,所述第二风扇600的转速高低能够影响所述冷冻室120内降温速度的快慢。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的工作逻辑是,判断冷冻室120和冷藏室110内的温度是否达标。若冷冻室120不达标,则启动压缩机450和第二风扇600,待冷冻室120的温度达标后,关闭压缩机450和第二风扇600。若冷藏室110的温度不达标,则启动第一风扇500,冷藏室的温度达标后,则关闭第一风扇500。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6,所述冷藏室110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板111,所述第一风道板111竖向设置且与所述冷藏室110的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道板111的顶边与所述冷藏室110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板11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冷藏室110的两个侧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风道板111将所述冷藏室110分隔为靠近所述冷藏室110背板的第一腔室112和背离所述冷藏室110背板的第一储存室113。
所述第一风道板111的底边与所述冷藏室110的底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第一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腔室112通过所述第一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一储存室113相连通。
所述第一蒸发器200和所述第一风扇50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2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112的第一底部开口形成所述第一风道130的第一回风口114,所述第一风道板11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2和所述第一储存室113的第一进风口115,所述第一进风口115、所述第一腔室11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14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风道130。
所述第一风道板111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风道130,所述第一风道130内的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200降温后,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5进入所述第一储存室113,再从所述第一回风口114回到所述第一腔室112内,所述冷藏室110内空气循环,实现所述冷藏室110的降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发器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500和所述第一回风口114之间,所述第一风扇500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115设置。
所述第一腔室112内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扇500,所述第一风扇500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115设置,气体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200,气体降温并从所述第一进风口115进入所述第一储存室113,再从所述第一回风口114回到所述第一腔室112。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8,所述冷冻室120内设置有第二风道板121,所述第二风道板121竖向设置且与所述冷冻室120的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风道板121的顶边与所述冷冻室120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风道板121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冷冻室120的两个侧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风道板121将所述冷冻室120分隔为靠近所述冷冻室120背板的第二腔室122和背离所述冷冻室120背板的第二储存室123。
所述第二风道板121的底边与所述冷冻室120的底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第二底部开口,所述第二腔室122通过所述第二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二储存室123相连通。
所述第二蒸发器300和所述第二风扇60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22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室122的第二底部开口形成所述第二风道140的第二回风口124,所述第二风道板12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2和所述第二储存室123的第二进风口125,所述第二进风口125、所述第二腔室12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回风口124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风道140。
所述第二风道板121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风道140,所述第二风道140内的气体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300降温后,从所述第二进风口125进入所述第二储存室123,再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24回到所述第二腔室122内,所述冷冻室120内空气循环,实现所述冷冻室120的降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蒸发器30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扇600和所述第二回风口124之间,所述第二风扇600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125设置。
所述第二腔室122内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风扇600,所述第二风扇600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125设置,气体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300,气体降温并从所述第二进风口125进入所述第二储存室123,再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24回到所述第二腔室12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箱体100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压缩机450等制冷组件400零部件的压缩机450仓,所述压缩机450仓位于所述冷冻室120的底部,所述压缩机450仓还靠近所述箱体100的背部,所述冷冻室120的底板对应所述压缩机450仓的位置设置有向所述冷冻室120内部凸起的压缩机450仓壁126,所述第二风道板121的底边与所述压缩机450仓壁126之间具有距离,形成所述第二腔室122通过其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二储存室123相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限定有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藏室内空气循环的第一风道,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冷冻室内空气循环的第二风道;
制冷系统,其包括制冷组件、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所述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制冷组件通过制冷剂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通;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制冷组件内的制冷剂沿所述制冷剂管先流经所述第二蒸发器,再流经所述第一蒸发器,最后回到所述制冷组件;
还包括:
控制器,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启动及停止,以控制所述制冷系统在制冷模式和非制冷模式中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扇,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扇的开启、关闭以及工作模式,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加速所述冷藏室内的空气循环,以加快所述冷藏室的降温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风扇,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风扇的开启、关闭以及工作模式,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加速所述冷冻室内的空气循环,以加快所述冷冻室的降温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冷藏室的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道板的顶边与所述冷藏室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风道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冷藏室的两个侧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风道板将所述冷藏室分隔为靠近所述冷藏室背板的第一腔室和背离所述冷藏室背板的第一储存室;
所述第一风道板的底边与所述冷藏室的底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第一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一储存室相连通;
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风扇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部开口形成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一储存室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回风口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一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一风扇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室内设置有第二风道板,所述第二风道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冷冻室的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风道板的顶边与所述冷冻室的顶壁相连接,所述第二风道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冷冻室的两个侧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风道板将所述冷冻室分隔为靠近所述冷冻室背板的第二腔室和背离所述冷冻室背板的第二储存室;
所述第二风道板的底边与所述冷冻室的底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第二底部开口,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底部开口与所述第二储存室相连通;
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底部开口形成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风道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二储存室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回风口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扇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
CN202222131492.0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冰箱 Active CN218495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1492.0U CN218495509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1492.0U CN218495509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5509U true CN218495509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1492.0U Active CN218495509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5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91106A (ko) 냉장고
CN111121361A (zh) 一种冷柜以及控制方法
CN214537008U (zh) 冰箱
CN218495509U (zh) 一种冰箱
CN116928940A (zh) 一种冰箱及其冷冻风门控制方法
CN217423712U (zh) 一种冰箱
CN110671851B (zh) 冰箱
CN114659322B (zh) 风冷冰箱
CN113983733B (zh) 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JP5556170B2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CN114674105A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51835U (zh) 一种冷水机组及制冷设备
CN218583529U (zh) 一种冰箱
CN115164477A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25913A (zh) 一种集冷藏及水空调一体的移动冷水机
CN218544956U (zh) 一种冰箱
WO2018147113A1 (ja) 冷蔵庫
CN217483061U (zh) 一种冰箱
CN219913614U (zh) 冰箱
CN218672791U (zh) 直冷式冷柜
CN218672777U (zh) 一种冷柜
CN216114988U (zh) 一种饮料冷藏装置
CN218237984U (zh) 一种冷柜
CN218065446U (zh) 冰箱
CN219415308U (zh) 一种顺流式节能蒸发冷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