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8100U - 研磨夹具 - Google Patents

研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8100U
CN218488100U CN202223044920.2U CN202223044920U CN218488100U CN 218488100 U CN218488100 U CN 218488100U CN 202223044920 U CN202223044920 U CN 202223044920U CN 218488100 U CN218488100 U CN 218488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hole
fixing
fixed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49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倩倩
王世武
马红波
杨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t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49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8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8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8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夹具,包括:支撑座;悬臂: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对称安装在支撑座的两边侧,每个悬臂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悬臂的第一端与支撑座间为转动连接;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一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与第二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经固定件连接。毛坯夹装到固定臂后,可通过固定臂调整加持位置,进而可适配各种尺寸毛坯,保证毛坯始终被加持在居中位置,保证开面角度。

Description

研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试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磨夹具。
背景技术
毛坯开面是晶体加工的基础,研磨机通过研磨盘的高速旋转,与毛坯底面进行摩擦,降低晶体片表面粗糙度,得到平整的表面,并通过定向仪测量,修整出合适的角度。
常见的晶体毛坯研磨加工方法是采用手工方式。这种加工方法效率低,且与个人手法关系密切,不能统一把控,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适用于毛坯晶体开面加工的研磨夹具,可稳定固定晶体,提高研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研磨夹具,包括:
支撑座;
悬臂: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对称安装在支撑座的两边侧,每个悬臂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悬臂的第一端与支撑座间为转动连接;
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一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与第二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经固定件连接。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包括:
本体:呈柱状,包括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和位于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之间的第三侧端面;
两个固定臂的第二侧端面相对,且第二侧端面为沿靠近支撑座向远离支撑座方向设置的向下倾斜面。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槽孔,所述槽孔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固定螺杆穿过一侧固定臂的槽孔及另一侧固定臂的固定孔,将两个固定臂固定。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进一步包括:
第一折弯部:相对本体向第二侧端面的方向呈90度弯折;
第二折弯部:相对第一折弯部呈90度弯折;
所述固定孔设置在第二折弯部。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臂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处设置有滑索孔,悬臂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悬臂孔,固定螺杆穿过滑索孔与第二悬臂孔,固定悬臂与固定臂。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侧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固定臂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包括固定块,其上设置有贯通孔,沿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插装部,进一步包括固定块,其上设置有贯通孔,沿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插装部,所述插装部插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贯通孔与第二悬臂孔和滑索孔相对,所述固定螺杆穿过贯通孔、第二悬臂孔和滑索孔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呈T字型,所述插装部呈T字型。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的两边侧设置有径向凸出块,沿所述径向凸出块设置有平行支撑座端面方向的孔结构,悬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孔结构,与径向凸出块的孔结构匹配;进一步包括螺杆,穿过径向凸出块的孔结构与悬臂的孔结构,固定支撑座与悬臂。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的每个边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径向凸出块,悬臂第一端插装在两个径向凸出块的间隙内。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上端面设置有轴向凸出块,沿所述轴向凸出块设置有固定槽,用于研磨夹具的固定安装。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晶体毛坯研磨夹具的设计能有效保证开面角度,且能够根据毛坯大小座相应的调整,运行稳定可靠,具体如下:
1、毛坯夹装到固定臂后,可通过固定臂调整加持位置,进而可适配各种尺寸毛坯,保证毛坯始终被加持在居中位置,保证开面角度;
2、固定臂加持的侧面为倾斜面,可以适合斜面毛坯的稳定夹持;
3、各部分之间通过固定件组装,调整拆卸方便;
4、降低毛坯研磨过程中人工干预度,提高毛坯部件的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研磨夹具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研磨夹具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悬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臂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晶体毛坯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
1-支撑座,101-轴向凸出块,102-固定槽,103-沿径向凸出块,104-孔结构;
201-第一悬臂,2011-第一端,2012-第二端,2013-孔结构,2014-第二悬臂孔,202-第二悬臂;
301-第一固定臂,3011-本体,3012-第一侧端面,3013-第二侧端面,3014-第三侧端面,30141-滑槽,3015-槽孔,3016-固定孔,3017-第一弯折部,3018-第二弯折部,3019-固定臂凸出块,3010-滑索孔,302-第二固定臂;
4-螺杆;
5-固定座,501-贯通孔,502-插装部;
6-晶体毛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不用于暗指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磨夹具,可用于加持晶体毛坯,用于晶体研磨抛光。
研磨夹具的组装结构参考图1a和图1b,通过如下结构单元组装而成。
支撑座1,结构参考图2a和图2b,呈板状。
悬臂:包括第一悬臂201和第二悬臂201,对称安装在支撑座1的两边侧,每个悬臂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悬臂的第一端与支撑座1间为转动连接.
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臂301和第二固定臂302,第一固定臂301与第一悬臂201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302与第二悬臂202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第一固定臂301与第二固定臂302之间经固定件连接。
使用时,将晶体夹持在第一固定臂301和第二固定臂302之间,通过将两个固定臂连接,固定对加持晶体毛坯6的夹持。由于悬臂与支撑座1之间,固定臂与悬臂之间均是可以相对转动的结构,因此研磨夹具可根据待加持毛坯的尺寸调整加持空间,适用于各种尺寸毛坯的加持。
支撑座1作为整个研磨夹具的支撑主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借助支撑座1将研磨夹具整体安装到其他设备上,与研磨台配合进行研磨。解决支撑座与其他设备配合的问题,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上端面设置有轴向凸出块101,沿轴向凸出块101设置有固定槽102,用于研磨夹具的固定安装。
为了解决支撑座1与第一悬臂201和第二悬臂201之间安装的问题,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支撑座1和悬臂的结构做如下设计。
支撑座1的两边侧设置有径向凸出块103(两侧的结构对称,因此不再做逐一说明),沿径向凸出块103设置有平行支撑座1端面方向的孔结构,悬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孔结构,与径向凸出块103的孔结构104匹配;进一步包括螺杆4,穿过径向凸出块103的孔结构与悬臂的孔结构,固定支撑座1与相应侧的悬臂,螺母固定螺杆4的穿出端,限制悬臂的脱出,使悬臂和支撑座1之间仅可以相对转动。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1的每个边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径向凸出块103,悬臂第一端插装在两个径向凸出块103的间隙内。
具体参考图3所示,以第一悬臂201为例来说明一侧悬臂的结构。悬臂可以设计为Y型,其第一端201对应为单头端,第二端202对应为分叉端。支撑座1上两个径向凸出块103之间的间隙与悬臂第一端201的宽度相匹配,以使悬臂的第一端201可以插入在两个径向凸出块103的间隙内。悬臂的第一端201形成孔结构203,当第一端201插入两个径向凸出块103的间隙后,与径向凸出块103的孔结构对齐,螺栓4穿过。
为了解决固定臂对晶体毛坯夹装的问题,以及,第一固定臂301和第二固定臂302之间安装的问题,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设计如下结构。
固定臂的结构参考图4,以第一固定臂301的结构为例,来说明固定臂的结构,两侧固定臂的结构相同,不逐一进行说明。第一固定臂301的结构包括:
本体3011:呈长条柱状,包括第一侧端面3012,与第一侧端面3012相对的第二侧端面3013和位于第一侧端面3012和第二侧端面3013之间的第三侧端面3014;
研磨夹具组装后,两个固定臂的第二侧端面3013相对,且第二侧端面3013为沿靠近支撑座1向远离支撑座1方向设置的向下倾斜面。
由于部分毛坯晶体6的待夹持面是倾斜面,因此,将第二侧端面3013设计为倾斜面,其倾斜角度适合晶体毛坯6表面的倾斜度设计,以与晶体毛坯6更好的配合。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本体3011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3012和第二侧端面3013的槽孔3015,槽孔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固定螺杆穿过一侧固定臂的槽孔3015及另一侧固定臂的固定孔3016,将两个固定臂固定。另一侧固定臂的固定孔3016可以设置在除槽孔3015以外的本体3011结构上。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解决两侧固定臂安装的问题,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加持晶体,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臂进一步包括:
第一折弯部3017:相对本体3011向第二侧端面3012的方向呈90度弯折;
第二折弯部3018:相对第一折弯部3017呈90度弯折;
固定孔3016设置在第二折弯部3018。
使用时,两个固定臂的弯折部位于相异的两端,基于上述结构,第一折弯部3017和第二折弯部3018的折弯结构形成了保护角,可以进一步在两侧对晶体毛坯6固定。
为了解决固定臂与悬臂之间固定安装的问题,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设计如下结构。
第三侧端面3014上设置有固定臂凸出块3019,凸出块处设置有滑索孔3010,悬臂的第二端2012设置有第二悬臂孔2014,固定螺杆4穿过滑索孔3010与第二悬臂孔2014,固定悬臂与固定臂,使固定臂和悬臂之间形成可相对转动的结构。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侧端面3014设置有滑槽30141,滑槽30141沿固定臂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包括固定块5,结构参考图5,其上设置有贯通孔501,沿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插装部502,固定螺杆4进一步穿过贯通孔501,固定悬臂、固定臂和固定块5之间的连接。为了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滑槽30141呈T字型,插装部502呈T字型。
参考图1a和图1b,首先预组装研磨夹具。
将第一悬臂201和第二悬臂201分别安装在支撑座1的两侧:将悬臂第一端2011插入支撑座1两侧两个径向凸出块103的间隙内,在匹配的通孔内插入螺栓4。螺栓两端具有螺纹,安装螺母固定。
将第一悬臂201与第一固定臂301装配,将第二悬臂202与第二固定臂302装配。具体的,将两个固定座5底部的插装部502插入固定臂的滑槽30141,调整好固定座5的位置。将悬臂第二端2012的第二悬臂孔2014与固定座5的贯通孔501以及固定臂的滑索孔3010对齐,固定螺杆4穿过滑索孔3010、第二悬臂孔2014固定座5的贯通孔501,固定悬臂。
研磨夹具预组装结束后,安装晶体毛坯6。
将晶体毛坯6置于第一固定臂301和第二固定臂302之间的间隙内,夹紧毛坯6。将固定两侧固定臂用的固定螺杆4穿过一侧固定臂的槽孔3015,以及另一侧固定臂第二折弯部3018的固定孔3016,通过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夹具可以加工不同尺寸大小的晶体毛坯6,解决开面反复检修角度的问题,开面面型好,角度合格,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可提高晶体毛坯研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悬臂: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对称安装在支撑座的两边侧,每个悬臂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悬臂的第一端与支撑座间为转动连接;
固定臂:包括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一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与第二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经固定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包括:
本体:呈柱状,包括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和位于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之间的第三侧端面;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槽孔,所述槽孔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固定臂夹紧待研磨晶体后,固定螺杆穿过一侧固定臂的槽孔及另一侧固定臂的固定孔,将两个固定臂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进一步包括:
第一折弯部:相对本体向第二侧端面的方向呈90度弯折;
第二折弯部:相对第一折弯部呈90度弯折;
所述固定孔设置在第二折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臂的第二侧端面相对,且第二侧端面为沿靠近支撑座向远离支撑座方向设置的向下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臂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处设置有滑索孔,悬臂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悬臂孔,固定螺杆穿过滑索孔与第二悬臂孔,固定悬臂与固定臂。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侧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固定臂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包括固定块,其上设置有贯通孔,沿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插装部,所述插装部插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贯通孔与第二悬臂孔和滑索孔相对,所述固定螺杆穿过贯通孔、第二悬臂孔和滑索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呈T字型,所述插装部呈T字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座的两边侧设置有径向凸出块,沿所述径向凸出块设置有平行支撑座端面方向的孔结构,悬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孔结构,与径向凸出块的孔结构匹配;进一步包括螺杆,穿过径向凸出块的孔结构与悬臂的孔结构,固定支撑座与悬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座的每个边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径向凸出块,悬臂第一端插装在两个径向凸出块的间隙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夹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座上端面设置有轴向凸出块,沿所述轴向凸出块设置有固定槽,用于研磨夹具的固定安装。
CN202223044920.2U 2022-11-16 2022-11-16 研磨夹具 Active CN218488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4920.2U CN218488100U (zh) 2022-11-16 2022-11-16 研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4920.2U CN218488100U (zh) 2022-11-16 2022-11-16 研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8100U true CN218488100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7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4920.2U Active CN218488100U (zh) 2022-11-16 2022-11-16 研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8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4639B2 (en) Pressing device for pressing a finishing belt against a workpiece surface
KR890003965B1 (ko) 공구 고정구 및 그의 고정방법
CN218488100U (zh) 研磨夹具
CN109909775A (zh) 一种三通阀体的夹具
CN111922938B (zh) 一种叶片装夹装置
CN214684632U (zh) 一种工件校正夹具
JP3233864U (ja) クランプ装置と携帯端末ホルダ
CN211277327U (zh) 一种装配装置
CN213796107U (zh) 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用机械原件固定装置
CN108067900B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214879578U (zh) 一种发动机阀座的加工吊具
CN218658342U (zh) 晶体片侧面研磨拉亮夹具及抛光机
CN215357906U (zh) 一种四角加压研磨夹具
CN219115026U (zh) 一种高效率亚克力印刷夹具
CN213259058U (zh) 一种镜片检测用夹具
CN214332231U (zh) 一种滑块、预定位结构及智慧路灯灯杆
CN208342314U (zh) 一种可方便更换定位板的夹具
CN208729414U (zh) 一种用于细小丝材金相组织分析打磨夹具
CN209754818U (zh) 一种用于蓝宝石表壳表耳磨削的工装
CN110220774B (zh) 一种可实现面内任意点加载的试验夹具
CN216759482U (zh) 一种砂轮轴固定夹具及磨床
CN114871511B (zh) 一种柴油机连杆用滚齿夹具
CN216781081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夹具
CN219075284U (zh) 一种用于圆柱滚子轴承的抛光装置
CN218984034U (zh) 一种用于转接口工件加工的车床夹具及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