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3895U -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3895U
CN218493895U CN202120626970.8U CN202120626970U CN218493895U CN 218493895 U CN218493895 U CN 218493895U CN 202120626970 U CN202120626970 U CN 202120626970U CN 218493895 U CN218493895 U CN 218493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rtization
cavity
layer
wind deflector
sile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69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有志
王焱
徐安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ishi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ishi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ishi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ishi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69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3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3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3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包括壳体,壳体上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划分为送风腔室和消音腔室,送风腔室与进风口相连通,消音腔室内横向设置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将消音腔室划分为顶层消音腔室和底层消音腔室,顶层消音腔室与出风口相连通,送风腔室内靠近于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器,第一分隔板上远离过滤器处开设有与底层消音腔室相连通的第一通风口,送风腔室内靠近于第一通风口处安装有风机主体,第二分隔板上远离第一通风口处开设有第二通风口,底层消音腔室内设有多个底层挡风板,顶层消音腔室内设有多个顶层挡风板。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其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工厂、车辆、船舶的通风和引风,空气净化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通风、加热或冷却等。
但是现有的风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在使用时需要配合消音结构使用,但是现有的用于风机的消音结构消音效果差,而且难以对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及杂质进行净化和清理,影响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设备整体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具有优异的消音降噪效果,做到出风口出风零噪音,还可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划分为送风腔室和消音腔室,所述送风腔室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消音腔室内横向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室划分为顶层消音腔室和底层消音腔室,所述顶层消音腔室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腔室内靠近于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远离所述过滤器处开设有与所述底层消音腔室相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送风腔室内靠近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处安装有风机主体,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口处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底层消音腔室内设有多个底层挡风板,多个所述底层挡风板在底层消音腔室内由第一通风口至第二通风口方向形成第一消音通道,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设有多个顶层挡风板,多个所述顶层挡风板在顶层消音腔室内由第二通风口至出风口方向形成第二消音通道。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通道为S型消音通道,所述第二消音通道为U型消音通道。通过设置,延长了顶层消音腔室和底层消音腔室内的消音通道,由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在消音通道内被充分反弹弱化,达到消音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底层消音腔室内设有三个所述底层挡风板,分别为第一底层挡风板、第二底层挡风板和第三底层挡风板,所述第一底层挡风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且所述第一底层挡风板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底层挡风板倾斜固定在靠近于第一通风口处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三底层挡风板倾斜固定在靠近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处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工作时,由第一通风口进入至底层消音腔室内的空气气流首先经过第二底层挡风板,然后经过第一底层挡风板,再经过第三底层挡风板,空气气流中的风噪在第一底层挡风板、第二底层挡风板、第三底层挡风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S型消音通道内进行多次反弹弱化,具有很好的消音降噪效果,最终空气气流由第一通风口进入至顶层消音腔室进一步进行消音处理。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设有三个所述顶层挡风板,分别为第一顶层挡风板、第二顶层挡风板和第三顶层挡风板,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同一侧,所述第一顶层挡风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顶层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顶层挡风板和第三顶层挡风板位于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远离所述第二通风口一侧,所述第二顶层挡风板和所述第三顶层挡风板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分隔板和壳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二顶层挡风板和所述第三顶层挡风板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向远离第二通风口一侧凹陷的V型结构。工作时,由第二通风口进入至顶层消音腔室内的空气气流,经第一顶层挡风板、第二顶层挡风板、第三顶层挡风板与壳体内壁形成的U型消音通道,空气气流中的风噪进行充分反弹弱化,更好的进行消音降噪。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口的一侧朝向送风腔室倾斜设置,所述风机主体通过风机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分隔板上的第一通风口处。通过设置,方便风机主体抽取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风量更大。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侧壁及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所述底层挡风板、所述顶层挡风板外侧均设有消音棉层。通过设置消音棉层,对空气气流中的风噪进行吸收。
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器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器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滑动设置有过滤器轨道,所述过滤器轨道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相邻两侧的内侧壁上。通过对过滤器进行设置,可有效对进入至壳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而且过滤器与过滤器轨道采用滑动方式连接,可方便对过滤器进行更换或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分隔板将壳体分隔为送风腔室和消音腔室,在送风腔室内设置过滤器和风机主体,保证了进风风量,同时也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板将消音腔室形成上下层消音腔室结构,在底层消音腔室内设置底层挡风板形成第一消音通道,在顶层消音腔室内设置顶层挡风板形成第二消音通道,可有效加长风道,并配合消音棉层的吸音方式,空气气流经过消音腔室时,充分碰撞反弹弱化噪音并对噪音进行吸附,最终做到出风口出风零噪音,而且大大节省壳体内部空间,设备整体体积较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旋流消音风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旋流消音风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去除后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去除底板后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去除顶板后的俯视图;
其中,具体附图标记为:壳体1,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分隔板4,送风腔室5,过滤器轨道6,过滤器7,风机主体8,消音腔室9,第二分隔板10,第二通风口11,顶层消音腔室12,第一顶层挡风板13,第二顶层挡风板14,第三顶层挡风板15,底层消音腔室16,第一底层挡风板17,第二底层挡风板18,第三底层挡风板19,挂钩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为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组成的矩形结构,壳体1外侧设有用于将其进行固定安装的挂钩20,壳体1上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壳体1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一分隔板4,第一分隔板4将壳体1内部划分为送风腔室5和消音腔室9,送风腔室5与进风口2相连通,消音腔室9内横向设置有第二分隔板10,第二分隔板10将消音腔室9划分为顶层消音腔室12和底层消音腔室16,顶层消音腔室12与出风口3相连通,送风腔室5内靠近于进风口2处安装有过滤器7,第一分隔板4上远离过滤器7处开设有与底层消音腔室16相连通的第一通风口,送风腔室5内靠近于第一通风口处安装有风机主体8,第二分隔板10上远离第一通风口处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1,底层消音腔室16内设有多个底层挡风板,多个底层挡风板在底层消音腔室16内由第一通风口至第二通风口11方向形成第一消音通道,顶层消音腔室12内设有多个顶层挡风板,多个顶层挡风板在顶层消音腔室12内由第二通风口11至出风口3方向形成第二消音通道。通过第一分隔板4将壳体1分隔为送风腔室5和消音腔室9,在送风腔室5内设置过滤器7和风机主体8,保证了进风风量,同时也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板10将消音腔室9形成上下层消音腔室结构,在底层消音腔室16内设置底层挡风板形成第一消音通道,在顶层消音腔室12内设置顶层挡风板形成第二消音通道,可有效加长风道,并配合消音棉层的吸音方式,空气气流经过消音腔室9时,充分碰撞反弹弱化噪音并对噪音进行吸附,最终做到出风口3出风零噪音,而且大大节省壳体1内部空间,设备整体体积较小,使用方便。
其中,底层消音腔室16内设有三个底层挡风板,分别为第一底层挡风板17、第二底层挡风板18和第三底层挡风板19,第一底层挡风板17垂直固定于第一分隔板4上,且第一底层挡风板17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11之间,第二底层挡风板18倾斜固定在靠近于第一通风口处的壳体1内侧壁上,第三底层挡风板19倾斜固定在靠近于第二通风口11处的壳体1内侧壁上。工作时,由第一通风口进入至底层消音腔室16内的空气气流首先经过第二底层挡风板18,然后经过第一底层挡风板17,再经过第三底层挡风板19,空气气流中的风噪在第一底层挡风板17、第二底层挡风板18、第三底层挡风板19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S型消音通道内进行多次反弹弱化,具有很好的消音降噪效果,最终空气气流由第一通风口进入至顶层消音腔室12进一步进行消音处理。
其中,顶层消音腔室12内设有三个顶层挡风板,分别为第一顶层挡风板13、第二顶层挡风板14和第三顶层挡风板15,第二通风口11和出风口3位于顶层消音腔室12内同一侧,第一顶层挡风板13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侧壁上,且第一顶层挡风板13位于第二通风口11和出风口3之间,第二顶层挡风板14和第三顶层挡风板15位于顶层消音腔室12内远离第二通风口11一侧,第二顶层挡风板14和第三顶层挡风板15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分隔板4和壳体1内侧壁上,第二顶层挡风板14和第三顶层挡风板15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向远离第二通风口11一侧凹陷的V型结构。工作时,由第二通风口11进入至顶层消音腔室12内的空气气流,经第一顶层挡风板13、第二顶层挡风板14、第三顶层挡风板15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U型消音通道,空气气流中的风噪进行充分反弹弱化,更好的进行消音降噪。
其中,第一分隔板4上设有第一通风口的一侧朝向送风腔室5倾斜设置,风机主体8通过风机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分隔板4上的第一通风口处。通过设置,方便风机主体8抽取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风量更大。
其中,壳体1内侧壁及第一分隔板4、第二分隔板10、底层挡风板、顶层挡风板外侧均设有消音棉层。通过设置消音棉层,对空气气流中的风噪进行吸收。
其中,过滤器7倾斜设置,过滤器7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滑动设置有过滤器轨道6,过滤器轨道6分别固定在壳体1相邻两侧的内侧壁上。通过对过滤器7进行设置,可有效对进入至壳体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而且过滤器7与过滤器轨道6采用滑动方式连接,可方便对过滤器7进行更换或清理。
工作原理:
在风机主体8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由进风口2进入至送风腔室5内,经过过滤器7过滤,空气气流由第一通风口进入至底层消音腔室16内,空气气流首先经过第二底层挡风板18,然后经过第一底层挡风板17,再经过第三底层挡风板19,空气气流中的风噪在第一底层挡风板17、第二底层挡风板18、第三底层挡风板19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S型消音通道内进行多次反弹弱化,并在消音棉层的作用下对噪音进行吸收,进行第一次消音降噪处理,随后空气气流由第二通风口11进入至顶层消音腔室12内,空气气流在第一顶层挡风板13、第二顶层挡风板14、第三顶层挡风板15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U型消音通道内进行多次反弹弱化,并在消音棉层的作用下对噪音进行吸收,进行第二次消音降噪处理,最终空气气流由出风口3排出,做到出风口3出风零噪音。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7)

1.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划分为送风腔室和消音腔室,所述送风腔室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消音腔室内横向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室划分为顶层消音腔室和底层消音腔室,所述顶层消音腔室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腔室内靠近于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器,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远离所述过滤器处开设有与所述底层消音腔室相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送风腔室内靠近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处安装有风机主体,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口处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底层消音腔室内设有多个底层挡风板,多个所述底层挡风板在底层消音腔室内由第一通风口至第二通风口方向形成第一消音通道,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设有多个顶层挡风板,多个所述顶层挡风板在顶层消音腔室内由第二通风口至出风口方向形成第二消音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通道为S型消音通道,所述第二消音通道为U型消音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消音腔室内设有三个所述底层挡风板,分别为第一底层挡风板、第二底层挡风板和第三底层挡风板,所述第一底层挡风板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且所述第一底层挡风板位于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底层挡风板倾斜固定在靠近于第一通风口处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三底层挡风板倾斜固定在靠近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处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设有三个所述顶层挡风板,分别为第一顶层挡风板、第二顶层挡风板和第三顶层挡风板,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同一侧,所述第一顶层挡风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顶层挡风板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顶层挡风板和第三顶层挡风板位于所述顶层消音腔室内远离所述第二通风口一侧,所述第二顶层挡风板和所述第三顶层挡风板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分隔板和壳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二顶层挡风板和所述第三顶层挡风板另一端相连接形成向远离第二通风口一侧凹陷的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口的一侧朝向送风腔室倾斜设置,所述风机主体通过风机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分隔板上的第一通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壁及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所述底层挡风板、所述顶层挡风板外侧均设有消音棉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旋流消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器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滑动设置有过滤器轨道,所述过滤器轨道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相邻两侧的内侧壁上。
CN202120626970.8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Active CN218493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6970.8U CN218493895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6970.8U CN218493895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3895U true CN218493895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6970.8U Active CN218493895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3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16087B1 (ko) 흡입팬을 구비한 더스트박스 연계형 철도 역사 외기 정화용 관성필터시스템
CN218493895U (zh) 一种双层旋流消音风机
CN106051855A (zh) 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
CN113183799A (zh) 充电桩
CN21147609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2309280B1 (ko) 자가발광 광촉매 혼성소재를 활용한 대형 공기청정기
CN205292213U (zh) 空调进气装置、车辆空调进气结构和车辆
CN212005951U (zh) 蜗壳结构、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05725924B (zh) 吸尘器和风道组件
CN107856503A (zh) 改善车用空调出风质量的出风口罩
CN206352862U (zh) 空气净化单元
KR20110111684A (ko) 창호용 환기 장치의 창호틀 공기유로 차단부재
CN207579524U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车用空调出风口罩
CN213787146U (zh) 扫地机器人
CN111420480A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通风设备的轻量化超强过滤装置
CN214874135U (zh) 一种壁挂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CN110843834A (zh) 一种轨道列车空调新鲜空气导入装置及轨道列车空调
CN210832325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20852460U (zh) 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静音舱
CN220453906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空调通风管道
CN205842794U (zh) 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
CN216620118U (zh) 一种双向流风柜
CN216744729U (zh) 一种室内进风智能除尘新风系统
CN217842067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通风设备
CN212253103U (zh) 壳体和空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