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1896U -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1896U
CN218491896U CN202222985584.5U CN202222985584U CN218491896U CN 218491896 U CN218491896 U CN 218491896U CN 202222985584 U CN202222985584 U CN 202222985584U CN 218491896 U CN218491896 U CN 218491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ing
feeding
roller
cylinder
co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55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合聚
毕晨峰
李长河
梁鹏
王连青
郭瑞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ongji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ongji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ongji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ongji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55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1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1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1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由后往前依次衔接设置喂入机构、开松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成条机构以及圈条机构。喂入机构包括自动喂毛机,与开松机构之间通过喂入部分进行衔接,喂入部分包括给棉板、给棉罗拉以及一对喂入罗拉;梳理机构包括胸锡林、主锡林以及道夫;剥取机构和成条机构之间安装有宽皮圈导棉装置,宽皮圈导棉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传动组件、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输送纤维的初始开松速度,使得喂入机构输出的纤维原料均匀,逐级加快转移速度;喂入部分便于超细纤维更好的均匀喂入,减少对纤维原料的损伤;且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对超细纤维的精细柔性梳理,降低其损伤率,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背景技术
梳理机是把经过和毛后的原料分梳成单纤维状态,组成网状纤维薄层,再集合成纤维条的梳理设备。现有的梳理机通常主要由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及成条机构依次衔接而成,其中喂入机构包括斜帘、容积箱和输送平帘,梳理机构包括锡林和道夫,锡林的上方通常会设置有梳理区。目前的梳理机大多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喂入机构送入的原料厚度大,喂料效率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给棉罗拉与刺辊送料,原料纤维损伤率高;锡林上方的工作辊和剥毛辊以及固定盖板,对原料纤维的梳理效果差,不利于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文中所述超细纤维是一种高品质、高技术的纺织原料,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针对该种较为特殊的超细纤维原料,对其进行梳理成条的梳理机存在有较为特殊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包括喂入机构、开松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成条机构以及圈条机构,上述各机构按顺序从后往前依次衔接排列安装。
所述喂入机构与开松机构之间通过喂入部分进行衔接,喂入部分包括给棉板、给棉罗拉以及一对喂入罗拉,给棉板的前端向上、向前延伸形成鼻尖部,给棉罗拉设置在给棉板鼻尖部的上后方,一对喂入罗拉以上下安装方式设置在给棉板的前方,上述鼻尖部的前端衔接至一对喂入罗拉的中间通道。
所述梳理机构包括胸锡林、主锡林以及道夫,胸锡林设置在主锡林的后方,两者之间通过转移辊进行衔接,道夫紧挨着设置于主锡林的前方;所述胸锡林的上方设有至少三对工作与剥毛辊组,每对工作与剥毛辊组包括一个胸锡林工作辊和一个胸锡林剥毛辊,胸锡林的后方还设置有开毛小锡林;所述主锡林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盖板梳理区,主锡林后上方设有后固定盖板梳理区,主锡林前上方设有前固定盖板梳理区。
所述剥取机构和成条机构之间安装有宽皮圈导棉装置,所述宽皮圈导棉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传动组件、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其中支撑横梁通过两端安装的支撑座固定于梳理机支架上;所述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的结构相同,以支撑横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的下方,左导棉皮圈的右端和右导棉皮圈的左端之间留有间隔通道;所述传动组件架设在支撑横梁的上方,带动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旋转,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轮、传动轴、两个主动弧齿轮以及两个被动弧齿轮,其中传动轴通过两个立式支撑轴承座转动架设在支撑横梁的正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支撑横梁并固定安装有主传动轮,主传动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至外动力源;传动轴远离主传动轮的端部间隔安装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主动弧齿轮。
所述左导棉皮圈包括一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以及左皮圈,其中一个从动轮和主动轮分别通过固定底座及中心转轴安装在支撑横梁上,位于传动轴的中心线下方,主动轮的安装位置靠近支撑横梁的纵向中心线,位于其左侧,从动轮靠近支撑横梁的左端;另一个从动轮通过固定底座及中心转轴安装在支撑横梁的下方,位于主动轮的正前方;左皮圈张紧环套在主动轮以及两个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的顶端固定安装被动弧齿轮,与传动轴上位于左侧的主动弧齿轮相啮合。
所述右导棉皮圈的结构与上述左导棉皮圈的结构相同,安装位于支撑横梁纵向中心线的右侧,其中主动轮顶端安装的被动弧齿轮与传动轴上位于右侧的主动弧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与相对应的中心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从动轮的中心转轴与固定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所述主动轮与对应的中心转轴之间固定安装,主动轮的中心转轴与固定底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主动轮的中心转轴顶端固定安装被动弧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设置长度大于支撑横梁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给棉罗拉与一对喂入罗拉中上喂入罗拉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
进一步地,所述喂入机构包括自动喂毛机,自动喂毛机内部的平帘和斜帘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进行衔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摇臂、摆杆和轴端连接件,摇臂的下端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超越离合器,并套装至支撑平帘的前平帘轴一端部,摇臂的上端设有多个竖向并排的连接通孔;所述轴端连接件套装在支撑斜帘的斜帘底轴一端部,与摇臂位于同一侧,轴端连接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穿过其圆心的调节长槽;所述摆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杆端关节轴承,分别轴接至摇臂的上端连接通孔以及轴端连接件上调节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刺辊、初梳锡林以及安装在初梳锡林上方的一对初梳工作与剥毛辊组,该对初梳工作与剥毛辊组包括一个初梳工作辊和一个初梳剥毛辊;刺辊紧挨着初梳锡林的后侧设置,其后方衔接上述喂入部分中一对喂入罗拉的前侧;所述初梳锡林的前方通过转移辊衔接至梳理机构中胸锡林。
进一步地,所述剥取机构包括位于后位次的剥取辊及位于前位次的一对上、下轧辊,其中下轧辊的辊径大于上轧辊的辊径,下轧辊的位置相对于上轧辊的位置向后移;剥取辊紧挨着道夫的前方设置,所述上、下轧辊的前方衔接宽皮圈导棉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成条机构位于宽皮圈导棉装置的前方,包括一组上下压辊;所述圈条机构包括单工位自动换桶圈条器或双工位自动换桶圈条器。
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盖板梳理区和后固定盖板梳理区内均设有四块固定盖板条,两两一组,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盖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喂入机构利用传动装置将平帘和斜帘做往复间隔衔接,降低输送纤维的初始速度,避免堆积、打卷,使得喂入机构输出的纤维原料均匀,加快传送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2)加设喂入部分,其中给棉罗拉上方可配置自调匀整加压装置,能够更好的均匀喂入,使出条均匀,再配合一对喂入罗拉,可减少对纤维原料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的梳理机构中包括胸锡林、主锡林、道夫以及胸锡林上方的工作与剥毛辊组、主锡林上方的活动盖板梳理区和固定盖板梳理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对超细纤维的精细柔性梳理,降低其损伤率,实现对原料的逐级柔性梳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喂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上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宽皮圈导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结构的俯视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皮圈的运转方向;
图中:1、喂入机构,2、开松机构,3、梳理机构,4、剥取机构,5、成条机构,6、圈条机构,7、喂入部分,8、宽皮圈导棉装置,9、转移辊,10、自动喂毛机,11、平帘,12、斜帘,13、容积箱,14、输送平帘,15、均毛辊,16、打毛辊,17、传动装置,18、前平帘轴,19、斜帘底轴,21、初梳锡林,22、刺辊,23、初梳工作辊,24、初梳剥毛辊,31、主锡林,32、胸锡林,33、道夫,34、工作与剥毛辊组,35、活动盖板,36、前固定盖板,37、后固定盖板,41、剥取辊,42、上轧辊,43、下轧辊,71、给棉板,72、给棉罗拉,73、上喂入罗拉,74、下喂入罗拉,75、自调匀整加压装置,711、鼻尖部;
171、摇臂,172、摆杆,173、轴端连接件,174、杆端关节轴承,175、超越离合器,176、连接通孔,177、调节长槽,178、安装轴承孔,179、螺栓,301、胸锡林工作辊,302、胸锡林剥毛辊,801、支撑横梁,802、传动轴,803、主传动轮,804、左主动弧齿轮,805、右主动弧齿轮,806、左被动弧齿轮,807、右被动弧齿轮,808、左主动轮,809、第一左从动轮,810、第二左从动轮,811、右主动轮,812、第一右从动轮,813、第二右从动轮,814、左皮圈,815、右皮圈,816、立式支撑轴承座,817、固定底座,818、中心转轴,819、支撑座,820、上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包括喂入机构1、开松机构2、梳理机构3、剥取机构4、成条机构5以及圈条机构6,上述各机构按顺序从后往前依次衔接排列安装。
所述喂入机构1包括自动喂毛机10,自动喂毛机10的内部自后(指纤维原料进入整个工序的开始端)向前依次设有平帘11、斜帘12和容积箱13;所述斜帘12的上后方设置有均毛辊15,斜帘12的上前方设置有打毛辊16,与之相对应的,所述自动喂毛机10的顶部外侧设有分别为均毛辊15、打毛辊16以及斜帘12提供动力的输出电机;所述容积箱13设置在自动喂毛机10内部空间的前部,位于上述打毛辊16的下方,容积箱13的上端扩口衔接至打毛辊16,容积箱13的底端设有一对压毛辊;所述容积箱13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平帘14,输送平帘14的后端衔接至压毛辊的下方,所述输送平帘14的前端则通过喂入部分7衔接至开松机构2。所述平帘11安装在自动喂毛机10内部后侧的底部,位于斜帘12的下端后方,其支撑的前平帘轴18与支撑斜帘12的斜帘底轴19之间通过传动装置17进行连接。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传动装置17包括摇臂171、摆杆172和轴端连接件173。摇臂171的下端设有轴孔,轴孔内嵌套安装有并排放置的两个超越离合器175,同轴设置,两端部外侧均通过挡圈进行限位固定,随后套装至前平帘轴18的一端,并通过螺栓179进行固定;所述摇臂171的上端设有三个竖向并排的连接通孔176,沿摇臂17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轴端连接件173的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其小头端设有纵向安装轴孔178,套装在斜帘底轴19的一端,与上述摇臂171位于同一侧;轴端连接件173的大头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穿过其圆心的调节长槽177。所述摆杆17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杆端关节轴承174,分别通过螺栓179轴接至摇臂171的上端连接通孔176以及轴端连接件173上调节长槽177;连接时,根据实际加工工艺的需求确定平帘11的前后摆动幅度,从而确定连接至哪个连接通孔176,摆杆172其中一端的杆端关节轴承174通过螺栓179轴接至对应的连接通孔176上;摆杆172的另一端杆端关节轴承174则通过螺栓179滑动安装在轴端连接件173的调节长槽177内,并能够沿调节长槽177进行滑动,从而传递带动摇臂171摆动,进而实时往复调整平帘11和斜帘12之间的间隔缝隙,防止纤维原料在交接处堆积打卷。
所述喂入机构1与开松机构2之间通过喂入部分7进行衔接,结合图2所示,喂入部分7包括给棉板71、给棉罗拉72以及一对喂入罗拉,一对喂入罗拉包括上喂入罗拉73和下喂入罗拉74,两者以上下安装方式设置在给棉板71的前方,下喂入罗拉74的安装位置较上喂入罗拉73的安装位置后移;所述给棉板71的前端向上、向前变尖延伸形成鼻尖部711,给棉罗拉72设置在给棉板71鼻尖部711的上后方,其上方配置安装有自调匀整加压装置75。所述鼻尖部711的上后侧呈弧形设置,设置弧度与给棉罗拉72的外周相适配;鼻尖部711的下前侧同样呈弧形设置,设置弧度与下喂入罗拉74的外周相适配;同时鼻尖部711的前端衔接至上下喂入罗拉的中间通道,其伸出长度至下喂入罗拉74的直径四分之一处,使得给棉罗拉72和上喂入罗拉73之间的间隔距离达到1~2㎜,便于纤维原料更好的喂入,有效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上述一对喂入罗拉的前方衔接开松机构2,所述开松机构2包括刺辊22、初梳锡林21以及安装在初梳锡林21上方的一对初梳工作与剥毛辊组,该对初梳工作与剥毛辊组包括一个初梳工作辊23和一个初梳剥毛辊24。所述刺辊22紧挨着初梳锡林21的后侧设置,其后方衔接上述喂入部分7中一对喂入罗拉的前侧;所述初梳锡林21的前方通过转移辊9衔接至梳理机构3。
所述梳理机构3包括胸锡林32、主锡林31以及道夫33,三者均为中空滚筒;胸锡林32设置在主锡林31的后方,两者之间通过转移辊9进行衔接;道夫33紧挨着设置于主锡林31的前方。所述胸锡林32的上方设有至少三对工作与剥毛辊组34,沿胸锡林32的圆周等距排列设置,每对工作与剥毛辊组34包括一个胸锡林工作辊301和一个胸锡林剥毛辊302;胸锡林32的后方还设置有开毛小锡林。所述主锡林31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盖板35,与主锡林31之间形成活动盖板梳理区;主锡林31的后上方设有后固定盖板37,后固定盖板37与主锡林31之间形成后固定盖板梳理区;主锡林31的前上方设有前固定盖板36,前固定盖板36与主锡林31之间形成前固定盖板梳理区。所述前固定盖板梳理区和后固定盖板梳理区内均设有四块固定盖板条,两两一组,并排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盖板上。
上述初梳锡林21、胸锡林32与主锡林31的辊径R大小存在如下关系:R初梳锡林<R胸锡林<R主锡林,初梳锡林21、胸锡林32与主锡林31的线速度V大小存在如下关系:V初梳锡林<V胸锡林<V主锡林。
梳理机构3的前方衔接剥取机构4,所述剥取机构4包括位于后位次的剥取辊41及位于前位次的一对上、下轧辊,其中下轧辊43的辊径大于上轧辊42的辊径,下轧辊43的位置相对于上轧辊42的位置向后移;剥取辊41紧挨着道夫33的前方设置,所述上、下轧辊的前方衔接宽皮圈导棉装置8。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宽皮圈导棉装置8包括支撑横梁801、传动组件、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其中支撑横梁8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座819,相互对称,整个宽皮圈导棉装置8通过支撑座819连接安装至梳棉机的指定位置。所述支撑横梁801的前侧,其底板向外延伸形成突出的支撑安装板,与支撑横梁801一体成型。
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支撑横梁801的上方,包括有传动轴802,所述传动轴802通过两个立式支撑轴承座816转动架设在支撑横梁801的正上方,沿支撑横梁80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传动轴802的设置长度大于支撑横梁801长度的一半,传动轴802的右端跨过支撑横梁801的纵向中心线安装。所述传动轴802的左端穿过位于支撑横梁801左端的支撑座819伸出支撑横梁801,并在外端通过键固定安装有主传动轮803,主传动轮803通过传动链条连接至外动力源。远离主传动轮803的传动轴右端部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间隔设置的主动弧齿轮,两个主动弧齿轮的齿面相对。
所述左导棉皮圈包括左主动轮808、第一左从动轮809、第二左从动轮810以及左皮圈814,其中左主动轮808和第一左从动轮809均通过固定底座817及中心转轴818安装在支撑横梁801的左半部下方,垂直于支撑横梁801;左主动轮808的安装位置靠近支撑横梁801的纵向中心线,位于其左侧;第一左从动轮809的安装位置则靠近支撑横梁801的左端部。第二左从动轮810通过固定底座817及中心转轴818安装在上述支撑安装板的下方,位于左主动轮808的正前方。上述左主动轮808、第一左从动轮809以及第二左从动轮810的安装位置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左主动轮808位于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端,第一左从动轮809和第二左从动轮810分别位于该直角三角形的锐角顶端。所述左皮圈814张紧环套在左主动轮808以及两个左从动轮上。
上述各固定底座817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梁801的指定位置,第一左从动轮809和第二左从动轮810分别通过轴承套装在对应的中心转轴818上,限位安装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左从动轮与对应的中心转轴818之间能够转动,中心转轴818的上端则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固定底座817上。左主动轮808套装在与之对应的中心转轴818上,并与之相对固定;左主动轮808的中心转轴818顶端则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固定底座817之间转动安装;同时在该中心转轴818的顶端通过键固定安装左被动弧齿轮806,左被动弧齿轮806与上述主动弧齿轮中左主动弧齿轮804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右导棉皮圈的结构与上述左导棉皮圈的结构相同,以支撑横梁801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线,以左右对称结构安装在支撑横梁801右半部的下方,包括有右主动轮811、第一右从动轮812、第二右从动轮813以及右皮圈815,各组成结构的安装位置与上述左导棉皮圈中相对应结构对称。对应右主动轮811的中心转轴818的顶端固定安装右被动弧齿轮807,与传动轴801上安装在右侧的右主动弧齿轮805相啮合。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的转动方向相反,如图6中箭头方向所示。
上述左导棉皮圈的右端和右导棉皮圈的左端之间留有间隔通道,用于接收上、下轧辊剥离输出的棉网进行收拢成束并输出,其前方衔接至成条机构5。
所述成条机构5包括一组上下压辊,前方衔接圈条机构6。所述圈条机构6选用单工位自动换桶圈条器或双工位自动换桶圈条器,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超细纤维在运行梳理过程中进入导棉装置发生缠绕现象,在支撑横梁801的外部安装防护外罩,包括有上罩820和下底座罩,通过螺栓对接固定在支撑横梁801上。
上述初梳工作辊23、胸锡林工作辊301均采用梳针式结构,初梳剥毛辊24、胸锡林剥毛辊302均采用针布式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喂入机构、开松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成条机构以及圈条机构,上述各机构按顺序依次衔接排列安装;
所述喂入机构与开松机构之间通过喂入部分进行衔接,喂入部分包括给棉板、给棉罗拉以及一对喂入罗拉,给棉板的前端向上、向前延伸形成鼻尖部,给棉罗拉设置在给棉板鼻尖部的上后方,一对喂入罗拉以上下安装方式设置在给棉板的前方,上述鼻尖部的前端衔接至一对喂入罗拉的中间通道;
所述梳理机构包括胸锡林、主锡林以及道夫,胸锡林设置在主锡林的后方,两者之间通过转移辊进行衔接,道夫紧挨着设置于主锡林的前方;所述胸锡林的上方设有至少三对工作与剥毛辊组,每对工作与剥毛辊组包括一个胸锡林工作辊和一个胸锡林剥毛辊,胸锡林的后方还设置有开毛小锡林;所述主锡林的正上方设有活动盖板梳理区,主锡林后上方设有后固定盖板梳理区,主锡林前上方设有前固定盖板梳理区;
所述剥取机构和成条机构之间安装有宽皮圈导棉装置,所述宽皮圈导棉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传动组件、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其中支撑横梁通过两端安装的支撑座固定于梳理机支架上;所述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的结构相同,以支撑横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的下方,左导棉皮圈的右端和右导棉皮圈的左端之间留有间隔通道;所述传动组件架设在支撑横梁的上方,带动左导棉皮圈和右导棉皮圈旋转,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轮、传动轴、两个主动弧齿轮以及两个被动弧齿轮,其中传动轴通过两个立式支撑轴承座转动架设在支撑横梁的正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支撑横梁并固定安装有主传动轮,主传动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至外动力源;传动轴远离主传动轮的端部间隔安装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主动弧齿轮;
所述左导棉皮圈包括一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以及左皮圈,其中一个从动轮和主动轮分别通过固定底座及中心转轴安装在支撑横梁上,位于传动轴的中心线下方,主动轮的安装位置靠近支撑横梁的纵向中心线,位于其左侧,从动轮靠近支撑横梁的左端;另一个从动轮通过固定底座及中心转轴安装在支撑横梁的下方,位于主动轮的正前方;左皮圈张紧环套在主动轮以及两个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的顶端固定安装被动弧齿轮,与传动轴上位于左侧的主动弧齿轮相啮合;
所述右导棉皮圈的结构与上述左导棉皮圈的结构相同,安装位于支撑横梁纵向中心线的右侧,其中主动轮顶端安装的被动弧齿轮与传动轴上位于右侧的主动弧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与相对应的中心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从动轮的中心转轴与固定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所述主动轮与对应的中心转轴之间固定安装,主动轮的中心转轴与固定底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主动轮的中心转轴顶端固定安装被动弧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设置长度大于支撑横梁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棉罗拉与一对喂入罗拉中上喂入罗拉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机构包括自动喂毛机,自动喂毛机内部的平帘和斜帘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进行衔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摇臂、摆杆和轴端连接件,摇臂的下端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超越离合器,并套装至支撑平帘的前平帘轴一端部,摇臂的上端设有多个竖向并排的连接通孔;所述轴端连接件套装在支撑斜帘的斜帘底轴一端部,与摇臂位于同一侧,轴端连接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穿过其圆心的调节长槽;所述摆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杆端关节轴承,分别轴接至摇臂的上端连接通孔以及轴端连接件上调节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松机构包括刺辊、初梳锡林以及安装在初梳锡林上方的一对初梳工作与剥毛辊组,该对初梳工作与剥毛辊组包括一个初梳工作辊和一个初梳剥毛辊;刺辊紧挨着初梳锡林的后侧设置,其后方衔接上述喂入部分中一对喂入罗拉的前侧;所述初梳锡林的前方通过转移辊衔接至梳理机构中胸锡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取机构包括位于后位次的剥取辊及位于前位次的一对上、下轧辊,其中下轧辊的辊径大于上轧辊的辊径,下轧辊的位置相对于上轧辊的位置向后移;剥取辊紧挨着道夫的前方设置,所述上、下轧辊的前方衔接宽皮圈导棉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条机构位于宽皮圈导棉装置的前方,包括一组上下压辊;所述圈条机构包括单工位自动换桶圈条器或双工位自动换桶圈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盖板梳理区和后固定盖板梳理区内均设有四块固定盖板条,两两一组,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盖板上。
CN202222985584.5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Active CN218491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5584.5U CN218491896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5584.5U CN218491896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1896U true CN218491896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5584.5U Active CN218491896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1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7917B (zh) 一种联合梳理纺纱设备及纺纱方法
CN111304755B (zh) 一种苎麻输送剥麻一体机
CN218491896U (zh) 一种超细纤维柔性梳理机
CN109706558B (zh) 棉纤维开松装置
CN101139754A (zh) 低纤维损伤高效除草精纺梳毛机
CN217149429U (zh) 一种皮棉分梳清杂式清理结构及设备
US2086308A (en) Carding machine
JPS60215818A (ja) コ−マ
CN218507964U (zh) 一种柔性开松高产梳理机
CN210341131U (zh) 皮棉梳理装置及所应用设备
CN101260576A (zh) 梳棉机
CN216473639U (zh) 一种纤维梳理机
CN207331137U (zh) 一种双区盖板麻纺梳理机
CN218812326U (zh) 一种亚麻自动分束机
CN210420279U (zh) 一种梳理制条机用转向输送制条装置
CN115537982A (zh) 一种柔性开松高产梳理机
CN217459673U (zh) 栉梳机分轴传动机构
CN214244710U (zh) 一种纺织精梳机自动导条装置
CN216585368U (zh) 一种亚麻开卷成条一体机
CN216511856U (zh) 一种压条成型传送带
CN212799055U (zh) 基于曲柄滑块机构的钢纤维束成卷导向机构
CN208121281U (zh) 一种混条机喂入辅助装置
CN220788884U (zh) 一种链条式针板牵伸成带机
CN117364304A (zh) 一种麻纤维梳理成网机
CN211005753U (zh) 一种羊绒甩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